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2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尘世(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8 1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尘世中打坐         

在尘世中打坐
耳朵常常被喧嚣和功利声塞满
蚂蚁的卑微、力量一直被春潮淹没
而流水依然冰封又融化
叶子绿了黄、黄了绿,白雪覆盖污浊又悄悄隐去
这自然的法则、轮回的伟大

在尘世中打坐
容易看到被疾苦折磨的肉体、被痴爱摧残的灵魂
偶尔想起那个为生活、事业拼搏,又黯然离去的人
想到乌鸦立在墓碑的身姿被人嘲笑、厌恶
想到款爷和乞丐天堂与地狱的生活姿势


万物皆随缘而去
没有人去想乌鸦的聪明和孝道
没有人在意星光背后潜规则的泪滴
云朵有自己的体态,雨后有澄澈的蓝
昙花依然寿命短暂而绝美
明天依然明天


这个尘世是多彩的

在这个尘世
黑与白都有定数
彩虹不会无理由的出现
宦海沉浮的人各有出处和归途

我们只能用眼睛看,用心听
把色彩与命理结合,在易经里找寻救赎的灯盏
面对黑,面对路上的沟沟壑壑
不可以疯狗一样乱咬
不可以像悲愤的囚徒发出怒吼
甚至不可以像屈原那样与蓝色的海相拥

这个尘世是多彩的
花朵自顾开着,赤橙黄紫随心而生
我安心的坐着、坐在自己的禅境里
多少丑多少美与我无关
或者我只说旁白
写首诗也未尝不可
做不到最好,也要把分裂的生活完美肢解


我愿意谈论美

我愿意谈论美,谈论生活与爱情的暖意
尽管命运常常玩弄人于股掌
尽管爱情的百合要配上玫瑰的刺


伊甸园的甜蜜是美、相思是美
维纳斯的断臂是美,大卫的凝思是美
更不用说大自然的鬼斧、泥林的晚唱
岁月的痕迹太深
从出生到老去不过几十年
矛和盾练就杀手的本领如影随形

为人,需要一撇一捺的支撑
需要学会在流年里打开翅膀
在落雨的天空画美的圈圈


这个尘世是充满缺憾的
却又让人如此眷恋




[ 本帖最后由 瑞雪 于 2012-7-8 15:0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2-7-8 17: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12-7-9 06:22 | 只看该作者
诗歌言说恣肆,尘世的感慨和生活其中的况味彰显突出;见得出诗者的隐忍、坚持和追索。欣赏学习。
4#
发表于 2012-7-9 13:25 | 只看该作者
细腻、婉约、有哲思,学习!
5#
发表于 2012-7-9 16:21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6#
发表于 2012-7-9 18:23 | 只看该作者
用诗性的语言解读了尘世的正面和负面。
7#
发表于 2012-7-9 18:4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瑞雪,好久不见!
诗里觉悟颇多啊  呵呵
8#
发表于 2012-7-9 22:18 | 只看该作者
况味的积累,让阅读的人都感觉成熟了,因为生活给我们的沉淀。
9#
发表于 2012-7-11 16:15 | 只看该作者
读瑞雪的组诗《在尘世(三首)》

刚才好不容易打出一框,视屏呼啦一闪,没乐——待慢慢整。难得一见的好诗!可以做刘华明《听雨(外一首)》的续篇:尘世是苦难的,有“缺憾”:假丑恶恨。但是既然来到人世你总还得活着,毕竟也有“眷恋”:真善美爱。这概括了“尘世”本质,高而深的立意。怎么活着,作者也有自己的比较成熟的见解。
手法上明显高人一筹,很出彩!
10#
发表于 2012-7-11 16:27 | 只看该作者
解读的时候,不设置标题,就如学生阅读语文课文,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及相关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也一并突出出来,不被标题框死到某一个方面,因为毕竟是解读的“这一个”,三套马车平行推进便于交流。

[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 于 2012-7-12 15:48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2-7-12 17:28 | 只看该作者
读瑞雪的组诗《在尘世(三首)》

    曾经解读过瑞雪朋友的《圆》和《黑》。《黑》的解读曾被人转载在有她参与主持编辑的《大布苏》地方刊物上;《圆》被我一直编在自己侧重的博客里所谓的“诗歌原理举要10篇”中的《6 字词及符号思维的要妙》里边。

