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灿 于 2019-7-11 18:06 编辑
我先给大家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我读小学的时候,课本上有一个题目,让我们找出每个三角形的三组底和高。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增加了两步,把每组底和高都量出来,然后要根据量的三组底和高,把面积分别算出来。结果那个题目折腾得我一晚上不得安宁。原来,每个三角形都有这样的情况,按照量出的三组底和高分别计算,结果竟然是不同的。第二天,我问了同学们,他们算出的结果和我的又不一样。当时,同一个三角形,面积只能有一个,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我的结果都有三个,同学们的又不一样。
前段时间,我在办公室给同事讲这件事情。有个年轻的老师,也是教数学的。她问我:“灿哥说得太神奇了,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怎么会不一样呢?”这个时候,我说:“我小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就完全明白了。只要是测量就会有误差,不可能绝对精确。你量的长度既然都有误差,你把三组底和高分别相乘再除以二,结果肯定不同。这三个面积大小上非常接近,但一般不可能完全一样。不同的学生用的尺子精确度也会有不同,量出的结果肯定还会有不同,这同样会产生误差。”
我们当年的数学老师,她犯的错误其实很多人都在犯。我们经常讲,要减轻学生负担,那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阶段,掌握的知识是有限度的,不能人为地增加学习难度。老师备课要认真思考,如果加深了题目难度,是不是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学生一旦不能解开这些困惑,那就成了弄巧成拙。例如,我上面说的这个案例,我们今天当然知道这是误差,可是小学生,他们不知道啊!这个题本来只让学生找出三组底和高,学生把底标出来,把高画出来,不就行了吗?后面再去让学生测量、计算,这就是多余的了。你不去增加测量和计算这两步,学生学习时还会那么吃力吗?误差本来不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学生有这样的困惑,也就不奇怪了。作为老师,确实应该检讨自己,这是不该有的教学失误。
请大家注意,我绝对不是说教学不应该拓展延伸,而是说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坚持适度原则,否则会弄巧成拙。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讲,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两点左右。这个知识点,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呢?我的答案是不能。有人说,科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我们为什么不能抽一天的固定时间,组织学生用温度计实际测量呢?我们都知道,中国跨东五到东九五个时区,但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北京时间。东八区中心附近的地方,测得的最高气温一般在下午两点左右,这是没有问题的。还有的地方在东八区以外,尤其是中国西部的一些地方,测得的最高气温还在下午两点左右吗?三年级学生还没学地方时和区时,如果测得的结果不是下午两点左右,你怎么给学生解释?所以,这样的实验不做比做了要好。
总之,我们老师备课时一定要深思熟虑。我们提高学生的能力没错,但要考虑到实际认知情况,不能因为拓展延伸而给学生带来多余的困惑,无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