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11-13 15:58 编辑
一则中国婚姻状况调查惊到了我:2018年黑龙江离婚结婚比为63%,同时,全国离婚结婚比也达到40%左右。也就是说,当5对男女笑逐颜开手挽手离开某民政局时,还有两对男女怒目相视背道而驰。
婚姻本身是一纸契约,离异表明两个人的约定关系的崩塌,看似影响范围只是两个人,但婚约背后所代表的的家庭却是组成社会的基石,或者说是社会的细胞,站在这个角度,离婚结婚比的提高,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它反映了社会基石的逐渐瓦解或者社会细胞的湮灭,终将使整个社会陷于动荡,社会肌体发展缓慢甚至萎缩死亡。
单纯地看结婚率或离婚率对于考察社会结构变化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它不能直接判断社会的结构状况,一个人掉头发多,你不能简单下结论说他很快就要秃顶了,也许他在同一时间段新生头发更多。离婚结婚比就比较直观,它考察的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细胞的净增量。如果把某一时期的婚姻存量作为定值,社会就是一个蓄水池,婚姻存量是蓄水池原存有的水,那么,新结婚的人数就是蓄水池新注入的水量,离婚的人数就是排出的水量,我们说离婚结婚比为40%,就指蓄水池注入100吨水,同时排出40吨,蓄水池存量增加了60吨。净增加就好,社会的基石增加了,社会这座大厦更稳固;社会细胞增加了,社会肌体更强壮。
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当然可怕,因为上面的分析是静态分析,忧者所忧的是趋势。从今天中国的观念状况看,离婚结婚比不是减少的趋势,而是增加的趋势。动态看,存量家庭因人的死亡而自然消亡(如同蓄水池存量的水因蒸发、风吹等因素而减少),是减少趋势,即使离婚结婚比不变,如果结婚净增量与存量自然减少量持平,社会细胞也不会增加,这就是社会停滞成长状态(就像一个人步入中年)。一旦结婚净增量少于存量自然减少量,社会必然萎缩。
离婚结婚比正是反映家庭新增量的变化趋势的数据(为了省事,这里简单地认为结婚就组成了一个新家庭),它由两方面组成,结婚数量和离婚数量,如果结婚率递减而离婚率递增,肯定会造成这个比值增大,即新家庭增量减少。现实恰恰是这样。庞大的可信调查表明,我国适龄青年结婚意愿和实际结婚人数比例正逐年减少并有加速减少趋势,与此同时,离婚率却逐年上升并有加速上升趋势。两方促动,导致离婚结婚比逐年上升,可以想象,若干年后,离婚结婚比达到100%时,中国家庭靠着自然消亡也会逐渐减少,当离婚结婚比越过100%时,自然消亡与人为解体将形成合力,迅速瓦解构成社会的细胞,进而导致整个社会进入暮年。黑龙江就是例子。不光黑龙江,整个东三省离婚结婚比在中国名列前茅(吉林62%列第二,辽宁54%列第四),结果造成东北的人口结构极其不稳定,以至于想振兴都难。心不在焉,能干什么?
