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760|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枪手日记(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2 2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9-3-15 19:33 编辑

  荒唐的史料
  
  地方志是政府的一个职能科室,说是科室,既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也没有专职人员,主任也好科员也罢,只有县文联副主席张老师兼着,所以也就和文联合属一间办公室办公。文联配有三人,主席郭老师已是耄耋老人,偶尔来一次也就是喝杯茶走人,平时偌大的办公室里,也就只有张老师和一位年轻女子,两人有代沟,又都是文联副主席,平时不多交流,但相处还算融洽,互不干涉各自的事情。
  
  张老师早生华发也是近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原来是一民办教师,因女儿嫁给了主管文化的副县长,他也就因此转正并有了股级待遇,至于一个股级干部因何坐上了地方志主任(科局级)的位置,很多人心知肚明,反正又不是什么实权科室,所以几乎没有谁嫉妒。
  
  政府决定编写当地《地名资料汇编》,便向我们单位借人借车。我们单位是个靠知识、靠技术吃饭的部门,没有多余的人员借给地方志。于是,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我自告奋勇,心甘情愿借调给地名办。
  
  当然,那时我也有自己的考量,那就是不用没日没夜地画图或搞外业测量,八小时以外还可以谈谈对象。
  
  当我带着一辆破旧的212和司机小李到地方志报到时,老眼昏花的张老师,或许是看到了两个活波又有朝气的年轻人,竟然激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
  
  后来我才明白,张老师的激动并不是因为我们年轻,主要是他的知识以及文笔水平,让他做《地名资料汇编》的主编,实在有些勉为其难。于是,我就责无旁贷地做了《地名资料汇编》的主笔。
  
  全县30多个乡镇700多个村落需要全部走访、考察、编辑进这本书中,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当然,我绝不否认,那时年轻的我,主要心思在谈对象和婚姻大事上,于是,有关村名的来历、人文、历史、景观、习俗等,很多是我坐在办公桌前杜撰出来的,好在作为主编的张老师,也不认真核实真伪。
  
  不到一年时间,《XX县地名资料汇编》就顺利出书了,书的第一页上,豁然挂有主编张老师的大名,县委安书记亲笔题跋作序,只是我这个主笔的名字,倒被遗漏在这本书编撰人员之外。
  
  如今,在一些当地文化人作品引经据典的“据史料记载”中,经常看到标注出处为《XX县地名资料汇编》,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一阵愧疚涌上心头……好在后来仔细推敲过诸如《XX县文史资料》等书籍,好多典故无不有杜撰的痕迹,于是,我愧疚的心也就释然了。
  
  千年黄梅树
  
  其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这座古城,也不是没有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潜力可发掘,诸如世界级非遗的阴刻剪纸,国家级非遗的地方戏种、古民居建筑艺术等。然而,掌控着这座城市命运的人们,往往喜欢效仿其它地方的做法,那就是“剑走偏锋”,杜撰一些历史典故,以此来发展旅游拉动经济指标GDP。游客们猎奇不足为怪,而认真的学者,就算可一眼看穿的嘶吼呐喊,也是于事无补、声息渐弱至消声匿迹,空留满腔嗟叹愤懑。
  
  本来,就像这种杜撰历史典故的工作,应该属于文化部门。我也只是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委员会小小一成员,或许是我有编撰文史的经历,又具备一点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象力,文笔吗?起码在有些人眼中还行,就被有些领导点名征召担当杜撰大任。
  
  赶着鸭子上架,我非常被动又不得不展开了这项工作,于是,诞生了第一个故事《千年黄梅树》。
  
  我不辞劳苦走村串巷,终于在一个叫做井底蛙村前,找到了一棵古树,树的年轮无法考证,树的面目却很难辨认,就算绿荫匝地的夏天,古树上也仅有一点萌动的绿意。据度娘告诉我,黄梅花一般生长在南方,北方的气候很难让这种花成活更不要说盛开,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将此树命名为千年黄梅树。乡政府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将古树围了起来,并且挂上了文物古迹的标识牌,便肆无忌惮地做起了旅游推广宣传。
  
  故事不很复杂:
  
