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90|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仪式话题】死亡仪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4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灯芯草 于 2020-9-4 11:47 编辑

                                                     死亡仪式
  
  关于“仪式”,从字面上看十分抽象,然而细想,它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到国家庆典外交礼节,小到百姓婚丧抓周过寿,“仪式”可谓无处不在且包罗万象。
  
  人这一生,或主动或被动,不可避免地都参与过“仪式”,从孩提时代的满月抓周,到学龄时期的入队宣誓,从高朋满座的婚礼庆典,到乔迁升职的宴请宾客,“仪式”总是带着传统的烙印,适时地出现在我们生活的重要环节。
  
  然而“仪式”又不仅仅是“大型”的、参与者广众的,它可以是公开的、肃穆庄严的既定模式,如开业庆典、祭祀供祖。也可以是自我小众、宽松愉悦的行为习惯,如宗教信仰者的每日参拜,或饮茶爱好者的茶道礼仪。因而“仪式”既可以是约定俗成,也可以是生活常态。
  
  “仪式”大多沿袭古老的传统观念、礼仪风俗,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以表达一种祈愿或祝福,或表明一种信仰或见证,让庸常的生活融入庄严和敬畏,让浮躁的人心懂得尊重和感恩。
  
  “仪式”既可以是美好的、充满正能量的见证,也不乏阴暗腐朽的负面记录,从古老的活人祭祀,到现今的邪教传销,也都让人诚惶诚恐,处处皆是“仪式”。
  
  活着需要“仪式”,死了同样也有许多繁杂而讲究的“仪式”。曾看过一部日本电影,片名叫《入殓师》,这是一部极具“仪式”感的获奖影片。影片记录了一名大提琴演奏员大悟,因失业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他卖掉了心爱的大提琴与妻子回到乡下,在报纸上看到一份关于旅行的招聘,原本以为,这是一份充满新鲜使人愉悦的工作。被录用后还来不及庆贺,却得知这个“旅行”的工作是做一名入殓师。考虑再三,他没有别的更好选择,最终瞒着妻子,成了一名让他恐惧又厌恶的入殓师。
  
  日本的丧葬礼仪繁冗复杂,然而入殓师这项具有日本传统特色的工作,却越来越乏人问津,遭到一代又一代日本年轻人的抵触和漠视。大悟的师傅,或许是日本最后的入殓师,他用他的敬业与责任,一次次认真示范,把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无误地传授给大悟。
  
  从清洁身体到穿衣带帽,从整容化妆到整理送别,有着一套十分严格且规范的仪式,细致到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精准,整个仪式如同一场高规格的“表演”,每一个手势都充满着对死者的尊重与虔诚,亲人怀着凝重的心情跪在一旁,目不转睛地肃穆静观。
  
  一对原本丧失感情的夫妻,丈夫在妻子去世后满不在乎,走过场一样跪在一旁。大悟小心仔细地替他妻子清洁身体并穿戴整齐后,询问死者的丈夫,可有她平时喜爱的口红?丈夫一脸茫然不明所以,他从来就没有关注过妻子喜欢什么。他的女儿快速地跑去房间,拿来女人平素喜爱的口红,大悟轻柔仔细地给女人涂抹。
  
  女人的脸色顿时红润起来,脸上甚至有了微笑的错觉,如同熟睡一般。这时的丈夫像是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自己的妻子已经离去,是入殓师的虔诚和尊重,让她的丈夫惊觉妻子原来是那么柔美动人,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如今来不及对妻子说声道歉,就永远地与她分别。入殓仪式完毕,丈夫对大悟千恩万谢,感谢大悟对死者心怀尊重的入殓仪式,让作为丈夫的自己,记住了妻子在人世间最后的美丽。
  
  难怪这是一个关于“旅行”的工作,人生真的就如一场旅行,而葬礼就是这场旅行最后的终点站,入殓师是亡者在这个世界最后的送别者,送别那些即将结束人世行走的人们,转去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因而这场送别仪式应该是庄重的、虔诚的。这个仪式经由入殓师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亲人对死者的最后尽孝,同时也代表着生者对故人的感恩和忏悔,而入殓师仅仅是通过自己的仪式,完成生者最后的意愿。
  
  大提琴演奏员大悟,通过对逝者的死亡仪式,不仅让逝者得以安息,更让生者懂得感恩和尊重,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和升华,从对死亡仪式的恐惧与厌恶,到对逝者的尊重与虔诚,使活着的人更加珍惜生命,珍惜亲人。他最终得到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与妻子和好如初。
  
