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21|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巴托克(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3 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巴托克(首发)




巴托克
——碎裂的盒子

  

  这是一个与以往冬天所格外不同的冬天,这个冬天,我的叙述迎来了现代主义音乐时期,在此之前的任何一个冬天,我都没有像这个冬天一样激动和紧张,或者,一种循规蹈矩的生活及工作习惯,它们痕迹过重地印在我的时光,令我的记忆不肯跃过任何一个时代而独自前行,所以我从等了整整一个夏天,与一个秋天和半个冬天的时间来与此刻的巴托克重逢,我是幸运的,这幸运多少带一些疲倦的气息,但那也没什么,幸运的降临缓解一切思想的沉重。巴托克,这个枯燥的名字,他在我的印象中是勋伯格迹像的重要标志,同时,我还要悄悄说:巴托克更是一只被他自己亲手摔得粉碎的玻璃盒子,在他生命的声音里,我们常常听到那一地的破碎声音,以及拼命要把一件固定的磁器打成碎片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我不知道巴托克的生活是否充满一些动荡不安的因素,但他艺术构思里的紧张、幻想、变幻莫测的配器手法、旋律的单调和怪异等等风格似乎就奔淌在他的血液,横冲直撞,直到把他完全撞碎,那些碎片漫天飞舞,七凌八落,就定格在现代主义音乐时期的天空下,有着眩晕般的美好,也有散漫的琐碎和凌乱。但恰好是这些不安定因素,引导了一个音乐时期的固定和成型。如果说历史中称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与巴托克是坚强的个人主义者,那么巴托克则代表着民族音乐揉碎在十九世纪音乐思想之中的别具一格的表达方式。他与穆索尔斯基的共鸣特点就是把音乐的构思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之上,因为在听巴托克的作品中几乎随时可以听到一些比较强列和奔放的匈牙利民族音乐气息,节奏、曲式等,流淌着的热烈情绪和野性思想真可谓横冲直撞,以至于在这些气息的催促之下,你会感觉一个方方正正的玻璃盒子被破裂成碎片,哗啦啦地洒落开来,无论如何也是碎了,没有拼凑的一线希望——巴托克,就是一个挥捶定音的、不留一条后路的音乐改革者之一。

  我常常用他的作品与斯特拉文斯基比较,再与勋伯格比较,斯特拉文斯基是带着一身复古色彩、极为逻辑化的思想展开叙述的,尽管斯特拉文斯基与巴托克属于很相近的派别;勋伯格则是在解脱了一切重量思想之后,在遥远的一端向世界深情回望,超拔,却也形单影只;而巴托克则是不折不扣的披着羊皮的狼,即披着现代主义音乐的皮,狂热地走民族音乐复兴之路。在这三位作曲家的思想特征中,唯有巴托克显得较为中立,甚至自信得像个开辟荒原的骑士。这样说只是开个玩笑,毫无不敬之意。在巴托克看来,音乐灵魂中那一股生生不息的新力量是任何一个音乐时期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说在二十世纪初浪漫乐派已经走到绝处,那么无病呻吟与情感的泛滥是令人忍无可忍的,作曲家只重于把民族音乐中的小曲拿来润色而毫无突破,这在巴洛克以及巴洛克之后的所有时期都曾有过痕迹,表层的运用学问丝毫证明不了什么。所以他在1905年开始到乡野民间大量采集民谣音乐,这是他音乐风格的重要开端,探索五音旋律的旧风格与掺杂七音音阶为依据的新风格。

  《乐队协奏曲》是巴托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他去世两年前,他写完了这部作品。与穆索尔斯基不同的是,这部作品是管弦乐队的一套组曲,相比《图画展览会》的阵容要丰厚许多,所表达的是游丝般的印象和幻想,乃至极度个人情绪化的内容。但我确信他的旋律感是超越不了穆索尔斯基的,虽然他们并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乐队协奏曲》整部乐曲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引子中我极度喜欢那个与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风格接近的开端,有着不同的乐器配制,依稀听到浪漫主义延续下来的气息和色彩,低音提琴和大提琴与加了弱音的弦乐高音展开对比,有阴郁感,叙述一种思念情感,而木管的插入则给这些沉重的声音带来一丝丝光亮,隐喻着暗夜之后即将到达的光明。在一阵沉缓之后,高音弦乐奏出极不合协的和声,把情绪烘托到一股不安的期待之中。我的视线里,仿佛那只玻璃盒子就要被涨得破裂,假使它不想安稳地当一只盒子,那么破碎来得越快越好。接下来,被涨得饱满的盒子变得片刻安宁,这是乐曲的第二部分展开,一对大管后面接着一对双簧管,再加几支长笛,显得有了那么一丝丝俏皮,减缓了沉重与急促的呼吸,当加了弱音器小号插进来时,铜管乐也奏出相应轻松的赞美式的音乐,直到力度越来越强,穿透时光,变得渐渐锋利如剑,终于那盒子奋力挣脱了安固的命运,它绝然地接受一场碎裂,不悔。可这碎裂却显得那样合乎情理,它似乎就该早一些到达,所以我常想,巴托克的美学,就是这样破碎的美学,美得凌乱,甚至一塌胡涂。

