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6-5-3 08:02 编辑
“你”指的是你、你们、还包括我,这是一个群体——教师。
我是懒得就教师这个职业说事的。自己在这个行当里漂了快三十年了,站过讲台,跑过衙门。学生一茬又一茬,好的考上名校,不好的也进看守所,雷同于这个世界上所有千姿百态的人。而身边的教师同事老的已然退休多年,也还不断有新面孔加入,自己也从青丝变成了白发,酸甜苦辣,颇多感触,尤其因体悟较深,所以不愿与外人道也。
但是最近在校园里频发的一些恶性事故让我忍不住还是想梳理梳理,梳理的结果有些可怕,甚至恐惧!
4月20号,安徽蒙城某中学一老师与学生发生争执,相互殴打,最后学生群起攻击,师生双方均有受伤,然后主管部门出面,师生双方道歉并取得谅解,学生批评教育,学校负责人停职,教育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我是尽量用中立性的语言来概述这件事的,但显然这个事件后面暗藏冰山。
这件事看起来不大,老师受的多半也就是点皮外伤。但联系到之前的一些事情,会惊讶地发现,现在学生打老师乃至于对于老师犯罪频率太高了,已然有些见怪不怪了。
也就是说,你站在讲台上,走在教室内,跑在操场边,忽然多了一层顾虑:会不会挨揍啊?有没有生命危险啊!
那个政法大学的程春明老师,在课堂上被学生用菜刀砍死。一个学习法律的研究生用非法且暴力的手段,采用了现场直播的方式剥夺他人的生命,而且是老师。这是对老师这个行业的嘲讽还是对于法律的嘲讽?
郝旭明老师,23岁,才华横溢,发表了二十多篇文学作品,考上过两个学校的研究生,莫名其妙地被学生连捅4刀,到死的时候,他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个学生就准备杀老师,遇到谁杀谁。结果,这个可怜的年轻人中彩了。
大学、高中的学生具备了刑事能力会犯罪倒不太令人惊悚,然而今年的这期是初中生,还是些孩子,也动起手来,就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了,而且,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其中还有不少女孩子。这些丫头,哪里还像个学生,分明是一批街头的小太妹啊,兴许,其中还真有。
年龄还可以往下追述,二零一零年三月,西安某初中一女老师,被学生连掴三个巴掌。单那一所学校,一个时间段,连续三起学生打老师,最小的就是刚才讲的初一学生!
还有,还有……你在百度上搜一下“学生打老师”的字眼,后面现实的相关结果是个天文数字。
这是怎么啦?这还是勤奋好学,知书识礼的可爱的学生吗?这还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老师吗?这些孩子还是承载者复兴中华希望的下一代吗?这些老师还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人吗?
我们暂且不论谁是孰非,老师打了就打了吧,反正打了某一个,还有后来人,以后上课戴个头盔面具以及软甲之类不就成了。只是集中万千宠爱还有承载无数梦想与希望的孩子怎么办?莫非,我们当着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像那样?谁是推手?
我们只能说,首先是全社会对老师的认同度不够,波及到孩子。这句文绉绉了一点,白话就是,为什么敢打?因为打了没事,那就打啰。
你回头看看,那几个案例。蒙城的那个孩子,老师收试卷,就是不交,拉扯了起来,老师揪住了学生的衣领,学生立马开打,其他学生跟着后面陪打,女生也上,班级内打成一团,蔚为壮观。结果呢?结果是因为孩子未成年,而且事出有因,打了老师,在接受了老师的道歉之后,再接受一下批评就行了。倒是学校领导连带着倒霉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合理吗?小孩子批评太正常的一件事,等同于废话,因为他们吐一口痰也会受到批评,完全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事实上可能就是这样。而老师公开道歉就会在学生面前威严扫地,这看起来是各把四十大板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庇护学生。学生看到了老师原来是可以这样对付的,只要付出几句批评的代价就可以把老师拉下水,还能把校长拉下水,这不是挺划算的一件事情吗!
孩子们觉得这是个苦肉计,值当。
这是在纵容,是在诱导孩子下一次以更大的尺度来侵害老师以及老师们。
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的口号是宝宝乖,要纵容;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口号是爱护祖国的花朵要纵容;上中学的时候,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叛逆心里还是要纵容;上高中的时候,学生有巨大的升学压力更要纵容;上大学的时候,学生已然是大人了,更得纵容。好吧!一路纵容,然后到社会上谁来纵容他?监狱里会不会因为他曾经是个学生而纵容他们呢?
