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511|回复: 1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对话星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3 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话星钧


  正如你所言,我从未放弃对孤独、痛苦或忧郁的表达。但我喜欢改变作品的基调,寻找各种声音,追寻各种色彩,寻找生活的力量,创造性的力量或毁灭性的力量,无论它们在什么地方。无论小说、散文、杂文还是其他什么。这些东西,跟个性、真挚、坦诚和自尊在一起。它们像小兽一样深藏在文字背后,人们看不见的地方。

  于是,那些激情、热烈与深情也随之附体,并成为主旋律。

  这篇文字,还是让我们来谈谈作品中的个性表达吧。我的文字就像我的生命一样,经历了几个阶段,我从幽闭在遥远、隔绝的世界里迷恋文学之日起,从一种野性快乐无比的童年和青春期起,就开始把自己变成伟大的人类众生中的一员了。我的生命已经成熟,仅此而已。文字成为精神折磨的忧郁狂,这是上个世纪的一种时尚。然而,了解人生,了解人生的种种问题,通过种种潮流而幸存下来的文学人,还是有的。此外,尚有从悲伤或喜悦走向充实的人。

  你的身影,在我关注这里的那一段日子,只要上来,就会看到你或长久地仰首凝视,或低头沉思默想。我知道你在阅读不同的文字,分析判断之间的优劣。同时也在回首或调整自己的文学之路。你大多文字的个性表达是我关注的重点——从你的文字已经读出了我上述同类作品的某些特征。许多作家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他们以别的作家作为榜样。我也是,相信你也是。中国当代不出产思想家,只生产一些忙碌的作家。我们就是跟在这些人后面,一步步走了出来,走成了我们自己。

  不仅如此,而且在后来的岁月里,在我开始发表作品之前,有人告诉我一些创作的规则,这些规则在我看来是神圣的,这并不是说这些规则有时是不可以打破的,而是因为记住这些规则是十分有益的。他说的一条规则就是,事实永远不会过时或陈旧。也许在这一点上,在写作的同时,我们都喜欢评论,那些偶尔突然会触发我们某根敏锐神经的文字,会让我们立即像装填了炸药或礼花的重炮,给予激情的关注。

  我们是做过的。

  印象最深的一些人,你是其中之一。这印象,首先必然是个性文字的真诚表达。它不仅体现在自己的文字之中,也体现在他人的文字后面。幸运的是,一些作品仅仅给我们描绘出一些不同凡响的形象和事实,正因为如此,它的内核才会有生命特征的鲜活律动,在我们今天读来依然颇为新鲜。我认为一切作品也都如此。一旦作家竭力从模仿学的角度解释文中主人公或事件的动机,那他就已经写出了败笔。

  我这些话,并不意味着我不赞成分析一些模仿学小说和散文。有一些杰出的作品写出了模仿后的上乘之作,但我认为,一个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们,一味模仿他们,未必是好事。有一定成就或发表、出版过图书的老作家,更是如此。掉书袋,是没有出息的。自己写给自己玩玩看看可以,拿它送人或公之于众人眼下,就难免有伤形象。学习是必须的,但学习只有变成了自己的个性表达,才会有价值。

  落梅式、阿贝尔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他们的个性表达,不必打上作者标签,熟悉他们作品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什么人之手,其杰出的表达方式和不同表达风格便与他们的名字一起铸成了口碑。他们,不仅仅属于这里。也许他们并不是中国最好的作家,但他们是中国唯一的“这一个”,前所未见,他们独特而卓越的个体个性表达没有后来者,那些文字离开他们的大脑之后是属于这个国度的。

  这是一切头脑清醒、希望精进的人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当然,这里还有太多准这样的人。比如…不胜枚举,也许他们之中的某人作品并不多,然而从个性表达既作家的终极意义来考察,他们无疑是最有出息和希望的人。无论他们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否已经闻名,一旦这些文字到了广阔的空间人们的眼底,它的生命符号和文学意义便复活显现了。说的是自己的话,或幽默辛辣、或质朴真淳、或严谨尖锐,或清晰深情,或轻灵悠远。

  这种表达,不是那些大而无当、老而哼哼或不知所云的文字所能比拟的。文字的个性在这里是以事实作为基础和前提的。分野只在文风的不同和体裁的取舍上。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吧。如果有人称他为心理分析派作家,我本人对此没有把握。他写出了自己的题外话,竭力依照自己的方法解释事情,然而,即使是他这样的作家,其基本的力量,也是体现在描绘事实的个性表达上。

  你的文字不会被淹没文海之中,之所以给我留下印象深刻,道理在此。

  写字,最忌的不是没有才华,而是缺乏个性表达。全国都在写,每个人的文字,可以优秀,可以探索,亦可以失败。文笔稚嫩并不可怕,就像我们每天都会大量看到的东西。我们都从那里走来。可怕的是一路走下来,张三李四分不清,自恋且无限极地重复着他人的思维与语言,空空如也,永远说着别人的话。放在眼前,掂在手里,大路货,没有特征,身后留下了诸多的文字,最终也没有自己的一些东西在里面闪光,只有面目可憎。

