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22|回复: 8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死 锅 搨 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8 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死 锅

                         季大相

    前不久,与一帮朋友吃了顿洪泽湖渔家菜—小鱼面饼,在座的人都啧啧赞叹其味道鲜美。岁月悠悠,当年草锅做小鱼面饼的记忆于瞬间复苏,那才是原汁原味地吃法呢!

    小鱼面饼,在我们乡下又叫“死锅子”。做“死锅子”的面不用发,烹饪技艺简单。家乡是典型的水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有水的地方就有鱼,甚至在一个小洼塘里用手捧几捧就能逮到几斤小鱼,所以,小鱼面饼是农家很常见的吃法。一次,大姐拔秧苗时,在脚印塘里逮捉了2—3斤清一色小孩手掌大小的鲫鱼回家,父母决定做“死锅子”吃。于是,我们一家人齐上阵地忙碌起来,父母张罗着现拐小麦糊子,大姐动手将鱼剖好洗净,我负责烧锅。锅烧热了,大姐从油罐里舀了一勺猪油下锅,将切好地葱叶投进锅里炸了炸,再将鱼倒下锅,用锅铲一条一条地摊开来,待闻有鱼香味时,又用锅铲兜底将鱼翻个身。稍顷,大姐舀了一瓢水倒进锅里,拿锅铲顺着锅沿边将鱼兜底铲起,使鱼保持着原有的形状。接着,大姐又从咸菜坛里抓了些咸菜下锅,盖上锅盖。一会儿,母亲端着半盆拐好的小麦糊走进厨房,将手洗净,揭开锅盖,抓起一把小麦糊在手中晃荡几下,盘成团状,然后顺着锅沿边开,待盆里面糊用完,锅沿四周已挤满了长条形的面饼。母亲盖好锅盖,让我出来,她坐到灶膛前用大火猛烧,很快,滚沸出的雾气弥漫了整个厨房间,顺着门楣飘浮出去。焖了一会儿,又添几把草进锅膛,那刚散去的雾气又滚沸出来。母亲站起身,走到锅台前,揭开锅盖,一股香气立时扑鼻而入。母亲用锅铲将面饼铲装进瓷盆里,看那饼儿,早已浸润透鱼汤,挨贴着锅沿的那一面,黄亮亮的,撕剥下来品尝,尤其脆香。品小鱼,啃“死锅子”,自己动手参与烹饪,味道比以往的任何一餐都鲜美可口。

    在大集体年月,鱼常吃,面饼却难得能吃上一顿。那时候,一般人家咬牙吃一顿面饼,需要勒紧裤腰带吃好几天的水煮白菜来填补口粮的缺口。面饼的原料,是或小麦或玉米拐出的黏稠的面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小鱼面饼才开始使用上精白面粉。但是,在乡间,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死锅搨子”。

    小鱼面饼,原本是洪泽湖渔家的普通饭菜。据传,明末清初,一次,一渔民家来了位客人。时值中午,因家里没有像样的饭菜待客而焦急。但洪泽湖渔家人十分好客,这家送来葱蒜,那家递来姜醋,有家渔民将儿子结婚时用剩下的玉米面也递过来了……。这位客人本为穷苦人家出生,体谅渔家的难处,更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他不但不计较渔家拿不出上等菜肴,而且还亲自下厨,将就着把玉米面搅拌成糊状,在煮鱼的锅沿四周贴层薄薄的饼儿,用大火猛烧。一会儿鱼好饼熟,锅盖一揭,顿时香气四溢,令人垂诞欲滴。鱼汤浸透饼儿,吃着饼儿“就”(吃的意思)着鱼。不光是客人口胃大开,就是餐餐不离鱼的渔民也犹似品尝了山珍海味。因这种烹饪用活鱼宰杀现做,饼儿贴在锅沿,渔民们都称之为“小鱼面饼”。

    后来,这种吃法流传到附近的内地,因发面在当地被人们称为“活面”;小鱼面饼的面不用发,人们便称之为“死面饼”。小鱼面饼的做法是顺着锅沿用手(摊开的意思)开的,加之原料是“死面”,“死锅子”的称谓便由此叫开了。当然,招待客人时,小鱼面饼是登大雅之堂的一道菜谱名。