  现代时期音乐的表现手法就旋律而讲已经开始不倾向于流畅、声乐、对称等格式化,破除以往的陈旧规律,而和声上的不协和音、调性的偏离,以及使用十二音音阶,就更突出了现代音乐凌乱、线条琐碎以及超印象等独特的风格;节奏上讲究的单一拍子被突破成复拍子较为时尚,而配器中,弦乐群减缩了,管乐与打击乐成为主流,所以,现代音乐无论如何都是近似于抽象和情绪化、思想孤立化的一种音乐叙述时代,而在巴托克的音乐中虽然有着浓厚的民族音乐痕迹,但他不规律的无常思考给现代音乐的开端描了深重的一笔。《乐队协奏曲》是巴托克去世前两年完成的,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因为在此之前他几乎虚弱到了极限,病情一再恶化,但他遇到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巴托克对那样的一场交谈感到格外舒畅,他的病竟然有了好转,借于此,1943年8月,巴托克开始创作这部《乐队协奏曲》,而10月基本就完稿了,第二年,在指挥家库塞维斯基的指挥下,《乐队协奏曲》在波士顿交响乐厅首演成功。后来库塞维斯基曾评价这部作品为最近二十五年来最出色的管弦乐曲。这就是最先库塞维斯基与巴托克谈话的主题,巴托克正是在病中受了这部作品的委托,他的生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虽然两年后他死了,可他活下来的这两年是艺术给予的多余的福音。如果说古代音乐、中世纪、巴洛克、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些时期的音乐风格是给予过了全世界几百年的音乐素养以及传承精神,那么很有可能浪漫主义之后的现代主义音乐时期极为可观地在现代人中升成一个较深的断层。现代音乐被加上“现代”两个字,它的定位就显得复杂与纷乱起来,因为它们依旧要传承巴洛克、古典、浪漫等时期的重要写作手法,只是有了十二音阶,仿佛唯有十二音阶才可以成为判断现代音乐与其它时代的重要标志,而建立在无调性的十二音阶上的作品大都被专业家悉心研究写成论文,世界的各个角落终是不能得以良好的普及,这确实无法和现代之前的任何一个音乐时期相比拟,现代音乐自然有它倍散光芒的内容,可发现我们常常从浪漫主义时期一下子飞越到电子音乐中去,这个飞越几乎是没有痕迹的飞越,它没有实际的填充内容,而是很自然地从现代音乐身边跨过,没有张望甚至因不曾停留而滋生的遗憾。不知道是现代音乐的概念无法独立,还是人的欣赏和判断不能独立,总之,就是这样被一带而过了。无论如何都会有全世界的人为没有聆听过巴赫而惭愧,却没有人因为不知道勋伯格是干什么的而难为情,这就好像一个路人从身边经过,他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与任何一个别人都无关,我们就是这样,对这段时期的音乐漫不经心,甚至心安理得到无视。

  现代音乐与巴赫的音乐一样具有无可剥离的艺术思想性,但同时,越是接近于思想的艺术,越容易被虚构,虚构的结果,就是令一部分人向它热烈地靠近,一部分人对此视而不见。而对任何一位现代人来说,在摇滚乐热火朝天的时光里抽出时间心平气和、规律地聆听古典,再从古典聆听到现代音乐,这个过程是必要的。《乐队协奏曲》的第三部分悲歌,充分展示了作者极度个人化的情绪,确切说他把这一部分看成了“死亡的悲哀”,而在第二部分的续尾处巴托克把自己彻底粉碎了,从一只安稳的玻璃盒子破裂成碎片,这无疑是对生命强烈向往的一种极可靠的情绪,因为在他来讲,破碎本身是美的,它胜过于稳重的死亡。于是,他在破碎之后绽开重生式的构思,第三部分的悲歌,是对死亡的反思和超越,浓厚的低音弦乐群散发出沉重的声音,宛若透过哀伤之后所特有的宁静。

