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56|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结婚磕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9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婚磕头(散文)          

                                                                           □文/于文华


       结婚典礼完毕,天地一拜,洞房一闹,新娘子的试刀面一吃,按西北民俗,还差一项既幽默风趣,又庄重活泼的仪式——磕头,才算完完整整的婚礼。

      其实,来参加婚事的各项亲戚,尤其长辈的口袋里,早就盘算着多装或一百或三五十元的红包,预备着给新人正大光明地送。不然,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是要失脸面与礼仪的。而脸面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根本与支柱,要是不要脸面或失去脸面,做一些有失脸面的事情,一个人活在人世间,无异于行尸走肉,猪狗不如。乡里人常说:树要皮,人要脸。礼仪是乡村不折不扣规范、约束人言行的传统道德力量,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与规范。谁要是蔑视或忽略一些基本的人文礼仪,自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与非议。如今,一些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礼节,被人抛在九霄云外,心中总有些不快。

      新娘子从做姑娘起,就开始一针一线、起早贪黑地筹备磕头的“礼物”,就为的是今天的有备而来。这礼物从娘家出门时,与其他嫁妆一同带到夫家,被同村朝夕相处的伙伴、前来做客的妇女们,多次抚摸、参观、评议,磕头时要用红方木盘大大方方端出来,再一一亲手递给收头的长辈。

       早饭一毕,探头探脑、按捺不住的乡亲们,像赶集似的涌进新郎家喜气洋洋的院落。大东吩咐着找来两把一模一样的椅子,放在书房(正房)门前,椅前放置一长条桌,铺上崭新床单,桌前从炕上扯来一条半新不旧的羊毛毡或红毯子,两旁再随意摆几把椅子或是长条凳,留给亲戚、当家户族的长辈坐。有好事的亲戚、当家子,千方百计找来早就躲藏起来的公公婆婆,甚至将哥嫂也强行“押”来,不仅仅是收头,更重要是戏耍,把他们“武装”一番,像俘虏一样看押着,生怕逃走。

      吃席敬酒时羞涩的新娘,尚未认清公公婆婆长一副啥样的面孔,今日一见更无法认识了。公公脸上被黑锅灰、白牙膏、红涂料涂抹成了花脸,黑眼圈,白脸颊,红嘴唇,像小丑一般,惹得围观的乡人哈哈大笑。更搞笑的是公公头上戴一顶破的不能再破的烂草帽,连头发都从帽圈中露了出来,右肩斜跨一个乡里女人用来添炕的长把木掀,木把上搭一个破背篼。意思是公公给儿媳妇扒灰——此谓一箭双雕,实际含义是警示公公不能沾儿媳的便宜。一些看似简简单单,随随便便的道理,其实就隐藏于看似司空见惯的礼仪中,一些普普通通的习俗里。婆婆的脸也被化妆的五马六道,就像过年社火里的麻婆子。找几把麦草,极富夸张地扎成两个粗粗的辫子,双耳找些红红的辣椒,成为最时髦最廉价的长耳坠。不知道谁特意找来一个长烟锅,将玛瑙烟嘴含在婆婆嘴中,就像电影里的地主婆一样威风。公公婆婆一旁,站立着几个人专门扶持,伺候的两人服服帖帖,规规矩矩,稍有一点反抗,有人预备了锅灰或沾了汽油的什么涂料,脸上一抹,几天都无法洗去。

