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色生活系列之十九:会过日子的女人(散文)
■ 文/于文华
“来两条软云烟,再来四盒零的,两箱优酸乳……”
“太贵了。5元、7元的就行了。咱家的人,太贵的烟,真的抽不惯。”
“你不要管。买啥东西我心中有数。有水果吗?哦,有,好。来一大把香蕉,6斤小金橘,6斤红富士苹果,6斤砂糖橘……”
“谁让你花这么多钱?大手大脚,随便买点啥就成了。这么大方干什么。再买,我可要走了。”
“走就走,我保证不拦你。知道你家在哪里。你前脚进门,后脚就赶上。不买到心满意足,兜兜里只剩下回去的路费,我是不会罢休的。”
“你咋知道我家住在哪里?不领你,叫你自个儿找去?”
“找就找。谁鼻子地下不长一张嘴。再来两斤花糖,两斤花生。有白糖没有……没有,那来点那个啥?”
“好了,好了。你恨不得把人家的商店搬到我们家。这次我可真的不理你了。”说话间,一个高挑个少女,欲说还休地走出我家的店铺门,向车站方向走去。
地下一堆东西,正付钱款的小伙儿急了,忙高喊:“你把东西提一下,我不买了还不行。坐什么轿车,打的。”姑娘说走是假的,她回过头,提了两箱优酸乳,走到路边。小伙儿一手提着香烟,一手拎着水果袋。剩下的东西我帮着,一股脑儿提到了车上。
你或许已猜测出来,这是一对正在找对象青年男女对话。在他们说这番话之前,那位25、26岁,长得有些精干、帅气,说话有些内秀、有些拘束的武威小伙儿,来到我家店铺里,客客气气地问妻子:“阿姨,我在你店里等一个人。一会儿她来了。我再买点东西行不行?”说话听音,卖东西善于察颜观色的妻子,一听有买卖,焉有推辞之理,满脸堆笑,忙忙让到凳子上坐下,口里连声应承:“行,完全行。你款款儿坐着,慢慢等。”
见小伙儿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的样子,妻唯恐他走出店门,和他拉起了家常,好让其心绪安定下来。我端坐在里间卧室的床上,一面隔窗关注着、聆听着、猜测着。“看来你在等对象?”妻是过来人,一句善解人意的问话,让小伙儿脸格外红润起来。“你咋知道我在等对象?”“你这副巴猴猴的样儿,这般急切切的神态,不是心爱的人,啥人会让你这般痴往?听说话你是武威人,咋跑到我们这里找对象?”小伙儿倒也实在,毫不隐瞒,瓦罐里倒核桃般,一五一十,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哦,是这样。我们是通过QQ聊天认识的,在网上谈了一年多了。不瞒你说,今天是第一次正式见面,尽管视频上看了许多次,真人还没有见过,有些担心、害怕?”“怕什么,姑娘又不会把你吃了?既然聊了那么长时间,说明你们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小伙子嘛,怕什么。你胆子放的大大的,不要胆怯。不是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第一面,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小伙子像学生似的屏耳细听,不时点头赞许。我从内心佩服妻的这一番说教句句合情合理。见小伙不时向路边瞅一眼,又低头默想着什么。妻又问他:“你家在城上吗?做什么的,看起来不像是找不上对象的主,怎么舍近求远,非要到这里找对象?”“阿姨,说实话。家里父母开着个超市,自己开着个服装店,保媒的自荐的对象几乎天天有。店里雇的几个姑娘,也多次或请人或自我推销,可我一直没感觉,受看不中用。城里的姑娘,十有八九只知道享受、打扮,不会锱铢必较过日子,就想着找个心眼好,人实诚,长得还算可以,家在农村的姑娘,自身没有优越感,嫁到城里,会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会精打细算过日子……”。
我打心底佩服小伙儿的打算与想法。一般男人的择偶标准,相貌不是第一位的,关键就是找一个珍惜生活,会做菜,会煲汤,能做家务,孝敬双亲,踏踏实实,一心一意跟着男人生儿育女过日子的女人。而找一个会过日子的女人则是男人的福气,儿女生活富足的保证,家庭幸福的基础。西北有谚:“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意思是做男人的就要顶天立地,勇于承担,敢于负责,出力流汗,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往家里搂钱(当然,这并非靠违法乱纪,投机取巧,而是靠诚实劳动,合理合法获得),为妻儿的幸福快乐,为家人的欢颜与笑脸,舍得力气与汗水。当女人的则要像匣子一样,将男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妥善保管,合理使用,让家庭开支常有盈余,“匣匣”里经常有钱,过日子才不会心慌,讲究细水长流。这样的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提起擀杖会擀面,拿起绣针会飞针走线,捉起剪刀裁剪缝补衣服,干起家务有条不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家庭能不和睦幸福。而有这样的女人做坚强后盾,辛苦经营“大后方”,男人在外出力流汗,吃糠咽菜,爬冰卧雪也心甘情愿。
过日子不仅仅是柴米醋盐,不仅仅是房面油菜,不仅仅是吃吃喝喝,穿穿戴戴那么简单,还包括子女的抚养教育,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家庭用度合理有序——讲究开源节流,注重精打细算,提倡节约节俭。有俗语说:“吃不愁,穿不愁,谋划不到是正愁”,会过日子的人知道轻重缓急,会运筹帷幄家里的各种开支花销,明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从来不铺张浪费,寅年吃卯粮。
