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蜂的舆论又一窝蜂地散去,关于李文亮以及李文亮的事情,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国家监察委员会派出的调查组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于是,从2月7日短暂的议论高峰到调查组不久要公布的真相到来之前,形成一段可怕的真空。而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真空段,不受干扰地想一想关于李文亮逝后的华冠。
感觉有些不敬,逝者为大,而且对一个全国人民高度一致地敬仰的人、在他灵魂尚未安稳之际品头论足,确实有失体统。所以如果我接下来的话伤到你对李文亮的感情,或者让逝者的亲朋好友感到不适,请接纳我的抱歉。但我保证仅仅是就事而言,而不是对人。
李文亮是英雄,这是全国人民几乎一致的推举,而且是在李文亮还在病床上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争时就定下的基调,有人还在“英雄”的前面加了两个字:民族。
李文亮是英雄吗?这需要从“英雄”的本义来说明。英雄一词,最早出自东汉末文学家刘劭的《人物志·英雄》中:“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那么,英雄人物就应该是在大事件中凭着聪明和勇敢完成使命的人。百度对“英雄”的现代释义为: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这样看,李文亮不是英雄。应该没人质疑李文亮的聪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本硕连读吧?)足以说明他的聪明劲儿,但他不具备“胆力过人”的特质。另外,从百度释义的“英雄”对照,李文亮不是第一条说的“勇武过人的人”,也不符合第三条“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情况,而第二条“英雄品质”比较模糊,什么是英雄品质?众说纷纭,这里只能套用一句现在伟人的话来解释了:忠诚、执着、朴实的英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不管对不对,反正没人敢反驳。如果这样定论“英雄品质”,李文亮也不具备“执着”的特质。
为什么说他不勇敢?为什么说他没有英勇奋斗?为什么说他不执着?因为李文亮所为,只是在一个极小的朋友群发出病毒传染警告,并表示不要扩散,用意很明显,就是提醒亲朋好友注意防疫,显然没有上升到“为人民利益”的高度。事后,因他的同学擅自转发扩散,李文亮被警察训诫,当即认错,医院领导一吓唬,立刻不穿防护服投入抢救感染病毒患者的行列,以至于自己也遗憾地被感染了,这充分说明他并不勇敢,没有“英勇奋斗”,更没有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所以他不是英雄,更谈不上“民族英雄”,因为民族英雄的内涵更小:“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坚持把李文亮当成英雄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他们认为李文亮是本次疫情的“吹哨人”,但人们显然是把这个舶来词用错了地方。按照美国《吹哨人法案》,吹哨人是指爆料的知情人,好像有点沾边。首先,李文亮知道疫情并且判断有蔓延趋势;其次,他知道医院没有采取抑制病毒扩散的管控措施(也许是刻意隐瞒粉饰太平,也许是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是我们的讨论重点),第三,他发出了警告。问题在于,吹哨人爆料的目的是为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企业的弊端,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而李文亮并没有想让舆论推助改善疫情防控缺失的问题,也没有揭露其所在医院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他只是在提醒亲朋好友防范。退一步讲,中国没有《吹哨人法案》,也就没有吹哨人的说法。他的行为在法律上得不到认可,更得不到保护。
值得思考的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医生做了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何以让广大百姓声嘶力竭地要把他往“英雄”的神坛上推呢?也许是因为公众话语权的丧失吧。当每个人想说一句心里话都战战兢兢进而“道路以目”时,那么,敢说话的人就成了英雄。人们强烈谴责那些“迫害”李文亮的人,极力促成一个英雄,其背后真实的目的,恐怕是想要求社会以此为鉴,放开黎民几乎生锈的声带。于是,已经在天堂的李文亮就是百姓的旗帜,他们想高举这面旗帜,取得一次庶民的胜利,哪怕是一寸的胜利。
组织的力量是强大的。李文亮用自己的感染证明了他所言新型冠状病毒可人传人不虚,用自己的生命告诫了人们病毒的可怕,大有“今中国未闻有因呼吁防疫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防控不利也,有之,请自文亮始”之气概,你能说他不是英雄吗?但他确实不是英雄,因为他实在不勇敢,他屈从了组织。院领导和派出所的训诫,仅几句话,就让李文亮投降了。但我们反向思维以后,极其恐慌,一级组织竟然能让一个人宁愿去死也不敢违背它的意愿,这是多么强有力的组织啊!无独有偶,李文亮尸骨未寒,仙桃某医药又因为4名医护人员擅自在网上发布消息,违背了院领导的意志,被组织训诫后,齐刷刷地写检查,并主动要求去防疫一线,用行动弥补错误。是的,组织的训诫足以让他们羞愧得慷慨赴死以挽回组织的“损失”。
中国自古就有“祸从口出”之说,从前不信,今天信了,而且信得惊惧,言语能要命啊!相对于“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又算得了什么呢?
没人想当英雄,英雄都是被逼出来的。相信在天之灵的李文亮如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