        此时一对新人还被人围挤在新房里面。门外面,有人找来长条凳,横放在门前,凳子上放置着木头马鞍子,下面放了几个煤油瓶子,单静心恭候新娘的出门——要是有新娘乖乖就范,骑在马鞍上,会被坏小子像抬轿子一样抬起来,左颠右晃,前来后去,就像电影《红高粱》里轿夫在高粱地中耍弄新娘一样,害的新郎哭笑不得,不敢言传,新娘是欲哭无泪,欲下不能,欲骂不敢,欲说不行。要是新娘试图从凳子下爬出来,早有黑乎乎、脏兮兮的煤油伺候,崭新漂亮的新衣服就要遭殃。咋出门呢?不出来肯定是不成的,门外面黑压压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出去门外虎视眈眈,坏气十足的臭小子一个个等着使坏。有胆子大、会使计谋的新娘,嘴里一个劲给小伙们说好话,猛不防一脚踢翻凳子,连搡带推,挤着说着强行冲了出来,让准备了半天的人们气的无可奈何。而新郎一般是不会难为的,他可以随时出门,但作为白马王子是不会忍心丢下新娘不管的。有新娘温柔而新郎厉害的角色,抱着新娘,也是推搡着强行“夺路而出”,即使被挤到在土土的地上,也不能让阴谋得逞。再不济就是新娘的嫁娘——或是婶娘或是嫂子款言软语一番,给小伙们送几把花糖核桃,递几根香烟,说句好话,套个近乎,乘机抬走凳子。要是被小伙们按在马鞍上,新郎可就要吃大亏了……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拉锯式较量,一对新人披红戴花,满身喜气,眉眼带笑走了出来。

       头饰挤落了,头发也散看了,身上斜批的红头也开了(斜披在身上的被面子,一人两匹),早有人拾来,重新插好,安顿一番,不能发怒,不能翻脸,不许使性子,人们进门来,图的就是这份热闹与喜庆。


       司仪恰到好处地朗声高喊一声:“新郎新娘就位,准备磕头。”两人齐扑扑站立在毛毡或是红毯上,先给爷字辈的磕(包括五服之内的当家的大爷二爷等人,包括舅爷姑爷等)要是夫妻两人健在,双双在上,下面一对新人尤其新娘要按司仪的称谓:“给大爷磕头”,边说边齐齐毕恭毕敬地磕头。有长辈不忍心折磨,只要对凑着磕三个头,将早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放在长条桌上的方盘里,一旁的人扯开红包,故意装腔作势吆喝道:“呦,怎么是十元的大钞呀,不行,不行,再响响亮亮磕三个头”,害的本想结束,却还要再加叩三个头,还不知道红包里究竟是不是包着十元钱。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是不能也无法收回了,只能躬身下跪。有些长辈也爱热闹幽默一把,或是故意掏耳屎,说新娘子声音太小没有听清楚,或是找茬说两人磕的头打了铁,不整齐,掏钱时却假装磨磨蹭蹭,先掏出一张五角的,再掏出张一元的,最后才掏出二元的,为了区区三元多钱,新郎新娘磕了十几个头,累的腿打颤、腰发麻、头发困。但且慢,主角尚未登台亮相,婚礼尚未进行到底,同志尚需加油努力。


       司仪正式喊两个老家伙上场。人群早笑翻了天,新娘偷看一眼,忍不住心里发笑:太可笑了!但强忍着不能笑出来。司仪喊一声:给爹爹妈妈磕头!新娘叫一声给爹爹妈妈磕头,不等新郎,慌里慌张叩头下去,新郎急了,急急忙忙也跪倒在地,不料想爬不起来,有人使坏将肩上的红挽结在一起,一前一后,牵扯的新娘子险些跌倒,惹得人再次哄堂大笑。“不行,打铁了。两人一齐来”。小时玩伴找个酒瓶子,使劲狠砸新郎的小腿,说好好磕,不许耍赖。疼的新郎呲牙咧嘴,还不能犯闹,嘴里应答着是是是。给一旁的新娘递给眼色,两人配合默契端端正正、规规矩矩给爹妈六个响头。公公婆婆心疼儿媳,也想趁机逃脱人们的耍闹,一旁的人可不允许。掏出精心准备好的红包:有的是五分的硬币,有的是切好的胡萝卜。真真假假,难辨真伪。反正有人往大红方盘里放红包,新人就需不停地磕头。公公看儿媳磕了十几个头,赶紧发话说:行了,好了,我们下去吧。还有人等着受头哩。说话间,手一个劲往口袋里掏红包。旁边的人可不依不饶,“不行,让媳妇响响亮亮叫几声爹妈,再磕几个美美的响头,让所有的亲戚都满意为止”。


