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笨小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作曲家足迹系列: 不断添加中(网络资源大观)

[复制链接]
57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1 | 只看该作者
当琴师的企图遭受挫折之后,他有时感到一阵阵悲伤,孤独. 他在布塞托这座小城市里已经感到窒息,渴望离开它.他依旧向往米兰,但 是这座伦巴第公国的京城目前仍然可望而不可及.最好不要去想它,继续学 习,情况或许会有所好转.况且这儿还有玛格丽塔.两个年轻人一堂课比一 堂课话多,交谈时间越来越长,而双方的目光也越来越专注.很明显,产生 了爱情.佩皮诺也许在考虑同这个能带给他一大笔嫁奁的——这个条件是不 容忽视的,——善良可爱的姑娘结婚的事. 一八三一年布塞托发生几次抢劫案,这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也对 巴雷吉的妻子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富商的宅第可能成为嚣张的盗贼垂涎的对 象.家里除了安东尼奥,再有一个男子就好了.而且这人要忠实可靠.她于 是给威尔第提供一间极好的房间,建议他住下.威尔第反正成天在巴雷吉那 儿,不是在他家就是在他商店,为什么不就住在他家呢?他答应了,很快就 从普尼亚塔那儿搬到巴雷吉家.生活条件改善了,有一架大钢琴可供使用. 女主人信任他,巴雷吉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而且日益坚信他将来会成为一 位著名的音乐家.巴雷吉认为,佩皮诺在布塞托把能学到的都学到手了,普 罗韦西再不能传授给他什么……现在需要进更加严格的学校,为前程打下扎 实的基础.不能犹豫不决,要当机立断,到米兰去深造.至于费用,巴雷吉 愿意承担三百里拉,再多就负担不起了.可是三百里拉无论如何不够,即使 省吃俭用也不够.要是蒙特·迪皮耶塔慈善会以奖学金,津贴的形式,或者 干脆作为慈善赠与,怎么称呼都行,提供同样数量的款项,问题就迎刃而解. 这不是毫无希望的空想,但是也不那么容易实现.而当前是要说服父亲卡 洛·威尔第给慈善会的管理处写一个呈文,并向巴马公国女王玛丽亚·路易 莎提出申请. 手续都履行了.可是大家知道,这类事情往往被官僚主义长时间,无限 ① 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作曲家个人举办的音乐会以及音乐爱好者团体联合举办的音乐演奏大会,都 叫作音乐欣赏会. 期地耽延.几个季度过去了,仍然不见回答.布塞托的生活依然如故,朱塞 佩·威尔第依然枉自喟叹.他焦急地等待着决定自己前途的那个时刻来到, 以便大干一番.父亲也忐忑不安.儿子勤学苦练了多少个寒暑,在音乐和艺 术上花费了多少光阴!这无疑是个十分高尚的事业,但是它不能带来一点收 入.他再也支撑不住了,希望佩皮诺终于有个正式职业,自谋生计.每个成 员都应该给家庭带来收入,而佩皮诺不给家里带来收入的时间太长了. 一八三二年来到.这年一月,蒙特·迪皮耶塔慈善会行政处通知说, "鉴 于卡洛·威尔第之子朱塞佩· 威尔第致力于音乐多年, 孜孜矻矻, 天赋过人" ; 但其家境清寒, "无力支付继续深造之费用",故行政处决定予以资助, "在 四年内"每年发给该生三百里拉,使其完成学业. 这可真是件天大的喜事!米兰已经不是渺茫的幻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了.可以制订具体计划了.春回大地,波丹谷地重又变成一个锦绣世界:蔚 蓝的天空,苍翠的田地和树木,红色的土壤和鲜红的晚霞.白昼越来越长, 黄昏温馨宜人,夜间也不冷.春天到来,佩皮诺去米兰学习的理想更加接近 实现.现在巴雷吉太太也发现女儿同佩皮诺产生了爱情,她断然进行干预. 上课就上课,学音乐就学音乐,这都很好,但是两个年轻人不能再单独呆在 一起,免得授予市里那些贫嘴薄舌的人以飞长流短的口实.她剥夺了玛格丽 塔原来享有的那一点儿非常有限的自由.