    组诗《在尘世(三首)》,着墨飞扬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安静地走进宿命、与《黑》和《圆》在意蕴方面异曲同工。写作技法上,前两首独出新裁,从字词形状色彩的“象”出发整体构思,然后运用蒙太奇剪辑出幅幅美妙的画面“形象”,把对“尘世”的思考条理分明而严谨地寄寓于画面的鲜明的形象之中。这组诗歌回归了普遍被现代新诗写作者运用的“抽象的逻辑思维”与“意象的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手法,对“尘世”人生的思考做出“辩证逻辑”的结论。唯其辩证,才充分地表现出了“尘世”、“人生”、生活和实践的最根本真实的属性存在即本质。诗歌的最高使命就是表现生命的本真揭示生活的真理。

    诗歌的一、二两首都是对生活的感悟理解认知,标题的不同,是第一首突出强调生活需要感悟,只有理解生活才更会生活,同时直接呈出感悟需要精神的智慧如宗教。第三首明确表达了作者感悟生命理解生活后的人生境界生活态度和情趣。三首可以组团读,也可以单独解。



[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 于 2012-7-13 15:19 编辑 ]
12#
发表于 2012-7-13 15:21 | 只看该作者
在尘世中打坐         
在尘世中打坐
耳朵常常被喧嚣和功利声塞满
蚂蚁的卑微、力量一直被春潮淹没
而流水依然冰封又融化
叶子绿了黄、黄了绿,白雪覆盖污浊又悄悄隐去
这自然的法则、轮回的伟大

在尘世中打坐
容易看到被疾苦折磨的肉体、被痴爱摧残的灵魂
偶尔想起那个为
生活、事业拼搏,又黯然离去的人
想到乌鸦立在墓碑的身姿被人嘲笑、厌恶
想到款爷和乞丐天堂与地狱的生活姿势

万物皆随缘而去
没有人去想乌鸦的聪明和孝道
没有人在意星光背后潜规则的泪滴
云朵有自己的体态,雨后有澄澈的蓝
昙花依然寿命短暂而绝美
明天依然明天

   这第一首的标题貌似省略了主语“我”,其实不然,这是作者认为“我你他(她)们”都生活在“尘世”,都应该和自己有相同的际遇和相同的理解和认知。从略“我”是扩大主体范围,从而起着深化主题意蕴的作用。只是在第三首需要作者直接出来表白的时候,标题才用了“我”起头《我愿意谈论美》。就是在第二首,直到需要表白和扣住呼应主题及题目之前才有“我安心的坐着、坐在自己的禅境里”。中间有一个“我们”,“ 我们只能用眼睛看,用心听”,是在逐步拓宽诉求主体,当然也就是感悟和认知的主体。“在尘世”相对种种宗教的“天堂”,就是在人间、在世俗、在平庸的限域定位。常规语法应该是“在尘世生活”,“打坐”移植掉“生活”,“在尘世中打坐”属于非语法组合的变形语。“打坐”是普通人或其它宗教特别是佛教禅宗的一种类气功修行必修课。闭目凝神端坐排除一切妄念,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意守丹田,致虚极守静笃穷观极照,以求明心见性。

    诗歌三节,计标题加前两节连用了三个“我在尘世中打坐”,加强着语势推进和增重着情感,在第三节用“万物随缘而去”虚化结束,禅味十足。
   
    看第一节,作者从社会和大自然两个角度,求证出人生在社会上,最放不下的是功名利禄,然而人啊太卑微!“耳朵常常被喧嚣和功利声塞满/蚂蚁的卑微、力量一直被春潮淹没”。后一句“蚂蚁”是“人”的比拟,作为春天的生命却被“春潮”“淹没”从而构成矛盾意象、“卑微、力量”矛盾词语并列,都是耐人寻味的吊诡即佯谬手法。诗歌从“春潮”不着痕迹地和“而流水依然冰封又融化”,形成“时间序”,“流水”“冰封”既是自然物又是时间暗示意象,表明寒暖流转循环,“叶子绿了黄、黄了绿,白雪覆盖污浊又悄悄隐去/这自然的法则、轮回的伟大”,而社会“功利”也正如“白雪覆盖污浊”却是缘生缘灭转瞬而逝的东西而已。

    佛教说教有“四谛”,“四谛”中有“苦谛”讲“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第一节“功利”是“求不得苦”,第二节写的就是“生老病死苦”和“爱别离苦”,请看:“容易看到被疾苦折磨的肉体、被痴爱摧残的灵魂”。接着又重提一遍与第一节相关“功利”的人们,他们有贫富贵贱的分别,但相同的是,“偶尔想起那个为生活、事业拼搏,又黯然离去的人/想到乌鸦立在墓碑的身姿被人嘲笑、厌恶/想到款爷和乞丐天堂与地狱的生活姿势”,终归都不免一死!

