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笨小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作曲家足迹系列: 不断添加中(网络资源大观)

[复制链接]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3 | 只看该作者
创作风格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柏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中,舒柏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
  
  舒伯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从诗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没有人能胜过他那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钢琴伴奏也产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两个小节描绘出潺潺小溪,街头艺人破旧的手摇风琴,或是“天堂门前”的云雀。谈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对《C大调交响曲》的评论:“这种音乐把我们引入一种境地,使我们忘却了以前曾有过的东西。”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3 | 只看该作者
作品赏析
  1、《魔王》
  这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第一段:叙事者以口语化的朗诵调唱出。
  第二段是父亲和儿子的对话。音乐在声部的低音区,以沉着、平衡的声调,刻画父亲的关切和抚慰,父亲慈爱地问。
  第三段魔王的音乐旋律是抒情歌唱性的,显得甜蜜、虚假、狡猾。
  接着,父与子再次对话,魔王步步进逼,儿子心里害怕,一次次呼喊父亲,一次比一次惊惶,直到第五段,魔王软硬兼施,威逼恐吓。
  最后一段,叙事者用焦急沉痛的音调描述了可悲的结局:父亲急驰到家,儿子早已在怀抱中死去。钢琴以两个特强和弦,表现了精疲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情。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4 | 只看该作者
2、《圣母颂》
  舒伯特的这首《圣母颂》是他在1825年根据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的叙事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歌曲抒发了叙事诗主人少女爱伦祈求圣母饶恕其父罪行的纯真感情。歌曲采用分节歌形式,曲调柔美委婉、纯净朴实,音乐表情细腻丰满,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由于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后人将其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又以小提琴独奏及弦乐演奏主旋律、竖琴伴奏的谱本流传较广。
  歌曲开始的前奏,采用了六连音的分解和弦造成一种感情上的起伏。
  歌曲旋律优美、舒展、动人,感情委婉、真挚、感人至深,歌曲里的临时变化音、装饰音和三连音运用得特别巧妙,恰到好处,使歌曲新颖不俗,独具魅力。
  当歌曲唱到第八小节,出现了感情的高潮,然后逐渐平静下来,轻声呼唤圣母的名字。
  最后,全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3、《小夜曲》
  舒伯特于1828年他逝世前数月完成这首小夜曲。原为作者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首,由维也纳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题名,意借天鹅临死才放喉歌唱之说,暗示这一套曲为作者绝笔。《小夜曲》是作者根据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所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这首《小夜曲》由于旋律优美、动听,也被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广受人们喜爱。
  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情绪柔和明朗,模仿吉它的伴奏,表现了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
  第一段歌词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接着是8小节抒情而安谧的间奏。
  第二段中部转D大调,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形成全曲高潮。
  尾声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随着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表现了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4 | 只看该作者
4、《摇篮曲》
  从它写出来那天起,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国的母亲们和歌唱家们传唱着。如舒伯特创作这首动人的歌曲时,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那时的舒伯特生活很贫苦。有一天晚上,他没有吃饭,饿着肚子在街上徘徊,希望能碰见一个熟人,借点钱好充饥。但好久也没有碰到熟人。这时他走到一家豪华的酒店门前,他走了进去,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舒伯特就拿起翻看着。他见上面有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这首朴素、动人的诗,打动了作曲家的心灵,他眼前出现了慈爱的母亲的形象。是呀,在那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地拍着孩子,哼唱着摇篮曲,银色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拿出一支铅笔,一面哼唱着,一面急速地谱写着。