  你在我的文章后面也表达了这一点。假如作家在医生的诊所里接受精神分析,这是他个人的事。但是,倘若他试图把别人的东西或学说不加消化吸收的情况下塞到自己的文字中,那就糟透了。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就是那个写过什么书的——(对位法吧?)奥尔德斯.赫婿黎。他试图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去创作一本小说。结果,可想而知。经验告诉我,在写作上是没有奇迹的。唯一产生优秀作品的是艰苦的工作,是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的艺术追寻。揣本别人的书在自己的口袋里是写不出一个好作品的。

  诚如你在《创作:枕着你的名字入眠》后面所言,那也许正是长久以来需要我不断清醒追寻而不得的东西。那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追寻,一种骨骼支撑,一种不败给我们深爱的文学本身的保证。不然的话,就太对不起我们尊敬的女神了。那些话,让我激动,但我把它们视作友人一种更大程度上的鞭策。所以,也才有了这篇对话的初衷与灵感。

  是的,广阔的胸襟,昂扬的气度,辽阔的视界,恣意纵横的笔法,个性而不同的体裁表达…嘲笑怒骂,手法变幻,味道贯穿如一,正是为艺术上的日益完备和自我完善服务的。我们应该向不同的人学习,然后品味咀嚼变成滋养我们个性表达的营养品。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次,一次三毫克,饭前服用,温水送下,我们会因此而更加强劲彪悍。

  成为大牛。

  不必请算命先生也知道。我们终究不会成为世界牛人。但是,我们这样做了,退而求其次的结果是,在所有读到我们文字的人眼中,我们的肌理不会因此而腐烂,坚硬的骨骼会告诉身后的人们世间曾有一个大写的人的追求。这是何等的自豪和幸运,这就够了。

  你谈到的长篇中篇短篇散文杂文。还有《克里姆林宫的情人》。我起床后,总想坐下来写作,如果没有其他紧要事情需要马上去做的话。多数日子里,我确实写了些东西,但就在这时我会接到电话,有时我不得不给当地作家协会写文章。那是没有稿费可言的。但我是副主席,偶尔还得写评论,还有人来访,总是有人打断我的工作。但我总能设法坚持下去,不必跑到火星上去写作。感谢上帝。

  休息的时候,忙着干别的事情,也会去和朋友们喝酒。我的视野就会改变,或者说眼界开阔起来。关于我自己的情况,我能说的就是,我从未像有的作家所说的那样,真正安安静静地写作过。但是,我无论要说什么,我就一直写下去,不管外界干扰如何。

  当然,午夜之后好些。

  这是我要告诉你之外,也要告诉其他一些朋友们的。他们关心我,关注我,我感到幸福而自豪。我的心事实上也从未离开过他们半步。故事的构思,这对我来说是最艰难的方面,也就是如何谋篇布局,使故事(或散文其他)引人入胜,就像我现在所做的这样。对我来说最不费力的就是实打实的写作,一旦有了故事(或文章)框架,写作本身——描写和对话——就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了,好像扭开了自来水笼头差不多。有时候,关都关不住,一泄千里,滔滔不绝。

  当然,还是要控制。不然的话,回头一看,糟糕透了。

  我在这里的散文,每一篇都是抽空专门为这里写的。而小说则不同,每一期都是临时从其他篇什上切下来的,你知道,就像切香肠一样,需要的时候,我就切下一段。连在一起,它们是《克里姆林宫的女人》或《晚安!莫斯科小姐》似的完整香肠,切下来,它们就是一篇一篇独立的小香肠段,一口一个。毫无疑问,真正的事实,地地道道的事实总是趣味盎然的…

  前提是个性的表达。

  难怪有人抱怨。

  总之,这是理应如此的情形。现存的东西依然存在着,我们时代的真实情形依然存在着,但却不是那么壮丽动人了。至于像我所理解的那样,这种真实的情形是,真正的写作者正在黑暗中摸索自己的道路,就好像人们在大街上那样——无法使自己摆脱世界灾难,只得异常激动地渴望着宁静。他们在梦中憧憬着正义事业,渴望事业有成,然而自己却充当着非正义的根源。在这令人精疲力竭的冒险中,作家只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并且像其他任何人那样,作家…说到底,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当一名作家的原因所在,因为即使是否定的作品也肯定了某种东西,并且也对于我们的悲凉而又高尚的生活表达了个性的敬意。


                    2010-6-2凌晨于歌谣苑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霍名夏 于 2010-6-4 01:4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6-3 17:26 | 只看该作者
临下班前,先记号。晚上来欣赏老霍的文章。握手!
3#
发表于 2010-6-3 17:28 | 只看该作者
我一惊,容我慢慢读来!
4#
发表于 2010-6-3 17:29 | 只看该作者
老霍,“版权声明”得加上。后面的一段没编辑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6-3 17:26 发表
临下班前,先记号。晚上来欣赏老霍的文章。握手!


  哈哈,你真快!
6#
发表于 2010-6-3 17:3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的交流。先占个地,慢慢细品后回复。 问好霍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7: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6-3 17:28 发表
我一惊,容我慢慢读来!