    如果说第一节是写“富贵在天”,这第二节写的就是“死生有命”。所以第三节开头便说:“万物皆随缘而去”。接着诗歌从更多的方面彻底抹掉了智于愚、善与恶、明与晦、幸与痛、虚与实、长与短、美与丑、真与假、有与无等等的二边对立分别:“没有人去想乌鸦的聪明和孝道/没有人在意星光背后潜规则的泪滴/云朵有自己的体态,雨后有澄澈的蓝/昙花依然寿命短暂而绝美/明天依然明天”。诗歌用密集的形象意象结构出意义含蕴极其深刻丰厚耐人寻味而又极具辞彩的句子,简直叹为观止。

    这里道出了佛家佛教的旨归,说的是“空”。但是作者并没有如大乘佛教堕入真“空”,承认时间存在的永恒、下边的两首就是在“空”的启发下逐渐悟到的“有”,就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认识和做?其中也合佛教的“八正道”。



[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 于 2012-7-14 13:51 编辑 ]
13#
发表于 2012-7-13 15:26 | 只看该作者
在路上,这小电脑也太不好用了,本来鼓捣的就慢,还一分钟能掉两回线,打开一回网页难度相当于撬一把锁!
14#
发表于 2012-7-14 11:3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节省篇幅也不应该妨碍要对这一首的第三节再补充详细说几句,以便于交流。如果说一、二节讲的分别是“八苦”中的“求不得苦”和“爱别离苦”,这第三节讲的就是“五取蕴苦”(“怨憎恚苦”在下边的一首《这个尘世是多彩的》中间那一节里边)。“五取蕴苦”即“色(物质)、受(心领受)、想(心取相)、行(心动念)、识(心了别)”苦。诗歌中“乌鸦——星光——云朵——昙花”即“色相”,人用心去领“受”,就导致心取相和心动念以达“识”的心了别,苦便由这“着相”的过程而生。诗歌中的“没有人去想”,恰恰说明真正有人在想,在受这种由心而生的“五取蕴苦”。所有的人都在想比如我就在想,“乌鸦”在上一节“立在墓碑的身姿被人嘲笑、厌恶”,说明这“乌鸦嘴”“黑”的老鸹是个卑微、晦气透顶之“恶”物,但是乌鸦啄石头瓶中取水的寓言故事又表现出其绝顶的聪明和“智慧”;乌鸦反哺,又使人的忤逆与之“孝”道比之而惭愧得要无地自容,这说明事物都是对立的是非、善恶、美丑、爱恨等。“星光”莫说不能与白日的太阳相比较,就是在夜晚也是月“明”星稀,只有在夜空最黑“暗”的时候才能放射闪耀出“微”光,它“小”而暗屈辱“痛”于暗夜,但无数的星星汇聚辉映就会有“美好”灿烂的星空之“幸”。“云朵”在“白”云轻飘在天上是“美丽”的天上风景;“浓厚”转为“黑”的乌云便能遮蔽太阳的光辉使大地见不到“光明”而灰暗;云已“有”的姿态在雨后化为“无”,出现湛蓝的天空令人赏心悦目又有乌云的一份“功”劳。“昙花”“美”但是花期“短暂”转瞬即逝。世间万事万物,人们每天就生活在这万事万物之中,在无数“色、受、想、行、识”中起分别,势必焦头烂额团团转而遭受“五取蕴苦”!在“尘世”,原则上是每一个人都无法真正摆脱的掉的。“乌鸦——星光——云朵——昙花”这些意象的萃取,作者一定是用了心思的,不仅妥帖的表现了丰富的内涵,还从空间的静物取位叙述不漏痕迹的过渡到时间的动的认知理解,最后还扣到时间“永恒”这个意义上来。
    综上所述,这起头一首《在尘世里打坐》,感悟到的是所有诗人都关心的“生命意识”和“时间意识”问题:相对自然和世界永恒的时间的河流,个体的生命短暂而苦难。


[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 于 2012-7-14 13:56 编辑 ]
15#
发表于 2012-7-14 11:51 | 只看该作者
瑞雪在我点评刘华明的《芦苇荡》的帖子后边回复说:
“一首好诗,野鹤老师分析透彻,如此深刻让人读来有更深层的感悟。
虽然作者写作时不一定想到这些,但品来还真是这个理儿~”

其实此时我真想问:瑞雪写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想没想到我啰嗦的这些呢?

我啊,点评刘华明100首诗歌,具体到诗歌的交流不曾有过一句,这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五年多点评500多首诗歌,和作者具体到诗歌的交流也没有5个人或5句话。诗歌的作者从来都是孤独的,读者同样更是孤独,只是不苦,是开心而已。

[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1 于 2012-7-14 11:5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06:11 , Processed in 0.18140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