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蝉衣c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简要辨识散文和小说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12:04 | 只看该作者
慕容彬 发表于 2018-7-26 11:37
可惜了,无法使用复制功能,先收藏!

可能是积分过万,也可能是中财币过万,或者积分超过三千后,就可以复制了。
此文只是提供一种思考的线索,未必有价值。
9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7 21:28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18-7-25 21:49
确实。这类论文或文评都是很费脑筋的,逻辑辨识深度特色都要具备。同样,这类文章的指导意义也是很明显的 ...

先生的“欢迎继续”,让我犹豫了这么长时间,依然不知道如何答复。因为不能拒绝。
93#
发表于 2018-7-28 19:58 | 只看该作者
散文与小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人混淆,尤其在百花齐放的今天。不过,只要细细推敲,散文与小说的区别还是有迹可循的。作品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从中受益,问候蝉衣师友
9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09:28 | 只看该作者
郑兆全 发表于 2018-7-28 19:58
散文与小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人混淆,尤其在百花齐放的今天。不过,只要细细推敲,散文与小说的区别还是 ...

哦!这是哪阵仙风祥雨?是丽日吉云驾临?
哎阿!这几个月忘记我的潜伏,应该拿出来佳作了吧?
想你到了想把你忘记的程度,你又这样亲切地被我“捕捉”住。
来,抱抱
95#
发表于 2018-7-30 21:19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7-29 09:28
哦!这是哪阵仙风祥雨?是丽日吉云驾临?
哎阿!这几个月忘记我的潜伏,应该拿出来佳作了吧?
想你到了 ...

怎么会忘?过去的点点滴滴永存脑海。至今我仍然记得知己文友说过一句话:蝉衣说哪篇文章是精华,那一定就是精华。这是因为蝉衣师友往往能看清作品之外的东西,看透作者的意图。对师友的关注从未放弃,只是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也就羞于见师友了,可见到师友的踪迹,又忍不住一诉衷肠:handshake
96#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08:27 | 只看该作者
郑兆全 发表于 2018-7-30 21:19
怎么会忘?过去的点点滴滴永存脑海。至今我仍然记得知己文友说过一句话:蝉衣说哪篇文章是精华,那一定就 ...

虽然我们是从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开始交往的,可是成为彼此信任好感加强的朋友则是因为对人品人格的认可。也就是说,现在叙话不需要文字做媒介了。
97#
发表于 2018-8-1 18:52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7-31 08:27
虽然我们是从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开始交往的,可是成为彼此信任好感加强的朋友则是因为对人品人格的认可。也 ...

心有灵犀一点通
98#
发表于 2018-8-1 18:58 | 只看该作者
散文一般是写实的,小说是虚构的。不过有时候散文和小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小说,但语文课本中节选的《火烧云》和《祖父的园子》只能当做散文教学。
99#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0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8-2 10:10 编辑
李灿 发表于 2018-8-1 18:58
散文一般是写实的,小说是虚构的。不过有时候散文和小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小说,但语 ...

      李老师好。借这次给李老师回帖的机会,再说两句散文与小说。
      自从周作人先生定义“美文”后,流行的散文概念既不是广义散文定义也不是狭义散文概念,而是狭隘的散文观念,致使“散文一般是写实的”像真理一样流播着(先生可以在评论版等地方看到那些论散文的论文),并且与“小说是虚构的”对应着扩散。狭义散文概念——文学散文,是作为四大文体之一作为文体考察对象的,而这是不同于其它文体的“大家族”,除了狭隘散文理念的审美(以优美为主)散文,还有审丑和审智的散文“大众”。例如审智散文,单是其数量就是堆积如山的,之前举例过《马说》,这里再说一个:《墨子》里的《公输》(类似的有《论语》《孟子》《左传》《战国策》《礼记》等等及至后来的唐宋八大家等,虚构的散文太多。如苏轼等人的一些策论),鲁班(公输班)与墨子的这个故事明显就是虚构的,像《马说》一样是全篇虚构(可以驳“散文主干不虚构”说),用于说理。此类很多很多,何以不见?单就古代以虚构建构的散文来说,不论是篇数还是字数,都多于古典小说。周作人先生的“美文”定义,居然能够割裂我们对传统文学的认知,真奇怪!如此“打倒孔家店”的思维方式,真的有利于散文的发展和文学的进步?
      说“散文一般是写实的”时候,还会跟着说“真情实感”,好像小说里的虚构不是来自“真情实感”的。而事实上所有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的折射(“真情实感”),没有文学作品在“无边的现实”之外。
      以上的偏颇个见,仅供探讨。
100#
发表于 2018-8-2 13:30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8-2 09:46
李老师好。借这次给李老师回帖的机会,再说两句散文与小说。
      自从周作人先生定义“美文”后 ...

你的问题就在于抠字眼。万事万物刻意推敲起来都会是面目全非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何把握?那就是变化当中还会有相对稳定。黄河水不断流入大海,流走了就不能叫做黄河了吗?长江的源头依然计入长江的长度。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7:1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8-2 13:30
你的问题就在于抠字眼。万事万物刻意推敲起来都会是面目全非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何把握?那 ...

你的问题就在于思考的表面化、简单化。
102#
发表于 2018-8-2 18:30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8-2 17:18
你的问题就在于思考的表面化、简单化。

是的,所以我怕卖弄会贻笑大方。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8-2 19:34 编辑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8-2 18:30
是的,所以我怕卖弄会贻笑大方。

所以仁兄才写那么多小说及其“创作谈”等作品。
104#
发表于 2018-8-2 21:00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8-8-2 18:32
所以仁兄才写那么多小说及其“创作谈”等作品。

嗯,那些都是很简单浅薄的东西。
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似乎比反过来要好。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21:30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8-2 21:00
嗯,那些都是很简单浅薄的东西。
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似乎比反过来要好。

化简复杂的问题,总是先了解问题的复杂内容,简约的时候总是考虑主次和取舍,之后才可能实现简化解决。这是我们多次面对和解决农村问题的常见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4 06:34 , Processed in 0.13564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