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22|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原创] 孔子与清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5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年之前,我参与地方志的撰写,发现明清时期东昌(即现在的聊城。明清两代因大运河水运而繁荣)一地的清官很多。明代有东阿的于慎行、师逵;清代有阳谷的刘琰、傅以渐;其他县份也不少,现在一时难以详述了。当时,我想写一篇《东昌清官群体》,后来因他事而延迟,最终没能写出。

  清官们的清介自守,现在写来,人们也许难以相信。师逵,居官三十多年,到最后死时,他的八个儿子竟然没有饭吃。因为他平时不事生产,所得俸禄,随时散给了宗族里的人。刘琰,在江西学政任上退休回家,没有路费。在同僚的资助下,才得以返乡。刘琰长期担任的学政,比现在的教育厅厅长的品级要大。因为那时一省的机构大致分出了学政、民政、军事三大块,不如现在的具体。就是这样的一个官员,士子们给他送礼,他一概推却。

  明清两代,虽然有司监察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之类的机构,相应的官员也很多。但在纠贪树廉的实践中,却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样,清官们之所以能够清廉,便是自觉的了,靠得全是自我的道德约束。

  这强烈的道德感到底来自何处呢?我一时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得到一本《刘琰文集》,上有他的一篇《重修文庙记》。从这篇文章中,我看出一点端倪来。刘琰对于孔子是真心敬仰的,敬仰孔子的“仁”、“仁者爱人”的思想。他在这篇文章中动情地提到阳谷是先贤颜回(“居陋巷,一箪食 ,一瓢饮,回亦不改其乐”,颜回在中国士大夫心目中是安贫乐道的象征)的封地。阳谷地接曲阜、邹县,名贤群起。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刘琰,心中有孔子、颜回等人的思想、行为做榜样,到了他有官职的时候,也就有了杜绝请托的思想根柢。在江西学政任上,他把爱心无私地献给了寒素的士子。有人送礼了,清正的刘琰一是不愿、二是不忍去接受。

  进而,我又对师逵、于慎行、傅以渐等人进行研究,其结果是与刘琰一样的。他们皆对孔子学说真正信仰,身体力行。特别是于慎行,像热爱生命那样去维护“礼”的严肃性,即使丢官也毫不惧怕。

  时光流逝,前贤已矣。他们的嘉言懿行,如今只在古纸堆里散发着墨香了。对于今人,他们的正面影响到底还有多少呢?

  我的思考很多,也很乱:我想到了胡适,想到了梁漱溟,想到了港台“新儒家”……现在,唯一能够表达清楚的是:信仰,还是有作用,有大作用的。如何使今天的人们信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无论从政治还是文化上说,都是一个不无意思的大题目。有能力者,应该尽力去做。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10:21 | 只看该作者
在民族文化上如果没有自信,就难以创造。
3#
发表于 2006-2-25 11:20 | 只看该作者
武版,恕我直言,如此好文,你不该匆匆收笔。总觉得刚刚铺开,我的思绪正想一路读下去,却不意让我来了一个急刹车。
4#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14:5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安永红 发表
武版,恕我直言,如此好文,你不该匆匆收笔。总觉得刚刚铺开,我的思绪正想一路读下去,却不意让我来了一个急刹车。


谢谢先生跟贴.
对于结尾,我也费了点脑子.
我想:如果知道胡适\梁\及新儒家的基本观点,我就没有必须写得太清楚.我的意思很明白:倡真正的信仰与理想.因为这是有用的.
5#
发表于 2006-2-25 19:22 | 只看该作者
唯一能够表达清楚的是:信仰,还是有作用,有大作用的。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内在的道德良知永远大于外在的规范秩序
上善若水,如何让极富质地的信仰成为人类前行的内驱力,应是每个人思忖的基本问题.
6#
发表于 2006-2-25 19:5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很受感触,因为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一样,党性就是一种信仰,源自内心的道德戒律,当下的问题是,我们费很大的气力把旧道德摧毁了,现在,我们的信仰面临危机,就留下了双重意义 上的道德废墟,在一个有深厚宗教传统的国家,恢复宗教传统可以填补这种道德衰落带来的伦理空白,但在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社会,道德的复兴和人性的回归成了个大问题。
    顺便说一句,聊城看来出清官,孔繁森好象也是你的老乡,祝贺啊。
7#
发表于 2006-2-25 20:30 | 只看该作者
虽如你所说有点乱,但,写得很认真,可读,把标题斟酌一下可能好些。
8#
发表于 2006-2-26 08:51 | 只看该作者
清官们的清介自守,现在写来,人们也许难以相信。师逵,居官三十多年,到最后死时,他的八个儿子竟然没有饭吃。因为他平时不事生产,所得俸禄,随时散给了宗族里的人。刘琰,在江西学政任上退休回家,没有路费。在同僚的资助下,才得以返乡。刘琰长期担任的学政,比现在的教育厅厅长的品级要大。因为那时一省的机构大致分出了学政、民政、军事三大块,不如现在的具体。就是这样的一个官员,士子们给他送礼,他一概推却。

与时下现实进行对比,感叹啊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06-2-26 11:0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李王强 发表
唯一能够表达清楚的是:信仰,还是有作用,有大作用的。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内在的道德良知永远大于外在的规范秩序
上善若水,如何让极富质地的信仰成为人类前行的内驱力,应是每个人思忖的基本问题.


谢谢.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26 11: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黑雪 发表
我看了,很受感触,因为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一样,党性就是一种信仰,源自内心的道德戒律,当下的问题是,我们费很大的气力把旧道德摧毁了,现在,我们的信仰面临危机,就留下了双重意义 上的?..


谢谢黑雪的点评.
怕的就是这种断裂.
从文化建设角度言,新儒家把中国传统与西方相融合,倒是一条可行之路.一是能保住民族自信,二是能借鉴有价值的西方文化.
对,孔是聊城的.
这块土地,倒有点神奇)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2-26 11: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虽如你所说有点乱,但,写得很认真,可读,把标题斟酌一下可能好些。

谢谢许版.
我说的乱,只是我结尾时的心绪而已.整个文章倒不是乱.
相信,我的结尾,能使对于此问题有思考的读者明白的:呼唤文化\道德的重建.
12#
发表于 2006-2-26 11:15 | 只看该作者
当今堪称思想的战国,经济的汉唐,体制的明清,先生之乱在思不在文,乱由心起,才有革新和重建的希望,一潭死水的平静和整齐实际是酝酿大乱。
13#
发表于 2006-2-26 15:19 | 只看该作者
孔夫子也,就是一位好清官。
14#
发表于 2006-2-26 16:3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内涵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10: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冯顺志 发表
很有内涵

谢谢冯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19:55 , Processed in 0.14012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