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vhq0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可恶的篡改者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6-12-3 16:14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2-3 13:15
孔子也只是述而不著的,所有的言论尽是由弟子书写记录,至于弟子们怎么倒装,这就由不得他老人家了。
倒是 ...

谢谢安然老师!你的评论中知识和智慧含而不露。
17#
发表于 2016-12-3 16:22 | 只看该作者

不是老师,只是葫芦~
得闻君子教益,幸何如之~
哪有反被感谢的道理~
祝好~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39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12-3 12:02
我先欣赏,是应该好好学习老祖宗的原意了,否则后人们都要傻了。

可怕的是以傻为精。谢谢文字闪耀生活老师首读。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49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12-3 12:41
问题是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那些个篡改可以说是别有用心的,有着某种政治企图的。

所以说可恶!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8:04 | 只看该作者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6-12-3 12:41
郢书燕悦就是典型的篡改,不过这样的篡改现象极少。断章取义的篡改、曲解,常常让人愤恨。

“郢书燕悦”说得好!看来根本的问题还是人,善良的人即使误解,也是往好了想,往好了做。问好!
21#
发表于 2016-12-3 18:16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 发表于 2016-12-3 16:22
不是老师,只是葫芦~
得闻君子教益,幸何如之~
哪有反被感谢的道理~

我是感谢多了一位文友,遥握!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8:29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2-3 13:15
孔子也只是述而不著的,所有的言论尽是由弟子书写记录,至于弟子们怎么倒装,这就由不得他老人家了。
倒是 ...

这么说,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供别人曲解的?其实。大意和大义没被曲解,不是原话也无妨。
23#
发表于 2016-12-3 18:33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3 18:29
这么说,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供别人曲解的?其实。大意和大义没被曲解,不是原话也无妨。

试想,诸子百家哪章文字不杀人?孔夫子的言论只是被弟子们记述下来,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作利刀,如果他当初他不是板着面孔对世人说教,别人想拿他作文章不也是白瞎么。
24#
发表于 2016-12-3 19:2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6-12-3 13:19
说点个人见解,才疏学浅不一定对,请批评哈。
“逃之夭夭”源于古代学子改诗句来调侃逃跑的人,诗经是当时 ...

调侃一义,确实如此。比如《百家姓》中有“乌焦巴弓”,居然被古人拿来形容人被烧焦弯曲的样子……
不过“刑不上”两句,个人还是支持18兄的观点,“上”“下”,上者,崇尚;下者,卑下,也即,刑不格外尊崇大夫,礼更不能因庶人身份低微就忽略他们。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可见,在“礼”的问题上,儒家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小人”的。而孔子曾诛少正卯,似乎也没有考虑过“刑不上大夫”——似乎他也认为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
25#
发表于 2016-12-3 19:40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6-12-3 18:16
我是感谢多了一位文友,遥握!


如此,问好~
26#
发表于 2016-12-3 19:53 | 只看该作者
曲解这事儿分两种,一种是无知,尚可原谅,一种是无耻,都理应唾弃了。显然,无耻者比无知者更多一些。
27#
发表于 2016-12-3 19:54 | 只看该作者
这活儿不错,我倒曾经想罗列一下的,不想让18抢先啰,哈哈。
28#
发表于 2016-12-3 20:22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12-3 19:29
调侃一义,确实如此。比如《百家姓》中有“乌焦巴弓”,居然被古人拿来形容人被烧焦弯曲的样子……
不过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家标榜的,实际上在封建社会也不可能达到。
看问题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深入了解其理论实质。孔丘与少正卯是政敌关系,他一当上司法部长就口衔宪政,宣布对方有罪,采用诛杀手段,很不厚道。
29#
发表于 2016-12-3 20:25 | 只看该作者

葫芦仁兄在的杂文作品风靡一时啊!
30#
发表于 2016-12-3 20:29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在商秧时期,孔夫子时期国法与家法尚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经常是国家的事,反而拿家法来伺候,这事不鲜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08:02 , Processed in 0.0595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