一个人的素养,除了来自家庭熏陶、学校教育、自身努力,很大程度来自环境影响、父母传承与后天锻造。会过日子与学历无关紧要,与认知程度联系不紧,更多的来自父母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来自个人自身的自我实践、个人修为,来自地处的周围环境、社会生活氛围影响,来自岁月的风雨历练,人生的不断积累完善。学校有位女老师,自幼父母双亡,在福利院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乐观开朗,对谁都舒展笑脸,对谁都一团和气,无论是谁遇见,总是笑容满面地喧几句。穿戴打扮时尚新潮,一旦回到家里,会立即脱去华丽衣服,换上居家过日子的平常衣服,上楼之前,她家举凡劈柴、抹煤块、砌炉子……这些男人干的脏活苦活,她换上一套帆布工作服,有板有眼干的欢实而卖力。夏天,她将辣椒、茄子、萝卜等菜蔬,或切为块,或串成串,或剁成丝,风华,晾干,待冬日菜价大涨,一样一样拿出来,开水一冲,加肉和调料,虽不那么新鲜,但照样让家人吃的可口、舒心,日子过得滋润、实在。
花开百样红,人亦千面孔。若说相夫教子、持家有方是传统女性的特质与秉性,则现代女性不应也不能完全抛弃一些居家过日子的基本尺度。知道一位女子,成家后好吃懒做,或是让男人带着游走各种饭局,或是到同事亲戚朋友家蹭饭,或是一家一家餐馆里吃饭,每月家里开灶不到数天,这样的女子让男人的胃如何忍受——估摸着吃饭前领着孩子串门,人一央着吃饭,自会毫不客气会连男人也叫来一块吃。一次两次尚可,知道她有这样的习惯,再好的朋友,也会将其拒之门外,吃过数次闭门羹后,才渐渐明白为何不受人欢迎。这样的女人,即使男人挣再多的钱,日子也过得马马虎虎,稀松平常。
我母亲与岳母,属于典型的外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两家的日子自然大相径庭,有天壤之别。母亲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喝凉水”的生活原则。有钱的几天,天天有酒有肉,家里的饭菜让人以为提前奔入小康,待无钱可花时,粗茶淡饭,好像又返回解放前。父亲虽说是一介农夫,但不大热衷于种田,每年打下的粮食刚刚够吃,家里基本没有余粮。门前尽管有沟渠,常有流水淌过,可家里的花园没栽活一棵像样的果树,庄前屋后长着几十棵无多大价值的白杨树。一辈子倒腾着经商,但手头资金不大,不大注意成本核算,那天挣的多,就大鱼大肉。干了几十载买卖,手里没积攒下几个养老钱。而岳母成年累月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家中的花园里千方百计移栽了葡萄、梨树、苹果、杏子等果树,虽无水可浇,岳母套着骡车,到几里外的水渠里一趟趟拉水,水浇的足足的,辛勤呵护,多方照料,硬是将一棵棵树如愿挂了果,九、十月全家人上阵摘了,除了自家吃,连几个女婿家都分享到甜美果实。一到夏秋,岳母种的小白菜、青菜、韭菜、辣椒、茄子……等各种菜蔬,保证了炒菜做饭的基本需求。门前还开辟了一个大菜园,种的油菜籽,用来榨清油,包菜和大白菜铲下来,冬春两季的吃菜就有了保证。岳父虽说是国家教师,除非重大节日及来客才割肉吃,日子过得非常节俭。年年舍得投入,下力气犁地拾掇地,化肥施的足,浇水时掏钱买来水,打下的粮食积攒下来,搬到县城住时,但小麦就卖了10几万。这样岳父住楼、供小舅子上大学及给其跑工作、结婚、购房等重大开支,既没有向他人张口借一分钱,又不用支付个人住房贷款利息,父母挑大梁,岳母精打细算过日子,儿女焉能不活的潇洒自在?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妻子针线茶饭超越了岳母,文化程度不高,但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经常让自认为有些文墨但不大会说话的我张口结舌。只要看过的吃过的,她会做的有滋有味,有模有样,说花色有花色,说味道有味道,蒸馍馍、擀面条、切利面、包饺子不在话下,而相比之下我姑娘只会做大米饭,炒鸡蛋菜,让她学做饭,会振振有词,说什么知识女性谁会做饭,连洗锅都洗不干净。妻子学过裁缝,买到的衣服不合身,会扯开裁剪一番,穿上合体合身。她会做男女布鞋(从纳鞋底、做鞋帮到上鞋全套工序)、织毛衣(会照着书上的图案,一针不差织出且花色搭配合理,是周围小媳妇大姑娘经常请教的师傅)、绣十字绣(家里的几幅作品让来人啧啧称赞),且消费观念超越前辈,具有品牌意识,要么不买,要买就添置高档的实用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从来不向生活服输,从来都是不愿日子过在人后头,下岗后摆过地摊,给人打过工,当过裁缝师傅,买过儿童服装,前年又当起了商店小老板,为一双儿女的前程与我同甘共苦,吃苦耐劳,常常晚上累的直不起腰,手疼的呻唤,但次日照样早早爬起,自个儿说她吃的是鸡儿食,驮的是骆驼担……妻子的精明算计与辛苦,换来是我家日子比起双职工毫不逊色。
会过日子的女人把自家的日子与自我融为一体,自觉自愿将其人生历程当做一次愉快的生命活动,自己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罪,为了日子的红红火火,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美满,心甘情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会过日子的女人为了家庭幸福,儿女个个有出息,即或起早贪黑,流血流汗,也在所不惜,且乐此不彼;
会过日子的女人富有爱心与责任,爱戴男人,疼惜子女,用巧手与慧心打理的家庭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会过日子的女人精心驾驭着家的小船,幸福快乐地游弋在社会之河,翻卷着和谐美满的浪花,驶向富足如意的彼岸!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2-2-10 10:3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