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93|回复: 53

[原创] 文学:你不惹它,它会惹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白演义 于 2020-4-18 10:55 编辑

  文学:你不惹它,它会惹你


  一直以来都与网络保持着十米开外的距离。我认为十米开的距离特别好,这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距离。这是隐者和尘世的距离。也是武林低手与武林高手的距离。武林低手与武林高手过招,打不过武林高手,最果断的措施就是跳出圈外。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


  但是,网络躲不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总在总在一丈之外找到你。现实与网络的边界常常是模糊的,一丈之外和十米之外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有区别,那就是主动和被动之分。网络之于我,很多时候是被动地进入,主动地走出。


  有例子吗?有。“方方事件”就是。疫情期间,避祸于瘟疫,人人都躲在家里。躲在家里,就“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吗?不是。每个人都寓静于动,反而比人挤人还热闹。其实很平常的,作家方方在疫情期间写了一些日记,日记表达了她的态度,通过日记“记录”了她的日常温度。态度、温度,是作家最基本的标配。作家方方的态度和温度是怎样的呢?态度在她的日记里,温度也在她的日记里。比起态度,温度更容易让人感受一些。疫情期间,作家方方的温度称不上炽热,称不上火热,至少是温暖的。


  疫情对温度要求太苛刻了,空气的温度,人体的温度,都是疫情的刻度。疫情的刻度就是人们的态度。温度、态度不只是作家的标配,还是常人的标配。不幸的是,人们的温度和态度被口罩蒙住了,嘴巴换成了手,手换成了手的指涉。手比嘴巴出手快。首先,《方方日记》被指太阴暗;《方方日记》在外国出版了,方方被指在“递刀”。“递刀”升级“卖国”。面对“递刀”和“卖国”,网络出手是不客气的,不容分说,一手推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方方火了,是被骂火的。网络的特点就是骂比夸更容易让一个人火起来。火的标准就是像我这种站在十米开外的人被吸引。被吸引,那就主动地看一看。反正看出殡不怕殡大。


  看客在网络会有一个极其简单的发声词,呵呵。呵呵没表情。如果有,也是十米开外的表情。也就是在十米开外,我很意外地看到了文学的表情。首先要说的是,文学的表情与“递刀”和“卖国”无关。文学的表情只与作家的身份有关。作家说三道四是作家的本分,挑刺、反思是文学的天性。权力趋于保守,权力希望百姓知足而忍让。文学偏不。文学偏要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出路,在有路的地方找出鲜花,在鲜花的地方找出鲜花的刺。如果找不到刺,文学就把自己当成刺。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学精品证明了这一点。文学如果不是描写“淋漓的鲜血”,一定是在做“(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样的事。王朔在批评铁凝时说,文学不是对人性的赞美,而是对人性的开掘。开掘,没有正面和负面之说。


  尼采说,上帝死了。在上帝死的地方,还有文学。从某个角度来说,文学充当了上帝的角色。文学是以上帝的标准来考察人世的。方方不是上帝,方方只是作家。作为作家,方方不负其名。


  文学的确有阴忧的一面。但文学不会使人面目可憎。相反,因为文学会使人开阔、舒展。开阔和舒展正是人世间温暖的方向。
发表于 2020-4-1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米开外,多好的心理距离。

日记可以写,但需要沉淀。
凡进入公共视线的,必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才是个负责任的写者。
急于送给外国人出版,更是让人不能接受的。

唉。

问好
发表于 2020-4-1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0-4-18 10:48 编辑

