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柯英 于 2017-8-21 10:25 编辑
香 蒲
香蒲,故乡草湖中常见的水草,只是乡亲不知道这个文雅的说法。打小时候见到这种水草,大字不识的父亲就告诉我,它叫蒲草、蒲秧。后来请教邻居周老师,他也是这个叫法。至于字怎么写,他翻了半天字典,仍不能肯定。于是,我也跟着叫了几十年蒲秧。
常年积水的池塘、沼泽,是香蒲安营扎寨的地方。它的根,深藏淤泥中,轻易看不到,可以多年不死,除非水枯见底。我曾经在水枯的泥塘里挖出过一根香蒲,老根粗若胳膊,心想,这要多少年沉积才能长成这样啊,简直成了精。春天萌发时,它就以对生的细长叶子示人,而后不断延伸,有的高达一两米,却不逸不斜,昂然挺立水中,颇有几分清秀俊逸的雅致。六月间,从叶丛中抽出一根细长的茎,顶端像长锋羊毫,几欲泼墨挥洒的样子。之后,这根茎迅速高出叶片,在微风中自由挥舞。几乎不被人察觉,“羊毫”已经灿然开花,细小的,米粒样的黄花,密密匝匝地附在枝头,就近嗅一嗅,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许是叫“香蒲”的由来吧。到了八月,花茎已经粗壮硬朗到不可轻易折断,可以承载一些份量了,顶上便结出一截果穗,一拃多长,像火腿肠,先是淡黄色,随着时间推移,颜色渐深,呈现出棕红色,看上去更像一点即着的蜡烛了。
后来,在湿地植物的名录中看到“水蜡烛”时,我一下子想到了故乡那个常见的水草,一查,果然,这就叫水烛香蒲,它还有一个学名就是我的父辈们口头所称的“蒲草”。
水蜡烛只是香蒲的一种,它们在学术的名称应该叫“东方香蒲”或“宽叶香蒲”。在水蜡烛生长的地方,常常伴随着另一种香蒲——小香蒲。它肖似水蜡烛,只是长得相对矮小,结的花穗也只有拇指大小,像高举着的烧烤香肠切片。
从香蒲的“火腿肠”或“烤香肠”上收集的粉,叫“蒲黄”,是一味中药。在故乡,乡亲都知道蒲草粉能止血,谁家的孩子不小心剐伤了手脚,只需揪一株蒲草的穗,撕下细绒敷上,即刻血止。中药用的蒲黄,是夏季采收蒲棒晒干后碾轧筛取的花粉,在止血、化淤、通淋的药方中通常可以看到。我曾用蒲黄为主,诊治过一位姓吴的年轻女性。患者婚后三年多时间一直不孕,经西医治疗后,数月闭经,心烦气躁。右尺弦数脉,左关洪数脉,明显是血淤气滞之症,最大的症结便是闭经。只有打通气血运行经络,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为此,给她治一方“失笑散”:蒲黄粉、五灵脂粉白酒调和,然后用麝香止痛膏贴敷肚脐。用药一个疗程后,她反馈见效。还有一姓李的女性咨询月经过多怎么治,我也是用蒲黄来治,告诉她用医用胶布把蒲黄粉和艾叶绒敷在肚脐眼,每天一贴。施治后,也很快见效。中草药即能相辅相成,也可相反相成,能止血的草药,通常也有化淤的功效。这两个医案中蒲黄的运用,便是一为化淤,一为止血。
蒲黄还有一个妙用,就是晾干后用其绒作枕絮,既绵软,又环保。蒲草用来编织的蒲团,过去寺庙里跪拜的多用这个,知晓的人应该不少。 菖 蒲
想起来就惭愧。很长一段时间,我把香蒲和菖蒲当作同一种植物,陪人逛湿地,常常自认为博学地指着水蜡烛向他们卖弄:这叫菖蒲。可是,一直没人怀疑过我的错误。大概他们也不知,或者压根就没人认得这些水草吧。毕竟是水生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并没多少交集。
有一次,我在湿地公园拍了一组照片,其中一种水草形似蒲草,但叶子宽大,中间棱起,碧绿碧绿,如古代以柔著名的鱼剑,中间抽出一茎,结着三五个球形肉质果。还有一种,叶子较窄,细长,叶丛中抽出一根绿色的圆柱状肉穗,我猜测应该是它的花序。发给一些朋友确认是什么植物,但没一个认得。只好打开湿地植物图谱,按图索骥,逐个辨识,最终对应到了“菖蒲”和“泥菖蒲”。
原来,菖蒲与香蒲根本不是一回事。从外形上看,香蒲叶子扁平,长得高大威猛,有张扬的穗实;菖蒲叶中突起一棱,色泽鲜亮,叶剑秀气,呈柔和之美、 清爽之美,观赏性极强。菖蒲中也有多个种类,泥菖蒲、石菖蒲、九节菖蒲、唐菖蒲等。我们在泥沼池塘中看到的是菖蒲或泥菖蒲。这两种菖蒲,叶子有区别,根也不同。菖蒲的根呈须状,稍用力可连根拔起;水菖蒲的根是鳞结状,纺棰形,较粗壮,须在泥沼中深挖方得。石菖蒲的根和形与泥菖蒲极为相似,只是根结细长,它多生于山间石隙间。古人描述的“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说得就是石菖蒲。九节菖蒲和唐菖蒲,虽有“菖蒲”之名,却不是一个科属,大概只是取其形似吧。 因了石菖蒲的清雅,被喻为灵草,它曾是古代文人案头的山水。石菖蒲也极好侍弄,不需泥土,只要放置一些石子,用清水即可养植。苏东坡喜爱盆景,从山东蓬莱取弹子涡石,专用来养菖蒲, 在《石菖蒲赞》一文,讲述养植菖蒲的雅趣:“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也。” 陆游也在描述隐居生活时说:“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古代文人的业余生活,重要的一项便是侍弄花草,而菖蒲是案头常见怡情养性之景。早晨起来,给菖蒲换换水,煮山泉泡壶茶,一天的日子明媚开篇。秉烛夜读,累了抬眼望一眼青翠,放松心神,缓解目力。碧绿的菖蒲,也聚附了油灯的烟尘,起到收烟护目之效。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概括得分明:“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 菖蒲的根茎,味辛性温,芳香清爽。入药,辛能开泄,温胜寒湿,芳香开窍。因而,常用作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之药。在药效方面,石菖蒲犹胜于泥菖蒲,如治疗癫痫痴呆、神志不清,用石菖蒲配伍人参、生姜等会有奇效。治疗迷惑健忘、气闭耳聋,则用石菖蒲、远志等草。心胸烦闷、饮食不振,加此一药,用之多效。其他风湿痹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也多用石菖蒲。当然,具体用药,都必须在辨症施治中按君臣佐使来配伍,非一药可凑功。况且,菖蒲根茎毒性较大,对症则是良药,无症则是毒药,口服多量会产生强烈的幻视,作药用对它并非那么简单。缺少石菖蒲时,可用泥菖蒲替代,但九节菖蒲不能取代石菖蒲。
还是尝试一下古人的雅趣吧,在案头置一盆碧绿的菖蒲,既养眼,又怡心,也算是一种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