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8|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思念总比西湖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15 0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24-5-16 09:30 编辑

思念总比西湖瘦


       高铁驶出常州进入丹阳,时间是下午三点半,车窗外是大面积的麦田和小面积的油菜花,以及分布不规则的河流沟渠和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麦苗仿佛被人修剪过,绿茵茵地平铺着,像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油菜花正青春少年,笑得金黄灿烂。阳光宁静安详,春风和煦。高铁平稳地疾驰着,向扬州方向驶去。

      我仿佛从午睡中刚醒过来,看着窗外的风景,耳畔恍惚飘来一首既熟悉又亲切的歌:“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那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轻烟,已消失在远方……”

      这是江珊演唱的《梦里水乡》。江珊是江苏镇江人,典型的江南姑娘,而丹阳隶属镇江市管辖。我初次听见这首歌是1997年,那年我读初二,十四岁,正是朦胧少年,和我同桌的女生是班长,也是学生会主席,是我初中两年最好、帮助我最多的同学,两年后,她辍学去了扬州打工,随后在扬州结婚生子,成了扬州人。扬州毗邻镇江,我乘坐的高铁再行驶十多分钟就进入了扬州大地。

      我沉浸在“歌声”的回忆里落下泪来,突然被女播音员的甜美声音打断,她播报着丹阳站到了。两分钟后,高铁继续向前飞驰,我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窗外的麦田和油菜花。“下一站是终点站:扬州东站。”看着飞速倒退的麦田,我念出了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随之,想起了许多与扬州有关的诗人:杜牧、徐凝、张若虚、刘禹锡、张祜、王安石、汪沆、朱自清……还有隋炀帝、乾隆,当然,最不会忘记的是李白和孟浩然。——千年前的某个农历三月,李白在湖北黄鹤楼送他的偶像孟浩然下扬州,写下的赠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了现在的扬州市对外宣传最负盛名的广告词,特别是由歌词人陈小奇根据这首诗改编并二次创作的歌曲《烟花三月》,由吴涤清倾情演唱,被扬州市文旅局定为“烟花三月旅游节”,从此,扬州人不需要做任何宣传,全世界的人都向往着每年农历三月下(上)扬州,只为一句“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高铁抵达扬州东站是四点十三分。我走出车厢,疯狂拥抱我、亲吻我的是樱花香味的东南风。阳光正在西移,去我即将要去的瘦西湖。

      走出车站来到广场,一座小型花坛里花开艳艳,花坛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绿色弧圈,弧圈里站立着两只大小仙鹤,大鹤的头望着西方,小鹤的头望着东方,弧圈左下方写着“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只仙鹤我似曾相似,是武汉黄鹤楼正门前的两只黄鹤,在此处,大鹤是孟浩然,小鹤是李白,他俩的头望着对立的方向,是惜别,也是思念。“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李白送别孟浩然离开湖北时的赠言,弧圈背面左下方写着“扬州是个好地方”,是孟浩然到达扬州后捎给李白的信。

      我没有听见《烟花三月》的歌声。樱花味的东南风比在站台上更温甜一些,拥抱我的力度也更猛烈一些。广场上有好几棵樱花树,都是瘦樱,都花繁满枝,都笑容亲切。花瓣像蝴蝶一样,一群又一群地离开枝头,漫天飞舞,落在我的头上。她们似乎很懂得我此时的心情,知道我从哪里来,知道我是哪里人,她们以这种优美温柔的迎接方式告诉我,不要伤感,不要孤独,扬州城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好朋友,都是你的知心人,扬州城里的每一个人都会为你分担忧和愁。



       李白时期的扬州城大过今天的上海,今天的扬州城小如我的家乡,一切都因为思念过浓,人瘦了,花瘦了,柳瘦了,湖瘦了,城市跟着一瘦再瘦,瘦成了今天的模样。因此,在现代化高科技的今天,扬州城没有地铁,也没有共享单车,但公共汽车、共享电动车很方便。此时,太阳已经变成了夕阳,圆圆的,红红的,静静的,继续向瘦西湖而去。