有的保持距离不是为了看得清,而是躲得快。提着酱油瓶回家,身上溅了血点怪怪的。
莫言给外国人描绘的是他虚构的中国,方方离诺奖不远了。
发表于 2020-4-18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咋说,她那举动伤害了爱国的人们。
对某些明白懂得文学的人来说,虚构意想都是为文本服务,都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而对于不明白文学可以虚构的如俺一般看客,认为书籍上写就的那些东西就是生活的场景,就是眼前的日子。
这样的人估计占了大大的多数,所以挨骂是肯定的。
至于对错,历史自会留下符号认由后人评说的。
发表于 2020-4-18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量量我的安全距离……
发表于 2020-4-18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方方日记,只是听说俄国以前有一位作家,因为写了有辱俄国的文章被驱逐,然后被美国收留。美国想让这位俄国作家写毁谤俄国的文章,这位俄国作家断然拒绝,他斩钉截铁的说,无论怎样我是俄国人,我还有着一颗爱国的良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姜 发表于 2020-4-18 10:03
十米开外,多好的心理距离。

日记可以写,但需要沉淀。

问好!文化需要沉淀,日记不需要。日记沉淀,那叫回忆录。是不是送外国出版尚待商榷,就算是,也没有违规。至少不违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4-18 10:16
有的保持距离不是为了看得清,而是躲得快。提着酱油瓶回家,身上溅了血点怪怪的。
莫言给外国人描绘的是他 ...

哈哈!哪儿跟哪儿啊,两不挨着着吗。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0-4-18 15:41
无论咋说,她那举动伤害了爱国的人们。
对某些明白懂得文学的人来说,虚构意想都是为文本服务,都是高于生 ...

就怕爱国这个大帽子,好像一举起爱国大旗就全不对似的。文学不都是虚构,还有非虚构。日记算是一种非虚构的形式——这应该是常识啊1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玉洁 发表于 2020-4-18 16:22
嗯。我量量我的安全距离……

不用量,有交规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4-1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楠 发表于 2020-4-18 18:16
没看方方日记,只是听说俄国以前有一位作家,因为写了有辱俄国的文章被驱逐,然后被美国收留。美国想让这位 ...

文学不应该给任何意识形态服务,这是文学的操守。国与国之间其实是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的关系。
发表于 2020-4-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20-4-19 06:00 编辑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20-4-18 18:26
文学不应该给任何意识形态服务,这是文学的操守。国与国之间其实是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的关系。

很对!可惜作为作家方方,她的日记究竟有在为谁服务?当美国德国冠以《武汉日记》,副标题“来自疫情最初震中的报道”。这是否是她的初心,是否是她不应该给任何意识形态服务的标准?
其实,方方日记一开始还是得到了国人大多人的赞赏和支持的,因为她毕竟反应了武汉一开始疫情爆发的真实现状。但是,当这种现状被外国别有用心的大加利用和扩大之时,我们的方方作家是怎么想的?
如果她能声明,不要歪曲我的初心,不要利用我,不要借机攻击我的祖国,那她还是以一个具有国人良知的作家。她现在做到了吗?我们好些人都在等待她的回答。
可想而知,兄弟之间也有反目成仇的时候,但那也是一种家庭之间的斗争,如果因此让外人拿自己当箭手,来射杀自己的兄弟,这个连最起码做人的资格都没有。
小家、大家、国家,同等的道理。方方授权外国出版,国人说她想外国人“递刀子”,这就跟家人闹矛盾一样,转身借助外人,让外人来刺杀自己的亲兄弟是一样一样的。
谁都知道,在全球疫情大爆发的关键时刻,《方方日记》在外国出版,标明了什么?不为意识形态服务,那在此为谁服务?国人总是善良的,如果放在美国,德国、法国、还有俄罗斯,恐怕方方享受的“待遇”不会比这还温柔吧?
到这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文学之意识形态,只是被人家利用当了炮灰而已。
再一个,作为作家,最基本的良知又是什么?
《方方日记》只是反应了武汉初期的部分疫情现状,而且参杂了个人理解的局限和臆想,虽然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出现了准备的不足、判断的失误等等,这也是每个国家都会容易出现的问题。谁也不是圣人,能够提前预知未来。可国家对此失误也是反应的及时,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临阵大换血,对湖北武汉有关领导进行了撤换,对有关人员进行了问责。后期怎么样?国人都看得明白。相比现在的外国,特别是美国,自己做的又怎么样呢?
《方方日记》只是围绕自己看到和经历过的武汉前期疫情状况,不是疫情的全部,何况依照自己的心情好恶添油加醋,以至于现在面临好些问题都无法自圆其说。
作为方方,你为什么不再继续写日记,看看后边都发生了什么呢?她的动机又是什么?又宣扬了什么?不说歌颂吧,就最基本的中国防疫现状都没有完全记录下来,反而只是拿了一半的过程就来博人眼球,这的确不是一个国人作家应该做的。
这就像一家人一样,只看到兄弟姐妹们的缺点,而且还把这种缺点加以放大,让外人再利用起来攻击自己的家人,攻击自己的兄弟姐妹!
方方啊!谁都在等你一句话,你是这样的初心吗,你愿意别人在利用你攻击你的家人吗?