       公公婆婆一磕完头,一轴大戏的高潮才算收场,剩下的其他各路亲戚长辈虽说花样百出,但没有爹妈磕头那么费劲。有人说要吸烟。新娘只得顺从,取根香烟,点燃了,咂几口,燃着了,叫着刘姑爹请你抽烟,才能磕头。不会吸烟的新娘,咂的劲小,烟燃不着,姑爹不答应。咂的劲大了,点是点着了,呛得新娘直咳嗽,一边站立的新郎干急而无可奈何。有人说要个新娘手工绣下的花枕头,早有防备的新娘,从一旁站立的嫁娘手中,抽出一个鲜艳好看的枕头,双手递给客人,再和新郎双双磕三个头,算是打发走“一方诸侯”,舅舅摸着枕头连声说好。所有受头送红包的长辈,新娘都恭恭敬敬先敬酒,后递手工制作的礼物。喝酒多少取决于对方酒量的多寡、新娘劝酒的艺术与磕头的质量。话说到心坎上,面对一脸诚恳的新娘,头磕的利利索索,毫不含糊,能喝不喝都要喝两杯。有些手拙身懒的姑娘,绣的东西拿不出手,会央求同村的姐妹或是当家嫂子代做,否则会被人评头论足、贻笑大方。有些财大气粗的娘家,给姑娘置办嫁妆时,一次性从商店里买来衬衣、帽子、袜子、裤子、胶皮底布鞋,磕头时端出来,即大方又装人,遮掩了新娘不会做女工的弊端,算是扬长避短的活学活用。爷字辈的是千层底布鞋,或是一顶簇新帽子。父辈则是绣花枕头或是绣花苫单,哥嫂多为绣花鞋垫。磕头剩余的鞋垫布鞋,一般会给前来帮忙的乡亲们适当送些。乡村崇尚礼尚往来的礼节,讲究有恩必报。但凡有一点付出,必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回报于他人。人们或许不大理解与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哲理,但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也许所有的内容都遮盖于形式后。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形式中,其实隐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些古拙老古的习俗里,涵盖着丰富的历史,一如闹洞房、一如磕头。乡村磕头的头的习俗不知起源于何时,兴盛于何地。但现在的人们在新时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使之延绵不绝而有符合时代风尚,搞得即简洁随意,又颇具人性化,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认可与欢迎。结婚磕头就像一出有始有终、有头有尾的独幕剧,主角是一对新人,配角是各路神仙,导演是乡村司仪——谁都可以自由发挥,谁都可以尽情展示,谁都可以插诙逗乐,谁都可以说说笑笑,将乡村婚礼演绎铺垫得红火大气、喜庆热闹,给新郎新娘及乡村心中留下永久温馨难忘的记忆。


                                                     (   全文3192字)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0-2-21 22:3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6:16 | 只看该作者
大过年的,写就一篇喜庆的结婚磕头习俗拙作,真诚渴望各位尊敬的版主与友爱的文友们批评、指导!
    顺祝新春吉祥如意,阖家团团圆圆,事业红红火火!
3#
发表于 2010-2-19 16:37 | 只看该作者
热烈红火的结婚磕头场面,活灵活现在作者笔下。我们这里结婚,也时兴闹公公婆婆,给穿上扭秧歌的戏服,还得画上黑脸或红脸,大交杯喝完再喝小交杯,还要母鸡压公鸡,直笑的人流眼泪才肯罢休。其实,人们无非是借着喜事找乐而已。好文笔!精华支持。
4#
发表于 2010-2-19 16:43 | 只看该作者
写这类文章,就是要写的“土”,有特点是文章的生命。
5#
发表于 2010-2-19 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于文华 的帖子

脸面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根本与支柱,要是不要脸面或失去脸面,一个人活在人世间,无异于行尸走肉,猪狗不如。


祝福虎年健康快乐,创作丰收!!!
6#
发表于 2010-2-19 17:42 | 只看该作者
富有地域风情,读来有味,长了见识。问好文华老师
7#
发表于 2010-2-19 17: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柔木 于 2010-2-19 16:43 发表
写这类文章,就是要写的“土”,有特点是文章的生命。