  舒伯特写好后,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曲子那么好听,那么优美,便给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烧牛肉。
  舒伯特在贫困中,以美好的心灵为母亲和孩子们写下了这首甜美的歌曲,这首《摇篮曲》很快在世界各地传唱开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却在贫困中死去了……
  摇篮曲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而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手段。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在母亲的怀抱中听母亲哼唱着摇篮曲长大。母亲通过摇篮曲,把人生的哲理,未来的希望以及母亲的爱,深深地埋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这些哲理和希望如同种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灵中开花、结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母亲们,不要忽视一首短短的摇篮曲,它会影响你的孩子——祖国未来花朵的一生。
  5、第八“未完成”交响曲
  作品作于1822年,时值舒伯特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响曲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第一、第二两个乐章无论在形式上或感情处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至此已表达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诙谐曲乐章或终乐章,均有画蛇添足的感觉。所以,此曲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是完整无缺的,并因此而显得结构新颖,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本曲未完成而终,这为它增添了许多穿凿附会的谣言传说,甚至有人将它杜撰成故事,拍成电影。如此一来,此曲更是家喻户晓。
32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b小调,3/4拍,比较简单的奏鸣曲形式。曲初由低音弦奏出富有暗示性的旋律(片段1),名指挥家温加纳形容为"好像是来自地底世界的声音"。这段旋律,在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中都担任重要的角色。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E大调,3/8拍。整个乐章行如流水,布局和发展都舒缓自然。这一乐章的主题十分出名,是一个旋律优美的典雅主题(片段2),由第一小提琴呈现,把听众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幻想的意境。
  6、第九“伟大”交响曲
  舒伯特于1825年开始写作《第九交响曲》,并在1828年3月完稿。他原本希望此曲能由维也纳的“音乐之友协会”(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演出,但是该协会认为作品太长也太难。同一年稍晚,舒伯特去世后,此曲手稿留给舒伯特的兄长费尔迪南(Ferdinand),直到1839年才在舒曼的安排协助下,由莱比锡布业大厅管弦乐团首演此作品。
  虽然发表稍迟,然而舒伯特的《第九交响曲》却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乐曲之一,不仅对舒曼本人有强烈影响,亦对勃拉姆斯略起作用,并以其设计构思之广——如舒曼所说是“像天堂一般长”——大胆地为布鲁克纳与马勒指出了一条明路。在未完成的《第八交响曲》中,率先使用的许多风格与形式上的处理方式,都再度出现于此曲中。但是两首交响曲最关键的创作观念并不相同;在第九中,舒伯特克制了延长旋律的冲动,而改以简洁有力、可塑性极高的主题,作为各乐章里的基调。
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4 | 只看该作者
全曲四个乐章的管弦乐独特色彩,精致得令人惊叹。如同《未完成交响曲》,舒伯特将温暖、灿烂的木管及铜管色彩铺陈于弦乐之上,使此曲固守在浪漫派的音域中。此外,他运用这些乐器的独奏能力也同样重要——双法国号温柔地齐奏出乐曲开端高贵的鼓号曲;双簧管亦是抒情地和着弦乐的伴奏,像远处的一支小号,吹奏出行板乐章的第一主题。
  该曲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节奏活力充沛,以及两组特殊的基本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接八分音符,以及叁连音——在乐曲的进行中逐渐加强。这两种节奏,加上由法国号最先吹出的一个持续的四音符装饰音,变成终乐章的构成要素,正因为节奏素材的力道十足,庞大漫长的终乐章才能够像炮弹一般推进。
  舒伯特晚期作品中的诗意与想象,在此曲达到巅峰,行板乐章里至少有一个值得一提:再现部来临时,舒伯特以长号、木管及弦乐(均为最弱音)奏出圣咏般的模式,两支法国号轻柔地反复吹奏着高音G。法国号音符间的音程中,弦乐释放出沉静而缓慢变化的和声——首先是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接着是中提琴和小提琴,渐渐增强,最后弦乐与法国号一起奏出乐章本调a小调。这个片段充分地展现了作曲家的天赋——后来更不只一次地回响在舒曼与勃拉姆斯的音乐中。
3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4 | 只看该作者
7、钢琴五重奏“鳟鱼”
  舒伯特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亦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再者,这首曲子有五个乐章,这一点也与众不同。因为第四乐章是采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鳟鱼》的旋律而作主题与变奏,所以此曲俗称《鳟鱼五重奏》。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舒伯特最美妙动听的室内乐佳作,甚至也是钢琴室内乐这个门类的一顶桂冠。整个基调是浪漫而愉快的,情怀坦荡,自由自在,而且始终充满了歌唱性。第四乐章不用说了,歌曲《鳟鱼》的旋律你应该是很熟悉的,或许还会唱呢。即使是有点激动不安的第三乐章,也是歌唱性很强,还偷空来两句温柔的,带点安抚性的。A大调通常都比较爽朗,而舒伯特此曲又特别流畅。在钢琴与弦乐器,以及大小各提琴之间的轮番歌唱中,年轻的舒伯特想必是自己也深深陶醉进去了。
