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5-5-7 09:16 编辑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等待,很多人对等待所经历的煎熬和无奈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有甚者,漫长的等待会销蚀人的意志,毁灭人的信心,有如世界末日来临。
我就经历过这么一次难忘的等待。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下午五点,一个朋友让我和另一个朋友帮忙办点事,他从另一个地方开车过来接我们。我们俩算了一下车程,十分钟后走出家门,站在马路边等他。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不见踪影。我们打电话催问,回答说快到了。又进入等待。二十分钟过去了,四十分钟过去了,不见踪影。又打电话催问,回答说马上到。又进入等待。天漆黑,雪愈大,风愈猛,人僵直。期间想到折回,但很快被希望否定,因为我们已经付出了那么多。漫长的等待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没有停止的迹象。催问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而回答也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含义的词:很快,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的思维和身体一样,进入麻木状态,时间成为累赘。我们除了知道下一步还是等待以外,一无所知,我们没有了希望和方向,等待成为唯一的目的。三个半小时后,一辆车停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泪水被冻僵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宁肯选择让别人等我。
其实,这只是人生当中的一个瞬间或者插曲而已。真正让人经受洗礼的等待,是那种等待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把等待当做一种状态,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但更多时候,等待何尝不是一种行为呢?事实上,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我们既没有选择前进,也没有选择后退,而是主动选择了等待。人生的历程中经常遇到不可强求之事,那么,等待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采取了等待的行为,从而避免了灾祸的降临。就像开车遇上红灯,只能选择等待。
等待是“不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或事出现。”为什么不行动?因为行动无益。而这时候采取等待的行为,是我们对生命过程庄严而神圣的选择,是尊重生存法则的选择。
等待是人生过程中的一种柔美境界,是我们躲避人生狂风暴雨的温暖的避风港。可悲的是,在我们人生遇到进则头破血流,退则前功尽弃的境遇时,很多人忘记了选择等待,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在进退之间、得失之间还有一大片广阔而柔顺的沃野,因为功利的哲学只教会我们刚性原则,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实的生活哪有那么多“逆水行舟”之事呢?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人生境遇是划一叶小舟在湖中畅游,进则为赶路,退则为避险,而真正让人能够品味快乐、享受惬意的是停,小舟停在湖心,像儿时的摇篮摇曳着你,湿润的风像母亲的手掠过你的身体,温暖的阳光拥抱着你,馨香的水草熏陶着你,还有比这更快意的事吗?看天下熙熙,我与谁争?看天下嚷嚷,我与谁抢!
当然,很多人宁愿选择奋斗的人生,这是每个人的自由。然而就算你选择了奋斗,很多时候,等待也不失为一种最优的选择,这是以柔克刚。种子为了找到成长的环境会选择长时间的等待。一粒种子如果在不适宜的环境下强行发芽,要么夭折,要么就会像豆芽一样,只能在满足人们的食欲后变成一抔屎而断子绝孙。试想,如果没有遵义会议前的漫长等待,又怎能成就一代伟人毛泽东?这种境况下所等待的,是适宜的环境和时机,是蓄势。《周易》《乾》之初九“潜龙勿用”,是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样,如果没有《坤》之初六“履霜坚冰至”,又怎能达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境界! 有时,等待的行为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动物的冬眠是在等待春天的信号。面对死亡,或者躲过寒冬后的勃然生机,谁又能阻挡住它们选择等待的行为呢?孔子说:“直哉史鱼则!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既然如矢易断,为什么不“卷而怀之”呢?
我更欣赏那种为了心灵的纯净而选择的等待。它属于自己,是安置在林间存放我们心灵的宁静而纯洁的蜗居,就像一首歌唱的,“等待着我们,踏着夕阳归去”。当三毛对荷西说“你等我六年”时,他们的爱情注定成为令人唏嘘的凄美绝唱,等待为他们酿造了一杯醇香的酒,让他们回味无穷;而那个叫伊姆加德的清纯美丽的德国小姑娘与季羡林的爱情故事,让她一生等待!等待化为一泉永不枯竭的乳汁,滋润着他们,使生命变得纯洁而伟大。
当我们把等待当作一种状态时,等待变得无聊而令人痛苦,然而,当我们把等待当作一种行为时,等待就成为我们生命历程的必经之路,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我们主动选择的等待的行为,会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