57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1 | 只看该作者
让佩皮诺也忙忙自己的事,考虑考 虑前途吧.将来怎样,以后自明.所以巴雷吉太太对这个年轻人要去米兰, 也很高兴.分开有好处:双方的感情如果真诚,不会冷却;如果不很强烈, 很快就会淡薄,用不着再提. 一八三二年一个炎热的夏日,威尔第来到米兰,于六月二十二日向伦巴 第一威尼斯王国政府递呈了一份最大胆的申请,确切地说,是呈文,请求准 许他进入米兰的皇家音乐学院当学生,并享受奖学金待遇.他在写呈文的时 候,心里当然明白:这是迈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米兰音乐学院是他 景仰的学府.他有些担心地说明自己已经超过入学年龄,但是希望能经受住 "面临的"考验. 然而不幸的是他没有经受住那些考验.他在弗朗切斯科·巴西利为首的 考试委员会面前演奏亨利·赫兹的《A 大调随想曲》时,考试委员们一个个 直皱眉撇嘴.但是作曲无疑考得较好,他作的曲调轻快,赢得称赞.巴西利 在给音乐学院院长索尔马尼伯爵的报告中写道: "……至于该生呈交的作曲, 本人完全同意对位法大师和副校长皮亚尼塔先生的高见,即该生如果刻苦学 习,持之以恒,精通对位法,就能驾御自己的幻想,也许在作曲方面能有所 成就……尚有一事奉告:由于学生过多,校舍狭隘,本人经常耳闻学生抱怨 教室学习条件差,特别是钢琴生,因彼等需要时间练琴." 毫无办法:校舍狭窄,这个年轻人已经超龄,而且没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加之又不是伦巴第—威尼斯王国的臣民.答案只能是否定的.此外,考试委 员之一,乐理家安东尼奥·安杰莱里(他大概太拘泥于弹琴的技巧和手的姿 势)还认为:"威尔第不会弹钢琴,而且永远也学不好."考试委员们当然 意见一致,没有分歧.一八三二年七月九日,考试委员会心安理得地作出了 权威性的结论,米兰省长弗朗茨·加尔丁伯爵接着批准学院院长办公室拒绝 那个年轻的布塞托市民满怀希望写的入学申请. 这不是一般的失利,而是当头一棒,可能引起悲惨的后果.威尔第有生 十八年以来很少有过成功的时刻.他以非凡的意志力自己造就自己.他刻苦 学习,牺牲一切,一分钟也不休息,忘记自己正当青春年华;他使得父母亲 生活艰难,看来自己也深感内疚.他早就殷切盼望进米兰音乐学院深造,以 便赢得同胞们的尊敬.米兰成了他景仰的圣地麦加
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1 | 只看该作者
他常常同玛格丽塔倾谈 自己的理想.可是这寄托了如此多的希望的理想,突然遇到粗暴无情的现实. 音乐学院,毕业文凭,深造统统成了梦幻泡影. 这个来自龙科莱的郁郁寡欢的农民直到暮年仍然对这次失利耿耿于怀, 认为是奇耻大辱.关于教授,文凭,考试的谈论,他连听都不愿意听了.他 书桌的抽屉里保存着那份写给音乐学院的入学申请书,上面有一个简短而冷 峻的批语:"朱塞佩·威尔第于一八三二年六月二十二日写的入米兰音乐学 院学习的申请书.退回."这个创伤永远也不会痊愈.上学一事就此告寝, 永不再提.这对他是不利的,因为这样一来他将落一个高傲的自学者的恶名. 他不会原谅那些使他名落孙山的教授们,也不愿意对人回忆这次考试. 威尔第感到自己被人抛弃,被剥夺获得正式文凭的荣誉,而文凭对他那 样出身的人有着特殊价值.他象过去一样非常拮据,寄人篱下,在圣马尔特 区,布塞托市语法教师塞雷蒂先生的侄子家里栖身.房东不喜欢这位年轻客 人,嫌他不文雅,粗犷,连一两句知心话都不会说,甚至连笑脸都见不到. 威尔第也不喜欢米兰,感到这座城市同自己格格不入,水火不相容.他没找 到安身立命之所,这也是他心情不安的原因. 他开始跟着颇负盛名的歌剧作曲家,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师和斯卡拉剧 院羽管键琴大师温琴佐·拉维尼亚学习.艰苦的环境和所受的打击使威尔第 变得更加落落寡合,闷闷不乐.他不跟任何一个同辈交朋友,也不到街上去 溜达,参观参观橱窗,广场和纪念碑.有一个时期他甚至打算放弃音乐生涯, 回布塞托另谋生计.成功的希望就象空中楼阁一样渺茫.但是他仍然决计不 退却.他深知自己面前没有别的路可走.他足不出户,关在房里学习,弹琴, 作曲.只偶尔出门,上拉维尼亚那儿去,有时到斯卡拉剧院看看演出.斯卡 拉剧院上演的主要是多尼采蒂和梅尔卡丹特的歌剧,有时演出贝里尼的歌 剧, 很少演罗西尼的作品 (而且不是演他的杰作最后一部歌剧 《威廉· 退尔》 , ) 没演过一部外国作曲家的歌剧.威尔第跟拉维尼亚——他很崇拜帕伊谢洛, 认为这个可爱的,但是爱哭的天才作曲家是音乐上的最高峰,——学习,颇 有进境.但是在戏剧音乐创作方面,他从这位老师那儿学得的东西却很少, 甚至什么也没学着.后来,威尔第成名之后,回忆说:"记得我写了一首交 响乐请他指教,他按照帕伊谢洛的风格将乐队总谱全部加以修改.我决计我 行我素,此后便不拿自己自由创作的任何东西请他指点了.在从他学艺的三 年中,我只是写各式各样的卡农曲和赋格曲,赋格曲和卡农曲.没人教我乐 器法,也没人告诉我怎样写戏剧音乐." 这段话是可信的.意大利当时的音乐环境就是这样.这位青年人的志向 ——虽然隐秘而模糊,——不可能得到拉维尼亚这位老师的同情.那么威尔 第这几年的心情怎样呢?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他留下很少,我们只能用演绎 法加以推测.可以推断:他来自农村,学习的机会很少而且学得不系统.他 年轻阅历浅,制订的计划和方案非常模糊.他想得到歌剧作曲家的荣誉,但 首先是想得到金钱. 他是坚决果断还是优柔寡断, 是没有信心还是趾高气扬? 也许二者都不是,也许二者都是.他自幼饱尝艰辛,受穷忍辱,不得不没完 没了地写呈文,递申请.在这生活的第一个阶段行将结束的时候,他感到失 望,担心因追求无法实现的幻想而虚度了年华.朱塞佩·威尔第十八岁到二 十岁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年轻人也许还不了解自己,不懂得戏剧界 的规矩,没有经验,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
