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九月盛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短篇小说】大山的呼唤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7:07 | 只看该作者
卫斯理 发表于 2017-10-12 20:22
看完文章既感动又无奈。老师文笔犀利,直指当今社会教育一些乱补课收费的诟病。讴歌了郑好银老师。这篇文正 ...

谢谢谬奖!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只是反映而已。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7:08 | 只看该作者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7-10-12 20:27
人们教师的系列颂歌,满满地正能量,点赞加分,再细读学习。

教师应该有教师的形象!希望如此!谢谢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7:08 | 只看该作者
逐鹿江南 发表于 2017-10-12 20:29
先给工分,今夜酒醉,明天再读。
问候菊版!

问声先生好!祝福你!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7:10 | 只看该作者
郭子贝 发表于 2017-10-12 22:09
先加分支持再慢慢品读,问好九月老师。

感谢特評!能留墨就很好了,又加分更是感动!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7:10 | 只看该作者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0-12 22:14
先给版主加分,再细品。

谢谢你的分!再谢你的热情!问好!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7:11 | 只看该作者
郭子贝 发表于 2017-10-12 22:25
 【郑老师】瞅看了【郑老师】一眼,冷笑着,说,资料可以买,但得照本卖给学生——两个都是郑老师

马上去改,感谢捉虫子!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7:12 | 只看该作者
芒乡化十龙 发表于 2017-10-12 22:34
充满正能量,老师笔下呈现一个伟大的老师形象。
真心想办事,要做事的人,往往都是“疯子”,不被人理解和 ...

谢谢龙精彩点评!一句话就可以鼓舞人心,何况点评了这么多。感谢啊!
3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7:13 | 只看该作者
郭子贝 发表于 2017-10-12 23:01
人贵有恒。故事里的郑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保持自己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几十年如一日保持自己热爱孩 ...

感谢特評精彩点评!问好,辛苦了!
39#
发表于 2017-10-13 07:2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文字就是让人受益,读来琅琅上口,却又令人深省,甚至每句皆字斟句酌,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在老师的笔下栩栩如生。学习问好!
40#
发表于 2017-10-13 08:02 | 只看该作者
九月盛菊 发表于 2017-10-13 07:00
请提出宝贵建议,以便修改!谢谢!

哈哈,九版的短篇小说《大山的呼唤》,直切教育产业化的现状和弊端,很有现实意义。都是一切向前看惹的祸,且在漫延。补课,由来已久,我教书时就有,但那时不收费且十分的用心,社会不浮躁,教师也都安于清贫。现在不行了,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是好猫。
您对教书匠有所了解,描述绘声绘色,对教书匠之间的关系及教学秩序也算熟悉,这都反映在您的描述里。教师准备授课教案,是必须的程序,正规的学校要求很严。使用过的教案都有教务处加盖印章,加盖过印章的教案是不允许重复带进教室的,再授课必须再准备教案——在原有教案上修订是常态,但必须重新过一遍。
您的《大山的呼唤》,语言带着韵律,很有特点——文字不仅是看的,更是读的,朗朗上口,也就多了些韵味。如第一自段: 一个老古板依然在一笔一画认真抄写着教案,即使一个数学符号也抄写得还是那么规范。这个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数学教师,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为啥说是抄教案,不是写教案。几年来的课本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没啥大变化,郑老师每个学期都要把旧教案重新誊写一遍,略作修改。据说,他的教案可够一个火车皮拉了,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可摞起来有他自己一人一举手高,也是事实。
当然,文字打磨,永无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跟您后边的文字一样,第一自然段的文字也有很多打磨提升的空间。如第一句,缺失主语吧?跟第二句合并如何:这个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数学教师,依然保持着一笔一画抄写教案的习惯,每个数学符号都抄写得那么规范。      管见俗见,谨供九版参考。

4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8:14 | 只看该作者
慕容彬 发表于 2017-10-13 07:22
老师的文字就是让人受益,读来琅琅上口,却又令人深省,甚至每句皆字斟句酌,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在老师的笔下 ...

首先问好,问安。继之感谢赏墨!
4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8:19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13 08:02
哈哈,九版的短篇小说《大山的呼唤》,直切教育产业化的现状和弊端,很有现实意义。都是一切向 ...

默然辛苦了,增鄙人这么长的文字,真是难得。优缺点都指出来了,实在欣慰。我曾经说过,虚伪的吹捧,不如真实的批评。先生做到了,为太虚有你而高兴。

至于先生提出的那些句子,鄙人还会考虑的!谢谢!问好!
43#
发表于 2017-10-13 08:22 | 只看该作者
     版主的小说写出了一个社会问题,一些老师课堂上不讲重点,学生听不懂,考不出好成绩,不得不交费补课,这些老师补课时才讲重点。这些老师没有了师德,有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称呼。小说充满正能量,为净化教育风气起到积极作用。
4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08:25 | 只看该作者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0-13 08:22
版主的小说写出了一个社会问题,一些老师课堂上不讲重点,学生听不懂,考不出好成绩,不得不交费补课 ...

河西啊,辛苦了,这么长的文字,占用了你不少时间吧!谢谢了!
45#
发表于 2017-10-13 08:44 | 只看该作者
在物欲横流,校园已非净土的当下,郑老师的“死板”,彰显了一个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师德。这是一股正气,是民族的希望。
正能量的作品,点赞!
“郑老师瞅看了郑老师一眼”——应是“郑老师瞅看了张老师一眼”。
问候菊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4 18:34 , Processed in 0.18439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