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砖家试驳一孔先生之文《不妨学学马妈妈》 [打印本页]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5 17:53
标题: 砖家试驳一孔先生之文《不妨学学马妈妈》
本帖最后由 fonyuan 于 2019-5-5 18:12 编辑


      一孔先生之文《不妨学学马妈妈》地址: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436385-1-1.html

  首先,砖家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孔先生此文之观点及其陈述过程。

  一孔先生此文陈述过程是:

  一,马妈妈是事先知道小马所途经路线的,知道他不会淹死。

  二,马妈妈知道自己是马,马天生会游泳,不会轻易被淹死。

  三,马妈妈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犯下大错。因为他已经倾向于老牛的思维——前提仍然是危险不足以对小马产生实际危害。

  四,一孔从基层教育经历中得出结论,小孩子溺亡的原因,并非由本篇课文直接引导。

  五,一孔指出时下普通民众思维惯性是,一出事就会责怪他人,并非自省内查。

  六,一孔由删除小马此文而担心,接下来人们会删除更多的可能误导学生之千古美文。

  所以一孔先生得出结论:还是要学一学马妈妈,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冒险。否则的话,最后就会得出更为离奇的结论——如此下去,可能文字都要不得了。

  砖家根据小马过河原文和一孔先生之推理,试反驳如下:

  一孔所列出来的这些马妈妈也知道的前提,课本并没有提出来。就算已经指出来,那也是成年人的思维。因为成年人经历过这类危险,所以知道危险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并知道危险本身有多大。而实际情况是,坐在课堂里受教育的是小孩子,学课文的也是小孩子,他们认知外界事物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你不能通过成年人事先的判断和思维推导出孩子们可能会有的判断和思维。这是大多数人的思维通病,就是认为自己明白了,那么别人一定也会明白,自己家大人懂的事,自己家小孩子也一定会懂。

  文中的马妈妈当然知道这些前提和危险,但是这不等于小马天生就会知道,何况第一次面对一条河。

  实际上,这篇课文所讲的主旨并非关于危险本身,更不是教育小孩子如何面对危险,这篇课文所讲主旨,是让小孩子们知道,如何认知外界事物——即要学会独立思考。

  然而,身处危险之中,并对危险本身不甚明了之时的独立思考,这本身非常危险。

  说白了,实际上这就是赌。赌对了,你就通过了,赌不对,你就淹死了。因为小孩子本身对这类危险一无所知,继续前行,就是赌!!!

  幸运的是,课文原文中,小马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家问妈妈,马妈妈又非常“得当”地对小马进行了思维教育(引导),小马得知危险不大,所以才再次去过河。假如说,马妈妈也不知道这条河对小马本身的危险性有多大,那么,她还会不会让小马单独去过河?

  所以,一孔先生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即已经得知危险的性质),得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结论(做出了相应的判断)。这和水如空先生所论的小孩子面对危险的处置——未知危险而贸然行动(即本篇课文的间接影响),是两回事。

  我们当然知道这篇课文并不是讲危险本身,更不是讲小孩子面对未知危险或未知境遇如何处理,而是讲面对未知世界时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但是广大网友却得出小孩子因此会面对更多危险的结论,也许是作者包括教育工作者始料未及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关于课文可能带给小孩子面对危险时的思维方式,是课文之外的事,与课文本身无关。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在发展,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我们可以回头看这篇课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查百度得知,1955年,仅有高中文化、年仅29岁的彭文席创作了这篇课文,当时不过是此人发表在文学小报上的小童话故事。可不幸的是,此后多年教育工作者却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讲述一个大道理:“在给孩子讲《小马过河》的故事时,家长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牛说水浅,而松鼠却说水深。要让孩子明白: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亲自去尝试,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家长应在日后的生活中,多训练孩子的亲身实践能力。”

  请恕本砖家思想之愚昧,用牛伯伯和松鼠之经验,套在小马身上,这有没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当然,课文原意是说,牛伯伯和松鼠之经验,是不适合小马你的,你小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我们知道牛、松鼠和马是完全不同的动物种类,除了牛和马在体型上略相似之外毫无可比性,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完全不一样,他们看到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同的。那么,牛的经验和松鼠的经验,无论怎么样,对小马来说都完全不合适。而这个时候,不管小马在面对未知世界时是否参考牛伯伯和松鼠的经验,其实都等于没有任何参考。那么小马面对可能危及生命的危险时所谓的独立思考,就无从谈起。

  所以,不管怎么看,这本来只是一篇童话故事,却被特殊年代的教育工作者生生整成了教育范本,并想当然地以为可以产生理想教育结果,万没想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篇课文(童话故事)已经不合时宜,至少应该挪到别的地方去,而不是简单地出现在教育小孩子的课本里并大讲特讲。

  那么,关于一孔先生后面的结论,即砖家所述第五第六点,砖家觉得,一孔先生的这两个结论怎么讲都有点强词夺理了。

  一出事就把责任推给别人,我们要看他推的对不对,这个“别人”到底有没有责任应该承担,如果应该承担,那人家推与不推,你都要承担,人家不推,你就不承担,那是耍流氓。如果是自己的责任而硬要推给别人,那还要法律干什么?

