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于文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五:大爹家的草房子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9-4-20 08:2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伏笔埋设,没有悬念的跌宕起伏,没有变幻无常的夸耀,唯一具有的,就是安静地写作与缜密地陈述中散发出来的古朴而又淳厚的草芥气息,这种朴素真实的白描语言,是具有穿透力的,同时也是具有了只有涵盖各种写作艺术的综合因素,比如想象、比喻所形成的拟人化描述(“默默无闻而勤勤恳恳的农具,早出晚归而心明眼亮的农具,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成为农业的骨头。如果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么农具则是农业的支撑和帮手,从刀耕火种一路艰辛走来,不知疲倦地深入季节深处,以谦逊,质朴,纯真,实在的心胸,一直行走在庄稼环绕的家园”)与平铺直叙的手法相互交融,很细致地展现了质朴的本质,凸显了灵感和启示的功效,确实厚实地道,支持精华!
17#
发表于 2009-4-20 08: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系列很是漂亮。
18#
发表于 2009-4-20 08:54 | 只看该作者
于老师怎么能如此高产呢?佳作一篇连一篇的.
19#
发表于 2009-4-20 10:13 | 只看该作者
文化文字太小,看着眼睛疼。
20#
发表于 2009-4-20 11:2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场景,虽南北稍有分别,然,记忆是一样的真实。
读文化这些乡土怀旧系列,是记忆中美好的复原。
问好于老师。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水 于 2009-4-19 21:57 发表
于老师的文字朴实亲切,样样农具透着一股温馨。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你所描述的这些农具我几乎都用过,但却没有像于老师这样用情感文字来怀念这些曾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朋友”。特别是现在久居城市,更是忽略了农具的 ...


    感谢文友若水的提读与赏识。的确如此,现在许许多多的农具已经消失了不见了踪影而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现代化农具。但那些曾经打磨过乡村生活的农具依然闪亮在记忆里,给我们思索的启发与感动的考量。。。。问好朋友!

1171498853069960843.jpg (52.35 KB, 下载次数: 629)

1171498853069960843.jpg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41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4-20 01:45 发表
先记号。感觉很困倦了。白天再来欣赏。问好! [/quote]

   常常熬夜不太好呀。。。。谢谢永生先生的提读与赏识,问好永远的朋友!

春暖花开,问候朋友!.gif (747.3 KB, 下载次数: 642)

春暖花开,问候朋友!.gif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4-20 08:22 发表
没有伏笔埋设,没有悬念的跌宕起伏,没有变幻无常的夸耀,唯一具有的,就是安静地写作与缜密地陈述中散发出来的古朴而又淳厚的草芥气息,这种朴素真实的白描语言,是具有穿透力的,同时也是具有了只有涵盖各种写作艺 ...


      总是能够给予人力量与高度的概括,总是能够叫人心服口服,总是能够叫人感动的心潮起伏,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想唯有认真努力写作才是对先生的最好报答!
    非常感谢先生的如此精细认真的点评,我会收藏下来慢慢咀嚼与体味的!问好一兵先生!

2319916758049537074.jpg (103.29 KB, 下载次数: 639)

2319916758049537074.jpg

好朋友是缘.jpg (120.13 KB, 下载次数: 658)

好朋友是缘.jpg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47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韩开春 于 2009-4-20 08:42 发表
这个系列很是漂亮。 [/quote]

  感谢开春前来捧场呀,谢谢了朋友,问好!

2036189981525318414.gif (201.85 KB, 下载次数: 651)

2036189981525318414.gif
25#
发表于 2009-4-20 12:18 | 只看该作者

读于文华散文《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五:大爹家的草房子》

  作者这篇新作《乡土怀旧系列之五十五:大爹家的草房子》,读来一如既往地富有大西北特有的独特味道,这种味道,是地域特征,也是作者深入其中的文字所赋予的。我喜欢这些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深切感受和不同视角的文字传达,这种纯朴的审美追求,能够唤起人们对于乡土的热爱之情,也是作者这一乡土系列独有的精神内涵。
26#
发表于 2009-4-20 14:32 | 只看该作者
于老师一定是O型血,如此坚持,乡土怀旧系列已经到五十五了。感谓的是您对描写的事物是那么熟悉,学习了!
27#
发表于 2009-4-20 14:42 | 只看该作者
像割田用的镰刀,用完就插在一人高的墙缝里,让小孩无法轻易碰到。木锨、木叉这些扬场用的器械则放置在屋梁上。

这段记述极为细致。可以想象得到,作者已经将农村生活的细节点滴都记述的周详精细的。说实话,看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你,这简单的几句话特别能引起我的思想共鸣。问世,在农村,象镰刀等,用完就插在一人高的墙缝里。还有那个连枷,一般是捶打油菜耔用的,我家现在还有两个呢。也快到了捶打菜耔的时候了,也还是能用上排场。文章又是一道丰富的乡土大餐,有场景的鲜活记忆,有现实的境况,更重要的是作者大含细入的笔致,读来亲切,真切。支持精华!
28#
发表于 2009-4-20 14:5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字体小点好看
29#
发表于 2009-4-20 1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4-19 20:17 发表
    这是下周的作业,也是奉永红文友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的可能不尽永红老师的心意,但这是我眼里的“一孔之见”,敬请尊敬的版主及友好的文友批评、指导,好让我改进。。。。。
    我重点写了几样已经不大看见的 ...



痴心为文,天道酬勤。欣赏并问好文华老友。


另 :给你的邮箱里发去拙作一篇,能用则用,不当就废。你的校刊也不惠寄一本或多本学习?期待!
30#
发表于 2009-4-20 19:12 | 只看该作者
默默无闻而勤勤恳恳的农具,早出晚归而心明眼亮的农具,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成为农业的骨头。如果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么农具则是农业的支撑和帮手,从刀耕火种一路艰辛走来,不知疲倦地深入季节深处,以谦逊,质朴,纯真,实在的心胸,一直行走在庄稼环绕的家园。
这些朴实的农具,在历史深处熠熠闪光。这些柔软的记忆,永远都不会磨灭。继续学习文华的乡村系列佳作,让记忆重现。问好!
“岌岌草”该为“芨芨草”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03:26 , Processed in 0.05143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