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13|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把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9 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时候,我喜欢看隔壁的张叔把玉。他手里经常握着一个小玉件,通体透明,柔滑细腻,雕刻成蝉型,蝉头飘着一丝黄线。以张叔的说法他那可是玉中精品,天底下难得的好货色。我是不懂玉的,或者说在张叔把玉的时候,年纪尚小的我也只是把它当个玩意,以为好玉就是漂亮、耐看,就是让蝉头那一丝黄线在眼前幻化成彩云。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地悟到真正的把玉就是懂玉。
  
  张叔是个懂玉的人,他会用手细细地揣摸,会放在阳光下映照,也会用舌尖轻轻地舔一舔,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他脸上会有意无意地滋生出陶醉感。嘴角向左右咧开,眉目中隐隐含笑,仿佛那一刻他就是在世的活神仙,就是见了水的鱼。而那玉蝉似乎也很懂他,在他的百般揣摸下会显得更加玲珑剔透、栩栩如生,仿佛得了人气一般。
  
  玉是珍贵之物,“王”字腰间加一点为“玉”,很像帝王将相身上佩戴的各种玉制品,叮当做响之间就能衬托出身份的高贵。玉有多种,玉件更是花样繁多。玉件里的把件(张叔的玉蝉就是把件的一种),是专门用来握在手里把玩的。它和其他玉器的养护一样,得焐,也就是靠手掌之间的磨合和人身体里发散出来的热量来养。真正的好玉石都是养出来的,玉胚再好,少了日后的养,玉就会少了灵气和灵性。这一点很像养女人,好品相的女人先天不一定十全十美,但经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就会娇娆妩媚、知性知理,虽相貌一般,却韵味十足,令人见之爱之。
  
  最美的玉需要遇到最懂它的人。懂,与人的阅历有关,也与人的心性有关,好的玉石得遇到好的行家。不懂的人千万不能装懂,人家开价几万元的东西你一开口还到几十块,这不仅会损了你的人品,还会毁了人家的玉品,所以这种两下都尴尬的事还是少做。懂,就需要你不断地摸索、学习,在用心的同时做到用意,做到人与玉气息相通。说白了,玉这种玩意,你只有爱它,它才会服你。
  
  真正的好玉在养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以后才会有,所以才有盗墓者说,才有老玉耐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是个说法,但是能真正做到攻下却不那么容易。他山之石毕竟是石,既缺少人气也缺少玉质。玉是石中精气,不是一般的他山之物能攻得了的。
  
  前几年去云南,偶进了一次玉石房。院中摆满了各类赌石供游客挑选,挑完后可以拿去请磨玉师傅开石,至于石中有无含玉或含量多少、品质如何那就看自己的造化了。我选的那块石初看不错,皮色发白,隐隐有绿线深入,价钱也算可以,九百元。
  
  开玉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它既牵动你的心,也牵动你的神,欣欣然,惶惶然。也算那磨玉的师傅手快,或者说人家早就看出我挑的那块石头不咋的,总之含笑之间那块青石就化成了两半。一半白茬,一半倒是有绿,只是那绿只有指甲盖般大小,由不得人心慌意乱,不停地讨好师傅再磨磨看。玉是磨出来了,能成型的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戒面。那师傅貌似安慰也貌似随意地说,这戒面能值你那赌的那个价了。于是,心里的那点惶惶才算尘埃落定。自此,再不敢赌玉,更不敢有半点张狂,彻底罢了那种不懂装懂的侥幸。
  
  好的玉件自有好的品相,或者晶莹剔透,或者温润柔和,更或者后天的加工精巧、精致。懂玉的人一定要“惜”,所谓惜香怜玉大概也正是如此。
  
  古时的人大多以有玉为荣,给孩子取名也多含“玉”字。《红楼梦》里的宝玉和黛玉通灵剔透,美不可言,各有玉质,各有玉品。宝玉憨态可掬,黛玉柔性十足,一个如羊脂白,一个如飘花青,各有妙韵。像黛玉那样的女子,品质娇性,才华横溢,再加上有点孤芳自赏的傲骨,“懂”她的人可能不多。贾宝玉算一个,丫鬟紫鹃算一个,贾老太太虽说也视她如珍宝,却未必真正懂她。所以,黛玉才会只爱宝玉一个人。而这样的女子如果让她嫁给焦大,那定会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大观园里的贾宝玉应该是未经雕琢的一块璞玉,虽玉质尚好,却并非通体透明。他真正的达悟、通灵在最后的踏雪远行,是经历过世事沧桑后的通达,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清明,而达到清明了的贾宝玉才真正是那块入世时含于口中的“通灵宝玉”。所以,好玉在于后天的养,也在于后天的磨,更在于经历过风雨后内质的变化。这一点,人也一样。
  
