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81|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当官了,害怕别人直呼其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3 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下乡,获知奇闻一段。说是奇闻,却也不足为奇。因为这现象太普遍。
 
  某县县长姓刘,副县长有一个也姓刘。县里搞一个财税改革试点性工作,必先成立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组长自然是正县长,姓刘的副县长正好是分管财政的,两个姓刘的人被纳到同一个临时性组织,正县长大家都叫刘县长,副县长大家也叫刘县长,这样一来,底下办事的人对两个领导在叫法上就很难区分,递送公文、汇报总结皆很麻烦。

  为此,县财政局局长专门把局里的人召集到一处,商量统一叫法。

  王副局长说:“一个叫大刘县长,一个叫小刘县长吧”。

  “不妥,下级哪有给上级领导分大小级别的资格”。财政局长说。

  “那就一个叫老刘县长,一个叫小刘县长吧”。财政局党委书记建议到。

  “也不好,你们知道正县长的年龄正好比刘副县长的年龄小2岁,这样一叫,不就挑明了承认刘副县长干不过刘正县长么”。财政局长继续反对。

  合计来合计去,大家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叫法,正县长叫刘县长,名实相符,一叫就准;问题就在这个刘副县长,大家要是叫刘正县长和刘副县长,一下子就分清了,但他们哪有我们在网络上不怕别人指贬这样乱写文章这么轻松?他们坚决不能直接叫刘副县长,这样弄不好就把副县长的面子给伤了,副县长将来很有可能就是正县长,到那时万一记个小仇,再穿一只小鞋下来不就死定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叫名字,但大家根本没有直呼姓名称谓县长和副县长的勇气,原因很简单,叫了县长的名字就是对县长不尊敬。

  常言道,人的名,树的影。说的是名声大了好,别人会更加尊重你,这是中国社会结构“差序格局”造成的。人人想着出大名,出了大名才有社会地位。即便是现在,功名利禄在教科书上尽管没有提倡但全社会都在崇尚追捧。现在全社会除了流行崇尚功名利禄,还特别流行咒骂官员。咱不骂官员也就太不与时俱进、太不响应群众愿望。

  中国人口多,是世界第一,中国官员也多,按理也是世界第一。但中国的官员好像很少,数来数去,就这么些:股长、科长、乡长、县长、局长、处长、市长、部长、省长,还有主任、主席、书记、……..加上省略的,再加上没有统计的,撑死不过半百,这些象征等级、权力的称呼太厉害了,一口气就节约了多少汉字?一个最小的股长,全国怕有好几千万人被塞进去了,你看前面说的那个小县,就有两个刘家人被塞进去了,他爹她娘原先都给起了名字,非要抢着在头上套一个县长的名字。

  当官实在好,“一人当道,鸡犬升天”,有人叫你长,叫你主任,叫你书记,难道你就非要改名改姓了,连自己爹娘起的名字也不要了?这些长、主任之类的称谓,尽管摩登时髦,但叫的人多了,被叫的人也多了,就想那大街上的短裙、丝袜,每个女人穿一件,不论自己的美丑,其实是很俗气的。从娘胎来到人世,你最好的标签其实是爹娘给的,他们给你起个狗蛋,你一辈子就是你爹娘的好狗蛋,给你起个碎球,你到死也是你爹你娘的碎球娃,这很朴素的称谓其实是最包含真情与关怀的,甚至有血浓于水的联系在其中。

  名字本身是一个人的标签,标签最大的作用无非是为了与别人区分。与姓名标签相比,长、主任之类的标签实在太逊色,打拼半辈子,混个股长、科长,有人到死还是科级。就那么一个香艳的称谓,不论高贵的省长还是低微的科长,这称谓必然是要中道崩猝的,没有谁能把它完整地带进自己的坟墓。

  做了官,忌讳直呼其名,其实是整个官僚体系“官本位”思想之顽疾不化催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国人从小就熟知的口头禅,实质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皇帝锻造这样的统治方式,是为了易于自己统治。官场里下级对上级层层敬畏、谨小慎微,堆砌了一个皇帝高高在上的“金字塔”,除了皇帝,所有的官吏都深陷无涯宦海,不能自立。官越大权越大,享受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关系,而是下级完全隶属于上级,一切听命于上级;对下级官员说来,一切只对能决定其个人命运的上级官员负责。而到现如今,自称人民公仆的政治“婊子”们,居然“官本位”到了连自己亲爹亲娘给起的名字都要隐讳起来,虚无到了极点。

  曾几何时,一声同志,让人倍感亲切,只是,我等80后没有享受过那么温馨的称谓。尽管那时并没有消除等级差别,最起码在称谓上实现了真正的人人平等。官兵平等、官民平等,在一个没有歧视、没有趾高气扬、没有张扬跋扈的社会里,把自己的欲念压低了,听信主流的宣讲,人和人除了亲近的相处,还能怎么样?有人大加反对,说过去那是强行灌输的思维,是意识形态。是的,就算是强行贯穿的宣传,给民众脑筋里面灌输人关怀人的思想总比默许偷盗淫毒赌强许多。

