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58|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纷乱世俗中对宁静的寻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5 11: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7-11-15 18:11 编辑

                                        纷乱世俗中对宁静的寻找

                                            ——漫谈小众艺术片《冈仁波齐》

  “艺术”这个词从来都是面对大众的,是平民文化的象征,虽然它可能起源于小众的生活氛围,最终的走向却是皑皑大地。艺术也是寂寞的,在不被人知晓的时候像岸边的芦苇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开出思想的花来。导演张扬指导的影片《冈仁波齐》就是一支默默生长的芦苇,在最初的制作与先期的上视率上并没有太多的奢望。他只是想通过十几年的西藏经历和对那里民众的了解诠释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套路很深的悬念,仅是平凡中展示出的生命之美,如开在纷乱世俗中的白莲花一般。

  《冈仁波齐》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故事片,也不同于一般形式上的记录片,它没有大的场景和名星出场,只是通过长、短镜头,远景、近景刻画出十一个普通的人物,和他们长达二千五百公里的徒步远行。祈福是他们的心愿,等身长头是他们祈福的表达方式。从行走者的脸上你看不出刻意而为的生命理念,看不到制片者为商业的目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磕头、匍匐,眼望远方,碧云蓝天下的冈仁波齐山是他们心头的向往。行走的十一个人中有渴望到冈仁波齐转山的杨培,有杀生太多希望得到宽恕的屠夫江措旺堆,有因房屋坍塌事故为死者祈祷的仁青晋美,有报答叔父养育之恩的尼玛扎堆,有即将临盆的孕妇次仁曲珍和一个九岁的女孩扎扎……十一个人组成一支并不雄壮的队伍,从他们的家乡芒康县普拉村出发,早起暮宿,一路向西,经过冬、春、夏、秋四季,然后在漫天飞雪时到达冈仁波齐山脚下。

  冈仁波齐山是冈底斯山脉第二座高峰,也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西南部的普兰县北部,被历代藏民视为神灵之山。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冈仁波齐山山顶终年积雪,神秘莫测,呈圆冠金字塔状。每年的6月到11月都会有大批藏教信徒前往朝圣。导演张扬正是选中了这一基点,用叙事手法历时一年的时间拍摄下这一行程。同时,也向人们传递出对信仰这一精神产物的寻找与尊重。

  在走入21世纪后,物质的丰富让人越来越偏离了对精神的追求,信仰渐渐成为遥远的东西,它在喧嚣中沉寂,在纷乱中没落,在利益的角逐里远遁,少有人再持一颗孤独的心仰天长望,寻找它、遵从它了。但在朝圣者的眼里信仰却一直都在,藏在他们心底,藏在冈仁波齐山脚下,藏在世界喧嚣的最深处,如冷冻地壳下饱含春意的种子一样,生机勃勃。导演张扬借助他独特而敏锐的视觉,转换镜头,为人们寻找一个新的理念,那就是于纷乱中对信仰的寻找,于世俗中对心里宁静的追随。它是自然之灵与土地的契合,是浮躁对静谧的兼容,是生命最本真的律动。

  现实中人们对信仰与宁静的寻找从来都不陌生,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美国作家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宁静、安详,皆展示出了自然之美和置万物于浮躁之外的纯粹。导演张扬在影片《冈仁波齐》中表现的主题同样也不让人陌生,它起源于人自然的本性,是精神与肉体的合二为一,在一定程度上让制片者与观赏者之间产生了共鸣。影片如一股清澈的雪山之不水,唤起了人们对信仰的向往。那不是一种单纯的寻找,也仅止于十一个朝圣者的徒步跪行,那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在生活的本源与孤独的思考中存在。

  人生的行走是一个徒步攀登的过程,其间没有坦途,也没有永远的风花雪月,一切都需要在经历与经受之后知悟,并且从心灵的知悟中慢慢地明白坎坷与磨砺的道理。《冈仁波齐》正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故事,它以舒缓的音质画面,没有繁琐情节的平铺直叙,内涵丰盈地告知我们:希望并不遥远,只要行走路就在脚下。

  藏教文化因为受本土和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让几千年来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人们秉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他们祈福是为了内心得到安慰,他们刚强、坚韧是对恶劣气候环境的抗争,藏于他们心里的美好像冈仁波齐山一样圣洁。朝圣、转山也已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吃饭睡觉一样普通。有人说膜拜、磕头这种礼仪是奴隶制度遗留下来的愚昧了,是需要被时间洗涤荡清的顽疾,也有人说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其实是对愚昧的宣扬。但是,作为观者的我却在影片中看到了人性经得起风霜侵蚀的一面,它因为现实的存在而存在,也会诞生在需要坚韧的那一刻。

  《冈仁波齐》于2017年6月20日起在中国内陆上映,此后收视率一路飙升,止8月22日其综合票房已经达到了9985万,一度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好评。许多人在影片播放过程中落下眼泪,生发出对生命的感动,以至于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语句。“每个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纯粹与极致的信仰与虔诚底蕴。那份极简的纯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缚之后的无私无我。所以,在眼观纯朴信仰与不褪色虔诚的情景时,我们的感动也是最纯粹的纯善复苏,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心撞击。”这是藏作者嘎玛仁波切的话语,同时代表着许多观众的心声。对于《冈仁波齐》,以后的时间也许看到的会更多。