点评

是不是被别人利用,还是它利用了别人?  发表于 2020-4-19 18:07
我一直相信,方方是有忧国忧民之心的。但,真正忧国忧民的人,就不该让自己的作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网上发酵到这种程度时,还一味出版,虚荣心显然大过了忧国忧民之心。  发表于 2020-4-19 08:1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1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20-4-18 18:18
哈哈!哪儿跟哪儿啊,两不挨着着吗。

  另举一例。身在武汉的作家方方写道: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人道精神,不会为了战胜某一场非常厉害的大病,而把其他的病人遗弃。那时你的人道精神会告诉你:必须想尽办法,让这些同样在病痛中求存活的人继续得到治疗。办法不都是人想出来的吗?我们的社会条件不差,国力也不弱,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难事。问题是:你的人道精神有没有让你去为他们着想。你若想了,你就会事先考虑到这一切。唉,我现在经常会唠叨常识问题。而秉持人道精神,就是我们最基本最重要的常识。因为我们都是人呀。
  
  不知方方作家用没用大脑想想,国力是不弱,但可用的人力即主要是医务人员却很“弱”(有限)。除了支援抗疫一线的,和在本地救治危重急症病人的,其余都要禁足。在与新冠病毒这个最危险的敌人艰苦奋战的形势下,医院是个易感区域,很多慢性病人涌去医院治疗很危险。并且医疗资源还达不到派医生上门(这可能又是一个接触感染途径)的程度。这才是“我们最基本最重要的常识”。当然,对于这部分病人应该有办法可想,只是作为非专业的旁观者,哪怕是知名作家,评论几句容易,他评估过风险和成本吗?若是拿出一点建设性意见来也好嘛。
  
  “因为我们都是人呀”,是吗?那么,闲在家里写日记的作家,和拼死在抗疫一线的医生都是人,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拿美好的愿望去苛求无情的现实,很轻松。拿高大上的口号去要求精疲力尽的别人,不厚道。

点评

草兄言是!  发表于 2020-4-20 08:2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白演义 于 2020-4-19 08:29 编辑
一楠 发表于 2020-4-18 22:41
很对!可惜作为作家方方,她的日记究竟有在为谁服务?当美国德国冠以《武汉日记》,副标题“来自疫情最初 ...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局限性,任何一个人都有局限性。孔子伟大,就没有局限性吗?可以有不同观点,但是不能做道德评判,不能像文革那样打棍子、扣帽子。所谓报家丑之说更是无稽之谈。要说家丑,那些涉嫌网络暴力的言辞更像家丑。最新消息,方方把自己的全部版税都捐了——那些骂人的人该厚道一点了吧。
想起一件历史事件,就因为有人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乾隆就把人杀了。乾隆太无趣,满脑子阴谋论!
发表于 2020-4-19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姜 于 2020-4-19 09:02 编辑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20-4-19 08:25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局限性,任何一个人都有局限性。孔子伟大,就没有局限性吗?可以有不同观点,但是不能做 ...

唉,那点儿版税,哪能弥补给国家带来的麻烦、给人民带来的伤害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8 11:53 , Processed in 0.06394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