  当了官,把过去的老爷二字,从自己的脸上撕下来,换上了各种各样的长,与封建不差丝毫。一个官僚的圈子,铜墙铁壁,里面莺歌燕舞、醉生梦死,谁都愿意进去瞧一瞧,看一看。进不去的一直想进去,进去的便再也不想出来。全民对这“体制内”便趋之若鹜,民风世风,便从官僚的圈子里吹出来,带着“腐朽”二字飘便了大江南北。那当了个芝麻官,成天享受在长的称谓里,只是当今官僚全身锈迹的一点。官僚用自己的享受覆盖大众的痛楚,大呼:盛世,盛景,史无前例乎。的确,如此腐朽之官场,真是前无古人,恐还是后无来者,更是中外古今绝难找到有第二家。政治不无端,好政治与谁都有关,朽政治谁都难堪。国人之事,腐朽全自官场发端,除病却恙,惟有政治改革。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10-13 10:08 | 只看该作者
的确,这是一段奇闻,也的确算不上什么奇闻.这中国这块土地上,什么怪事不可以出现呢?什么怪事都出现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很好的话题,很毒的眼光,很痛快的文笔!问好!
3#
发表于 2008-10-13 15:27 | 只看该作者
官升一级冒换三分,历史就是这样了,现实也只能这样延续了。
     问好
4#
发表于 2008-10-13 18:2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官字作怪,使人对人的称谓复杂起来。确实,两个刘县长还真不好称呼呢。从一件小事情上引出了大块文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20: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秦时明月 发表
的确,这是一段奇闻,也的确算不上什么奇闻.这中国这块土地上,什么怪事不可以出现呢?什么怪事都出现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很好的话题,很毒的眼光,很痛快的文笔!问好!


问好先生。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20:4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山野闲人 发表
官升一级冒换三分,历史就是这样了,现实也只能这样延续了。
     问好


握手。世界不可能和我们无关。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20:4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一个官字作怪,使人对人的称谓复杂起来。确实,两个刘县长还真不好称呼呢。从一件小事情上引出了大块文章。


问好版主。
8#
发表于 2008-10-13 21:1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官场上的规则就是这样。名字省了,副字也省了,官职加姓氏,就是官场上的称呼。当然,开会时主席台的标牌还是要写姓名的。
9#
发表于 2008-10-13 22:47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两遍。与杂文,我很羡慕海凹和李明还有李淮南老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圈子”。你们有太多的写作素材,当然,更主要的是你们能总结身边事,做有心人。故,写起杂文来总是得心应手。这篇文章很有生活基础,观点客观,内容由小见大,将官场称谓的“隐私”书写得淋漓尽致,读起来确实很痛快,如4版说,由一件小事写出了大块文章。鉴于此,推精荐读。

另,年龄有大小,但思想和认识没有时代鸿沟。也是后来才知道海凹是80后(这个名称我很不以为然,客观上它只能代表写作年龄,我是这么认为。)事实上,江天象海凹这样的年轻写手应该不多,可以说是生力军。大家这样坦诚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交流和讨论起来才很有活力。

很高兴江天这期好文章这么多,借海凹的地盘,说得多了一点。白天工作太忙,没时间读帖,实在有点目不暇接了:)
10#
发表于 2008-10-14 08:0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个撒尿和泥玩的伙伴,乳名“黑蛋”,现任一个市委宣传部长。前日路过敝乡光临寒舍,家母搞不清什么部长,一口一个“黑蛋”,他毫不装相,答应得非常爽朗。想是令慈过世有年,老太太让他重回童年。
  要是外人在场,不知他会怎样?
11#
发表于 2008-10-14 10:58 | 只看该作者
“政治不无端,好政治与谁都有关,朽政治谁都难堪。国人之事,腐朽全自官场发端,除病却恙,惟有政治改革。”
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胡耀邦执政时提过“党内一律称同志,不叫官衔”。可惜未能坚持下来。想来想去,还是叫“同志”亲切啊,可是当今的官员愿意么?
12#
发表于 2008-10-14 16:35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气势磅礴。
13#
发表于 2008-10-14 18:29 | 只看该作者
海凹切中要害,点明了政治改革迫切性,但是政治改革的关键还是民主和法制。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4: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李淮南 发表
  我的一个撒尿和泥玩的伙伴,乳名“黑蛋”,现任一个市委宣传部长。前日路过敝乡光临寒舍,家母搞不清什么部长,一口一个“黑蛋”,他毫不装相,答应得非常爽朗。想是令慈过世有年,老太太让他重回童年。
  要...


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4: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西夏楼兰 发表
呵呵,官场上的规则就是这样。名字省了,副字也省了,官职加姓氏,就是官场上的称呼。当然,开会时主席台的标牌还是要写姓名的。



问好西北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3 02:01 , Processed in 0.1729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