  中国的丧葬仪式,相比日本的入殓过程之繁琐,规矩之严苛,有过之而无不及。过去家中高寿老人过世,塔戏台吹唢呐,放鞭炮烧纸钱,从灵位的摆放,祭品之禁忌,到长尊排位、孝衣的分别,无不让人云里雾里眼花缭乱。如今,更有专门的团体从事整个仪式的操办,俗称“一条龙服务”,从挑选寿衣到为死者穿戴,从布置灵堂到寿礼馈赠,白菜清水豆腐,水煮干子米片糕,埋祭品跨火盆,念往生致悼词,整个仪式有条不紊繁而有序。民间葬礼仪式因各地风俗不同又有水葬、火葬、土葬的区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殡葬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使之更具有符合时代意义的环保从简原则。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中国的清明节又叫植树节,是除了春节之外最富有仪式感的一个节日,但凡能赶得回去的亲人,都会千里迢迢地赶回家中祭祖,手捧鲜花,带着贡品,去亲人的坟前寄托哀思。
  
  春回大地,万物萌动,清明节虽是一个祭亲拜祖的节日,却同时被赋予了更多积极乐观的传统意义,更是植树绿化的大好时机,踏青、禁火、插柳,荡秋千,放风筝、吃青团......这些富有仪式感的清明活动,展现着中国传统而盛大的春祭仪式,它不仅表达我们对故人的缅怀和追思,对生活的积极和热爱,同时也是对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敬仰和传承。





评分

1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9-4 11:56 | 只看该作者
看题目吓我一跳,细细读下来才觉得富有哲理,其实人从出生到死亡本身就是最大的仪式感,两手空空来再两手空空去。所谓的仪式不过是活人的一点慰籍罢了。灯灯写的通透,加分支持。另外悄悄问一句,感情你们是组团来的?
3#
发表于 2020-9-4 12:04 | 只看该作者
好高兴看到灯灯又上论坛来,赞一个!
4#
发表于 2020-9-4 12:12 | 只看该作者
活着需要“仪式”,死了同样也有许多繁杂而讲究的“仪式”。

人生苦短,总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场景及事务,无非就是与生死有关。灯灯此篇将所的“仪式”诠释得通透,值得一读!
5#
发表于 2020-9-4 12:13 | 只看该作者
久不见灯灯,问安。天凉了,多保重!

点评

错,天还没凉,秋老虎还在肆虐呢,嘿嘿  发表于 2020-9-4 13:10
6#
发表于 2020-9-4 13:00 | 只看该作者
哇,耶,哈哈,稀罕了灯灯,终于闪亮登场
加分先,赶紧,占座
7#
发表于 2020-9-4 13:12 | 只看该作者
灯灯此文,涵盖古今,纵论天下,囊括了民间流行的传统意义上的仪式感,写得通透,论得周密,着实出彩!
欧耶,我负责鼓掌
8#
发表于 2020-9-4 13:48 | 只看该作者
灯灯老师多才多艺而且兴趣广泛,一篇佳文透出对于仪式的深入了解。
丧仪是人生最庄严的仪式之一,它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态度。如何祭奠亡者,实际上就是生者表达对未来自己的生命的去路的愿望,是一种人文关怀。
9#
发表于 2020-9-4 14:2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仪式,其实是一种陈腐的东西,即无用又劳民伤财。
比如死亡的仪式。
10#
发表于 2020-9-4 14:4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多稀罕啊。美人归来,咱得欢迎,这仪式我自己搞。
11#
发表于 2020-9-4 14:59 | 只看该作者
某些所谓的仪式也是一种浪费,搞来搞去真没意思。就像演给活人看的——死亡仪式(不必要的大操大办)
灯灯,习惯了的东西改变起来太难。你论得真明晰,也挺实在。

今年去世了的人,少了仪式,你父亲肯定也没容许让众多朋友送行。
12#
发表于 2020-9-4 15:01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常来,看见大家都在这里晃悠,这心里也就安坦了。
还再上班吗?升龙见首不见尾……

点评

讲真,俺一直在记挂灯灯,她乍一出来,哇,自带气场哟  发表于 2020-9-4 17:31
小草有情有义的,超赞!  发表于 2020-9-4 17:30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5:11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0-9-4 11:56
看题目吓我一跳,细细读下来才觉得富有哲理,其实人从出生到死亡本身就是最大的仪式感,两手空空来再两手空 ...

题目是有点吓人,中国人忌讳谈“死”,可又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话题,希望内容没有让你感到不适,好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看淡生死。
至于组团,那还真是没有,他们都悄悄地进村,我正好赶上了这一波。;P
谢谢子期加分鼓励。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5:12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0-9-4 12:04
好高兴看到灯灯又上论坛来,赞一个!

来来来,啥也不说,先抱一个。对了,你多重啊?别闪着我的老腰。
15#
发表于 2020-9-4 15:12 | 只看该作者
人啊,好像生死都有仪式。
比如满月宴、比如繁琐的丧事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5 13:48 , Processed in 0.1469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