       我在杭州出发前,将住宿位置定在瘦西湖附近,挑选的是一家民宿,店名叫“湖畔人家”。下单前我联系房东张先生,他很礼物地回答着我的每一个问题。下单后,他给我发来了游玩瘦西湖的主要景点视频和最佳旅游路线,出发当日,又给我发来民宿的具体线路导航图和大门及客房门的密码,告诉我在扬州东站乘坐20路公交车,在扬州师范大学南门下车。

      我按照张先生推荐的线路坐上了20路公交车,中途要经过二十个站点,但每个站点之间的距离都不远,平均几分钟就能到站,路上不堵车,因此,半个小时就到达了扬州师范大学南门。

      我坐在公交车后门第一排位置靠窗边,车窗能打开,一路上沐浴着各种花木气味的香风,陶醉在烟花三月扬州城的诗情画意里。车过广陵大桥前,窗外有许多油菜花田,花儿开得春风得意,香风飘进车窗,急不可待地沁入鼻孔,我闻到了浓烈的乡愁,掀起了浓烈的思念。车进城后,路边开得最多的花是樱花和紫荆,樱花的花瓣大多像西府海棠一样的浅浅瘦瘦,花色大多为白色,是我最喜欢的樱花。路边还有许多已经变成翠绿色的垂柳和长出嫩绿色叶片的梧桐树,在夕阳里诗意着扬州城晴日春天的黄昏。

      下车后,我沐浴香风去往“湖畔人家”,走过柳湖路,不经意间来到了瘦西湖南大门,看见了瘦西湖,看见了瘦西湖里的船只,看见了倒映在湖水里的春花、绿柳、亭台楼阁和夕阳,看见了湖水里的粼粼涟漪,它们是晚风正在书写的春江花月夜。



    “湖畔人家”离瘦西湖南大门700多米,到达时,夕阳已经归隐,只留下淡绿色的晚风在诗意着这座城。夜晚的瘦西湖是诗人徐凝的“二分无赖是扬州”和丘逢甲的“二分明月忆扬州”,是现代人穿回古代,站在湖上、堤上、船上、桥上用古人歌咏扬州的诗句和他们的故事倾情演绎,给观众沉浸式体验昔日扬州城的繁华与富庶,风流和浪漫。

       我是孤独了很久的人,不习惯歌舞升平的繁华。尽管扬州是中国的月亮城,今晚有可能看见镰刀月,更能演绎出瘦西湖的瘦,但我还是拒绝进去欣赏。我选择住宿在瘦西湖附近,是为了第二日清晨进去欣赏烟花三月宁静的自然风景。

       阳历四月是扬州人的烟花三月,也是全中国人情感里的四月天。我的一位诗友在成都旅游,她抵达成都后写诗:“耳边响起那首歌的时候/已帮我做出选择了/我不喝酒。但我想去那个酒馆坐坐/想去那些宽窄巷子。”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扬州城也有许多小酒馆和宽窄巷子。

       我步行到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老街,全长1122米,古色古香,很适合欣赏夜景。街面市井繁华,商家林立,有许多老字号店铺和名人故居,明天我要参观的个园就在这条街上。

       我在东关街的一家奶茶店买了一杯茉莉花味的扬大酸奶,店里放着童丽演唱的《烟花三月》。“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相逢在扬州。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我被这几句歌词渲染到了情绪,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东关街也是一条美食街。扬州炒饭、扬州狮子头、蟹黄包、五丁包、三丁包、盐水鹅、烫干丝、文思豆腐等都是扬州特色美食。在扬州,要想认认真真地品尝正宗淮扬美食,一个人是有些尴尬的,一份正宗的扬州炒饭要268元。我在连接东关街西头的彩衣街吃了一份25元的扬州炒饭,没有吃出扬州味道。