  最后一孔由删除小马之文联想到,如此下去,人们恐怕会删除乌鸦喝水和司马光砸缸之类的课文,砖家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小题大做,大有因噎废食之势。。

  总之,砖家的观点是,教育小孩子当然以故事的外形来教育,但是故事千千万万,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小马过河这样有非常大现实危险性的文章呢?我们想达到教育小孩子独立思考的目的,方法千万种,试吃苹果行不行呢?牛伯伯说苹果不好吃,太酸了,松鼠却说苹果不酸,只是太甜了,小马可以试吃一只苹果得出自己的结论,为什么要小马冒着生命危险去过河?

  吃苹果,最坏的结果就是吃坏了牙齿,吃撑了肚子,还是有救的,但是小马过河,搞不好要死人的。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删除这篇课文的好些。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9-5-5 18:10
漂亮!大赞一个!……因为这则小文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只要自圆其说就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19-5-5 18:25
  草版说过有争论才有提高,特此为芳源的认真精神点赞!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5 18:41
夜莺 发表于 2019-5-5 18:10
漂亮!大赞一个!……因为这则小文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只要自圆其说就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

谢谢夜莺支持,献花花给你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5 18:41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19-5-5 18:25
草版说过有争论才有提高,特此为芳源的认真精神点赞!

谢谢爱老鼓励。
这是瞎写着玩的,大家逗个乐。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9-5-5 19:11
哇,咋觉得你们几个说的都有道理,这可是难坏决策者们了,估计都得晕!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9-5-5 19:11
大开眼界了。好的文字就是在辩驳中出现的。
作者: 莹莹子期    时间: 2019-5-5 19:26
这个有意思,正方和反方都有理,我吃瓜。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5-5 21:04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5-5 23:36 编辑

fonyuan的观点是,教育未成年人独立思考,但不应鼓励他们冒险尝试。比如可以尝试梨子的滋味,而不是后妈的苹果。
一孔的观点是基于母亲对孩子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这个公理,因此马妈妈在鼓励孩子尝试前,必然会有过风险评估。比如她自己走过那条河。
那么,母爱有无失算过呢?鲁迅说有。比如——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口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
看看,坐在自家的门槛上都不安全。谁能保证fonyuan给孩子尝试的苹果,没有农药残留?所以,极端个案不足为凭。
一切说法都是有语境的,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安an说的对,“没有任何一篇文本能确保绝对正确,一切思想都是相对于环境而存在,”单另拿出来拷问,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作者: 岩水    时间: 2019-5-5 22:08
汉字基因强大,突变得也强大。现在每年学生溺水死亡的数字惊人,所以专家很有理由决定删除“小马过河”。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9-5-5 22:24
就差那么一丁点儿,就全信了楼主的观点了,想想温室中的花朵儿,家长宠溺下缺乏同理心的孩子,还是保留一点点儿。
作者: 一楠    时间: 2019-5-6 00:05
这类问题确实值得一论。凡事防患于未然,即便有千分之一的几率,也应该扼杀在摇篮中。
我想,小马很无辜,不过因此而成为江天中的网红,应该是无辜中的意外收获!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07:48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5-5 19:11
哇,咋觉得你们几个说的都有道理,这可是难坏决策者们了,估计都得晕!

谢谢小草来玩。
我觉得,我说的有一些道理的
如果决策者们不同意我的观点,我就上树。;P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07:49
夏冰 发表于 2019-5-5 19:11
大开眼界了。好的文字就是在辩驳中出现的。

谢谢夏版支持鼓励。
我是觉得一孔先生的论述有瑕疵
而且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在现实中太过危险。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07:50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5 21:04
fonyuan的观点是,教育未成年人独立思考,但不应鼓励他们冒险尝试。比如可以尝试梨子的滋味,而不是后妈的 ...

对头。
独立思考的方式千千万万,不一定非要选择冒险,何况冒着生命危险。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07:51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5-5 19:26
这个有意思,正方和反方都有理,我吃瓜。

谢谢子期支持。
来,喝水,吃饼。。。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07:51
岩水 发表于 2019-5-5 22:08
汉字基因强大,突变得也强大。现在每年学生溺水死亡的数字惊人,所以专家很有理由决定删除“小马过河”。

那当然,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谢谢岩水支持砖家观点。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07:55
槐安. 发表于 2019-5-5 22:24
就差那么一丁点儿,就全信了楼主的观点了,想想温室中的花朵儿,家长宠溺下缺乏同理心的孩子,还是保留一点 ...