同意你的观点,欣赏于老师的乡土文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7:48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2-19 16:37 发表
热烈红火的结婚磕头场面,活灵活现在作者笔下。我们这里结婚,也时兴闹公公婆婆,给穿上扭秧歌的戏服,还得画上黑脸或红脸,大交杯喝完再喝小交杯,还要母鸡压公鸡,直笑的人流眼泪才肯罢休。其实,人们无非是借着喜 ... [/quote]

  各地的习俗尽管大同小异,但都异曲同工,有着基本的内容,那就是藉此欢乐与热闹,而磕头不过是一种形式与诱头……
     衷心感谢迎春先生第一时间精致而恰如的评论。各地有各地的不同磕头习俗,现在乡村的结婚磕头也是花样繁多,举不胜举,在武威颇具现代的时尚婚礼上,有人专门借来闹社火的衣服,在日本鬼子进村的音乐声中,公公婆婆迈着碎步,闪亮登场,吸引的所有宾朋喝彩、大笑,而在乡村所有的都舍弃了,唯独给公公婆婆化妆的没有丢弃,还越来越厉害,结合电视艺术上学来的东西,让公公婆婆借此表演,将婚礼搞得红红火火,别致幽默,热闹异常,异彩纷呈。
        祝福先生虎年吉祥,事业兴旺!

7ec6a870e16d2968201492aa.jpg (83.98 KB, 下载次数: 519)

7ec6a870e16d2968201492aa.jpg

261a3e141b088762f2de324e.jpg (244.32 KB, 下载次数: 409)

261a3e141b088762f2de324e.jpg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7: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柔木 于 2010-2-19 16:43 发表
写这类文章,就是要写的“土”,有特点是文章的生命。


    谢谢柔木新朋友的评论与不凡见地。的确,乡土散文就是要保持那份质朴特色。你说的一针见血,我会继续发扬广大并不断改进的。问好朋友,祝福新春阖家幸福!

7.gif (55.96 KB, 下载次数: 497)

7.gif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7:55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不觉寒 于 2010-2-19 16:46 发表
脸面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根本与支柱,要是不要脸面或失去脸面,一个人活在人世间,无异于行尸走肉,猪狗不如。


祝福虎年健康快乐,创作丰收!!! [/quote]


     呵呵,乡村人顾自己的脸面,时时处处想着想方设法挣脸而不丢脸,教育孩子尽可能不要丢失脸面,活着的基本底线就是不能不顾脸……
        谢谢不觉寒朋友的提读与美好祝福。我会矢志努力,力争有所成就的!不辜负各位版主及文友的厚望!
       祝福新春快快乐乐,圆圆满满!

001fd04cefc80cd4ae4311.jpg (257.42 KB, 下载次数: 433)

001fd04cefc80cd4ae4311.jpg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7: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2-19 17:42 发表
富有地域风情,读来有味,长了见识。问好文华老师


    谢谢大相朋友的精彩点评与欣赏,谢谢问候。
   祝福新春快乐吉祥!

20100213_f1a76f3ec8548c1daddaKF0OoXRLdPq2.gif (106.38 KB, 下载次数: 529)

20100213_f1a76f3ec8548c1daddaKF0OoXRLdPq2.gif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范廷伟 于 2010-2-19 17:44 发表

同意你的观点,欣赏于老师的乡土文章!


    谢谢廷伟朋友的提读与欣赏支持,问好!祝福新春快乐,心想事成!

20100209052400462.jpg (204.8 KB, 下载次数: 479)

20100209052400462.jpg
13#
发表于 2010-2-19 18:11 | 只看该作者
fdh :handshake
14#
发表于 2010-2-20 14:10 | 只看该作者
刚回来。先记号。慢慢欣赏着。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0-2-19 18:11 发表
fdh :handshake


     谢谢朋友的提读与欣赏,问好朋友!

一帆风顺1.jpg (241.46 KB, 下载次数: 450)

一帆风顺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1 21:57 , Processed in 0.06860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