57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1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愿望:千 方百计结束这种艰苦生活,摆脱贫穷,冲决贫穷的羁绊.他只有两套衣服, 而且都是旧的,根本谈不上讲究仪表礼节.他没有保护人,不能跻身沙龙高 谈阔论.他所有的一切就是他的才华以及无穷的希望和毅力. 为了增加自己的音乐知识,他亲手抄写科莱里,马尔切洛,巴赫,莫扎 特,韩德尔和贝多芬这些伟大作曲家的作品,并且聚精会神,兢兢业业地潜 心研究.他想练出高超的本领,把时光完全用在学习上,无暇骛及其它.若 是疲倦了,想调节一下脑子,他至多允许自己读一读历史小说或者惊险小说, 有时候看一看《圣经》.随着岁月的流逝,他越来越离群索居,只相信自己, 不相信任何人.这段米兰生活时期,同拉维尼亚度过的这四年形成了他的性 格.他以前本来就落落寡合,如今变得更加孤芳自赏,成了一个几乎令人无 法容忍的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者.一八三三年底,他得悉自己的第一位音乐 老师费尔迪南多·普罗韦西大师去世的消息,既气恼又悲痛.他真诚地热爱 普罗韦西,但是连追悼会都不能去参加,因为付不起从米兰到布塞托的车费. 威尔第受益于普罗韦西甚多,师生之间总是充满深刻的敬意和相互信任.此 外,普罗韦西热爱自由,光明磊落,毫不妥协的精神,也给予这个来自龙科 莱村的孩子很大的影响. 让威尔第阅读维托里奥·阿尔菲耶里①的作品的,建议这个十五岁的少年 把那位阿斯蒂诗人的诗谱写成康塔塔《绍洛的疯狂》的是普罗韦西:教给威 尔第对位法,使他能够屡次代替老师在布塞托的大教堂里弹管风琴的是普罗 韦西.因此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普罗韦西传授给威尔第的知识要比拉维尼亚 多.可是现在他甚至不能去向老师表示最后的敬意,困守米兰寸步难行.贫 穷呵,多么欺人,多么可恶!贫穷生活多么难熬! 这座威尔第度过自己贫穷悲惨的学习时期的城市,是座活跃,开放,善 意,人口众多的城市.市民安居乐业,尽管反奥地利运动开始露头.马志尼① 在一年前建立的爱国组织青年意大利党的党员,被政府宣布为政治犯.在孔 法洛涅里和马费伊·贝尔佐奥卓和曼佐尼的这些产生社会舆论的最著名的沙 龙里,人们讨论着肃清对奥地利的依附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问题.人们争相购 买最新出版的文学斩书——马西莫·达泽利奥著的《埃托雷·菲耶拉莫斯卡》 和西尔维奥·佩利科那本已经发售一年多仍然畅销不衰的《狱中记》. 威尔第也是佩利科和达泽利奥的读者.但是还不能断言他已经同情争取 民族统一和国家独立的思想.他这时远为关心的是别的事.他二十岁了.要 是作个对比,只能让人气馁.罗西尼在他那个年龄的时候已经成名,莫扎待 已经誉满全球,贝里尼已经崭露头角;而他还在跟着拉维尼亚学习,前途渺 茫.当然,普罗韦西去世后留下一个空缺,就是布塞托市大教堂管风琴师和 音乐教师的职位.但这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喜事,那差事出不了名.然而 毕竟有点好处——固定的工资,还有一点别的什么.不消说,巴雷吉已经开 始活动,为这个自己赏识的青年人争夺普罗韦西留下的职位. ① 维托里奥·阿尔菲耶里:意大利爱国作家.斯汤达说,这位杰出的戏剧家的英雄悲剧对"意大利性格的 马志尼·朱塞佩:意大利复兴运动中的民主共和派领袖,青年意大利党的创建者.一八三六年出版的他 形成"产生了影响. ① 的著作《音乐的哲学》成了革命艺术的宣言书. 可是教堂堂长不喜欢威尔第,他有他反对这项任命的原由.他说神甫对 那个爱好自由的普罗韦西没有好感,因为普罗韦西从来不肯承认神秩,不尊 敬最高执事.而现在这个龙科莱的青年人脾气不好,傲慢自大,所以不堪任 用.因此贾恩·贝尔纳多·巴拉里尼堂长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推延决议,用各 种托辞拖延时间.贝拉里尼是个阴险而且乐此不倦的阴谋家,他觉得到处都 有革命者在活动.他终于得逞,把事情搅得错综复杂,没让威尔第当上大教 堂的管风琴师. 而这种象蛇穴中的可怜征逐,这种村野的钩心斗角,其目的无非是为了 争夺区区一个职位
57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2 | 只看该作者
.威尔第知道,当管风琴师和音乐教师,布塞托没人能与 他相匹敌;他也知道,这个职务对于他是糊口的手段,自食其力的途径.他 没有自己的同龄人理查德·瓦格纳那样优越的条件.瓦格纳这时正在德累斯 顿上大学,听美学和皙学讲座,编杂志,旅行,周旋于布拉格的"纨绔少年" 中间.佩皮诺没有这些条件,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他依旧过着通常的米兰生 活.拉维尼亚说,他对威尔第学习音乐的"勤奋和才能"甚感满意.这个青 年人确实也大显身手,他在音乐协会主办的募捐音乐会上,简直是在演奏海 顿的《创世纪》前一分钟代替指挥.同时他尽量积累经验,往斯卡拉剧院去 得越来越勤,几乎把多尼采蒂创作的全部总谱都背了下来.可是经济拮据, 这使他日益不安.原来布塞托的蒙特·迪皮耶塔慈善会每年拨给巴雷吉三百 里拉,巴雷吉再加上三百里拉一齐交给佩皮诺,作为他在米兰生活和学习的 费用.