很多年前,我们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少年犯》,主题曲叫做《铁窗泪》,迟志强唱的,声传大江南北。我忽然发现,那个电影包括那个歌曲的教育作用被严重地低估了。
而我们现在呢?在一面看起来绚丽多彩的理论的包夹下,在“爱的教育”的大旗下,忽然之间把孩子捧上了天,像曹云金相声上讲的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结果书有没有念好我们不敢断定,反倒学会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动辄伤人,忘记了尊重,漠视了法律。
惩戒也是爱,是负责任的爱,是出于长远的爱。必要地惩处学生,也是保护好其他学生乃至于老师的利益。对于他们可能冷酷,但对于别人就是福音,这也是爱,是立足于全社会的大爱!我们的“爱的教育”片面化了。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包含惩戒,只要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单元,谁的错谁买单。“惩”是惩罚,戒是诫勉,如果起不到诫勉的效果,惩罚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上面的处理措施看起来雷厉风行,实则敷衍了事!
新加坡至今没有废除鞭刑,该打的就打,一次不落。有个美国人在新加坡触犯了新加坡的法律,必须鞭刑,结果美国总统出面说情,但新加坡总理的答复是,因为总统先生说情,鞭子分两次打,但一鞭子都不能少。新加坡还是真正的无毒国家,因为无论是贩毒还是吸毒,刑法很重,只要发现,首先是一顿皮开肉绽的鞭子。学校教育惩戒也很严格,开除是常事。最最绅士的英国学校里,老师也可以揍学生,只不过是在他人的陪同下揍而已;日本某学校因为女生没有遵守校规,头发没剪就被开除;而哈佛有一位女生偷了学校一本书后还给学校,校长表扬了她知错就改的勇气,但最后还是开除了。,
我们成天学这个学那个,无论是西方的和尚会念经还是祖上的圣贤有训诫,怎么单单就是教育越学越四不像呢?
我当然不是提倡体罚学生,但是,我们想一想他们的惩戒有效果吗?太有效果了。我们呢?我们的学生在事发之后,可能已经把检讨写好了,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走一个过场!
学校为什么不可以开除学生?到了什么程度才可以开除!孩子也有品行不端的,他们为什么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波及其他人?
反观老师和校长们,下次还敢管吗?屁大的事情一出,首先找负责人,然后到班主任,然后到老师,事发时,校长在那儿吗?班主任在那儿吗?老师不该收试卷吗?那些个受气的校长班主任不干倒也无妨,可老师总不能点头哈腰说,孩子啊!求求你交试卷吧!你看,你不交的话,老师的饭碗就砸了,我一家几口吃啥喝啥,然后故作泪如雨下……
老师处理方式可能有问题。我们不能无原则地袒护,有一说一。蒙城的那个老师年纪也不小了,据说还是个代课老师,工作岗位尤其精贵。我们不知道内情,但凡能够解决问题,他不会上手的,他知道现在的行情。
他的过激可能缘于他的无能为力和别无他法,不管也不成,安徽还有个“杨不管”名气也很大的,网上一查就知道。也有可能他还真就是个偏激的老师,问题一大堆,但我们的思考是学生为什么瞬间失控,第一反应不是拉开,不是制止,不是汇报,而是群殴。如何他们知道后果很严重,还会这样吗?站在孩子面前的是中国人民特警部队或者拳王泰森,他们会这样吗?
那个火车站,一个匪徒一把菜刀,赶着一千多人此处乱窜,历历在目啊!
色厉内荏、遇强则弱、遇弱则强、欺负妇孺老幼、真是基础牢靠啊!
第二个诱因就是老师该不该打?
这个问题提得有点过,但现在全社会这种语境隐藏的面比较大,只不过没有说出来罢了。
你看,学校里作业成堆,考试频繁,孩子负担过重,谁干的?孩子成绩上不去,怪谁?老师!一年那么多的节假日,还不知足,还吵吵着待遇不够,是谁?老师!顶着个编制,创造不出一点GDP,是财政的最大负担,还牢骚满腹,是谁?老师!小学里的女生开房,谁干的?校长!
老师是什么?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就像爱护小鸡的老母鸡一样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老师就应该把每个学生教好,让我们的国家充满着人材,他应该是做人的典范,是学问的源泉,现在弄成这样,好像还真有点该打。
你能说,这些暴扁老师的背后,没有人幸灾乐祸吗?
几千万教师当中出几个败类,我们无法接受,吵吵的义愤填膺,可是,这个比例和哪个行当相比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其他行当,我们要么已经麻木而见怪不怪,要么是因为胆怯而不敢报道,只有教师一来关注度高,因为教师现在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即便是个傻蛋,那也是全家祖宗八辈的期望,偏偏让这一代倒霉的老师给遇上了;二来针对老师怎么说没事,稳赚不赔,不在这上面做文章在哪儿做呢?
