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沟,荷塘,井
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想来沙洲老家通南北的子午沟名出于此吧。如今那条子午沟已淤塞了,而一辈辈劳作在子午沟旁的沙洲女子的旧时光总牵扯我的心弦,那些个印象就是不肯在脑海里淡去,时不时引我将记忆里装着那些女子信息的匣子打开理一理,一不小心就会让子午沟、荷塘、井等地址掉落于地。
记事起子午沟就依在村东,浅而窄,但能行船,是人工开挖的串连了几个池塘的水道,明显是用于女人洗污物。沟沿上少不了乌桕槐柳之类的杂树打扮四季,沟边有的地方长着稀疏的芦苇,更多见的是人们植下的茭白和菖蒲,三三两两的鸭子成天在里面扎猛子,觅螺蛳。子午沟逢着池塘处变得宽敞起来,近旁的人家在里面撒下菱角,甚至围起网箔来。
听老人们说,没围新圩以前,沙洲上的男人们除了耕种那点少得可怜的田地,大多时光在下湖打渔、捋菰米中度过。女人们顶多在菱荡摘菱,让炊烟一日三餐按时飘举在村庄上空,比起男人更适合在水埠浣洗,临石臼湖而居的人家在湖边用青石板折叠出三两阶踏步的埠头,傍丹阳湖的人家用榆木桩椿树板搭起水埠跳。小小的沙洲地,人们结起亲来,婆家,丈人家大多不出十八个村子守着的小岛。早先男人上街买卖物件要么动肩挑,要么荡着船走石臼湖或丹阳湖,水埠上邻家女人一边抱怨昨日小儿子吃饭打了碗,一边央他代买一筒二碗,不出半日男人让自己的女人将十个精细的饭碗送到邻舍家里。沙洲人走亲戚(本地叫行亲)是女人家的事,从不让男人行亲,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乡风,大概是怕瞎耽误了男人家耕种渔猎的工夫。舅母身上不好过了,侄媳妇坐月子了,女人们挎个竹篮步行去探病或看外甥就成。若是想接小脚的老娘来家住,自己可划了鸭船由子午沟回娘家,即便起了风也不用担心小小的子午沟能起风浪,载了老娘一同回来方便得很。这一层方便,当初沙洲的先民扎根下来围长宝圩时便想到了,于是纷纷拿起锹,挑起圩篮,开通了这条女人的运河。
沙洲的天是由鸟鸣啼亮的,天蒙蒙亮,女人起身拎着马桶到子午沟边自家的粪窖边倒了,然后就着子午沟的水用竹刷子将桶刷干净。倒完桶子的女人回来后便是开鸡窝,解鸭舍,喂鸡鸭,接着扒灶灰,匆匆地梳洗,然后烧早饭,喊妹头伢力们起床。趁大家吃早饭的工夫,女人已将脏衣服洗了,拎到西边水埠上清了,返回来在绳上晾了。遇到起大风的日子,湖水浑浊不堪,女人便将大盆小桶的衣裳带到田间的荷塘去清洗。
子午沟东边是乡亲们赖以活命的圩田,窄窄的田地边缘是圩埂,也就是石臼湖大埂,站在埂上放眼东望,石臼湖烟波浩渺,远山的轮廓仿佛抹在天涯之外。在埂上朝里看,一块窄长的水田里零星地点缀着一些荷塘。荷塘的形状很规则,有四四方方的,有阿拉伯数七字形的,有长方形的,显然不是天然的池塘,是人工挖出来的。丹阳湖的浅水里尽是野红花藕,沙洲人不至于为了吃白花藕,将好好的圩田开成藕塘吧?老人们的嘴会告诉你每一个荷塘其实是一户人家遭难的记录本,是那户人家的女人哭天哭地的泪滴。