       天气预报显示,我在扬州的这几日不是大雨就是中雨,但抵达扬州后,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可我还是担心第二天的天气。第二天一早醒来,窗外一片清明,鸟语打着口哨,气温最高二十一度,最低十六度。我穿了一件长袖衬衣便出门去往瘦西湖南门,五分钟路程,小鸟在前面带路,天色靛青,风味甜凉,柳条是翠绿的,樱花、海棠花、桃花是粉红和洁白的。

      早晨六点是瘦西湖开门时间,我是当日入园最早的游客。入园后,一路沿湖向东,向西,向北三个方向随心所欲地走,慢慢欣赏。湖两岸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和各色各名字的春花,尤其是红色和白色的碧桃花开得最鲜艳。

       因湖时宽时窄,窈窕婀娜,故瘦;因湖时隐时现,故给人总是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因湖上的亭子多,故是一座水上园林;因湖岸的绿柳、春花能清晰地倒映在水中,与蓝天相接,故比杭州西湖美;因诗人歌咏扬州的诗多,典故多,皇帝亲临它多,故故事多;因清朝杭州籍诗人汪沆的“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一诗,故它的名字从最老土的保障河变成为了最有诗情画意的瘦西湖;因李白的诗和陈小奇的歌词,吴涤清、童丽等歌唱家的演唱,故思念总比西湖瘦。

       因还未到清明假期,也不是周末,我从进园到离园,里面的游客都不多,我所走的每一处,欣赏的都是烟花三月瘦西湖的风景,不是人景;因气温适宜,微风不燥,全程五个小时走下来,没有流一滴汗。隐藏在二十四桥附近深处有一家“谢馥春”化妆品店,古意清幽,化妆品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一首被天使吻过嗓子的女歌声《烟雨唱扬州》循环播放着,我停足了二十分钟,听得如痴如醉。我抬头看天,天色很青,有一种等烟雨来的前奏。

       四十分钟后,我从扬派盆景博物馆出来,天真下起了雨。雨点不大,落在湖里变成一个个小小句点,雨声细密,像扬州清曲。有游客撑开了各色雨伞,更多的游客淋着雨继续赏景。雨是青色的,伴着风飘逸,有樱花的味道。游船在湖里穿过桃红柳绿,流动成一幅画。



       扬派盆景博物馆是瘦西湖从南门到北门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我从北门出来后朝斜对面的大明寺走去,气温在降,雨大了起来。我走到一处亭子里取下背包拿出外衣穿上,然后拿出雨伞撑开,继续走向大明寺。

       雨越下越大,落在地上、植物上,声音清亮,但不是瓢泼大雨,也不是狂风暴雨,所以,给人的感觉仍然很美,印象里,这才是真正的烟雨唱扬州。

       我只在大明寺门口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去到附近的公交站台等开往何园的公交车。下车时,雨小到不需要撑伞。

       何园在徐凝门大街66号,对面有许多餐饮店,但没有适合一个人吃的小店。我来回走了两趟,最后进了一家名叫“烟花三月”的淮扬菜餐厅,餐厅大门两边写的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淮扬美食广陵缘”。进去后,一个男孩站在收银台前看菜单,他看了我一眼,问我是不是也是一个人用餐。我回答是。他问可不可以拼个桌。我欣然同意。

       我俩点了三个淮扬菜:烫干丝、香菇油菜、“三和四美”萝卜酱菜,一共88元,两个人平分,各44元。另外我单点了2个狮子头,送了一个给男孩。

       男孩姓刘,90后,河北人,在北京工作,这次是出差到宁波结束后过来扬州旅游的。他说他刚从何园出来,下一站去瘦西湖,他问我的行程是不是也是这样安排的,如果是,刚好有个伴。我遗憾地说,我的行程和你相反,我刚从瘦西湖出来,吃完饭后进何园。我俩都表示相见太晚。

