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8-1-3 20:00 编辑
感恩·树情·有爱 文/安
一位文友写文谈论爱情,我对他说:爱,我懂。爱花爱草爱鱼爱鸟爱你我他爱万物皆可。但我不懂为什么当“爱”遇到某个异性的时候就多了一个“情”字。《说文》曰:“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就是内心有所欲求的隐性动力。有求皆苦,只爱就可以了,不要有所求。
感恩节时,好多文友都写了关于感恩的文章。意思大概都是说,要长存感恩之心吧!其中一句话,很引起我的注意:“我个人并不喜欢感恩,更喜欢树情,对父母的情,对亲人的情,对每个对你善良的陌生人的情……恩往往是物质的,但情是多方面的。”
于是这样三个词,被我排列在一起:感恩、树情、有爱。 感恩篇 感恩节那天,我也写了一篇,《中国为什么没有感恩节》,与感恩相比,中国人古往今来做得更多的是祈福,几乎每个节日都在祈福。但中国是不是缺少感恩教育呢?不缺少,绝对不缺少。中国自西周就诞生的,至今仍被某些教育机构或管理机构拿出来用用的孝道,就是货真价实的毫不逊于任何西方国家的感恩教育。
为什么推行这样的感恩教育?
《诗经》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孝经》又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儿女从出生就注定对父母有所亏欠,你想不欠也由不得你,就算你出生就直接一头撞死,该欠的也已经欠下,也就必须因这份亏欠,对父母绝对的顺从、孝顺。用孟子的话说,孝的善德是天赋的,人人都应生而具备的。据说这叫做“公理性道德基础”,所谓公理性就是不用论证也无需论证。曾子对孝道的“公理性”的解释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我等无知庶民对“孝于亲,所当执”也就无需质疑了。
至于某某因纵欲贪欢一不小心有了孩子,这孩子也是要感谢他爹娘的一不小心的;某某因为生不出孩子被人诟病,而终于有个生命的姗姗来迟帮他们扬了眉吐了气,他们也是不必感激这生命,而这小家伙儿一出生就要谢谢他爹妈的锲而不舍的。总之,我们生来就背负感恩父母“生我劬劳”的担子,是早经圣人和统治者证实,而我们大可不必操心的。
当然,“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也是推行这一感恩教育的原因,且是更重要的原因。而这,更不是老百姓该质疑的范畴了。再说,借你个胆子你敢质疑吗?“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否定孝道的人目无亲情,无上、无法、无亲就是社会大乱之道。犯上作乱,脑袋在脖子上呆够了吗?
再看看这份感恩教育的被重视程度和落实力度。
先从时间上看,与现在三天两头被提出来又被遗忘掉的教育口号相比,这口号儿响当当呼喊了几千年,并不止于呼喊,还自上而下贯彻落实,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再从空间上看,全国范围内,普及,凡有父子有君臣的地方就有“孝道”,就要感恩。再看具体措施:
首先是编撰了国家级通用权威教材《孝经》,不仅明确告诉你为什么感恩,让你没有理由不感恩,还细致全面地教你如何感恩。最可贵的是,还绘制了遵循孝道的美丽前景:“得万国之欢心、得百姓之欢心、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其教材的权威性从运用范围之普遍,运用时间之长久足以证明,至于几年修订一次是大可不必的,增订是可以随意的,于是相关教辅《孝子传》《二十四孝》《地学仁孝》《劝孝俗歌》市场也都非常火爆。当然,能真正提高成绩的教辅才是好教辅,于是《埋儿奉母》之类的传奇堪称教辅中之精品,深受广大孝子喜爱,并不乏有人效仿、超越。
其次是制定了绝对能够引起全天下百姓关注的赏罚制度。先说罚,可不是现在被禁止的体罚,而用刑罚来维护孝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之类律令有三千条,其中最大的罪是不孝。你不孝一个试试。
不要害怕,奖励措施之诱人,大可鼓励你一心向善,决不至于踏入罪恶的深渊。汉、唐、清末,都有举孝为官的制度。汉武帝还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的口号,也就是只要你做到孝,就一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只要记住“没有最孝,只有更孝”,不愁孝出个尚书来。
怎么样,做感恩教育,我们是认真的,我们是下了血本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教育效果吧!