现在慈善会得悉威尔第未被音乐学院录取,便停止拨款.父亲无力供 养佩皮诺,他希望儿子终于能开始挣点钱弥补家用.在没有谋得一个收入固 定的职位之前,他同玛格丽塔的恋爱(说实在的,威尔第这方面相当消极) 就不能变为婚姻.但问题还不止于此.最令威尔第苦恼的是,布塞托的名门 显贵都看到他寄人篱下,依赖他们中间一位人士的高尚帮助生活,所以他应 该对巴雷吉感恩戴德.他对巴雷吉自然怀着这样的感情,但是这也使他心情 沉重,使他气恼,忐忑不安.他生来就不喜欢受人恩惠.他希望永远离开那 座人们以种忡口实连管风琴师都不让他当的小城市.他现在虽然住在米兰, 在学习,而心情却是痛苦的.他得到妹妹朱塞帕亡故的消息,没作任何反应, 只是把悲痛埋藏在心底.他已经听惯了坏消息,可以说从遗传上就具有承受 坏消息的秉性.这次妹妹亡故,他也是由于万恶的金钱作祟而不能回家送葬. 接着发生了某些变化:决定任命两位乐师分别担任大教堂管风琴师和音 乐教师的职务,而不象原先那样只用一人.不过还要钩心斗角,还要反复推 荐,教堂堂长同威尔第的支持者之间还要多次"较量",才能见分晓.于是 威尔第便到巴马市去接受音乐大师朱塞佩·阿利诺维的考试.阿利诺维在一 八三六年三月开给他一张证明,上面写道:这个希望得到音乐教师职位的年 轻人"音乐技巧娴熟,知识丰富,不仅能担任布塞托的乐师,而且即使巴黎 和伦敦的乐师亦能胜任愉快".他还能出示拉维尼亚开的证明,这个证明里 说,"巴马公国布塞托市民朱塞佩·威尔第在本人指导下学会了对位法,并 且精通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赋格曲和卡农曲,以及双重对位法等,因此 他能胜任音乐教师一职,并可与任何职业教师相媲美";证明中还说到这个 青年人的表现,"在与我相处的时期内,循规蹈矩,品行端正".看来,威 尔第可以稳操胜券. 事情至此告一段落.学习结束了,职位很快就要到手.前面是自食其力 的生活,通向成功的漫长道路.年轻音乐家开始在歌剧的脚本和情节上,在 运用音乐表示感情上驰骋幻想.他想给剧院创作,但是暂时又不得不满足于 说他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品行优良的证明书.他对这些证明,倾轧,恭维 和笼络已经腻烦了.为了冲出布塞托,他甚至谋求在米兰郊区蒙扎的一座小 教堂里当管风琴师.
57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2 | 只看该作者
他盼望在米兰出名,在斯卡拉剧院排演,同出版商签订 合同,挑选歌手和服装,——总而言之,向往舞台灯光下的生活.在米兰他 毕竟距离这个世界比较近,尽管目前还不得其门而入.他过着跟通常一样的 生活:学习,受穷,孤独无友,心里憋着一团怨气.他是个献身事业的狂热 者,几乎靠自学成材,注定不会有正式文凭. 这个自尊心强而又性情孤僻的年轻人,咬紧牙关挺住艰难,刻苦地钻研 音乐,顽强地大步前进.他想引起戏剧界人士的注意,便设法同音乐家和剧 院经理结识.但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威尔第不善于交际,攀谈,微 笑.不会这一套,就一筹莫展.所以他的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别的盼 头.他有时想起自己在布塞托的保护人:关于音乐教师职位的事,巴雷吉听 到些什么风声呢?有指望吗?又写呈文和申请书,结尾都是那句礼节性的套 语:"您的最忠实的仆人敬呈."经过长期斡旋,威尔第终于获得任命.他 现在成了布塞托市"培训青年"的音乐教师.这年他二十三岁,有一张私人 教师开给的毕业证明书,怀着为家乡剧院写一部歌剧的朦胧愿望. 威尔第暂时靠那份微薄但是固定的薪傣维持生活.他想到建立家庭,于 是在一八三六年五月同玛格丽塔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度过不长的蜜月,这对 年轻夫妇来到米兰,寄居在塞雷蒂家里,很快又回到布塞托,住在卢斯卡公 寓. 巴雷吉照常接济他们,因为威尔第的薪金菲薄.他授课,举行音乐会, 为曼佐尼的悲剧《阿德尔齐》和《卡马尼奥拉伯爵》谱写合唱曲."独唱颂 歌"《五月五日》也脱稿了.这些作品没有传世,大概是他本人后来销毁了, 也许是在迁徙中散佚.威尔第不喜欢当音乐教师的职业,觉得枯燥无味.他 缺乏耐性,不适于从事这项职业,他心中另有追求.这时市里议论纷纷,支 持威尔第和反对威尔第的两派人仍然怒目相向.而蒙特·迪皮那塔慈善会又 不打算偿还巴雷吉垫给威尔第在米兰学习的款项.为了区区几文钱变得多么 卑鄙,玩弄出多么可怜的伎俩和手段!一个献身音乐的人的日常生活多么枯 燥,多么单调!再继续过这样的生活多么令人厌烦!真恨不得远走高飞,抛 开一切,教堂堂长,巴雷吉,蒙特·迪皮耶塔慈善会,市长,高傲的名门显 贵.音乐协会,音乐学校和音乐欣赏会.远走高飞,去冒险,碰运气,写歌 剧,干个样子出来. 威尔第的传记作者之一加里巴尔迪说.这段时期是作曲家一生中 "百花盛 开的春天".毫无根据,谈不上有什么春天,更谈不上百化盛开.威尔第甚 至后悔没去蒙扎.他在市塞托感到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一方面他要感激巴 雷吉的知遇之恩,而另一方面教堂堂长对他不友善,区教会神甫敌视他:一 方面音乐协会的会员们的兴致很高,而另一方面生活单调无味,没有前途. 这位年轻音乐家在一封信里抱怨说:"我在空虚无聊中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 时光."也许是这样.但是有资料表明,他刚刚完成一部歌剧——《罗彻斯 特》.这部歌剧当然不用想在米兰上演,他谋求在巴马演出.等了一年多没 得到回答,事情就这样过去.一个仅仅为管乐队作过谱的来自波丹谷地的无 名青年作者,有谁敢贸然相信呢?这个青年既无名气,又无得力的推荐,别 人为什么要帮助他呢?
