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54|回复: 1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札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2 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札记



  《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仅这书名,就令我敬慕。四大古典名著,无疑是中国文学的四座高峰,敢于攀登这样的文学高峰,足以证明作者的文化底蕴了。由线装书局出版的这部书,17印张523个页码,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足足让我读了月余。每每静夜品味,感觉口舌生津,掩卷有余香。作者是谁?容我留个悬念,最后再告诉你。

  《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书分上篇:观念意识的文化特征;中篇:事件情节的文化内涵;下篇: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先从宏观上把握重点文化个性,后从情节中解读文化的内涵,再从主要人物入手探析文化背景意义。这样来架构全书,不由让我想到汉朝郑玄在《诗谱序》中所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这样提纲挈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关键和要领,让读者从条理分明中,清晰了四部古典名著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内涵。

  四部文学经典,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古代先民的观念意识,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三国演义》选择以忠为核心的正统道德观,展示了追求功业的价值理念;《水浒传》选择以“义”为标准的平民道德观,展示了追求平等自由的价值标的:《西游记》选择以善为旨归的道德价值取向,展示了回归自我的价值心理;《红楼梦》选择以“爱”为宗旨的人性化,展示了崇尚个性自由的价值取向。林林总总的文化价值观念,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物语言生动演绎出来,人们在阅读之后,必然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是有着广泛要求又爱好新奇事物的智能动物,总在好奇心的支配下爱好予盾的东西,总在文化背景气候中塑造自己的心灵。只有印象深刻,才会输入意识存在与行为反应中去,从而形成群体的文化世界和个体的意识世界。艺术与道德的比值、比例、力量对比,决定了心灵层次和人的行为模式。艺术是文明之父,道德是文明之母,人的文化,就在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动态中,奏完生命的乐章。

  四大古典名著,题材各异。《三国演义》反映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长达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化;《水浒传》,记述了北宋末年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起义;《西游记》,则把唐僧取经幻化为系列神魔斗法故事;《红楼梦》,围绕贾府兴衰荣辱,写出了整个家族的世情生活故事。事件与情节,虽由主要人物活动构成,却与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必然烙印着鲜明的文化内涵。

  什么叫文化?《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即源于此。意思是按照人文来进行教化。现代文化,涵盖广阔,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国家,是文族文化的传播载体和生长温床。文化高于国家,文化因此比国家更具永恒性。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国魂和意志。一个国家若是屈从于别国的文化,则无异会变成精神上的亡国奴。探索四大古典名著中的文化意义,由此可知其分量该有多重了。

  四大古典名著中的典型人物,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因而具有永久的魅力。提起关羽、刘备、张飞、诸葛亮;提起武松、李逵、林冲、鲁智深;提起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提起林黛玉、贾宝玉、薜宝钗、玉熙凤,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伦理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鲜明道德色彩的人物,自然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积淀成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一种符号,渗透着民众的爱憎褒贬,乃至上升为道德价值判断和审美价值判断。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忠贞、鲁肃的忠厚、刘备的仁义、曹操的奸诈、周瑜的偏狭、司马懿的阴险、鲁智深的鲁莽、林冲的英雄、武松的勇武、李逵的率猛、孙悟空的神奇、唐僧的儒庸、猪八戒的憨朴、林黛玉的娇弱、王熙凤的波辣、贾宝玉的多情……众多人物的行为与语言特征,无不清晰地印有中国文化的印记,无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维与行为。因而说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藏,对中国社会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都不为过。

  独特的典型人物,纷陈着性格差异,必然在不同精神层面产生着力量对比和文化波澜。人必然对生存空间中各种刺激进行特殊的反应,必然在存在过程中极力表现自己,必然在极限之内尽力绵延自己的存在,必然通过语言和思索来呈现生存过程,以此来赢得自己也赢得生活,这是现代人已经明晓的普遍的文化精神动力。有着生理心理程序的个体, 是个人意识的基础,也是集体行为的文化出发点。个体与个体碰撞互存,必然在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文化生活。

  《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四大古典名著,来发掘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可谓开创了新天地。让人读后,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政治观、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自然观、宗教观、人才观、妇女观、审美观等等,体认到中国文化的鲜明特征和博大精深。所以我敢说,这是一部难得的、极有学术价值的好书。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相信拥有此书,寻常人必得趣忘劳,心积学问;著书人必穷理尽妙,耳彻眼开!