于个人而言,是否“感”恩,是隐性的,我们自然无从知道的。但报恩的行动却是显性的,且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了: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尝粪忧心啊,总之大不了对自己下手狠一点,只要不揪了脑袋,不至于残废,别丢了“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的机会,那报恩的形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孝子们做不到的。
于社会而言,因“孝道”这一“公理性道德基础”打得格外坚实,父母生养之恩感得足够掏心挖肺,一门通,门门儿通,各种感恩无师自通,深入骨髓,别的就算无从考证,至少“皇恩浩荡”一词,无论在怎样的忍饥挨饿、受尽奴役的时代,总是容易听到的。
至于这感恩是不是发自本心,乐于为之,那只要看看他们到底愿意当儿子还是愿意当老子就知道了,不过,好像更多的人都更愿意装孙子,可见教育效果是超出预想的。
至于今天还有人说“若人人都懂得感恩社会也就和谐了”,还有人附议,坚决附议,我只想说,我们就是从那个人人懂感恩的和谐时代走过来的,我们的祖宗为此做了如上诸般努力,却也就是这般业绩,锲而不舍者,认为还有希望者,大可继续努力下去。
树情篇 若如孟子所说,孝是天赋的,是应生而具备的,感恩也自然是应生而具备的了。那么“情”,应该是后天建立起来的吧,所以才是“树”情嘛!那么是怎么建立的呢?亲情,父子母子兄弟,从出生起,见面起,因血缘联结在一起,因后来的风雨同舟情感日渐深厚,再不能割舍。友情也是如此,只是没了血缘,但同样是后天建立的一份感情无疑。这份感情有异于恩情,是不求回报的吗?恐怕不是。不知国外是什么景况,我只看到眼前的,但凡用了情,总是想见到点反馈的,否则就要抱怨对方无情、绝情或不近人情了。
而谈到“人情”,那被称为“情”的东西,与“恩”不同,却也“无异”,反正都是不能欠下的,且不用物质,就要用金钱,或者关乎其他利益,总之得还回去,还不回去连自己都会觉得不舒服的。若还回去的方式停留在精神层面,大概也是要遭骂的。哦,对,也有个名字,叫空口人情。由此看来,所谓树情,与报恩相比,也就是一个先天一个后天的区别,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况且报恩只是一味报恩,并不求再被报回来,而树情呢,既然是“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自然是还指望报回来的,然后再报回去,再报回来……哇,冤冤相报何时了,苦恼,苦恼……
但我对情的此番议论,不包括“人间真情”,因为它沾了个真字,也就升了级,与爱无异了。爱,自然是“情”无法媲美的,因此也最遭它的嫉妒,最遭它的陷害。爱本来是永恒的,偏一碰到情,凑成个“爱情”,就让人神魂颠倒起来,要么幸福得像个傻子,要么落寞得像个疯子。好点儿的把爱拐带成亲情了,稍有不慎就把爱给折腾没了,最恶毒的是把爱给变异成恨了。要么怎么都说“情劫”,从没人说“爱劫”呢,连爱沾了它的边尚且要“劫”一把,何况其它。那上赶着“树情”的,自以为功力深厚,岂不知常在“情”边走,那能逃过“劫”呢!
有爱篇 曾经有个6岁的小男孩儿非常苦恼的向我倾诉:“老师,他们都说我爱洋洋!”我问:“那你到底爱不爱呀?”他说:“我以前爱,可是我现在不爱了。”对,爱是自由的,付出爱更是自由的,没人绑架你。
“以前真爱?”“真爱。”“现在真不爱了?”“真不爱了。”对,爱是真诚的,不用欺骗别人,也不用欺骗自己。
“那她爱不爱你呢?”“那我不知道,那是她的事儿,她的自由。”对,爱是不求回报的,不用回报,就算你不回应,也不影响我爱你或我不爱你。
“那你还这样爱过谁?”“我爸爸妈妈,我家小狗儿,我新发的校服,还有我哥们儿壮壮。”对,心中有爱,全世界都可爱,像天空一样高远,像大海一样辽阔。
“爱让你头疼吗?”“没有啊,很快乐。”对,这就是爱,简简单单。
“那你来找我告什么状?”“老师,他们说的不是那个爱,是爱情。”
又是那个叫“情”的,它总来缠着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不知不觉你就掉进它的网里,一不小心就把传递出去的爱当成放出去的债了。凡人一个,斩断情根是不能够的了,不过也还有救,但凡遇见,在它前面加个“真”,也就当贴了护身符了。想那自己往情上撞的,必是贴了这符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