  一部好的影片必然源于生活,一部好影片的存在更应该高于生活,从而让艺术发散出惑人的魅力。这是艺术片追求的根本,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桃花源记》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游记,认识到美国作家梭罗不只是在借《瓦尔登湖》宣泄内心对世俗的不满。许多事都需要我们静下来思考,在信仰与静谧中求得圆满。其实,存在着的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能感动人心的作品也必有其令人感动的原因。这个世界,喧嚣本无错,但在喧嚣中失去信仰和对静谧的寻找就错了。只有觅得生命的真谛,才有让信仰重生的可能。

  《冈仁波齐》没有刻意的说教,它平实、朴素,真实地反映出普通人的朝圣历程,七步一磕头,不因为年迈而止步,不因为疾病而止行,一切都在自觉自愿中。老人杨培在完成冈仁波齐转山事宜之后安然离世,诞生在路上的孩子丁孜登达当父母完成转山任务时已年满一岁,小女孩扎扎也在徒步行走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成长的力量。人生,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吗?不祈求,不奢望,只是心怀赤诚地行走,普普通通,无怨无悔。也或者,导演张扬正是起于这样的原因才拍摄了《冈仁波齐》,用一年多的时间总结自己在藏区的十年心路呢。

  藏于世俗中的喧嚣在慢慢远去,生命中的静谧之花已悄然绽放,这是人们于纷乱中寻找的又一个开始。摒弃目前的,照拂今后的;摈弃表象的,挖掘内心曾持有的。让万事万物顺应自然规律发展,在普通中感悟生命的不普通。通往冈仁波齐山的路上,堆起的玛尼石一定记住了十一个人的目光,随风飘起的经幡也一定记住了他们虔诚的等身长头。世间本无风,风源于人心的潮动。用贴伏自然的心去寻找,静谧就在这世俗的纷乱之中。

  (2670字)




20171115_112308_002.jpg (3.81 MB, 下载次数: 741)

20171115_112308_002.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1:53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给安然。看看吧!
3#
发表于 2017-11-15 11:58 | 只看该作者
标准疼①,晚上品读后作文。人家最近看了77天哟
4#
发表于 2017-11-15 14:37 | 只看该作者
想起前年的一本畅销书——一个人的朝圣,朝拜的路上不过只是内心的平衡和释然吧
5#
发表于 2017-11-15 14:38 | 只看该作者
一会儿棋盘上的激烈,一会儿又是朝圣路上的平和,这是别样的木门啊
6#
发表于 2017-11-15 15:10 | 只看该作者
这片看过,没看明白。艺术这东东,距我很远;我距它,更是很远。
7#
发表于 2017-11-15 15:27 | 只看该作者
别介,等我看完再说,弄不好我还要整个四五六也说不准呢
8#
发表于 2017-11-15 15:35 | 只看该作者
读罢,感慨于木木对生命本质的认知。这个时代,虔诚、信仰早已稀缺,人心是躁乱的。我们都是徒步者,可是绝大多数人迈出的步子却是虚浮的,一阵风过,便没了印迹。而有的人,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坚实,生命便显出了厚重。这是值得思考的,感谢木木推荐好片,一定找来看看。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7-11-15 17:28 编辑
槐安. 发表于 2017-11-15 11:58
标准疼①,晚上品读后作文。人家最近看了77天哟

江一燕这个MM我好喜欢,周末先看的她的《暴雪将至》,再看《七十七天》。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7:24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7-11-15 14:38
一会儿棋盘上的激烈,一会儿又是朝圣路上的平和,这是别样的木门啊

话说“别样”两字很有意思,我昨晚竟别样地梦到了你,好像我要去游黄浦江,你是个机载司机。

点评

木门这梦做得真是…………(#^.^#)  发表于 2017-11-15 22:5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7:25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7-11-15 15:10
这片看过,没看明白。艺术这东东,距我很远;我距它,更是很远。

好吧,既遥远咱就不说它。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7:2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11-15 15:27
别介,等我看完再说,弄不好我还要整个四五六也说不准呢。

我等你的五六七八篇。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7:26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11-15 15:35
读罢,感慨于木木对生命本质的认知。这个时代,虔诚、信仰早已稀缺,人心是躁乱的。我们都是徒步者,可是绝 ...

推荐观看,说明一下,我不是张扬的托儿。
14#
发表于 2017-11-15 1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7-11-15 18:08 编辑

         欣赏学习木木这篇影评,评论客观全面,真诚中肯,很值得一读。
       作品从影片的剧情、线索、环境等方面,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既深刻阐释了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又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开阔影片拍摄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通过对影片的分析和评价,达到了宣传群众,影响群众,提高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水平的效果,
       感谢木木的精彩分享,创作辛苦,献茶问候!

点评

非常感谢老师。真的,真的。  发表于 2017-11-16 21:29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7:40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7-11-15 17:37
欣赏学习木木的这篇影评,

老师客气,哪来什么学习呢,胡乱写写罢了。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8:19 , Processed in 0.06039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