  说到人,由不得会想起那个名唤做杨玉环的肥美女人。杨玉环虽命运多舛,却是个极聪明灵秀的女子。她与李隆基年龄相差几十岁,能做到恩恩爱爱难分难舍着实不易。这份情意后人也许难以理解,但对李杨来说却是一种“懂”与“被懂”的关系。杨玉环喜舞,李隆基爱乐,一曲《霓裳羽衣曲》配合得美轮美奂。一个舞,一个歌,击打与跳跃之间流淌的既是心的和谐,也是身的和谐。这也才会有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赞誉。也许这正是“懂”的神韵,也或者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知音。
  
  所以,不管是识玉还是识人,“懂”最重要,也最能彰显出一个人的内质和品味。
  
  张叔把玉看似简单,却蕴含了不少的道理在里边,它既有着对玉的“品”,也有着对玉的“识”,更有着人与玉之间建立起来的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现在想来,张叔的那只玉蝉一定把玩了不止一天两天了,他得那玉也一定不是一年两年。所以,那玉才会那般通体透明,满含着灵性,让蝉头的那丝黄线静看上去如游动的活物一般。此是张叔的有心,也是那玉的福份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1-20 19:45 编辑 ]
40#
发表于 2014-1-26 15:23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玉一样的美文,读了令人心灵如美玉一般通透。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2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菲 于 2014-1-25 18:43 发表
好玉在于雕琢,人需要磨练。学习木门厚重的文字。


芳菲前来,甚喜,遥祝新春!
38#
发表于 2014-1-25 18:43 | 只看该作者
好玉在于雕琢,人需要磨练。学习木门厚重的文字。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若秋水 于 2014-1-23 21:19 发表

呵呵,木版给俺改名字了。


竟然有这种事,我风水不分,惭愧惭愧!
36#
发表于 2014-1-23 2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1-22 22:18 发表


秋风的解读别具风格,谢谢。玉系列我应该还有一篇,得慢慢焐得。

呵呵,木版给俺改名字了。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4-1-22 16:36 发表
看到你赌石的那一段,很是为你捏一把汗呵呵。从玉说起,好的东西需要养护,需要懂得,需要珍惜。确实是这个道理。


问好山菊,谢谢读过。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若秋水 于 2014-1-22 11:51 发表
继续读木版的玉系列,从与一块玉相遇,到把玉在手,那份欣喜与感悟真是令人艳羡!
“最美的玉需要遇到最懂它的人。”多么有内质的语言,喜欢!
我不识玉,更不能谈懂玉,如果用价格衡量玉质,我只有望玉兴叹的份。 ...


秋风的解读别具风格,谢谢。玉系列我应该还有一篇,得慢慢焐得。
33#
发表于 2014-1-22 16:3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你赌石的那一段,很是为你捏一把汗呵呵。从玉说起,好的东西需要养护,需要懂得,需要珍惜。确实是这个道理。
32#
发表于 2014-1-22 11:51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读木版的玉系列,从与一块玉相遇,到把玉在手,那份欣喜与感悟真是令人艳羡!
“最美的玉需要遇到最懂它的人。”多么有内质的语言,喜欢!
我不识玉,更不能谈懂玉,如果用价格衡量玉质,我只有望玉兴叹的份。
好在,文之玉心,无须购买既能获得,所以常常流连在如玉的文字里,不舍离开。
感谢木版如玉的文心,唤起我们内心的美与感动。敬茶,问候!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澧水寒儒 于 2014-1-21 22:43 发表


可能是语文老师的习惯使然,您多担待,以后注意。您的文字细腻,充满阴柔之美而又不乏节制的议论,意蕴深远,富于人生观照,令人回味。


嗯?说笑而已,万不可当真!
30#
发表于 2014-1-21 2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1-21 22:31 发表


感觉寒儒老师像在批改小学生作文,哈哈。


可能是语文老师的习惯使然,您多担待,以后注意。您的文字细腻,充满阴柔之美而又不乏节制的议论,意蕴深远,富于人生观照,令人回味。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4-1-21 15:42 发表
文笔纵横交贯,叙议结合,将玉的人格化抽离出来,以具象的叙述展开,从而为文章主题的呈现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个性通道。


说是“纵横交贯”,不如直说我在“胡说八道”!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流浪流浪去吧 于 2014-1-21 14:17 发表
从文中看出,长子看每一篇文字时,也是带着一种把玉的心态,去用心品的。问好。


习字如习心,习心如习玉,一个“把”字玩味无穷,流浪朋友解读得好。谢谢。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冉令香 于 2014-1-21 10:04 发表
好有滋味的文章!由物及人,用语讲究,深邃隽永。
欣赏学习!


问好冉老师,互相学习,祝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3 18:25 , Processed in 0.05906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