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侥幸心理要不得,自然面前谁也别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26 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侥幸心理要不得,自然面前谁也别作
——北京野生动物园猛虎伤人事件之我见

    近日,北京野生动物园猛虎伤人事件引来各方关注。监控视频曝出的画面简直令人触目惊心,在年轻女子被老虎飞扑过来叼走后,两个大人奋不顾身下车企图虎口夺人,然而,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记得车上还有一个弱小的孩子,是否忘记了猛兽区不仅仅只有一头老虎。
    都说熊孩子让人气愤头疼,这么看来熊大人跟熊孩子比起来也不遑多让。监控视频里,四周都是禁止下车的提示,然而无所畏惧的白衣女超人推门就下车,还打开另一侧的车门,就在这时,猛虎飞扑而来,叼走了女超人,然后一马当先的蓝衣奥特曼中途迟疑,后来居上的黑裙奥特曼2号义无反顾,无人保护的小孩不曾露面。镜头没有录到的结果就是,一死一伤。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会被马赛克掉的血腥暴力画面请自行想象。

    这件事情目前的后续就是,伤者已做完手术,目前无生命危险,动物园停业整顿中。

    看到这个结局,我首先想到的是,动物园整顿,整顿什么呢?是把老虎处理掉,还是禁止私家车入园,还是就这么关闭了动物园?这个动物园关了,咬人的虎处理了,私家车不许入园了,然后呢?由于游客违规参观造成的惨剧就不会再发生了吗?当然不会。

    从我对事件过程的叙述中,可以看到我的观点很明确,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在游客而非动物园,更不是无辜躺枪的老虎。如果伤者对猛兽、对自然心存敬畏,就不会无视园内随处可见的禁止下车标志,主动下车,也就不会有后续连串的事情发生。在她被猛虎叼走后,家属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不惜以身饲虎去救人的行为,虽然让很多人有了一把对亲情的感动,然而不得不说,但凡这两个人有一丝一毫的理智,都不应该一错再错的开车门、追上去、赤手空拳斗猛虎。打个求助电话,也许事情结果就不一样了。我想看起来残忍的问一句,对同样违反规定私自下车的蓝衣男士,还有那位女士,是否有额外的惩罚或者教育呢?唯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那个被头脑发热的家长遗忘在车里的孩子,没有被猛兽伤害。但是谁来治愈孩子的心里创伤呢?大人咎由自取,孩子何其无辜。

    老虎伤人的责任不在动物园,动物园的整顿倒是必须的,但是该整顿的不是老虎,而是动物园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措施。这里不谈私家车是否应该入园,因为并没有报道过遵守规章的私家车在园中被猛兽袭击的事件。仅仅针对如果已经允许私家车入园了,那么除了不会动的标语和广播,还有哪些手段可以避免游客私自下车,毕竟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目前的防护和急救手段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据悉,这家动物园在2014年就发生过三只老虎围吃饲养员的事件(消息来源:凤凰新闻),这样看来,停业整顿势在必行,希望这两次的惨剧能够给北京野生动物园敲响警钟。

    别再侥幸,就开一会儿车门,没事儿的,请管住发痒的手,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请给孩子正面的表率;也别再侥幸没人会那么傻不怕被猛兽袭击,请做好自己的职责,保护措施、急救措施、预防措施,别再说自己无辜,缺位就是最大的失职。教训已经这么惨烈了,还不长点儿记性么?




2#
发表于 2016-7-26 14: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可以再讨论一下,看哪方面更值得关注。
3#
发表于 2016-7-26 1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时光安然 于 2016-7-26 15:54 编辑

然后再瞧一下我们这地界才发生的一桩惨事。
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35362494.html
4#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6:0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7-26 14:20
然后再瞧一下我们这地界才发生的一桩惨事。
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35362494.html

这个链接打不开呀?方便发截图吗?
5#
发表于 2016-7-26 16:02 | 只看该作者
王阳 发表于 2016-7-26 16:00
这个链接打不开呀?方便发截图吗?