  第四部分的间奏中沉浸了太多的匈牙利民族音乐特点,单簧管柔和的欢快,与隐约做声的大管对话得自然与默契,弦乐拔弦也很轻巧,长笛的跳跃滑过令前几章的沉重瞬间和缓,而过多的怪异旋律显然是来自十二音阶,它们听起来仿佛有那么一点不合理,甚至不规范,有着幻想着魔般的离奇分布,打击乐的穿插也显得煞有介事,竖琴大幅度的拨奏声与轻微的弦乐声相对照所产生的新鲜色彩效果,伴随着其他木管乐器一起出现,大鼓引来管弦乐的共鸣,显得深情、乐观,意味深长,但,你不要以为就这样善终了,你听,那些极不协和的和声在弦乐声中展开,接下来的思考又显得枯燥和单调了,而枯燥和单调在一定的层次和深度境界中是很美的,值得把味和品悟。当情绪越来越怪异和紧张时,引子一般的低沉与簧管跳跃般的神秘感再度重现。其实这样的手法在学院派的分析中理当是别具一格的,因为除了作曲家之外,再没有比学者挖地三尺的劲头更值得信任和可靠了。

  乐曲的第五部分也是最后一个乐章,终曲,这是一部分很自由的奏鸣曲式,圆号的齐奏声中,弦乐群展开无穷动的推奏,急促,不安,越来越强烈,终于推奏出极为明亮的高潮,节奏呈舞蹈一般,火热激动,发展部以复杂的赋格曲式插入了那么一个小的片断,黑管与其它木管乐时而俏皮,时而深情,但那一刻显得若有所思,以至于把你的思维带到了很远很远,这时,弦乐如急行军一般及时铺展开来,小号倡导般的声音有着胜利式的喜悦和高亮,这令第一部分的结尾显示出无以伦比的光芒,这一笔是巴托克人生中不多见的一笔,更是巴托克碎裂的美学中一次极为完善的突破,一位垂死于疾病的艺术家,他终于在打碎自己灵魂的壮大过程中得以归属般的拯救,当巴托克的碎片散乱开来,并定格在波士顿的天空下,借以这无以伦比的胜利之喜悦,巴托克多活了两年之后,他的声音不朽在了全世界。

  备注:巴托克,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1881年3月25日生于纳森米克罗斯。5岁从母亲学习钢琴,18岁公开演奏。1899-1903年就学于布达佩斯皇家音乐学院。1907年任母校钢琴教授。在民族独主运动推动下,与科达伊一起广泛收集匈牙利民歌六千余首,并进行整理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起流寓美国纽约,从事教学和创作。晚年处于贫病中,1945年9月26日卒于纽约,享年64岁。