地少人多的沙洲上那点耕田总糊不饱嘴,欠肚子的那份口粮得向湖里要,然而鱼虾不能当饭吃,湖里出菰米芡实菱藕不可能像土地那样高产出粮,打上来的鱼虾也卖不出几个钱去买粮。有的人家去跑船,有的人家牧起了鸭,无非是变着法子弄粮。能挣下一座四水归池的砖瓦房,置办上几亩田地,或者开一爿杂货店什么的那是老天保佑。若跑船折了本还不起高利贷,或者牧鸭的人家遭了鸭瘟,甚至下湖的男人遭了风浪溺亡了,死了的实不幸,活着的更难,欠下的一屁股债要还,只有卖房卖田甚至卖儿卖女一条路可走。
卖田也就是让买家在你的田里挖土,自然是深挖,最后落下一眼深深的池塘,就像女人蓄满泪水的眼窝,即便栽上茭白,种下藕,总打不出米粮来。家乡早先这种买遭了难人家的田地方式充满着温情,不是赶尽杀绝,让失了田地的人每年还能收获一塘藕和一塘鱼的出息。从另一方可看出土对沙洲人是多么的宝贵,买家得了那土是填了洼地有了耕田,还是填了洼地给子孙置下了宅基地?大概没第三种可能了。想想以前人对土地的那份感情,几乎是手里捧着性命的那份情意。
由荷塘清衣回来,女人赶紧扒拉几口早饭,随后挑着粪桶兑上子午沟的水去浇菜园。长宝圩的村子狭长,西边靠着丹阳湖,东边紧挨着子午沟,日子是有些清苦,水要多少有多少,只怕年年夏天水大防汛防不住,所以整个村子没有一口井。女人的姐姐嫁在上浪埂南边刘杨村,住在四四方方的村中心,上个水埠费脚力,姐姐家屋旁的菜园里就有一口井,不用的时候盖着苇箔的井盖,以防树叶什么的落到井里污了井水,还省了淘井这桩麻烦。每逢夏天,妹头伢力吵着喝井水,女人有时便挑了两只饭桶到姐姐家打井水。姐夫每天早上打渔回来顺便摘些荷叶回家,方便前来讨井水的人覆水之用。挑着水面漂着荷叶的饭桶,井水便不会晃出来,回来分给东家西家的井水还带着荷叶的清香。
女人羡慕姐姐冬天用冒着热气的井水清衣裳,娘家祖李村村前就有一口古井,以前做妹头时,冬天帮母亲用村前古仙井的井水清衣服一点也不冷。女人自小听惯了爷爷说古仙井和永乐国师祖隽的故事。连祖氏族谱都有记载,南宋嘉定元年,天大旱,石臼湖干涸,村民饮水犯难,祖氏四世公万四率众掘井解民困,过往行人也受其益。这口救苦救难的井传到明代万历元年,适逢明成祖选才纂修《永乐大典》,祖李村的祖隽在列,因其年幼丧父,念孤母一人在家,迟迟不能入京受命。后来还是明成祖下御旨将祖氏古井赐于祖隽母亲为私家水井,祖隽才入京纂修永乐大典,七载告成,受封广陵王。因思母心切,辞官归里尽孝慈母。后来传说祖隽得道成仙,人们称那口井为古仙井。
女人喝过古仙井的水,懂得让伢力们上学攻书是和耕田种地一样要紧的事,只是无力让伢力们干世上这第一等的好事。女人还和男人们一样懂得最简单的道理:什么是家?人有了灶,有了窖才是有了家。安居乐业是沙洲先民们扎根沙洲的原动力,耕地确实太少,依靠着靠水吃水的东西两湖,也能将灶火烧得旺旺的,数着粗茶淡饭的日子往前走。沙洲不乏水,所以少井;沙洲少耕地,因而人们不想让水田被挖成荷塘。石臼湖和丹阳湖是老天赐给沙洲男人们闯荡的英雄用武地,男子们便挖条子午沟让种菜不耕田、织网不打鱼的女人们持家。
如今石臼湖已不堪负荷养殖,丹阳湖早已名存实亡,还有人如我想着昔日的湖光么?子午沟,井们早完成了它们的使命而寿终正寝,那口设为景点的古仙井也提醒不了几人想起先前来,我还是捡起子午沟、荷塘、井这些个地址,关上旧时光的匣子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苇岸-弦歌 于 2011-3-22 23:0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