       男孩是我在扬州遇见的真正朋友。他的姓氏是我那位已经成了扬州人的初中女同学的姓。

      吃完饭出来,男孩买了一瓶扬大樱花味酸奶送给我喝,然后道别。人生长恨水长东。就这样,我俩在扬州即相逢,却匆匆。



       何园原名“寄啸山庄”,被称为晚清第一私家园林,是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设计风格是在中国古典江南园林与建筑的传统基础上另辟蹊径,并融入了西方园林和建筑文化元素合璧而成,成为中国私家园林中的一枝独秀。曾经寓居在何园的人很多,都是社会名流,因此,何园的传奇故事也很丰富。

      走进何园,雨又下大了起来,在东大门后花园我看见了粉色和白色牡丹,花朵淋着雨露,楚楚动人,清风摇曳,国色天香。扬州市市花有两种,琼花和芍药。在瘦西湖,我看见了少许琼花盛开,但没有看见芍药花开一朵。芍药花同牡丹花花形相似,弥补了我来扬州没有看见芍药花的遗憾。

      上二楼,在复道回廊上穿行,向下欣赏园里不同角度的雨景,古典诗词里江南春天的美全部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个园在东关街上,也是一处私家园林,是清嘉庆年间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所建。个园的名字很有意思,资料说园主人爱竹,在园内植有青竹万竿,取“竹”字半边“个”为园名,即“个园”。而我觉得,直接译成黄至筠个人的私家园林更能表达出他的本意。

      个园最著名的景点是中部花园里的四季假山。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假山石材都不一样,春山为笋石,点缀出十二生肖,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周边植有青竹和牡丹。夏山为太湖叠石,象征夏天变化多端的天气,植有柏树和松树。秋山为黄山石,烘托出秋天群山的挺拔,植有枫树。冬山为宣石,又名雪石,象征积雪未融化的寒冷景象。冬山迎着春山,意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情,给人营造出希望。个园以四季假山取胜,被誉为中国园林中的孤例。

       我是从何园出来后去个园的,路过皮市街到东关街,从南门进入,也从南门出来。四季假山的知识是蹭导游的讲解听来的。参观园林,若不聘请导游,自己也没有园林和建筑学知识,是很难欣赏出它们各方各面的内蕴之美。

       个园北部是一片竹林,大部分游客都在欣赏四季假山,因此,这里的环境很清幽。现在正是春天,竹叶青青郁郁,又遇上潇潇洒洒的春雨,走在竹林间,能清晰地听见竹露滴清响。竹园里有一个竹里馆,我站在馆里聆听春雨打着竹叶发出来的优美清曲,犹如在听王维弹琴。


       在瘦西湖附近的大虹桥路边,我遇见了李白,他一袭黑衣,目光向天,左手高举酒杯,右手握着毛笔,身旁的一块假山石上写着那年烟花三月他在湖北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赠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身后有几株绿柳和几棵碧桃、樱花、海棠花,右边是大虹桥人行道路。此时是傍晚,路上行人不多。我停下脚步看他,此情此景,总感觉他这姿态不像是与孟浩然在作别饮酒写诗,而是他独自一人举杯对月在饮酒作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越是认真看他这尊雕塑,心里越是这样认同我的理解。这个被后人称为诗仙的大唐浪漫主义风流诗人,一生桀骜不驯,一生行走万里山河,一生广结朋友,特别是这几天,网友们都在议论他和扬州市文旅局,说他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帮助扬州市文旅局打败了全国所有文旅局,说李白才是真正的扬州市旅游局局长,大家都在谈论他的诗歌成就和他性情的桀骜,生活的风流和人生的浪漫,只有我觉得他的一生活得同我一样孤独,比如我看着他这尊雕塑,明明身边假山石上写的是《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而我非要想象成他在写《月下独酌》。