  此曲乃舒伯特与其好友、男中音歌唱家佛格尔在北奥地利旅行时,受到博文加纳热情款待,因此而受博文加纳委托而作,首演于博文加纳府邸。其5个乐章为:1.活泼的快板,A大调,古典奏鸣曲式。开头以钢琴弹奏三连音音型,起连接全曲的作用。先是第一主题的呈示与发展,然后经过部形成E大调,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小提琴反复后进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在以附点4分音符及8分音符进行的新节奏伴奏下,小提琴以C大调奏第一主题,展开幻想追逐。再现部第一主题发展音型以D大调由钢琴再现,通过短小的尾奏而结束。2.行板,F大调,由3个抒情的旋律组成。第一旋律为F大调,第二旋律为升F小调,第三旋律为D大调。然后第一旋律以降A大调,第二旋律为A小调,第三旋律为F大调重现,为巴赫、莫扎特的传统。3.谐谑曲,急极,A大调,复合三段体。以弦乐与钢琴对答,再构成赋格。4.小行板,D大调,主题与6段变奏。主题为歌曲《鳟鱼》,先以第一小提琴奏主题,弦乐陪衬。第一变奏把旋律分配给钢琴,弦乐琶音为衬托。第二变奏中提琴主奏,小提琴衬托,旋律移到低音提琴,钢琴奏复杂的快速经过句。第四变奏转调到三连音节奏,第五变奏也有转调,第六变奏和结尾使用原歌曲伴奏中钢琴的波浪音型。5.快板,A大调,不完全的奏鸣曲式,其中流露着匈牙利色彩。
323#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5 | 只看该作者
舒伯特的专题演奏会
  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钢琴艺术中心音乐会舒伯特艺术歌曲专场 日期:2009-10-29
[编辑本段]舒伯特作品集
  作品类型 - - 作品名 - - 原名 - - 作品编号 - - 创作时间 - - 调式
  交响曲 - - 第一交响曲 - - Symphonie No.1 - - OP.82 - - 1813 - - D大调
  交响曲 - - 第二交响曲 - - Symphonie No.2 - - D.125. - - 1814 - - 降B大调
  交响曲 - - 第三交响曲 - - Symphonie No.3 - - D.200 - - 1815 - - D大调
  交响曲 - - 第四交响曲(悲剧) - - Symphonie No.4 - - D.417 - - 1816 - - C小调
  交响曲 - - 第五交响曲 - - Symphonie No.5 - - D.485 - - 1816 - - 降B大调
  交响曲 - - 第六交响曲 - - Symphonie No.6 - - D.589 - - 1818 - - C大调
  交响曲 - - 第七交响曲 - - Symphonie No.7 - - D.729 - - 1821 - - E大调
  交响曲 - - 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 - Symphonie No.8 “Unvollendete” - - D.759 - - 1822 - - B小调
  交响曲 - - 第九交响曲(伟大) - - Symphonie No.9 “The Great” - - D.944 - - 1825 - - C大调
  交响曲 - - 第十交响曲 - - Symphonie No.10 - - D.936A - - 1828 - - D大调
  交响曲 - - 交响曲片段 - - - - D.708A - - 1820 - - D大调
  重奏 - - 八重奏 - - Octet - - D.803 - - 1824 - - F大调
  重奏 - - 钢琴五重奏(鳟鱼) - - Piano Quintet “Trout” - - D.667 - - 1819 - - A大调
  重奏 - - 弦乐五重奏 - - String Quartet - - D.956 - - 1828 - - C大调
  重奏 - - 第一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 - - D.18 - - 1812 - - 降B大调
  重奏 - - 第二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2 - - D.32 - - 1812 - - C大调
  重奏 - - 第三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3 - - D.36 - - 1813 - - 降B大调
  重奏 - - 第四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4 - - D.46 - - 1813 - - C大调
  重奏 - - 第五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5 - - D.68 - - 1813 - - 降B大调
  重奏 - - 第六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6 - - D.74 - - 1814 - - D大调
  重奏 - - 第七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7 - - D.94 - - 1814 - - D大调
  重奏 - - 第八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8 - - D.112 - - 1814 - - 降B大调
  重奏 - - 第九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9 - - D.173 - - 1815 - - G小调
  重奏 - - 第十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0 - - D.87 - - 1813 - - 降E大调
  重奏 - - 第11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1 - - D.353 - - 1816 - - E大调
  重奏 - - 第12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2 - - D.703 - - 1820 - - C小调
  重奏 - - 第13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3 - - D.804 - - 1824 - - A大调
