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于文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大漠里,等一片绿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7-6-15 07:31 | 只看该作者
占座位。文华老师清安。
恩和祝。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7-6-15 09:24 编辑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6-14 18:00
问好于版,我去宁夏旅游过,知道那里的气候,体验过黄沙蔽日,也深知那里是水资源最缺乏的省份,水在那里是 ...

    谢谢女妖文友的支持及提读欣赏,祝福快乐!这幅图片上就是郭万刚,精瘦能干的老汉,满手老茧,说话却精炼……

timg (13).jpg (92.65 KB, 下载次数: 695)

timg (13).jpg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7-6-15 08:37 编辑
芸香妹妹 发表于 2017-6-14 18:34
拜读于老师大作,辛苦了。

     谢谢芸香美女妹妹的提读支持,问好!

timg (4).jpg (135.11 KB, 下载次数: 721)

timg (4).jpg

timg (5).jpg (57.82 KB, 下载次数: 718)

timg (5).jpg

点评

于老师.早安。  发表于 2017-6-15 08:23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7-6-15 08:38 编辑
踽凉愚者 发表于 2017-6-14 19:45
这篇传记类散文写得很好,充分表现了作者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风貌。散文塑造了一个以郭万刚为代表 ...

    谢谢精到而细致的点评,也感谢对西北治沙防沙林业工人的理解与支持……美国人说蝴蝶效应,但不可忽视的是,沙尘暴与大漠有着相互制约的关联。原来甘肃的秦大河提出沙漠不需要治理,地球自己会修复,但那需要多少万年的缓慢过程……如今,原来的风沙口八步沙已经成为了一道美丽景观,第二道防线移民区也治理的卓有成效,第三道防线是千里大林带正在逐步建设,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大漠绿色越来越多,而南部山区的人口搬迁到大漠前沿,山区的生态渐趋恢复,我们原来干旱少雨的气候,这些年逐步雨水越来越多,光秃秃的山变绿了……

u=1734948410,3279240043&fm=26&gp=0.jpg (36.88 KB, 下载次数: 753)

u=1734948410,3279240043&fm=26&gp=0.jpg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7-6-15 08:39 编辑
辛贵强 发表于 2017-6-14 20:18
中财鲜见的大气之文。介入当下,面对现实,正面书写了以郭万刚为首的一批沙漠造林人的感人事迹,主题鲜明而 ...

   贵强的点评到位而中肯,我会好好揣摩揣摩修改意见,使之日臻完善,向省刊投稿……致意谢意!

timg (1).jpg (106.52 KB, 下载次数: 707)

timg (1).jpg
21#
发表于 2017-6-15 08:36 | 只看该作者
在执着与奋斗中、在汗水与坚守里,我知道:渴盼中沙漠中的那一抹绿色,会长成林、长成片,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拜读于版好文,向坚守防风治沙工作的人们致敬!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4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6-14 20:06
沙漠,因为有了这些不屈服人们的奋斗跟坚守,才止住了步步紧逼的脚步。让绿色坏绕,为这些平凡中的伟大致敬 ...

    谢谢,也许正因为他们的辛苦,沙尘暴越来越少见了,区域气候明显改善,我们这里这几i年雨水渐趋多了,县城的山变绿了……
23#
发表于 2017-6-15 08:42 | 只看该作者
于版这个纪实很扎实,人物访谈、现场观察、个人思悟融合得好,尤其写郭氏父子两代人治沙,有故事,有细节,其精神令人敬佩。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44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6-14 20:09
文华版主关于治理沙漠的文字不少,这篇又有新意。
文章主要叙述了治沙人郭万刚及其父亲的事迹,他们抛弃自 ...

    谢谢立红文友的点评及支持……六老汉原来基本都是大队书记,是村官,后来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后,自愿受苦抛家离舍到风沙口,忍饥挨饿,吃苦受罪还被人不理解……如今风沙口被治理成旅游景点,植被愈来愈多。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7-6-15 09:27 编辑
MLMC 发表于 2017-6-14 20:45
文华版主好!

欣赏大作!晚上好!

   谢谢文友支持欣赏,祝福安康快乐!

timg (17).jpg (313.89 KB, 下载次数: 695)

timg (17).jpg

timg (16).jpg (87.26 KB, 下载次数: 702)

timg (16).jpg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7-6-15 09:28 编辑
青衫子 发表于 2017-6-14 21:00
前半部分看到治沙人的艰辛坚持很是感动,也有一种人生使命选择与履行的沉重感,后面就轻松多了,令人欣慰。 ...

    谢谢青衫子文友的点评及支持,欢迎到河西来游览……来了我带你参观参观!问好!

timg (21).jpg (136.12 KB, 下载次数: 705)

timg (21).jpg

timg (7).jpg (96.92 KB, 下载次数: 674)

timg (7).jpg
27#
发表于 2017-6-15 08:49 | 只看该作者
于老师,你这文给我的惊喜太大了!读着一点也不累人。舒服!只是开始的第一句“的”换成“地”哟!粗读。稍候在细细拜读学习。
28#
发表于 2017-6-15 09:00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6-15 08:17
谢谢芸香美女妹妹的提读支持,问好!

被第二张图震撼到了,干涸的眼,我都流泪了。
29#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9:09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17-6-15 07:31
占座位。文华老师清安。
恩和祝。

   谢谢恩和文友的欣赏支持!
   名不见经传的八步沙,如今是一个百度热词:
    八步沙林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过去这里的沙丘每年以10米的速度向南推移,严重侵害着周边10多个村庄、2万多亩良田,给当地3万多人民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及干武铁路、省道308线造成了巨大危害。 1981年冬,饱受风沙之苦的石满、张润元、郭朝明、罗文奎、程海、贺发林等六老汉,以联户承包方式造林封沙,治理沙害。"六老汉的头发白了,八步沙的树也绿了"。
其后,石满、贺发林相继病故,郭朝明,年迈病退,但三人之子石银山、贺中祥、郭万刚继承父业,继续治沙经过20个春秋的艰苦努力,到目前为止完成固沙造林近5万亩,植树1000多万株,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自1989年以来林场周边地区新打机井14眼,开垦土地5000亩,新建千亩规模果园1个,安置山区移民1000多人,为解决古浪县城镇居民再就业和山区移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八步沙六老汉联户经营、长期承包治理沙漠的成功经验,为古浪县219万亩沙漠的治理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借鉴这一经验,古浪县在《林木、林地经营权属改革方案》中将联户承包作为治理与开发沙漠的主要形式加以推广。截至目前,全县联户承包体已达13个,承包治理沙漠23.73万亩。
30#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9:22 | 只看该作者
芸香妹妹 发表于 2017-6-15 09:00
被第二张图震撼到了,干涸的眼,我都流泪了。

   这个就是最早住过的土窑洞,文中说的30多年前的两个老汉就是住这样的窑洞,弯腰进去,里面有个土炕,勉强能住人……多年过去了,水冲毁与土塌陷成了这副模样!

点评

心情沉重  发表于 2017-6-15 12: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 16:17 , Processed in 0.05353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