      其实,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后是很孤独的。孟浩然也是赫赫有名的唐朝大诗人。他下扬州后,我们没有看见他给李白回一首诗,也没有见到他写给李白的只言片字。中国从有文字记录历史以来,人与人之间最在乎的是礼尚往来,尤其是文人,只要结交了友谊,就一定有诗词酬唱。李白同孟浩然友谊情深,奇怪的是,桀骜不驯的李白一生中给孟浩然写过很多首诗,除了这首广为流传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外,还有一首比较有名的《赠孟浩然》,开头两句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由此可见,李白对孟浩然不只是欣赏,而是崇拜。孟浩然写给其他诗人的诗也有许多,比如王维、王昌龄、张九龄等,但我们没有看见一首是写给李白的。文人都很感性,尤其是李白这种性情中人,很难想象,孟浩然身上到底具有什么样儿的人格魅力,能把李白给征服和迷倒。

       李白的雕塑和他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立在这里,我从《月下独酌》的思绪里又回到了《烟花三月》的歌声里,觉得这里的李白是他在湖北长时间等不到孟浩然捎给他消息而过度思念和担心,亲自下扬州来找他,但没有找到,身上的钱花完了,在扬州城又无亲无朋,实在走投无路,来到这里看见了这面可以写诗的石头,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寻人启事,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孟浩然,只能悻悻然地离开扬州,去了安徽宣城找他的另一个好友汪伦,那首他人生中最孤独的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烟花三月》这首歌1999年获得首届中国旅游歌曲大奖赛金奖,那年九月,我读初三,我的那位初中女同学因家庭原因而辍学,从老家出发去到武汉,在武昌(也许是汉口)火车站坐上开往扬州的火车。我俩最后一次见面是那年的九月一日上午去学校报名的路上,我朝学校的方向走,她骑着自行车拖着被子往家里走。我俩见面后,她一边哭一边同我打招呼。我问她为何要把被子拖回去?她没有回答。

       我俩分别后,以书信的方式联系了四年。2004年我漂泊在郑州,春日的一天,我用路边的公用电话给她打完电话后,整整二十年没有再联系。

        这些年我多次去武汉,每次路过黄鹤楼,我都会听着《烟花三月》走到武汉长江大桥上,望着扬州方向的江水轻声地问她:班长,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我吗?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2021年农历三月,我从武汉返回杭州时,决定先下扬州,但还是放弃了。三年后的烟花三月,我从杭州终于来了扬州,来的头一天我去了西湖。这次我来扬州是为她而来吗?我问身边的李白。夜色覆盖了他的雕塑,只有瘦西湖的风在吹,吹,吹,吹瘦了我的思念。

       第二天下午,我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出来后坐公交车去到扬州东站返回杭州,进站前,来到广场的樱花树下收集了一捧残存的樱花瓣,面向瘦西湖的方向默读着我十多年前写给她的诗,将花瓣撒下。

      ……

      影子落在怀里,风吹走了我的故事
      吹来了
      烟花三月瘦西湖里的思念
      和一弯新月,以及,一尾锦鲤
     ……

     我珍藏着你的每一封来信
     来信的每个汉字,我都能倒背如流
     就像我在梦中呼唤你的名字
     一遍清晰过一遍
     ……

       2024.4.6—4.9  杭州·钱塘

评分

1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9:42 | 只看该作者
之前版主推荐的几个排版软件都不能用了,中财这排版又不能自动规范操作,手动起立又总是不畅通,太累了。
严重建议中财管理局在这方面改善一下。
3#
发表于 2024-5-15 09:55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很多,但读起来却不觉得冗长。它们有韵味,有情感,有意境。
4#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0:05 | 只看该作者
麦子熟了 发表于 2024-5-15 09:55
文字很多,但读起来却不觉得冗长。它们有韵味,有情感,有意境。