  是的,正是因了你而灵感闪射。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
  一点感想,不成体系。
  等待着你的评…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6-3 17:29 发表
老霍,“版权声明”得加上。后面的一段没编辑好!


   已经弄好鸟~~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6-3 17:30 发表
喜欢这样的交流。先占个地,慢慢细品后回复。 问好霍老。


  哦!你也绝对够快~~我刚刚编辑完,期待你的阅评。
10#
发表于 2010-6-3 17:38 | 只看该作者
先留个小脚印,专留着这篇最后学习呢。
11#
发表于 2010-6-3 17:38 | 只看该作者
与星钧的对话实际上说出了关于写作的精神磁场,写作的真正动力首先来自于发自内心的热爱,对文字的崇敬和崇拜,人是有个性的,文字亦然,
赞同这种有深度的表达,其中传递出隽永的可感的东西令人欣慰.
问好霍老师,可能还没骗辑好呢,先拜读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10-6-3 17:46 | 只看该作者
霍老,看到您对梁老师的这段话,我想起了许多……谢谢!
梁老师确实值得敬佩,和你一样,默默地为他人做着嫁衣。一样的铁血男儿,一样的惜情重义,一样地深深地眷恋着文学。这些,学生除了敬佩,还有,遥望。
向二位老师致以深深的敬礼!祝福永远永远! :handshake
13#
发表于 2010-6-3 17:4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友人书信

情真意切已经让人感动,其间表达的思想更让人敬仰,也解答了许多写作者心里的问题。
问好霍老师!
14#
发表于 2010-6-3 18:08 | 只看该作者

  一、“但我喜欢改变作品的基调,寻找各种声音,追寻各种色彩,寻找生活的力量,创造性 的力量或毁灭性的力量,无论它们在什么地方。”:这段话,引导大家的思路展开文学其色 彩的想象,有时,那些色彩几乎是建立在文字基础上的,大约你看的时候未必能看出真色彩 ,于是,声音也融入进来,几个点的融入,绽放的是不平凡的光芒。

  二:“一些创作的规则 ,这些规则在我看来是神圣的,这并不是说这些规则有时是不可以打破的,而是因为记住这 些规则是十分有益的。”——这种感触我也有过,比如作曲老师讲给我的话是:喜欢我的没 有规则,却要在适当的时候给我一顶紧箍咒,那段时期,我感到痛苦和困惑,无法突破,之 后由于一些原因放弃学业,而直到今天,那些话还想在耳边,也是我放弃音乐的重要原因。 但在写作上的规则更应该记住那些必然要谨守的内容,才会有突破和进步。

  三:“个性文字 的真诚表达”——其实我想,一个人,就是一片天,一个世界,一个境界,倘若不能把这些 完整和精彩地表达,那么他相关叙述就是失败的。

  四:写字,最忌的不是没有才华,而是缺 乏个性表达。——说得太好了,入骨十分。

  五:“广阔的胸襟,昂扬的气度,辽阔的视界, 恣意纵横的笔法,个性而不同的体裁表达…嘲笑怒骂,手法变幻,味道贯穿如一……”这段 话更多体现了老师的行文风格和底蕴,从一句简单的语句里,就可透散出那种沉静、凝聚、深厚的意味,平和之中倍见巴赫式的深情和严谨,这在老师的一些点评里,字字句句都能体 会到的最好感受。

  六:“关于我自己的情况,我能说的就是,我从未像有的作家所说的那样 ,真正安安静静地写作过。但是,我无论要说什么,我就一直写下去,不管外界干扰如何。 ——恒持书写,书写者之爱,重要的依据就是情感,性情,可以说,施莱尔玛赫的情感哲学 为功利时代做出严肃的拯救,而他对装腔作势的学究化伦理概念的批判为我们指引出一条光 明之路:依据情感。如果不从根本的情感出发,一切就都是苍白的了,没有生机。正因为老 师的温和与随意,才可能更悉细地贴近生活,体味那些构成生动的细节。

  七:”真正的写作 者正在黑暗中摸索自己的道路,就好像人们在大街上那样——无法使自己摆脱世界灾难,只 得异常激动地渴望着宁静。”我的体会是:很多时候一直积蓄太多的激情,几乎每天都在燃烧,烧就快成了灰烬。但我还知道,烧成灰烬之后,沉潜几天,认真休息,几天以后,再一点一点拼凑自己,用不了更长的时间,又蓄足了热烈情与火种,准备下一场焚烧。上一场燃烧的所有内容,我就不记得了。但有一段话我至死不忘:“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与安非 他命有关。“他以生命自残和早逝为代价最后赢得了文学。这并非是凯鲁亚克一个人的经历 ,那几乎是他所有朋友的历史。”而这样人,这样的队伍依然存在。”

  于是,拼死也要把文字的信仰谨守下去,否则生命与呼吸终将没有意义。认真读完老师的精彩文章,暖上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节课,从此印在心灵! :victory:
15#
发表于 2010-6-3 18:09 | 只看该作者
用TXT格式存到手机里了,晚上再重读。 :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0 18:24 , Processed in 0.11576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