57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2 | 只看该作者
一八三七年三月,威尔第生了个女儿,取名叫维尔吉尼娅.他为女儿创 作了一首摇篮曲.女儿的出生没有给这个住在卢斯卡公寓的家庭带来欢乐. 《罗彻斯特》仍然搁在书桌的抽屉里.为了一年六百七十五里拉的薪金,威 尔第一周要授课五天,教学生弹羽管键琴,钢琴和管风琴,教唱歌,教对位 法和自由创作.此外,还要义务帮助音乐协会的音乐爱好者们频频举行音乐 会.他这段"百花盛开的春天"时期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八三八年七月,他 又一次作父亲,生了个儿子,名叫伊奇利奥.可是没过几天,女儿夭折.威 尔第这年二十五岁,他觉得世界好象幻灭了,命运同他过不去.玛格丽塔险 些发疯,身体日益衰弱.前面看不见一线光明.威尔第感到如果再在布塞托 呆下去,他将失去傅斗的勇气.他对这个"野蛮的老巢"没有一丝好感,非 离开不行.他需要一个鼓舞他有所作为的广阔天地. 快到九月了.音乐学校这时正放假.威尔第决定同妻子到米兰去.他想 在这个伦巴第的京城结识一些有益的朋友,了解能否同某个剧院经理达成协 议,能否结识一批歌剧脚本作者.旅行需要一笔费用.他只好又去向岳父求 助,并请他对这事保密.巴雷吉是个心肠软的大好人,他虽然有点为过去借 给女婿的钱担心;但还是又借给了一笔.玛格丽塔和佩皮诺能够前往米兰了. 米兰的一个出版商坎蒂刚刚出版了威尔第的《声乐和钢琴浪漫曲集》,这是 他在外地未成名时出版的第一个作品集.这不是一部什么非凡的巨著,但是 在有向首浪漫曲里就已经可以看出那种许多年后将在《游吟诗人》,《利哥 莱托》和哪可依达》中大放异彩的幸福的,独特的创造性的幻想.浪漫曲里 发自内心深处的悲伤而又坚毅的旋律,同多尼采蒂和贝里尼作品中所特有的 抒情意味,伤感和软绵绵的情调大相径庭. 官方评论界对这本《浪漫曲集》不作评论,有地位的出版商和剧院经理 也没注意这部作品.但愿最后哪怕在布塞托给他带来一点声誉.好歹不说, 总算迈出了第一步.这时,威尔第在米兰得到一些承诺,有些人士希望他继 续耐心等待,他还结识了一些人.总之:聊胜于无.这年十月底,他返回布 塞托.在斯卡拉剧院附近度过的两个月,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息.他得到一大 堆各种各样的"我们将看到","可能"和"稍后"之类的空洞预言,而没 有丝毫确定的东西. 又恢复以前的生活:授课,教学生,帮助音乐协会会员,为管乐队作曲, 写钢琴曲,在音乐会上演奏.千篇一律,一切照旧.他感到自己被挤出轨道, 被甩出大路,被逐离"京城"(他这样称呼米兰),离开了有权势的人士, 陷进了麻烦事里:巴雷吉要求蒙特·迪皮耶塔慈善会还债,而慈善会的管理 人员却支吾搪塞,不作明确答复,卡洛·威尔第则胆战心惊,害怕慈善会不 还债,债务将落到他头上.就象祸不单行,教堂堂长的敌意这时也不断增加. 一切如故.布塞托这座小城实在太狭隘,不称他的心意.现在他终于作出决 定,这个决定多次产生过,但是由于种种顾虑,犹豫而被拖延下来.有一天, 威尔第感到再也不能在这个偏僻的小天地里生活下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 地步.他便给布塞托市长写了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本人深知,尽管 个人愿为本市竭尽绵薄,但是绝不会有任何俾益……"因此,结论显而易见: 布塞托音乐教师朱塞佩·福尔图尼诺·弗朗切斯科·威尔第申请辞职. 我们不知道巴雷吉对这件事抱什么态度,他大概只好同意,但是我们知 道,音乐协会那些支持威尔第同教堂堂长的同事们作斗争的会员大为恼火, 责怪威尔第忘恩负义.好吧,忘恩负义就忘恩负义,威尔第自己也为这难过.
57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3 | 只看该作者
他决计到米兰去.没有合同,没何挣钱的希望,也没有明确的的景,就这样 成行.不管以后怎样,为了当音乐家,为了出人头地,他要到米兰去背水一 战,碰碰运气.34 第三章 去征服米兰 二月的米兰天气还很糟糕.空中总是布满浓密的乌云,寒气袭人,经常 下雨,有时还下雪.有时突然出现一个晴朗的早晨,便可以行到伦巴第出了 名的美丽天空.大教堂变得雪白,微泛金色.这时米兰人纷纷上街漫步,仰 着头欣赏经过长时间的寒冷阴暗之后出现的蔚蓝色天空.接着城市又裹进雾 的襁褓中,天空从早到晚总是阴阴沉沉,弥漫着水气,马路在灯光下闪闪发 亮,运河就象一面乌暗的镜子.市中心的街道又狭又长,象蛛丝一样从中心 广场向四面八方扩散,交错纠缠,通往一座座灯光暗淡的小广场.酒店,药 店,快餐馆,烟店,面包店的绿色和黑色招牌悬挂得整整齐齐,象是参加检 阅似的.你突然来到一条主要街道,街上有许多富丽堂皇,优雅舒适而颇具 维也纳风光的咖啡馆,米兰的优秀人士常来这里聚会.再往前走就是富豪的 府邸,你苦是能够成为那些沙龙里的座上嘉宾,便会身价十倍.主要的话题 是关于国家的统一和如何摆脱奥地利人的压迫问题.经济发展顺利:纺织厂 和机器制造厂招工越来越多,商业和手工业欣欣向荣.米兰市在扩展,尽管 国债增至二百二十万奥地利里拉. 就在这一八三九年,卡洛·卡塔内奥①创办了一个报道"文化和社会幸福 实例"的杂志——《综合工业大学》.一年以前,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为 庆祝加冕礼,在米兰宣布特赦一切政治犯.奥地利在一八三一年起义和一八 三四年审讯之后施加的禁锢放松了,尽管警察仍然盯梢.米兰的文化生活丰 富多采. 朱塞佩·威尔第同他的妻子玛格丽塔和小儿子伊奇利奥一八三九年二月 六日来到米兰的时候,这座寒冷多雾的不舒适的城市的状况就是如此.他又 寄居在塞雷蒂家里.他当然不大乐意接受塞雷蒂的接待,因为两人之间缺乏 共同语言,而且这种隔阂将决定他们终生的关系.可是威尔第付不起房租, 不得不寄人篱下.于是重又过着惶惶不安,充满别扭和麻烦的生活.如果说 在布塞托没有钱生活困难,抬不起头,那么在米兰这种感受就更加强烈.再 说,勉强在塞雷蒂家栖身也使他感到非常丢脸.他受不了这种屈辱,所以几 乎不呆在家里,一清早就去斯卡拉剧院,奔走于剧院经理之门,上咖啡馆 (那 儿是戏剧界优秀人士聚会的场所),想方设法签订合同.当你地位卑微的时 候,向人请求,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是困难的.歌剧《奥贝托,圣—博尼 法乔伯爵》的乐队总谱,快要竣稿了.这部歌剧吸收了一直没能上演的《罗 彻斯特》里的许多曲段.可是他仍然没有把握,《奥贝托》的命运就准要好 一些.他需要使自己的作品上演,要想方设法显示自己的才能.他手头拮据, 生活维持不了多久.这可恨的贫穷,这少吃短穿,天天操心的可恨的生活使 他不能埋头从事自己最喜爱的,生来与共的事业.