要信的,要信的
槐版说的情况,其实和一孔的理解方向是类似的。
就是事先预设了某件事最终的可能性,才采取行动。
但是小马过河不是这样的,小马第一次过河,他是完全不知道这里有多大风险的
虽然槐版不支持砖家观点;P,但是砖家还是非常感谢槐版的支持和鼓励。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5-6 08:36
fonyuan 发表于 2019-5-6 07:50
对头。
独立思考的方式千千万万,不一定非要选择冒险,何况冒着生命危险。

世上有那种尝试不需要冒险?连出生第一口奶都带着细菌。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09:24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6 08:36
世上有那种尝试不需要冒险?连出生第一口奶都带着细菌。

冒险可以啊,咱能不能不冒生命之危险 ?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5-6 09:30
fonyuan 发表于 2019-5-6 09:24
冒险可以啊,咱能不能不冒生命之危险 ?

如果母亲有艾滋,给孩子喂奶是不是生命危险?
你不妨提供一下《小马过河》与孩子溺水的直接关联案例。你是理科生,呵呵。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09:45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6 09:30
如果母亲有艾滋,给孩子喂奶是不是生命危险?
你不妨提供一下《小马过河》与孩子溺水的直接关联案例。你 ...

非常遗憾,以现在的医学技术,母婴病毒阻断技术已经成熟的很喽。
母亲有HBV,HIV,照样生产健康宝宝。所以你的第一个提问不是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讲,母亲明知有HIV病毒而坚持给孩子喂奶,这是犯罪。
已经不是面对危险如何处置的问题了。所以你这属于偷换概念。

小马过河与孩子溺水当然没有数据关系,至少全国没有这样的数据调查,
但是我们并不是谈的这个,更不能说小朋友溺亡的实际发生率和这篇课文有什么数据关系,
真要那样的话,这课文早就删除了,不用等到今天还在讨论。

我们讨论的是这篇课文可能产生的误导。就算小朋友因此溺亡,也无从调查,因为已经死了。
我们最应该讨论的是,我们教育孩子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这本身没错,但为什么偏偏选择这样一个可能冒着生命危险的抉择问题并让一个对危险一无所知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独立思考。
所你的问题仍然是偷换概念,至少是转移讨论方向。;P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5-6 10:01
fonyuan 发表于 2019-5-6 09:45
非常遗憾,以现在的医学技术,母婴病毒阻断技术已经成熟的很喽。
母亲有HBV,HIV,照样生产健康宝宝。 ...

OK,母亲明知有HIV病毒而坚持给孩子喂奶,这是犯罪。
要知道小马过河前也是从老牛、松树和妈妈那里得到了相关信息后才去尝试的。马妈妈鼓励小马下水前,出于母爱应该是自己试探过深水的,当然故事里没有说。但是,河边的老牛是刚刚试过了。小马是经过调查后,经过独立思考才尝试的,为什么这些调查都被你故意忽略了?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9-5-6 10:46
感谢你读了我的文字,很细,这是写者的快乐。也找了几处能够说道的地方,也还是符合逻辑的。至于你所认定的我的结论——如如空一般用着色的方式标出的结论是不是我的结论,我自己都有些惶惑。其实也很正常,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呗,那是这篇文章的意外之喜。然后用并非我的结论去说道,自然结论就是不一样的,其实,也行的,都是个人的自由。我不喜欢论理,多元化吧,能让人们更多地关注溺水事件,甚至还能由此引发一些思考,还能让坛子上的人热闹热闹,就行了。?至于彭文席一事,就不要翻人家的黄历了。出生和职业是一回事,写出什么东西又是一回事,你说呢?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10:59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6 10:01
OK,母亲明知有HIV病毒而坚持给孩子喂奶,这是犯罪。
要知道小马过河前也是从老牛、松树和妈妈那里得到 ...

我想请草舍先生阅读课文原文。
小马先生,面对牛伯伯和松鼠的意见,不知所措,跑回家问妈妈了。。。。并再次回到河边试探水深。。。
因为马妈妈事先知道这条河对他没有危险,所以马妈妈对他进行思维引导,
叫他在面临困境无法选择的时候进行独立思考,请注意,这里的独立思考,是建立在马妈妈已经预知实际风险大小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虽然表面看是小马进行了独立思考并采购了行动,但前提是马妈妈已经确认过了危险的等级。
这和你说的HIV喂奶的明显不是一回事。
不知自身有HIV而喂奶,相当于不知者无罪,具体还要看法官怎么判。
但是明知有HIV而喂奶,相当于马妈妈明知小马无法过河,还要他继续过河。。。。
小马淹死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11:02
一孔 发表于 2019-5-6 10:46
感谢你读了我的文字,很细,这是写者的快乐。也找了几处能够说道的地方,也还是符合逻辑的。至于你所认定的 ...