  宋代,梁山好汉杨雄和石秀,本来都是井底蛙村人,在这棵黄梅树下杀死了潘巧云,便和时迁一起投奔梁山落草为寇。又因井底蛙村和祝家庄两个村的村民素来不合,这就引出来三打祝家庄的故事。
  
  再后来,祝家庄的后人因蒙羞祖先被打的经历,于是将村庄更名为朱家庄,而朱家庄就是离这棵古树不到五华里的一个村庄,现如今依然存在。这也是井底蛙村杨姓人很多的渊源。

      那位要问了:石秀、时迁呢?故事情节继续拓展,两位英雄的后人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杀,携手搬迁至遥远的司家沟村,并以谐音隐姓埋名,这就是司家沟村人大都姓司的原因。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12#
发表于 2019-3-3 08:43 | 只看该作者
一棵千年黄梅树,衍生一段传奇历史故事。的确,编得够狠、够奇、够料、够味……你继续,继续编,最好编出个惊天动地!石破天惊!惊为天人!

故事以“我”入驻地志办,亲历地方志编撰为素材,揭示编撰内幕,其不切实际、胡编滥造程度令人“发指”,抨击机关单位严重“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泛滥,浮夸之分、奢靡之风、不切实际之风肆虐,极具现实意义。同时,聚焦反腐倡廉,又具警示效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20#
发表于 2019-3-3 13:0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九宫兄推进幽默更深进一层的想法在文中。

幽默是艺术,为内容主题服务,为的是让文字的内涵更为深刻。

我觉得这两篇文字行进路线就是这个趋势。语言也不辛辣,但讽刺意味淡淡其中,启人思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34#
发表于 2019-3-5 17:20 | 只看该作者
毋庸讳言,编纂史料以撰写大大小小各种地域的志,总有林林总总荒诞不实,令人无语。九宫老师以当枪手的讽喻笔法谐谑道来,给读者的轻松阅读带来笑料的同时,也带来几分思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3-2 21:13 | 只看该作者
亲身编撰XX县文史资料,才敢说其中的荒唐!点赞!
3#
发表于 2019-3-2 21:46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可把杨姓的人编入杨家将哈……
4#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21:5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9-3-2 21:46
接下来可把杨姓的人编入杨家将哈……

我看行,原来构思飞狐峪一线天杜撰成华容道,杨六郎二郎神姜子牙悉数次第出场.....是不是工程有点大?
5#
发表于 2019-3-2 22:03 | 只看该作者
编好了就是《红楼梦》
还有什么是不能编的!
6#
发表于 2019-3-2 22:13 | 只看该作者
编,接着编——
最好是组团编
7#
发表于 2019-3-2 22:24 | 只看该作者
坐办公室杜撰的史料,虽说写得荒唐,却没落着一点好,自然是当官的先行了,这都是惯例。
8#
发表于 2019-3-2 22:26 | 只看该作者
千年黄梅树---九哥这杜撰的水平可佳,值得一赞!
9#
发表于 2019-3-2 22:28 | 只看该作者
九哥此两则故事借编史料之事,影射出当今社会的乱象,极具讽刺意味。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22:29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9-3-2 22:26
千年黄梅树---九哥这杜撰的水平可佳,值得一赞!

云馨啊,你这是夸我呢?还是夸我呢?哈哈哈哈哈哈
11#
发表于 2019-3-2 22:31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9-3-2 22:29
云馨啊,你这是夸我呢?还是夸我呢?哈哈哈哈哈哈

九哥这是嫌我夸得少了吗

点评

那就继续夸着,让其乐得嘴歪着笑  发表于 2019-3-3 05:16
13#
发表于 2019-3-3 0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面朝大_oLOEW 于 2019-3-3 10:28 编辑

书写好了,却写着别人的名字,这事真不稀罕。不过咱换个思维来考虑,这将来真出问题了,杜撰者是不是承担责任了
九宫的文章,确实以小见大,深刻有趣,耐人寻味!
14#
发表于 2019-3-3 10:25 | 只看该作者
做过文字编撰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我是深有体会的。这样的幽默,不会开怀哈哈哦!
15#
发表于 2019-3-3 10:3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想跟着大家都步子走。只想问九宫,你这个枪手凭借黄梅树打了多少麻雀?赚了几多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3:53 , Processed in 0.06871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