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瞎说《红楼梦》诗词
lqm407
我先说几首诗词,大家看是谁写的: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肯定,还没有念完,大家就会说:谁不知道这是《红豆曲》,是贾宝玉写的。现在大街小巷都在唱,唱得大家如醉如痴……
是的。是贾宝玉写的。再看下面一首:“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大家更会大笑:这是林黛玉的《葬花吟》,这么著名的诗,亏得你提问……
好,不错。再来一首:“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这回恐怕有人就不知道作者是谁了。告诉你,这是史湘云《对菊诗》……
这些都是《红楼梦》中的诗词。当然,无论是贾宝玉的,林黛玉的,还是史湘云的,其实它们都是曹雪芹老先生的作品。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都很好,可以说都是中国第一流的。曹雪芹是借助小说中人物之口将它们发表出来了。这是不用饶舌的事情。
然而,我这篇文章所要提出的问题是:无论是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还是薛宝钗、贾探春、贾迎春、妙玉……以其年龄、身份、学识、经历,他们能够写出这样出色的诗词作品吗?
我大着胆子自我回答:不能!绝对不能!
我说:曹雪芹能够写得出来,但他小说中的人物是写不出来的。不管是贾宝玉,还是林黛玉。但作者与小说人物是两回事。小说人物的所作所为一定要符合其特定的身份……
让我先来分析分析林黛玉、贾宝玉这些小说人物的情况吧!
林黛玉到底多大年纪呢?肯定地说:她十岁过不多,完全是个毛孩子。不信,请看《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的叙述:“今如海(林黛玉之父)年已四十……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如果照此计算,林黛玉进贾府时应该是六岁。再在贾府中生活上几年,至大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
林黛玉的学历:在第三回中,贾宝玉问林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我们知道,读的这一年书,也就是那个贾雨村教的私塾。如此说来,林黛玉连初小程度也算不上。另外,遍观全书,贾府里的女孩子好象都没有上学的机会。
林黛玉的经历:她是有些可怜,小小年纪丧失了母亲,寄居外婆家生活。但这也算不上道路特别曲折,再者就是在“感情”上有些波折,但这对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来说,这也没有什么,算不上“风刀霜剑严相逼”……
再说说贾宝玉。第三回写到年方六岁的林黛玉在贾母那里见到贾宝玉,她说:“(听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这样算来,当时贾宝玉就是七岁的样子,也是个小毛孩子。
贾宝玉的学历高些,虽然他不好好学习,但毕竟还上着学。他身处钟鸣鼎食之家,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贾府被抄前,他没有过过一天要他自己操心的日子。他的忧愁无非也是与几个小女孩之间的感情纠葛,这能算个什么呢?
《红豆曲》是贾宝玉在一次与狐朋狗友的聚会喝酒时唱的。这首曲子回肠荡气,非常伤感,非常动听。如果《红豆曲》出自经受过大苦大难、饱经沧桑的李白、苏轼等人之口,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出自公子哥儿贾宝玉之口,这令人匪夷所思。当然,如果《葬花吟》出自李清照一类人物之口,人们也无话可说,但它却让林黛玉“创作”出来了,这恐怕有些不大合适。
如果说贾宝玉、林黛玉是才子、才女,是天才人物,是超天才,这情有可原,可问题是薛宝钗、贾探春她们的才学基本上与贾宝玉、林黛玉是一个层次的,水平都极高,这些小娃娃都能写出中国一流的诗词曲赋;不仅这样,她们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这不能不使人顿起疑心……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它完美得似乎不能挑剔。再说,我说的这些都是小说中的人物与事情,是作者塑造与描写的,大家可能会说“不能捡个棒棰认个针(真)”。但问题是现在将《红楼梦》当真的人很多很多,那么多红学家都在云里雾里解析、考证、索引,我当一回真也应该没有啥。反正我对《红楼梦》没有研究,只是按直觉来说话的,可谓无知无畏;我又是小小老百姓,说错了也不会有人追究,自己也不会脸红耳赤的。
[ 本帖最后由 lqm407 于 2008-11-17 17:3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