  重奏 - - 第14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 - String Quartet No.14 “Der Tod und das Modchen” - - D.810 - - 1824 - - D小调
324#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5 | 只看该作者
重奏 - - 第15弦乐四重奏 - - String Quartet No.15 - - D.887 - - 1826 - - G大调
  重奏 - - 第一钢琴三重奏 - - Piano Trio No.1 - - D.898 - - 1827 - - 降B大调
  重奏 - - 第二钢琴三重奏 - - Piano Trio No.2 - - D.929 - - 1827 - - 降E大调
  重奏 - - 弦乐三重奏一 - - String Trio No.1 - - D.581 - - 1817 - - 降B大调
  重奏 - - 弦乐三重奏二 - - String Trio No.2 - - D.471 - - 1817 - - 降B大调
  奏鸣曲 - - 小提琴奏鸣曲一 - - Violin Sonatas No.1 - - D.384 - - 1816 - - D大调
  奏鸣曲 - - 小提琴奏鸣曲二 - - Violin Sonatas No.2 - - D.385 - - 1816 - - A小调
  奏鸣曲 - - 小提琴奏鸣曲三 - - Violin Sonatas No.3 - - D.408 - - 1816 - - G小调
  奏鸣曲 - - 小提琴奏鸣曲四 - - Violin Sonatas No.4 - - D.574 - - 1817 - - A大调
  奏鸣曲 - - 吉他型大提琴奏鸣曲 - - Arpeggione Sonata - - D.821 - - 1824 - -
  奏鸣曲 - - 第一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 - - D.157 - - 1815 - - E大调
  奏鸣曲 - - 第二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2 - - D.279 - - 1815 - - C大调
  奏鸣曲 - - 第三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3 - - D.459 - - 1816 - - E大调
  奏鸣曲 - - 第四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4 - - D.537 - - 1817 - - A小调
  奏鸣曲 - - 第五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5 - - D.557 - - 1817 - - 降A大调
  奏鸣曲 - - 第六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6 - - D.566 - - 1817 - - E小调
  奏鸣曲 - - 第七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7 - - D.568 - - 1817 - - 降E大调
  奏鸣曲 - - 第八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8 - - D.571 - - 1817 - - 升F小调
  奏鸣曲 - - 第九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9 - - D.575 - - 1817 - - B大调
  奏鸣曲 - - 第十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0 - - D.613 - - 1818 - - C大调
  奏鸣曲 - - 第11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1 - - D.625 - - 1818 - - F小调
  奏鸣曲 - - 第12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2 - - D. - - 1819 - - 升C小调
  奏鸣曲 - - 第13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3 - - D.664 - - 1819 - - A大调
  奏鸣曲 - - 第14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4 - - D.784 - - 1823 - - A小调
  奏鸣曲 - - 第15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5 - - D.840 - - 1825 - - C大调
  奏鸣曲 - - 第16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6 - - D.845 - - 1825 - - A小调
  奏鸣曲 - - 第17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7 - - D.850 - - 1825 - - D大调
  奏鸣曲 - - 第18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8 - - D.894 - - 1826 - - G大调
  奏鸣曲 - - 第19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9 - - D.958 - - 1828 - - C小调
  奏鸣曲 - - 第20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20 - - D.959 - - 1828 - - A小调
  奏鸣曲 - - 第21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21 - - D.960 - - 1828 - - 降B大调
  弥撒 - - 德意志弥撒 - - Deutche Messe - - D.872 - - 1826-1827 - -
  弥撒 - - 第一号弥撒 - - Mass No.1 - - D.105 - - 1814 - - F大调
  弥撒 - - 第二号弥撒 - - Mass No.2 - - D.167 - - 1815 - - G大调
  弥撒 - - 第三号弥撒 - - Mass No.3 - - D.324 - - 1815 - - 降B大调
  弥撒 - - 第四号弥撒 - - Mass No.4 - - D.452 - - 1816 - - C大调