感谢老师第一时间来读。这中财排版不行,怎么操作都弄不好,痛苦。之前的版主推荐过几个排版软件,很不错的,但现在一个都用不了了。

中财论坛自从2015年升级过后,排版至今都不行,没升级之前都很好操作的。我也是醉了。

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作品,论坛、网站的作品,质量好是很重要的,但说实话,排版比作品质量更重要,一篇作品就算写得再好,排版一塌糊涂,根本就没人愿意看。哎!
5#
发表于 2024-5-15 15:4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美文,文思泉涌,一写就是长篇大论。欣赏学习!
6#
发表于 2024-5-21 11:1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主要是描写瘦西湖的风景及一路走来作者的观感。文章情景交融,在写景之时,更注重对心理的刻画,在舒情之时,更注重内心的感悟。思想上的放纵奔流与文章旁征博引,将历史、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人对瘦西湖和扬州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欣赏骏森佳作,问好!
7#
发表于 2024-5-21 18:26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24-5-15 10:05
感谢老师第一时间来读。这中财排版不行,怎么操作都弄不好,痛苦。之前的版主推荐过几个排版软件,很不错 ...

现在只有忍俊不禁九宫推荐的第一个好使,我也一直用那个。其它板块基本都休息了。
8#
发表于 2024-5-21 18:32 | 只看该作者
长相忆,长相思,总道有情也伤心……
有些人适合出现在文字里,因为已是过客。有些情,只能珍藏在心底,曾经给予的温暖,也会永远记忆。
读过,问候,祝安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9:25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4-5-15 15:44
欣赏老师美文,文思泉涌,一写就是长篇大论。欣赏学习!

感谢匡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
感动匡老师一手给人肉体健康,一手给人精神幸福。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9:27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4-5-21 11:14
文章主要是描写瘦西湖的风景及一路走来作者的观感。文章情景交融,在写景之时,更注重对心理的刻画,在舒情 ...

薛哥好。烟花三月去了一趟扬州,天气好,景色好,人流不多,扬州春天的阴晴风雨和夕阳天气都见到了,加上自己的一些故事,回来后就写了这么一篇文章,仅做纪念吧。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9:27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4-5-21 18:26
现在只有忍俊不禁九宫推荐的第一个好使,我也一直用那个。其它板块基本都休息了。

还有一个排版软件存在?我去看看。没有排版软件,论坛又不遵守我们已经排好的显示,很痛苦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9:3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4-5-21 18:32
长相忆,长相思,总道有情也伤心……
有些人适合出现在文字里,因为已是过客。有些情,只能珍藏在心底,曾 ...

哎呀呀,久违了,久违了,小草姐姐。狠狠的一个。

论坛这几年我来得少了,主要是写得少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都变得淡化了。

这篇散文是今年去了一趟扬州回来写的,写完后感觉有些东西没有说完,而用散文又不容易表达,于是,就写了一组诗。

初夏了,江南已经热起来了,你们这边应该正是春天吧,祝小草姐姐春天快乐!幸幸福福。
13#
发表于 2024-5-22 10:29 | 只看该作者
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
14#
发表于 2024-5-22 16:40 | 只看该作者
特别佩服心旷的一点是,去哪儿都会留下让人动容的文字
早就清楚心旷这些年的过往,理解心旷的不容易,他的才情文字可见,他的善良天地可鉴,哪怕心旷再谦虚,他的文字总有别于常人的闪光点,让人感慨万千。
讲真,我断然写不出如此的诗情画意。
必须点赞!
15#
发表于 2024-5-22 16: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去过扬州多次,每每行色匆匆,从未去过瘦西湖。
5月8日晚上到了扬州,次日一早去了客户单位,时近中午就上了去安徽池州的高速,因为赶时间
所以特别欣赏心旷有时间能出去走走,赏赏景,写写文,记录生活中的日常。
杭州已于17日入夏,炎热将至,心旷,多保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02:27 , Processed in 0.13264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