非常感谢一孔先生的支持和鼓励。
你是读书人,我是个粗人,
写这篇东西,绝对不是挑战或叫板,所以不要误会,砖家来论坛就是玩玩乐乐打打闹闹,
我们就文论文,就事论事,主要是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看各自阐述的过程和逻辑推理
事件本身不重要。重要是的我们如何组织并表达自己的思想。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5-6 11:04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5-6 11:25 编辑
fonyuan 发表于 2019-5-6 10:59
我想请草舍先生阅读课文原文。
小马先生,面对牛伯伯和松鼠的意见,不知所措,跑回家问妈妈了。。。。 ...

这就是答案了——
“小马先生,面对牛伯伯和松鼠的意见,不知所措,跑回家问妈妈了。。。。并再次回到河边试探水深。。。
因为马妈妈事先知道这条河对他没有危险,所以马妈妈对他进行思维引导,
叫他在面临困境无法选择的时候进行独立思考,请注意,这里的独立思考,是建立在马妈妈已经预知实际风险大小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虽然表面看是小马进行了独立思考并采购了行动,但前提是马妈妈已经确认过了危险的等级。”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为什么还说“小马淹死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11:20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6 11:04
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小马是经过调查后,经过独立思考才尝试的,为什么这些调查都被你故意忽略了? ...

请你看原文。
是小马在回家问过妈妈之后才“独立思考”的。
因为妈妈已经把他“尝试”的风险排除了。
所以他才敢大胆尝试。
所以他的这个独立思考是要加引号的。
如果说,小马没有回家问妈妈,而在之前,也不是妈妈叫他去过河,那么当他第一次面对河流并尝试过河,
这些才是他的独立思考。
并不是本砖家不正面回答你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是个歪理;P而歪理无法回答。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5-6 11:31
fonyuan 发表于 2019-5-6 11:20
请你看原文。
是小马在回家问过妈妈之后才“独立思考”的。
因为妈妈已经把他“尝试”的风险排除了。 ...

请你注意,争论的焦点不在于小马有没有独立思考,而是这个故事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危险。
既然你说了,“因为妈妈已经把他“尝试”的风险排除了。”故事的结果也是小马安全地过河了,请问这个故事的风险何在?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6 12:17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6 11:31
请你注意,争论的焦点不在于小马有没有独立思考,而是这个故事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危险。
既然你说了,“因 ...

风险在于错误引导。
并不是说本篇的小马没有风险,就代表其他想过河的小马没有风险。
这是两回事。
课文中的小马是因为回家问过妈妈之后才排队的风险。
而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每只小马都会回家问妈妈
所以风险仍然存在,我们讨论的就是这种错误引导。
小朋友们面对这类问题,如果记住了“一定要先回家问妈妈”,那么就可以说这是没有风险的
但是儿童本身并非都这么听话。一旦不回家问妈妈,结果实难预料。
而我们争论的就是鼓励孩子们进行这类独立思考的前提和后果,要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课文本身并非讨论这类风险,而只是简单地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课文中的局限性是聪明的小马先回家问了妈妈。但如果没有回家问?结果怎么样?不好说了。
所以你仍然在转移讨论的方向。别以为我看不出来。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5-6 12:23
fonyuan 发表于 2019-5-6 12:17
风险在于错误引导。
并不是说本篇的小马没有风险,就代表其他想过河的小马没有风险。
这是两回事。

“课文中的局限性是聪明的小马先回家问了妈妈。但如果没有回家问?结果怎么样?不好说了。”
这篇课文写了小马问了妈妈,没错吧?所以课文是主张小马问妈妈的。别的小马如果不问,是课文的错吗?儿童本身不听话,课文有错吗?
把课文的优点当做局限性,匪夷所思嘛。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5-14 14:25
试吃苹果行不行呢?牛伯伯说苹果不好吃,太酸了,松鼠却说苹果不酸,只是太甜了,小马可以试吃一只苹果得出自己的结论,为什么要小马冒着生命危险去过河?


举例贴切,语言生动。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9-5-14 15:17
奉洁 发表于 2019-5-14 14:25
试吃苹果行不行呢?牛伯伯说苹果不好吃,太酸了,松鼠却说苹果不酸,只是太甜了,小马可以试吃一只苹果得出 ...

谢谢奉洁来玩。
其实叫小马过河,用北方话讲,是为了让他长记性。
这样才能深刻,吃苹果大约没有这样的效果;P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