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秋 于 2017-3-17 20:54 编辑
不仅仅是我,从我小时候开始,在故乡,“火煨青椒”这道菜在相应的季节,会经常出现在各家各户的餐桌上。
先不说城里,那时候的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受一些历史或者人为因素的限制,人们的意识比较落后,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田土的耕种上。虽然可以用来果腹的粮食勉强可以凑合着自给,但菜,往往是自家园子里结了什么就吃什么,就这样,有时也是吃了上顿愁下顿,想要丰富餐桌,那想法是很奢侈的了。于是,对于辛劳朴素的农村人来说,“火煨青椒”无疑是一道既便宜味美又做法简单的家常便菜了。
农村人一般都自己种辣椒吃,每年清明前后,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会栽。只要气温合适,端午节后,就有新鲜的辣椒摘了。在所有的蔬菜当中,辣椒又一直占居龙头地位,不管好不好辣这一口,干的、鲜的、红的、青的,除汤以外,太多数菜都得放上一大把,如果忙,就干脆来个“火煨青椒”更省事。当然,像湖南人一样生吃,又另当别论了。
“火煨青椒”在当地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并越来越普及,除经济局限之外,主要是因为它做起来简单,不需要其它配料,且又好吃。当初,因为没有煤呀、气呀、电呀什么的,做饭炒菜等都烧茅柴,如果赶急或者菜不够吃,人们就事先把摘来的青辣椒(不带水的)用茅签或者篾签一只只串起来,烧火时再埋在灰烬中煨一会儿取出,一只只放在手心里边反复轻轻拍打、边用嘴吹粘在表面的灰尘。刚从火灰中翻出来的青辣椒,很烫手,拍灰的动作要快,否则会烫着手。煨好的辣椒个个都很饱满,过一片刻后,就都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焉下去。拍几下后,看似表面的灰尘没有了,再放在碗里用刀把捣,盐一定要趁热放进去,或者难溶化,等捣得差不多了,再加入油、味精拌匀,一碗香辣可口的“火煨青椒”就可以上桌了。因为是火煨的,青椒的表皮难免会烧成黑色和留有些许灰尘,所谓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或许就是那时的人禁不住美味诱惑的一个不合理的托词吧,且这道菜做好后也不是很好看,但那味道辣中夹着香,绝对开胃,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这道菜,一定可以多吃不少饭,这也就难免不受男女老少的青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也明显提升了。人们慢慢开始放弃一些老习性,追求更深层次、高质量的生活,“火煨青椒”也曾一度遭遇冷落。但“是金子永远会放光,”加上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日渐增强,不管是食还是游,更趋向于返朴和回归。从乡村到城市,被人们冷落一时的“火煨青椒”再度风靡起来,从农家院子、从小百姓的餐桌上,慢慢登上了城市的大雅之堂,和山珍海味一起,用来宾朋宴客,这确实让人叫奇。
时过境迁,菜还是这道菜,只是“煨”得更理性和有技术了,和传统做法相比,既干净又没脱离“煨”的宗旨,操作也更简单、快捷。
因为不烧茅柴了,没有了火灰,人们就把洗好的青辣椒倒入烧红的、没放油的锅内,小火(火大了表皮烧黑了,肉没熟)翻炒,等青椒在热锅里慢慢变软了、有七到八成熟(太熟了口感不好)的样子,就可以取出来直接捣了。为了保留它的原汁原味,虽然现在有很多的佐料可以放,但人们还是只注重放盐、油和味精,这样吃着更爽口和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