57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3 | 只看该作者
又高又瘦,骨骼峻峋的威 尔第脸色苍白,蓄着浓密的黑须,身上总是穿着那套深色服装,他由于渴望 献身音乐和目前无所作为,脸色变得越来越灰暗.他才二十六岁,但从未体 验过这段一去不复返的幸福时期的青春之欢乐,从未过过无忧无虑的日子. 想到这儿,他恍然大悟,自己就从来不曾有过青春.没钱没势的人是没有青 春的. 譬如说,他已经有家室儿女,却没有自己的住宅,这象话吗?没有住宅, ① 卡洛·卡塔内奥:意大利革命民主主义者,意大利夏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就只好依旧寄居在塞雷蒂家,只好对他表示感谢,并且尽量少打扰他.他又 向岳父求助.他在这年九月写给巴雷吉的信中说:"我暂时还没找到住宅, 因为要付定金.我没钱,只好求您接济.我又非常需要钱.因为我要给歌剧 院作曲,我没有别的挣钱的路子."他连求告都不会,信中的措辞生硬死板, 直白粗鲁,高傲又胆怯,固执且粗狂,就象一个奇怪的大杂烩.他不管怎样 卖力气,总是不能给人以亲切,机灵的感觉.他象是在自寻苦恼,命中注定 要吃亏碰鼻.岳母瞒着丈夫寄给他一笔钱.他表示感谢,但是作得很笨拙. 他想找一个工作,千方百计找人引荐.他结识了斯卡拉剧院聘请的一位 女歌星朱塞平娜·斯特雷波尼,据说她是著名的剧院经理梅雷利的情妇.威 尔第把自己的歌剧《奥贝托》弹给她听,她认为这部歌剧有可取之处.经过 相当长一段时期等待,梅雷利终于把年轻的作曲家邀请到斯卡拉剧院,听了 一遍他的第一部歌剧.梅雷利对歌剧加以赞扬,并且提了些建议.告别的时 候,他说了句不那么含糊的诺言,说是要把《奥贝托》这个不幸的歌剧搬上 舞台. 巴尔托洛梅奥·梅雷利是贝加摩人,风度翩翩,但生性狡猾,善于博取 人们的信任.他是米兰剧院界的巨头,能够决定作曲家的命运.他怎样取得 这么大的权力,怎样控制斯卡拉剧院,这足一个谜.他曾经作为多尼采蒂的 歌剧脚本作者上过舞台.可是他在贝加摩有几年主要是以牌迷,赌场常客和 猎艳能手而闻名.他来到米兰的时候已经二十五岁,为了挣钱糊口,他受雇 在一家剧院经理处扫地.他的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过了一段时期,他一跃 而成为经理处的酋脑,并且同罗西尼,随后同贝里尼结为莫逆.凡是在歌剧 院有地位的人士,他都与之来往密切.没有一个歌剧女主角没受过他的献媚 和追逐,而且大部报之以青睐,过了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皇家和王国剧院 的总视察,从而成了斯卡拉剧院的老板. 梅雷利是个非常聪明,擅长交际,喜欢说笑的人,有点爱吹牛,耍滑头, 不拘小节;可是他感觉敏锐,精通业务,乐于为追求荣誉的青年才子开辟道 路.朱塞佩·威尔第就是其中之一,梅雷利要帮助他并不特别费力.如今就 是要等到首次上演那天,支撑到那个时刻.没有钱.可是总得有个住宅呀! 他同塞雷蒂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如果仍旧住在他家,不用想在米兰出头翻身. 威尔第需要三百五十里拉,又写信向巴雷吉要求接济.信比过去更加简短: "我知道您为我花了许多钱,而现在又写信要求您接济,实在惭愧.要是我 能维持生活,(我发誓)决不会麻烦您.我的心情愿望,您是了解的.自然 不是追求发财致富,而是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要象许多 人那样听凭命运捉弄.如果得不到您的接济,我的处境就会象一个已经看到 希望之岸,而且自己觉得行将到达岸边,但是……终因气力不支而淹死的游 泳者."