    改革开放后,一些头脑活络的人开始在洪泽湖大堤边、交通要道旁,开起了以小鱼面饼为特色的饭店,并不断地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有人将面饼与摊饼工艺相结合,改进为用草锅单独贴出薄薄的饼来,上面浇洒上鱼汤,保持着小鱼面饼的风味。过去,一锅小鱼面饼要花上个把小时,只能招待3—4名客人。工艺改进后,5分钟就能“”出一锅饼来,满足了众多客人需求,还有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名字:小鱼锅贴。几经发展,已能做出玉米、荞麦、南瓜、韭菜等20多个锅贴系列,满足不同口味人们的消费需求。1997年,洪泽县朱坝镇因势利导,在宁连一级公路边投资兴建了活鱼锅贴城,将散落在路边的经营户集中进城,规范经营。很快,“朱坝活鱼锅贴”这一美食便风靡大江南北,“朱坝活鱼锅贴”通过了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还获得了江苏省贸易厅、江苏省烹饪协会授予的“江苏省乡土菜”称号;2005年,朱坝活鱼锅贴入选《江苏省特色文化(淮安卷)》一书。同年1月,朱坝活鱼锅贴正式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编码中心认可;2008年初,被淮安市政府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9月,被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节组委会评选认定为淮安“十大美食品牌”。让人称道的是,鼻祖为“死锅子”的朱坝活鱼锅贴,还多次走上了江苏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荧屏栏目,与全国观众面对面地搔首弄姿,以土色土香的原生态滋味,惹得无数美食家慕名而至,绘就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年的“死锅子”,如今踏出了一片光明“钱”途,小鱼锅贴每年为地方财政贡献税收达200多万元。还造就了一批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大老板。那种菜的、养鱼的、掌厨的、当服务员的……有上千人从业赚钞票。当地人还在南京、上海、北京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开设了数十家小鱼锅贴店,生意火着哩!


    版权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季大相 于 2010-5-28 09:1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5-28 09:29 | 只看该作者
先抢坐季版的沙发,后慢慢品味。
3#
发表于 2010-5-28 09:33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有历史,有现实,从单一写到系列,更有深度,更具风采了。大相,厉害!
4#
发表于 2010-5-28 09:3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问好,大相兄长,我终于前排就坐了,读美美的文章,流香香的口水,
5#
发表于 2010-5-28 10:19 | 只看该作者

  “死锅搨子”——洪泽湖渔家的生活真的是太生动了。每每读到作者的系列散文,总会留香许久,宛如上一周的“烀菜饭”还没有品够,这周的“死锅搨子”就端上桌来,餐餐诱人,久连忘返也!写系列散文最大的难点是无法突破雷同和偏致,而作者的系列散文却篇篇带着突破的色彩,时刻陷于生机之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功底深厚的彰显和对文字、对生活、对思考的绝对细腻的挖掘之至。

  继以缜密的写实手法,生动、翔实解构一道食物在生活中的立意,在思想中存在的昭示,以及时间的对比关照,都得以富足的体验,使文章在对比和关照中形成的感悟和体味中得以血肉丰满的填充感,更烘托了热爱生活、乐观生活、积极生活并全心全意为生活而扩入至上的思考,这种气氛是值得学习和欣赏的。

  我说,一切的重复都会陷入枯燥,而唯有叙述,使一切与之相关的微弱和平凡得以光芒的多重绽放,这就是叙述的艺术带给我们的感动和精彩。在我们北方,经常有把这种饼子称为“死面饼”的,我很少吃到,因为几乎从不汲入面食,偶尔只吃一点点米,或者粗粮煮的粥,偶尔,我也会向往着能像许多人那样无所顾及去吃一些什么,可我那样想,也没有那样的胃,只好一直遵循自己的饮食规律和习惯。

  但是,自从来中财以后,每周在相相的文章里,得以良好的感官实践和延伸,这为我对食物的幻想平添了更为光芒的色彩,每每厌食,就想一想大相的文章,人文精神里贯穿和承载着生活的无微不至!
6#
发表于 2010-5-28 10:2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大相的美文。呵呵,又闻到香味了。
7#
发表于 2010-5-28 10:20 | 只看该作者

一定很好吃吧呵呵

8#
发表于 2010-5-28 10:26 | 只看该作者
细品,真是一篇有滋有味的好文,一份地道的乡土点心,也融入了饮食文化,欣赏!
9#
发表于 2010-5-28 1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5-28 10:20 发表
16582

现在真的引诱人的胃哦。暖版
10#
发表于 2010-5-28 10:28 | 只看该作者
写法熟稔。值得集中一学。好久大相给我们汇集个美食的条款菜谱啊。
11#
发表于 2010-5-28 10:3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来吃“死锅搨子”,可能和我们的“锅贴”差不多,来历和当下,均有厚厚的背景。
12#
发表于 2010-5-28 10:33 | 只看该作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的饮食丰富多彩,很喜欢,去年去过那,但没吃过。
有滋有味,闻香识文,更有韵味。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薄暮 于 2010-5-28 09:29 发表
先抢坐季版的沙发,后慢慢品味。
谢谢!欢迎!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5-28 09:33 发表
这次,有历史,有现实,从单一写到系列,更有深度,更具风采了。大相,厉害!
谢谢梅林的点评和鼓励!请多指正,向你学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10-5-28 09:35 发表
呵呵,问好,大相兄长,我终于前排就坐了,读美美的文章,流香香的口水,
欢迎炯炯!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5:30 , Processed in 0.06324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