也许这是杞人忧天。太阳照常升起,欢歌四处飘荡。量变的时候谁也不会在意,而质变到来时,补救就晚了。造成离婚率提高而结婚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各种分析铺天盖地,但我分析无非两点(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一是压力,二是观念。前提是我们对婚姻的观念越来越淡化,社会的在婚姻方面的道德绑架越来越小,这样,对物质生活擭取的压力遇到对物质生活追求绝对占上风的观念,离婚就成了家常便饭;对组成家庭付出成本的巨大压力遇到非婚性行为的开放观念,快乐的单身狗就层出不穷。
有了原因,解决的方法就得从根源找。释压最好,却最不容易做到。释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给他足够的物质条件,这当然好,国家现在正这样做(比如扶贫、比如收入向低收入者倾斜,比如医药降价,比如养老保险统筹),效果却不明显,因为把别人兜里的钱拿给你,终归不是理直气壮的,只能慢慢来;另一种是降低对物质追求的预期,这也不容易,因为足够的物质条件的“足够”是相对概念,只要我认为不足够,就是不够,况且,你前面永远有标杆。这些年,我们都在物质追求的快速列车上,什么都见过,想忘掉不可能,除非我想在国家大剧院看戏剧就能看,想到夏威夷泡海水就能泡,想登珠穆朗玛峰就买得起票,否则,永远不是足够。释压这条路可以走,需要等到物质极大丰富时才有结果。
改变观念也是长期的事。松了绑的人再被捆起来,远不如第一次捆起来那么简单。中国长期的性禁锢扭曲了人性,经过矫正,又被放大了,如同吃了苹果的亚当夏娃,想收很难。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捆住了妇女,却让男人撒了欢地向丫鬟的房间跑,而妇女解放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又让女人光着腚往别的男人怀里钻,拽也拽不回来了。你现在告诉他们严肃点,家庭很重要,结婚是责任,离婚不是儿戏,就像跟正在吃鱼的猫说“别吃了,有毒”一样,它不挠你才怪呢。所以转变观念需要慢火炖,不是急事。
有人说,国外尤其是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离婚率更高,不是也没使社会瓦解吗?究其原因,西方一些国家组成社会的细胞是个人,而不是家庭。这倒是一条捷径。我们只要把“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改成“个人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就OK了。这也正应和了当今中国许多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之精神的目标。是的,离婚结婚比再高,社会也不会崩塌,社会有自我修复能力,如同谁也拯救不了地球,只有地球能拯救你一样。如果离婚结婚比到了危及社会稳定的时候,社会会选择让个人成为社会的细胞。那个时候,太阳照常升起,变的,只是构筑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瞬间蒸发。
也许在你能看见的时间里,我们沾沾自喜的延绵几千年而从未断续过的唯一文明就真的断开了,不是因为战争、天灾,而是因为观念。甘心吗?我不甘心,所以我说,断了线的风筝飞不远。
翱翔是你的权利。绳子是你的孩子、爱人,或者父母,家庭是扯绳的人,在收收放放中,你越飞越高,一旦线断了,风筝会借风力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但不会太久,它就会扶摇直下,一头扎到任何可支撑它的地方,了此一生,也许是富贵人家的猪圈,也许是穷苦人家的墙角,也许是清涧山坳,也许是泥坑粪池……断了线的风筝,很少有被别人青睐又重新翱翔的,很少。即使被别人捡拾又重新放飞,也不会被珍惜。
我不是“结婚要慎重”的反对者,我只是不支持“不想结婚”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但会使祖先精心堆砌起来的由家庭作为细胞构筑的社会体系瓦解,也会让个人成为无根的浮萍,从此飘摇。中国社会还存在,但它会是另一个样子,也许那不是你想要的样子。你想要的是大家都在藩篱中只有你脱离了藩篱的样子,但在你努力实现了脱离藩篱后,你会发现,别人也脱离了藩篱,体现你特立独行的背景已经不存在了。而且,你从一个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演变成一个完整的细胞,没那么容易。
我也不是无条件的“从一而终”(无论男女)的支持者,但我更反对草率离婚。决定婚姻的要素很多,千方百计也融合不了,选择分手没什么不对。但动辄离婚就是不负责任了,无论是对社会、自己还是家庭。有线的风筝才能飞,拉扯是飞翔的动力。感觉不舒服,可以磨合。就算真的磨合不成,也要找一根新线和拉线的人。
中国之所以选择以家庭为细胞构筑整个社会,是经年适应的结果,没有细胞就没有躯体,这叫“没有家哪有国”,同样,离开了躯体的细胞也活不了,这叫“没有国哪有家”,相辅相成。不同的细胞种类或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社会形式,物以类聚,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转换细胞形式,对细胞本身和躯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离婚结婚比的提高,是细胞变异的先兆,必须预防。个人人微言轻,整个社会行动才是正道。物质方式的弥补、道德观念的说教,不管收效多微,遏制进一步变异的进程多么艰难,都得做,没有更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