平氏镇北大河发生事故,一家三口被淹死....
时间:7月23日下午
地点:平氏镇北大河
事件:网友爆料,在平氏镇北大河发生溺亡事故,一家三口被淹死,7月23日下午,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姐弟俩到河边洗衣服,姐姐的鞋子被水冲跑了,弟弟为了给姐姐捞鞋子,掉进了深水区,姐姐看到后去救弟弟,结果也掉进深水坑里。妈妈看到赶紧去救,可是水坑太深,不但没有救到两个孩子,反而自己掉进深水坑,在也没能上来。当晚,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打捞,在第二天上午将三人尸体打捞上岸。

照这个标题搜一下,有图有真相。
6#
发表于 2016-7-26 16:13 | 只看该作者
面对突发状况,必要的冷静,有效的举措,方能避免更多不幸和遗憾发生。
7#
发表于 2016-7-26 16:16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7-26 16:13
面对突发状况,必要的冷静,有效的举措,方能避免更多不幸和遗憾发生。

只是,额冷静不了肿么办。
8#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7:01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7-26 16:02
平氏镇北大河发生事故,一家三口被淹死....
时间:7月23日下午
地点:平氏镇北大河

看到了。

就我个人而言,看到相关报道的第一反应是,我还有疑问,围观群众的自发救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否在第一时间就报警并组织救援了,这些是我认为的能否救援成功的关键。作为一篇报道,对事实过程的还原不算完整。

我认为报道挖掘的还是蛮深刻的,14年和16年两张提问与回复的截图就很能说明问题。

作为一个不专业人士猜测,沙坑的存在会对救援和打捞造成影响吧。
9#
发表于 2016-7-26 17:3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
10#
发表于 2016-7-26 17:45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界的事只需要自己意识。比如,被大海淹死了,难道要封海?如果不封海,莫非要处理不封海的领导?
11#
发表于 2016-7-26 1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时光安然 于 2016-7-26 18:43 编辑
王阳 发表于 2016-7-26 17:01
看到了。

就我个人而言,看到相关报道的第一反应是,我还有疑问,围观群众的自发救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围观群众起初打的是110,警察赶到时却并无打捞工具,后只好转警119。
然而消防部离平氏镇相距百里之遥,待赶到时就只能收尸。
而此报道自始至终都在强调自发组织打捞,显示对官方的刻意忽略。
其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消防官兵赶到打捞至夜半仍无果决定收队休息时,死者家宿连续质问为什么要放弃打捞,仿佛落水人依然有生还的可能,其痛其哀尽在哭嚎之中。
12#
发表于 2016-7-26 20:05 | 只看该作者
规则是需要遵守的。一时大意,是由日久天长的坏习惯造成的。
13#
发表于 2016-7-26 20:26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7-26 20:05
规则是需要遵守的。一时大意,是由日久天长的坏习惯造成的。

夏版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比如网传老虎伤人的女主角,就是典型的母老虎,任性,火爆,所以才会有嫌丈夫开车慢要下车换过来自己开的举动。真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啊!
那个溺亡的一家三口,在水边生活,却缺乏起码的危险意识,母亲明显失职。尽管为救儿女而死,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母亲,但不能经常做好类似起码的安全教育,仍是失职。
14#
发表于 2016-7-26 20:26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7-26 20:05
规则是需要遵守的。一时大意,是由日久天长的坏习惯造成的。

夏版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比如网传老虎伤人的女主角,就是典型的母老虎,任性,火爆,所以才会有嫌丈夫开车慢要下车换过来自己开的举动。真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啊!
那个溺亡的一家三口,在水边生活,却缺乏起码的危险意识,母亲明显失职。尽管为救儿女而死,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母亲,但不能经常做好类似起码的安全教育,仍是失职。
15#
发表于 2016-7-26 22:5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内容全看了。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六年前的一天,我朋友的儿子叫我儿子过去玩儿。当晚,朋友儿子和他的几个同学在河边闲逛、吹牛,由于我儿子要小三四岁,所以,当时他和另一个与他年龄相当的小朋友一起走在前面。走了一段时间后,我儿子突然听见打闹声、惨叫声。回头一看,见我朋友的儿子身中数刀摇摇欲坠......我儿子当时是咋处理的呢?
    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开到我朋友儿子面前,然后一把将其拽进车,关好车门。当时刀子将出租车的车窗都砍坏了......
    我儿子先叫出租车开到人民医院,后觉不妥,又马上叫师傅开中医院。到中医院,我儿子先叫一声:我X哥被杀了,赶紧抢救!一想不对,马上改叫:XXX儿子被杀了,赶紧抢救!立即,医生护士全员出动,最终将我朋友的儿子抢救了过来。
    忘记告诉你们了:XXX是我朋友的妻子,她是中医院的老医师。
    还忘记告诉你们一件事:当时我儿子还不满十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03:16 , Processed in 0.46880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