58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3 | 只看该作者
自然,他收到了汇款,迁进新宅,能够同索莱拉合作完成自己的歌剧了. 他住的当然不是豪华住宅,但是还算过得去.十月初小伊奇利奥生了病,谁 也搞不清他患的是什么病.一连数天高烧不退,请医生要花很多钱,药费也 贵.又是万恶的金钱作祟!又只好指望岳父慷慨解囊了.终于医药无效,伊 奇利奥于一八三九年十月二十二日夭折.这象是愚蠢而狠毒的命运之神的恶 作剧.玛格丽塔悲痛欲绝.她被这无情的判决压倒了,辗碎了,象个幽灵似 地在房里来回走着,茶饭不思,直是哭泣.一对儿女在一年之内双双失去. 威尔第默不吭声,象是钻进了密不透风的钢甲.他要监督《奥贝托》的排练, 必须振作精神,而不能沉溺于悲哀.如果总结一下他到目前为止的一生,那 么除了屈辱,贫困和不幸之外,他甚么也小曾见识过,没有丝毫成就.为了 活下去,为了排除万难奋勇前进,他需要力量.需要很多力量,需要一定程 度的利己主义.还需要了解自己的价值,即使有些夸大也不足为虑.要坚信 ———哪怕模模糊糊,——自己有话可说,有话对全世界说,自己的真正生 活其实在舞台上,在音乐中和歌剧的主人公身上.这就是朱塞佩·威尔第所 了解,所懂得的唯一现实.因此,哪怕还要发生什么事,哪怕还要遇到更加 痛苦的灾难,仍然应当再接再厉,继续前进.现实生活总是艰难无情的.威 尔第永远不会忘记当学徒的那些岁月,这些岁月将给他留下终生的印记. 威尔第写作这个起初名叫《罗彻斯特》,如今更名为《奥贝托》的歌剧 总谱,用了两年时间.索莱拉动手修改另一位同样无名的新手皮亚扎写的歌 剧脚本草稿.泰米斯托克莱·索莱拉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又高又胖,力气 很大,留着象火枪手那样的小胡子和山羊须;爱说大话,挥金如土,行为放 荡.他父亲是个烧炭党人,米兰漂泊派艺术家的领袖之一,蹲过施皮贝格监 狱.索莱拉性情快活,无忧无虑,只管今天,不顾明朝,他闭着眼睛去迎接 每天的意外事情,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他也曾享有过短暂的荣誉,先是在 西班牙宫庭,而后是在埃及.晚年在巴黎卖画,穷愁潦倒,形影相吊,最后 在贫困中死去
58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3 | 只看该作者
而他目前正同威尔第合作,把希望寄托在这部歌剧及其成功上.他改动 了几个场面,增加了一些诗句,把某些蹩脚的段落尽量加以修改,坚信自己 和作曲家这次会吉星高照.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威尔第同素莱拉组成一 对奇怪的搭档.他俩一个沉默寡言,愁眉苦脸,死气沉沉,一个谈笑风生, 爱说大话,性情快活.结果是,来自布塞托的年轻音乐家完全受索莱拉的摆 布.这位心灵受尽痛苦的折磨并被自己的脾气发作弄得心力交瘁的音乐家, 象是成了那位爱说爱笑,嗜酒贪杯,好发表热烈感叹的共事者的俘虏.威尔 第本来希望索莱拉塌下心来对各场戏进行比较细致的修改.但由于缺乏经 验,他没能将合作者的滔滔不绝的即兴诗加以删节,将就采用了那个写得不 大成功的,毫无新意的平常脚本. 最后,一切(或者差不多一切)都准备停当.当然.排练照常进行.梅 雷利在布景,服装,乐队和合唱各个方面并不严格照规矩办事,歌手的表现 也平平常常.歌剧院的规矩就这样,只得尊重.不过,剧院经理为了讨好某 位主要女主角,不准把别的作曲家创作的或者取自早被遗忘的老歌剧里的咏 叹调塞进《奥贝托》里,总算差强人意.因为在那美妙的一八三九年,移花 接木在意大利剧院是常有的事. 十一月的头两个星期阴云四合,寒气侵人,几乎天天下雨.入秋以来, 就没见过晴和天气.威尔第很少呆在圣西门路自己家里,那儿也阴暗潮湿, 而且再也听不到从前给他带来愉快的欢乐的儿童声音.可以说这位音乐大师 就以斯卡拉剧院为家,绞尽脑汁推敲上演的每一个细节.玛格丽塔沉湎在悲 痛中,夫妻俩很少说话.不幸没使他们的感情更加密切,而是使他们更加疏 远了. 十一月十七日晚上,歌剧《奥贝托,圣一博尼法乔伯爵》在斯卡拉剧院 首次上演.参加演出的有男高音萨尔维,男低音马里尼,女高音拉涅里和英 国女低音玛丽·肖.乐队由小提琴手欧金尼奥·卡瓦利尼指挥.威尔第身着 燕尾服,脸色比平常更加苍白.他抑制往内心的激动,按照传统习惯坐在乐 队的羽管键琴旁边.演出获得成功,观众热烈鼓掌,最后该作者登台谢幕了. 他向全场鞠躬,态度腼腆,不自然,几乎有些勉强.《奥贝托》将要在斯卡 拉剧院上演十四场,下一个季度还要在都灵雷焦剧院和热那亚卡洛·费利切 剧院演出.出版商乔万尼·里科尔迪出两千里拉买下歌剧,其中一千里拉给 作者,一千里拉归剧场经理.各报纷纷发表评论,对歌剧大加赞扬,并且善 意地谈到这位新出现的作曲家,说他善于"将诗歌同音乐结合起来". 就其实际而言,成功并不太大,并非轰动一时的大事.