  现在,可以告诉你了。给大家捧出这本好书的主笔作者,就是湖南科技大学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三十多年的郭瑞林教授。

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8-22 11:45 | 只看该作者
《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四大古典名著,来发掘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可谓开创了新天地。让人读后,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政治观、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自然观、宗教观、人才观、妇女观、审美观等等,体认到中国文化的鲜明特征和博大精深。所以我敢说,这是一部难得的、极有学术价值的好书。
高老师的文字功夫高深,有机会找本书看看!
3#
发表于 2008-8-22 11:47 | 只看该作者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藏,对中国社会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都不为过。

言之有理,当常常温习。问好迎春兄。
4#
发表于 2008-8-22 11:48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没读完,我第一个发现高版的文章。还在品味中。
5#
发表于 2008-8-22 11:55 | 只看该作者
  从人物的次第罗列,到精髓的细致解读,以及对4本古迹的仰视笔触,都很精锐干练。足见高版的敏感与睿智。学习!
  个见:对事、对物、对人、对古典美的铺陈还缺乏深挖的力度,建议展开一些。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12:1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皖川情 发表
  从人物的次第罗列,到精髓的细致解读,以及对4本古迹的仰视笔触,都很精锐干练。足见高版的敏感与睿智。学习!
  个见:对事、对物、对人、对古典美的铺陈还缺乏深挖的力度,建议展开一些。
  
这么厚的书,只能从高处来一观其貌。如果细论,就不仅仅要下笔万言了。所以,我用了札记的形式。
7#
发表于 2008-8-22 14:2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我看了一半,也确实如高版主所说:每每静夜品味,感觉口舌生津,掩卷有余香。对一本书的评价,我们虽不能那么精准那么客观,但显微阐幽依然是阅读后的恰如其分的态度或能力。高版主对此书的研读可谓非常精细了,不仅将书之精髓抽离出来,书之灵魂释放出来,书之要旨枝剥开来,同时,也嵌入了自己丰富的感情,并经过感情的润泽散发出睿智与从容的沉香,弥益难得!好文,精华支持!
8#
发表于 2008-8-22 14:24 | 只看该作者
高版推出又一力作学习了。
9#
发表于 2008-8-22 14:24 | 只看该作者
都支持吧
10#
发表于 2008-8-22 14:3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这本《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我看了一半,也确实如高版主所说:每每静夜品味,感觉口舌生津,掩卷有余香。对一本书的评价,我们虽不能那么精准那么客观,但显微阐幽依然是阅读后的恰如其分的态度或能力。高版主对...


  评论,看了一半就理解的如此深刻,真是不简单,你太有才了。祝贺!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14: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范廷伟 发表
《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四大古典名著,来发掘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可谓开创了新天地。让人读后,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政治观、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自然观、...
谢谢庭伟首先阅读。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14:3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薛暮冬 发表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藏,对中国社会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都不为过。

言之有理,当常常温习。问好迎春兄。
谢谢阅读和问候。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14:3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皖川情 发表
我还没读完,我第一个发现高版的文章。还在品味中。
谢谢阅读。握手致意!
14#
发表于 2008-8-22 14:38 | 只看该作者
力作解读力作。学习了!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这本《四大古典名著文化巡礼》,我看了一半,也确实如高版主所说:每每静夜品味,感觉口舌生津,掩卷有余香。对一本书的评价,我们虽不能那么精准那么客观,但显微阐幽依然是阅读后的恰如其分的态度或能力。高版主对...
呵呵,你也有这本书且正在阅读啊!谢谢你的鼓励,迎春继续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18:20 , Processed in 0.06673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