  弥撒 - - 第五号弥撒 - - Mass No.5 - - D.578 - - 1819-1822 - - 降A大调
  弥撒 - - 第六号弥撒 - - Mass No.6 - - D.950 - - 1828 - - 降E大调
  舞曲 - - 为钢琴而作的圆舞曲12首 - - Samtliche Walzer for Piano - - D.145 - - 1814 - -
  舞曲 - - 为钢琴而作的圆舞曲20首 - - - - D.146 - - 1815 - -
325#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9:05 | 只看该作者
 舞曲 - - 舞曲原型36首 - - - - D.365 - - 1816-1821 - -
  舞曲 - - 伤感的圆舞曲34首 - - - - D.779 - - 1823 - -
  舞曲 - - 圆舞曲12首 - - - - D.924 - - 1826 - -
  舞曲 - - 圆舞曲12首 - - - - D.969 - - 1826 - -
  舞曲 - - 为钢琴而作的兰德勒舞曲 - - Landler for Piano - - D.790 - - 1823 - -
  舞曲 - - 为钢琴而作的德国舞曲 - - German Dances for Piano - - D.783 - - 1823-1824 - -
  舞曲 - - 为钢琴而作的埃科赛斯舞曲 - - Ecossaises for Piano - - D.781 - - 1823 - -
  进行曲 - - 为双钢琴而作的进行曲3首 - - Marches for Piano Duet - - D.602 - - - -
  进行曲 - - 为双钢琴而作的进行曲3首(军队) - - - - D.733 - - - -
  进行曲 - - 为双钢琴而作的进行曲6首 - - - - D.819 - - - -
  进行曲 - - 为双钢琴而作的进行曲 - - - - D.859 - - - -
  进行曲 - - 为双钢琴而作的进行曲2首 - - - - D.886 - - - -
  进行曲 - - 为双钢琴而作的进行曲 - - - - D.928 - - - -
  为四手连弹而作的钢琴作品 - - Piano - - Music for four Hands - - D. - - - -
  音乐的瞬间 - - - - Moments Musicaux - - D.780 - - 1827 - -
  即兴曲 - - 即兴曲11首 - - Impromptus - - D.899.935.946 - - 1827-1828 - -
  合唱 - - 圣母颂 - - Magnificat - - D.486 - - 1815 - - C大调
  合唱 - - 圣母悼歌 - - Stabat Matet - - D175.383 - - - -
  幻想曲 - - 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幻想曲 - - Fantasie For Violin and Piano - - D.934 - - 1827 - - C大调
  幻想曲 - - 流浪者幻想曲 - - Fantasy in C “Wanderefantasie” - - D.760 - - 1822 - - C大调
  回旋曲 - - 为小提琴与弦乐而作的回旋曲 - - Rondo in A for Violin and Strings - - D.438 - - 1816 - -
  回旋曲 - - 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回旋曲 - - Rondo for Violin and Piano - - D.895 - - 1826 - - B小调
  声乐套曲 - - 美丽的磨房女 - - Die Schone Mullerin - - D.795 - - 1823 - -
  声乐套曲 - - 冬之旅 - - Winterreise - - D.911 - - 1827 - -
  声乐套曲 - - 天鹅之歌 - - Schwanengesang - - D957 - - 1828 - -
  歌曲 - - 歌曲 - - Lieder - - - - - -
  歌剧 - - 费拉布拉丝 - - Fierrabras - - D.796 - - 1823 - -
  戏剧配乐 - - 罗莎蒙德 - - Rosamunde - - D.797 - - 1823 - -
326#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26 | 只看该作者
门德尔松百科名片
门德尔松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文: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通称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德国犹太裔作曲家,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逝于莱比锡。门德尔松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为浪漫主义作曲家描绘神话仙境提供了先例。他独创了“无言歌”的钢琴曲体裁,对于标题音乐和钢琴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启示价值。他的审美趣味和创作天才都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
32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26 | 只看该作者
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2.3 - 1847.11.4)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姐姐范尼·卡西里(1805-1847)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费利克斯珍贵的挚友。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这是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年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这是他十次英国之行的第一次。在苏格兰度假后,以《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表现他的观感,虽然这两部作品是直到他1830-1831年访问意大利时才动笔写作的。在罗马与柏辽兹邂逅,并开始酝酿《意大利交响曲》(No.4,A大调)。下一个主要停留点是巴黎(1831-1832),在那里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1833年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1835年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又设法再度访问英国,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他于六个月后去世。享年38岁9个月1天。