  完毕。

  暖。2010年1月11号。面对并记录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5-13 06:05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6:02 | 只看该作者
看我多乖啊,新地一周乖乖来交作业。:loveliness: 还有:那个,那个整敬老大地笨小暖我不认地她。
3#
发表于 2010-5-13 06:46 | 只看该作者
夏天来了,清晨的光线有了雨滴的划痕,窗外有花朵的笑容,屏幕上似乎看见了一张忧郁的脸孔,偶尔也喜欢微笑,暖暖的,如同音乐的浓汁,滋润心脾!
读小暖,读她深情的文字,就像看窗外淅沥的小雨,心境里失却红尘的纷扰,迂回到安静!
4#
发表于 2010-5-13 07:0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暖自己占了,板凳也有人坐了,偶就坐地上看一会,
5#
发表于 2010-5-13 08: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小暖美文!
剥茧抽丝一样,从音乐中触摸音乐家的灵魂。体验十分独特,表现也格外生动。
6#
发表于 2010-5-13 08:2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早上好!这么早就在论坛里游荡!先坐下,看看整敬老大的笨笨大才女又写了什么大制作。
7#
发表于 2010-5-13 08:42 | 只看该作者
小暖的这篇新创音乐散文,继续以一个现代女性的视角对欧洲古典音乐进行解读。音乐和文学向来是一脉相同的,而学音乐、懂音乐的作者,再加上有较高的文学底蕴,这样把一个著名作曲家的曲风特点,用形象的文字描述、记忆、喻美、表达,即起到了愉悦、传神的作用。通篇文章,文字清丽、优雅,叙议结合,更有大量的形象生动的比喻,结构波浪式的起伏,颇似一首悦目的乐曲,有了动态的音乐美的韵律。好文章,欣赏、学习,支持精华!
8#
发表于 2010-5-13 08:51 | 只看该作者
跟着小暖的文字走,又认识了一位音乐大师。可以说,小暖版主的文字,是从心灵入手,对人物进行剖析。其间,文字的清灵和走动力,呈现出立体式的跳跃画面。读这样的文字,除了语言、结构和心灵三重享受之外,更是感受到写作者自身心灵的一种释放,还有就量怡然人生的生活态度。听音乐、赏美文,一件快事。问好小暖,
9#
发表于 2010-5-13 09:13 | 只看该作者
暖的这些关于音乐的文字,美得动情。
喜欢这样柔软的美!
问好你。
10#
发表于 2010-5-13 09:17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得不说,这篇文章,带给我的震撼与冲击的力度,是以往的系列文章所无法比拟的。用强烈的感性色彩来洞穿巴托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的《乐队协奏曲》,碎片漫天飞舞和七凌八落的景象里,尽是质感而又张力的诠释留下来的艺术全息性的在场性痕迹,淋漓尽致地彰显出了专业、精致、敏锐、缜密以及个性的纯粹与韵致。散点透视与纵横交贯水乳交融的散文叙述手法,烘托了巴托克和他的《乐队协奏曲》的背景厚度与立体感,比对、延伸、想象和类似意识流的杂揉拼贴等技法,突出了感悟的特色和深度解构带来的思想重量。一部具有震撼力和宽阔想象空间的音乐作品,能够被文字还原出原有的精髓以及更为飘逸的意境,确实难得,确实精到。没有对音乐的精深感受与体验,没有对人文精神的真挚把握与关照,没有超越文字的视觉和突破音乐主观色彩的笼罩的能力,是决然写不出这样的感受与鉴赏元素并存的好文章的。有鉴于此,支持精华并希望继续读到你的具有突破性质的系列文章!
11#
发表于 2010-5-13 10:10 | 只看该作者
匆匆路过,先支持一下,回头细读!
来抱一个暖!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0:53 | 只看该作者
先在此一并谢过师友们,等暖回来一一回复,先致感谢!
13#
发表于 2010-5-13 11:15 | 只看该作者
题目很美的,感性而富有诗意。
继续欣赏小暖柔美、轻曼的文字。
14#
发表于 2010-5-13 11:29 | 只看该作者
   “巴托克的美学,就是这样破碎的美学,美得凌乱,甚至一塌胡涂。”——有人说,花朵的美丽来自花心的破碎。艺术家正是从凌乱不堪中,产生美丽的幻想,找到创作的灵感。破碎与美丽统一于艺术中,便产生了一种至高的境界,让人们迷醉不已。我有时在想,小暖表面上也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把世界搞得一团糟,到处是飞舞的鸡毛,但这恰恰成就了或反衬了她内心的平静,所以她能走进音乐的世界,写出如此蕴藉的乐评,几乎每个字都是一粒破碎的阳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5-13 11:29 发表
   “巴托克的美学,就是这样破碎的美学,美得凌乱,甚至一塌胡涂。”——有人说,花朵的美丽来自花心的破碎。艺术家正是从凌乱不堪中,产生美丽的幻想,找到创作的灵感。破碎与美丽统一于艺术中,便产生了一种至高的境界,让人们迷醉不已。我有时在想,小暖表面上也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把世界搞得一团糟,到处是飞舞的鸡毛,但这恰恰成就了或反衬了她内心的平静,所以她能走进音乐的世界,写出如此蕴藉的乐评,几乎每个字都是一粒破碎的阳光。


————

先回梅林,因为梅林把暖的个性看得真透,我好感动:此刻,此时此刻,我真想告诉朋友:这样的理解让我感动,我一直就是这样,我自己的世界有时候真的很糟,到处是飞舞的鸡毛,我是一个时刻都会被碰得粉碎的人,我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碎了,我还拼,拼了还碎,碎了再拼,没有休止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 04:32 , Processed in 0.05934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