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星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求学路上(选2):几张熟悉的脸谱(之一)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5: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北明月 于 2010-6-3 19:24 发表
读梁老师的作品,再次感受美文的魅力!问候,学习。


  谢明月读我的拙文。还望多多提些不同意见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5: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三水 于 2010-6-3 19:42 发表
令人铭记的老师,令人怀恋的读书时光。


  感谢三水。
48#
发表于 2010-6-4 15:25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上学路上总有对老师的回忆。梁老师的笔将老师写活了。
问好!
49#
发表于 2010-6-4 15: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感受:幽默,乐着读完的。
第二感受:自然真是神奇。同极相斥,异性相吸, 好美的谐蓉……,好丑的铁塔……
第三:深深赞叹梁老师笔法!
读您的文是一种享受:loveliness: !
问候一声!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5: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0-6-3 21:58 发表
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生动的脸谱,无疑构成了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片断。


     几个小学老师依然被记挂在心里,刻画的到位而细腻。人们大多忘记了小学老师,但其实人生的第一步却是由他们引导的^…… ...


  谢文华老师。我写老师,你也是老师,不妥不确之处还望指点。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5: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寻人生 于 2010-6-3 22:04 发表
欣赏梁老师的佳文,很有个性的题目,每个人都有童年的记忆。读了梁老师的文章我想起我的一位小学老师,那个老师和蔼的面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她曾经不厌其烦的教了我一下午的算盘,真不知道那时的我是多么笨,一 ...


  谢人生共鸣同感。珠算是个好玩意,我一直会,还用它池过几年会计哩。
52#
发表于 2010-6-5 0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圆圆饼干 于 2010-6-4 15:33 发表
第一感受:幽默,乐着读完的。
第二感受:自然真是神奇。同极相斥,异性相吸, 好美的谐蓉……,好丑的铁塔……
第三:深深赞叹梁老师笔法!
读您的文是一种享受:loveliness: !
问候一声 ...


看我家饼干小姐姐说滴头头是道,我引用一下啊.问好!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08:38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10-6-3 22:15 发表
丰富生动的记忆,时间的河流把一切都洗成了美好的情怀!问好! [/quot
  

  好像有两个男女明月。此后我分别简称为男月和女月。
  谢男月,问好男月。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0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10-6-4 02:24 发表
  作者的文字是独特的。这种独特,便是个性表达。而个性表达是我一生追求。
  语言、结构、叙述、勾勒…
  无不出于这样一种清晰之追寻。
  这样的写作,是可以令人由衷赞美和敬佩的。说的是自己的话,传 ...


  谢名夏老师:你的这一番话令我感慨,也感动。
  我认为可以算作给我一个方面的系统评,而评的是一种思路或系统的脉络。说明你是了解我的,肯吐肺腑。我在昨天回你的一篇文里已经说过,大约两种以上原因令我不太自由,在回复小暖的新帖我又表明类似观点,脱离了牢笼的自由写作,才是真正的写作。我现在脱离了吗?有点点吧,但难。相信许多人都如是。再说,我很多时间都还在兼顾体裁的问题,在与克楠先生等帖子往复中,我也流露出对散文这种文体介于小说与诗歌之间的尴尬,大家也熟知散文由于没定位的纷争而让这种文体的发展泛滥而缺“体统”--这些属于理论探讨范畴,我说此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真能从此角度上可完全放开去,不管文体,我可以说,我们的许多作者作家的写作会呈现出异样的新天地!而事实上许多优秀的成名作家就是这么作的,他们后来回顾,自己写的东西不知何种体裁,好像也没顾及那些,又像散文又像小说的写的很多,惹得一些选家都生气了,这就像当年国军一些高级将领屡屡战败于林彪之后骂的:这龟儿怎么打仗不讲章法!
  我的写法没有定型,也没风格,不过我要为自由而写作,也要为抒心而运笔。那些小学老师,实说,我是在为他们写真,他们永远在我心灵立着,形象越来越清晰,只惜我还无法达到掘其灵魂地步,小小的篇幅也难允许。接下的小学教师我又写了几位平凡的,如何展现平凡,对人是种考验,无法吹嘘,我也暂还不想虚构,写平凡里的不平凡,于人是种考验。到时还要敬请你等各位指点。
  基本意思说了,没说到的留些我们日后交谈。后会有期!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6-5 09:21 编辑 ]
55#
发表于 2010-6-5 11:20 | 只看该作者
为老师画像是需要勇气和概括力的,不尽不好,太过也不好,分寸把握是要恰到好处的。对于其他朋友所评除十分苟同外,我认为星钧的文章很真。这包含很多元素,真人真境真情。唯真才美!问好星钧!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4: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6-4 10:07 发表
对生活的回忆和疏理,就是对生活历程的眷恋和不舍,是关照我们自己心灵的一种间接的方法,是充盈和丰满我们精神世界的最好的手段。文字质感、厚实,往事一幕幕再现于眼前。欣赏、学习,问好星钧!


   谢逸致的关注和翔实的点评! 
57#
发表于 2010-6-5 16:14 | 只看该作者
再读,感慨。老师对学生的印象一般比较模糊,因为多了,但学生对老师的感知往往更清晰,因为少得多,而有特色、有个性的老师,有瑕疵有缺陷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影响,至今还这样历历在目。按说人无完人,老师也是人,不是什么神圣,但是要为人师表,要传到授业解惑,还是要把更为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曾经也当过老师,也不知学生如何回味自己。如果更有人性的温情,人格的魅力,良好的师德,才不枉师名。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6-4 15:12 发表
   大量运用对比来突出老师们的品格。有不同老师之间的对比,主要是男女老师之间的对比,男老师蛮些凶些,女老师柔些美些。也有老师自身前后的对比,男老师起先表现都不太好,后来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学生的看法。不 ...


  梅林啊,我佩服你!读了你的这个我好高兴!
59#
发表于 2010-6-6 19:47 | 只看该作者
精细的描述,到位的雕琢,使个个人物形象饱满而又生动,足可见梁老师的功力和创作意境。好了不多说了,梁老师,清浅近来着实很忙,就不详尽回复了。
问好,远握,还请老师以后多指点。
60#
发表于 2010-6-6 23:25 | 只看该作者
那些时光,那些人 ,那些熟悉的画面,一一在记忆中呈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20:45 , Processed in 0.05397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