328#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26 | 只看该作者
1、人物简述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祖父是著名的哲学家,父亲是富裕的银行家,母亲具有广博的文艺修养和音乐才能;在西方音乐史上,像门德尔松这样有着辉煌的家族史、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的音乐家实属罕见,家里经常聚集着当时知识界的代表: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歌德、海涅、黑格尔、威伯等。门德尔松是上流社会中贵族式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在平静、幸福中度过,除了感受到家庭给他的温暖和众人对他的尊重之外,从未品尝过生活的艰辛与苦涩。他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2、代表作品
  (1)小提琴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2)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仲夏夜之梦》序曲
  (3)钢琴曲:八集48首钢琴独奏曲《无词歌》
  (4)室内乐:《E大调弦乐八重奏》(Op.20)、《弦乐四重奏》(Op.80)
  当今门德尔松最著名的作品是《婚礼进行曲》(《仲夏夜之梦》第四乐章)以及《春之声》交响曲
  3、艺术成就 (1)在创作上,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它指的是那种在门德尔松伴奏音型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他对标题交响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品。
  (2)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门德尔松使被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
  (3)在音乐教育上,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后来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9#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26 | 只看该作者
4、作品简介
  (1)《仲夏夜之梦》序曲。
  《仲夏夜之梦》原是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剧情:古时雅典有一种风俗,父亲有权决定女儿的婚事,并可以处死不服从父命的女儿,有一个雅典居民,向统治者狄西奥士公爵报告,说他的女儿赫米亚不肯遵从父命与她挑选的丈夫结婚,而爱上了另一个青年拉山德。公爵怜惜这个姑娘,只判决赫米亚到修道院过余生,赫米亚即找到情人拉山德,两人决定逃到雅典法律管辖之外的拉山德姑妈家去,他们约好夜晚在森林相会,那个森林原来是精灵们的乐园,赫米亚和拉山德到了那里,备受精灵们的捉弄,引起了种种离奇的误会和笑话。第二天,公爵和他的未婚妻也来到这森林打猎,偶然碰上这对情侣,公爵同情这对年青人,便撤回原先的判决,并安排他们和自己同时举行婚礼。这剧本假托虚幻的梦境,宣扬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嘲弄神权和封建宗法制度。门德尔松从小就喜爱它,在十七岁时,凭着从《仲夏夜之梦》中获得的灵感,创作了这部同名管弦乐序曲(序曲:有两种含意。①歌剧、舞剧、电影等开始前奏的管弦乐曲,内容带有暗示剧情的作用;②音乐会序曲,纯粹为音乐会演奏而作,只一个乐章,管弦作品。通常为标题性音乐,与歌舞剧等完全脱离关系。)这部作品门德尔松并非是原剧情节的表达,他主要是描写夏季日夜仙王和王后与那些顽皮淘气的众精灵的生活。他的卓越的管弦乐法,生动地渲染了序曲中虚无缥缈的梦幻色彩,柴可夫斯基很欣赏这部序曲,他曾写道:“这部美妙的作品的艺术命运是多么奇怪啊,它出自一位十七岁学生之手,这学生后来获得了全世界的声望,我想,当《仲》的音乐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一定给人以惊人的印象,因为它的新奇和充满的灵感和诗意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的确,这部作品是音乐中最好的典范之一。
330#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8:26 | 只看该作者
 这部序曲用奏鸣曲式写成
  引子:四个木管和弦。极轻、极淡音响缥缈,提供了朦胧月夜的背景,一下把人们带到神话般的世界中,宛如置身于这寂静神秘的树林中。
  主题①:引子出现后,接着是小提琴奏出的轻快灵巧的 于全曲的主要主题,这个主题描绘出从四面八方涌现的小精灵在月下嬉戏和舞蹈的场面,有急速的旋转,有突然出现的引子和弦切断,造成幻觉般的气氛,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森中仙王和仙后带着小精灵们无忧无虑地欢跳着。
  主题②:以强奏出现了具有进行曲性质的第二主题,它是一个揭示仙王和仙后的主题,音乐庄严而明快,②与①交织在一直,乐曲更加欢快,把尽情欢舞的热烈情绪推向了高潮。
  连接:突然音乐弱下来,进入连接部,两支长笛;两支黑管与第一小段下行交替,感情渲染平静。
  副部:是柔美的爱情主题,是涉及原故事情节的唯一场合,充满着普通人的朴素、真诚的感情,这段悠长的旋律中不时被一些跳跃的短句打断,从而增加了音乐的谐谑成份。
  结束部:出现了粗犷有力而带舞蹈性的音乐,它满足 角,用了少见的九度、十度大跳,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那些狡猾、爱作弄人的小精灵们的群舞场面,音乐风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0:52 , Processed in 0.0498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