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时光深处话东坡之每日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691#
发表于 2018-10-12 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桃 于 2018-10-12 11:20 编辑
轻尘逐香 发表于 2018-10-12 08:34
菩萨蛮·峤南江浅红梅小

[宋] 苏轼

有心了,轻尘逐香,谢谢分享。邀你一起来点评今日秋版分享的主题帖,这一首是讲孝道的,看看是不是很特别呀!
692#
发表于 2018-10-12 1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8-10-12 11:43 编辑
艾桃 发表于 2018-10-12 11:17
秋版上午好,自己把沙发坐了呀,我们列队坐另一排椅子吧。

俺紧跟桃子妹妹,坐一旁听秋老师讲苏老诗词吧
自古孝为先,马中玉敬重父母之行为值得我们学习颂扬。词人看淡名利,亲朋好友一视同仁的豪爽大气之气,也也令人敬佩。
693#
发表于 2018-10-12 1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0-12 19:28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8-10-12 10:49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当时苏轼的友人马中玉辞掉官职回家探望母亲,为表达马中玉的孝心, ...

这首词描写了友人马中玉辞掉官职回家探望母亲时的感人情景,全篇的高妙之处就是用典。上片四句全部用典,通过叠用典故,引喻譬类,把友人马中玉对母亲的赤诚孝心与朴素情感描绘得形象生动,情义动天,读过全篇,让我们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诚挚亲切之感。用典使词章具有含蓄蕴藉,别造新境,烘云托月,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然而,词典故过多,也往往形成词意晦涩,阻滞思路的缺憾。(185字)
694#
发表于 2018-10-12 11:34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词从字面上来看,有点晦涩,因为苏老借用了几个典故,如果不知道典故,则就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好在秋版主在第一把沙发上的点评,起到了很好的引导。
上片有四个人的孝心故事,第一友人马中玉的孝养之心象春天草木生长之盛;第二老莱子老了还穿儿时的衣服让父母感觉他们还没有老;第三个是陆绩六岁时见陆术怀里偷偷为藏着三枚橘子欲给母亲品尝;第四个是王坦之没有及时探望祖父,他的父亲则发怒瞪他。这里都是表达了孝子贤孙的美好故事。是世人学习的榜样。

在下片,苏老把自己的情感与友人进行对比,自愧不如。第一他官场失意,与佛家结缘,觉得对人都是平等的。我则认为其实不然,苏老为母亲守孝三年,也可以为世人典范,只是在他的心里时过境迁罢了。


695#
发表于 2018-10-12 11:36 | 只看该作者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8-10-12 11:31
先占个沙发再细读!!

放飞梦想版主,已经是粉条了,哈哈!!!
696#
发表于 2018-10-12 11:37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10-12 11:26
俺紧跟桃子妹妹,坐一旁听秋老师讲苏老诗词吧

呃,这会儿,我们都来了,真热闹。好!很好!非常好!:
697#
发表于 2018-10-12 11:38 | 只看该作者
自古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传统美德。此首词上片借古人为孝之美德拉描述马中玉敬父母之孝心,为其行为大赞。
触景生情,下片表达自己看淡一切,无牵无挂,无欲所求的心境。将亲朋好友都一视同仁。虽是如此,但是一样不忘家风,永记孝道之为。也表明了词人为人处事之豪爽大气的秉性。
698#
发表于 2018-10-12 11:44 | 只看该作者

⑴虞美人: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
⑵三春草:意谓探望母亲的归心如春草越来越盛。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⑶橘怀:用陆绩怀橘故事来比喻马中玉孝敬父母。《三国志》卷五七《吴志·陆绩传》:“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鼬。术谓日:‘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日:‘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⑷怀祖句:化用《晋书·王湛传》事典,卷七十五:“坦之还家省父,而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瞋(chēn):瞪眼发怒。
⑸禅心已断人同爱:意谓自己心境清静澄明,已无七情六欲,不像马中玉那样执著于人间情爱了。
⑹笑论瓜葛一枰同:意谓不论什么关系都一视同仁。瓜葛:瓜、葛是两种蔓生的植物,蔓生纠结,比喻各种亲友关系。
⑺灵光新赋:指王延寿作的《灵光殿赋》。
699#
发表于 2018-10-12 11:4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0-11 19:04
上面仨个已满,咱打酱油路过!

我刚看了一下规则,虽限前三名,但优秀点评不限位置哈。加油哦。
700#
发表于 2018-10-12 11:48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8-10-12 10:49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当时苏轼的友人马中玉辞掉官职回家探望母亲,为表达马中玉的孝心, ...

谢谢秋版主分享,这个帖子真好,感觉传统孝道的美德不可失!
701#
发表于 2018-10-12 16:46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0-12 11:36
放飞梦想版主,已经是粉条了,哈哈!!!

谢谢您啊!!:lol:lol
702#
发表于 2018-10-12 19:28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词描写了友人马中玉辞掉官职回家探望母亲时的感人情景,全篇的高妙之处就是用典。上片四句全部用典,通过叠用典故,引喻譬类,把友人马中玉对母亲的赤诚孝心与朴素情感描绘得形象生动,情义动天,读过全篇,让我们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诚挚亲切之感。用典使词章具有含蓄蕴藉,别造新境,烘云托月,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然而,词典故过多,也往往形成词意晦涩,阻滞思路的缺憾。(185字)
703#
发表于 2018-10-12 23:44 | 只看该作者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8-10-12 19:28
这首词描写了友人马中玉辞掉官职回家探望母亲时的感人情景,全篇的高妙之处就是用典。上片四句全部用典,通 ...

读书多,才有丰富的典故,现代人心浮躁,读完四书五经,读完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这些经典作的人是少之又少呀。
704#
发表于 2018-10-13 0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8-10-13 07:23 编辑


        2018/10/13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宋] 苏轼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泪。谁教风鉴在尘埃。
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该词上片咏东坡与秦观夜饮于舟中,感叹人生。下片叙与秦观难忘情分,惜秦观贤才埋没。全词上下两片均是由景人情,由自然引入人生。东坡借宴饮欢送秦观去扬州之机,抒发人生短暂和壮志难酬的愁绪。词人运用对比、移情的手法,将物人格化了:“汴水”“无情”,船载“离恨”,“风鉴”“尘埃”,“酝造”“烦恼”,感情色彩异常浓烈。

705#
发表于 2018-10-13 0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0-13 21:48 编辑

       苏轼词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组典型意象来描绘出富有立体感的画面,这首词更是运用意象描绘感人画面的精构佳作,“我”“你”“ 淮水”“波涛”“船”“ 隙月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缠绵悱恻、牵肠挂肚的回味惜别画面,非常巧妙的是,诗人并没有按照常理先来写依依惜别的情景,而是倒过来先描写自身孤单一人在船上念念不忘地体味着别后的思念之情,随后才追叙诗人和秦观痛饮惜别的场面,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与秦观之间阻隔不断的深厚情谊。(196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07:20 , Processed in 0.05300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