所以,一段时间内,每个人看到老师的眼神都是怪怪的,浮想联翩。
教师到底是什么?只是一个职业,是吃饭的手段,等同于三百六十行里的任何一行,既谈不上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也还总不至于下贱,无非是一种劳动,教师认真地教,偏巧遇到学生认真地学,这事也就成了。
你不教,会有别人教,你不学,人家在认真学,你和学生共处一室,只是两个集合偶尔的交汇。有点像——缘分!
教师通过教书养活自己,养生通过学习充实自己,虽然谈不上是利益驱动,但是完全撇开这些因素把教师往圣殿上抬无疑是等于往火堆上烤。烤的结果无非是血脉膨胀,被表象绑架,然后烤糊是正常的,距离理性越来越远,距离人们的预计背道而驰。
问题就出在人们的预计上,我们偏偏指望着教育作为万能的钥匙,可以解开任何一把锁。道理上似乎能说得过去,每个孩子都教好了,这个世界不是清平世界了吗?可我们忽略了两个事实:一人是会变的,孩子乃至于大中专学生都会变,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学校在等待着他,押宝全部押在学校,基本上是一种短视行为。
我年轻的时候学校里有个孩子学习能力极差,他父母都是弱智,同事们说,你就是在学校教他五天,他回家两天就退赔了。
苏霍姆林斯基斯基,那么大一个教育家,他改变了苏联什么?什么都没改变。说一句不敬的话,我们至今还在以他的理论作为蓝本,其实已经不太适合了,教师们读过一些书,知道欲取之,先予之的道理。神化一个人或者行业,未必就是真正地推崇这个行业。孙武打仗,给士兵吸出毒汁,士兵的老娘哭了,因为他家三代男丁,都被孙武吸过,结果全部战死。
是这种表面上的抬举,让教师被放置于显微镜下,生存的很别扭。
还有一大堆着眼于形式的改革,考核、评比,考核、检查,让我们的很多老师拙于应付,疲于奔命。我依然不为老师说话,我就想说,教育怎么说也是个创造性的劳动,你让一堆毫无幸福感可言的人当真能给课堂注入多少活力吗?
教师扛不起社会的重任,也没有理由给每个家庭每个孩子买单,学习、成长多半还是自己的事情,你全部赖在老师的头上,你会失望的,你就会迁怒于教师,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揍老师了。
你们觉得老师该打,是把老师看得太重要了,还是不能打的。
问题的延伸。
教师有没有地位,是不是受到尊重,教育有没有希望,只要看一个现象就成了。谁在当老师,谁还想当老师?以前的不算了,那是国家分配,有门路的改行的改行,下海的下海,剩下的构成了现在的老教师队伍。现在的孩子,填志愿有填师范的吗?至少恐怕是最后的选择,尤其是男孩子,除非是不得已为之,否则几乎不可能,因为一旦走上了这个岗位,意味着他基本上已经脱离了社会的主流。学校里的年轻老师基本上是女孩子,他们的未来自觉的定位是家庭的辅助,我可以准确地语言,多年以后,我们这一波已经老去,我们面对的极大的可能是女领导——当然,这也没什么的,只是,性别比也是个问题。
韩寒说,现在当老师的不是一流、二流、三流人材,我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说,我们是下流人材?
一个社会如果充满着功利,翻滚着金钱,充斥着欲望,每天上演着一个暴富的传奇和赤裸裸地对于低俗的膜拜,过分推崇工业化的管理方式,导致纲纪废弛,伦理坍塌,古风不再,道德偏离,到后来,一板子打在教育身上,教育岂不是冤大头?
缓缓吧!留点时间找找自己的灵魂,剥离浮华,去伪存真,回望一下我们曾经苦难深重的祖国。我们或许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千万不能因为我们而变成了一个糟糕的时代。
几十年之后,我们不该是希拉里所说的最没有希望的国家。
她的国家曾经发生过惨烈的南北战争,对阵双方的将领一个是罗伯特李,一个是格兰特,罗伯特李是老师,格兰特是学生,结果学生打败了老师。受降仪式上,罗伯特李身着军装,跨军刀,格兰特毕恭毕敬,没有势利的胜利和失败。林肯说,只有美国人民才是胜利者。之后,罗伯特李的雕塑被树立在西点军校的校园内,格兰特成为美国总统。
七十多年前,德国对伦敦进行轰炸,一个中年男人冒着被轰炸的危险,开着自己的小车接送伤员。他的大女儿当时十六岁,每天步走上学,他的小女儿每天义务当护士。那个男人是乔治六世,当时的英国国王,那个十二岁的小护士是玛格丽特公主,而那个坚持步走上学的女孩就是至今还在位的英国女王。
我们的孩子现在倒真有国王和公主的待遇,可是他们连老师都拳打脚踢,还有可能义务救助那些受灾受难的人们吗?
恐惧可能严重了一点,担忧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