58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3 | 只看该作者
威尔第本人也没 有引起什么特别的兴趣.然而他已经受到注意并且被公认为是一位不仅是有 希望,而且是大有前途的音乐家.真的,例如在《奥贝托》第二幕第一个合 唱里可以感觉出贝里尼的影响.也鲜明地表现出对多尼采蒂的师法.只要回 忆一下《对幸福爱情的思念》里库尼察和里卡尔多的那段二重唱,就可以得 到证明.同样的结构,同样的气息;可又不是模仿,而有所创新.另一方面, 在这些篇章里已经可以感觉到另一种音乐和另一种灵感跳动的脉搏,就象在 歌剧结构里插进了一根新的弹簧.没有伤感情调,没有温顺的苦闷.有的是 力量,有的是热烈而有节奏的紧张,有的是不安和向结局的迅速发展.歌剧 的主人公在乐声中展示自己的心灵,至少是力求作到这一点.他们满怀激情, 可能有些粗鲁,但是无疑不同寻常,充满明与暗的对比.马西莫·米拉在评 论《奥贝托》的主人公时这样写道:"他们虽然被残酷的命运战败,但是凶 猛地抗争到底.这不是一些可悲的意志薄弱的人物,而是些狂怒的英雄,就 是温柔的库尼察和不幸的莱奥诺拉也不例外.这是些心胸宽广,充满决心和 自豪感的人.他们是真正在活动和感受,而不是在表演苦难……在多尼采帝 和贝里尼的歌剧中爱情泛滥,压倒一切;而在威尔第这部歌剧里爱情只居于 次要地位,只是引起忌妒和仇恨猛烈发作,引起渴望为男人和女人的名誉受 侮辱而复仇的推动力." 说得中肯.《奥贝托,圣一博尼法乔伯爵》自然不能算是一部杰作,但 无疑是一个新崛起的艺术家别开生面的歌剧创作.这个艺术家的感受,他的 生活和痛苦同他以前所有伟大的和无名的作曲家不同;这个艺术家没有笑 容,他粗犷,只关心如何立即达到目的,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不知道 什么叫温文尔雅,或者至少目前对这不感兴趣总之,这个总谱里有很多很多 东西是日后的威尔第的前奏,例如那火热的,疾速的节奏,推动情节发展的 狂风骤雨般的,动人心弦的节奏,还有那寥寥几个音符就塑造山一个性格, 赋予音乐以独特无二的色调的技巧:这是一个人向生活和人们提出挑战时, 他心灵中所产生的阴暗色调,这是正在田野上空形成,威胁着庄稼和葡萄园 的雷雨之前的阴暗色调. 还可以断言,《奥贝托》里已经包含着《游吟诗人》或者《欧那尼》的 某些因素:一个为了自己不可遏制的音乐创作愿望而付出昂贵代价的人的痛 苦和愤怒.这些旋律充满自豪,自尊的感情和对周围一切的隐隐的蔑视,充 满把这一切用激动坦率的乐声,向全世界倾诉的强烈愿望.威尔第的激动的, 发人深思的音乐不仅可以有新的唱法,而且使人对歌剧,剧院产生新的理解. 年轻的威尔第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跨进米兰和意大利音乐界.但是音乐界 人士还没发现这个巴马农民所蕴藏的巨大的创新财富,对他还没有充分的认 识.且等一等,以后我们会看到的.经济困难并未缓和(威尔第还没收到里 科尔迪应付的一千里拉),情况是那么窘迫,敏感而多愁的玛格丽塔不得不 把自己的金首饰拿出去当了五百埃士库多交房租.可见乌云还没消散.
58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4 | 只看该作者
而且 威尔第在自己的第一个歌剧上演之后,感到心里空虚,精疲力尽,意志消沉, 不满意写出来的作品(以后也是这样).首战告捷并没给他带来轻快,相反, 惶惶不安的心情与日俱增.梅雷利很关心威尔第,但他喜欢做得不露痕迹. 为了免得作曲家一次又一次地来请求,他建议签订一个为期两年的合同,规 定在这段期间内威尔第要创作三部歌剧,"每部歌剧售价四千奥地利里拉, 所得由双方均分".不用说,这是极其优惠的条件.但是威尔第必须进行极 其艰巨的劳动:每八个月写出一部歌剧,而且预先既不知道情节,也不知道 脚本的作者和演出人员是谁.贸然同意吗?接受还是拒绝呢?威尔第只想挣 钱,没多加思考,便接受建议,签订了合同.他很清楚自己承担了一项非常 艰巨而又费力不讨好的任务,工作将很劳累,甚至会使他产生厌烦情绪,以 致可能半途而废.这些情况,还有其它情况,他都心中有数.譬如说,自己 既然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也就不能等待灵感,而只能根据别人的要求进行创 作,这是大大有损艺术家应有的尊严的.这些情况他部了解,但还是同意了. 一八四○年前夕的圣诞节,在圣西门路三○七二号这座阴暗的住宅里过 得还算平安.炉子里的柴火比较多,室内温暖如春,餐桌上的食物也颇丰富. 一月的米兰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单调乏味,就象冬天在这儿落了户似的.在 一个这样寒冷而雾蒙蒙的日子,梅雷利建议威尔第为秋季写一部滑稽歌剧. 这位剧院经理突然发现广告中没有喜歌剧,他认为威尔第能够填补这个空 白.要知道在新的季节里如果没有一点欢快的东西,类似罗西尼或者多尼采 第风格的东西,博观众一粲,简直就不可思议. 威尔第接到费利切·罗马尼写的几个歌剧脚本.伟大的,著名的罗马尼 写脚本的圣手,《梦游女》,《诺尔玛》和《爱情的甘露》的作者,硕果累 累.他文思敏捷,写诗得心应手,而且深谙音乐剧院的规矩,至少是当时, 就是他达到自己荣誉的顶点那十年间(一八二○年至一八三○年间)剧院的 规矩.可是寄给威尔第的脚本,都是别的作曲家经过研究不愿采用而退还的, 简而言之,就是仓库里的积压品. 威尔第有些犹豫,但只是一刹那.他收下脚本,同意了:没办法,只好 根据别人退还的脚本谱写这部喜歌剧.他还不具备有权利退还脚本,并且要 求别人按照自己的爱好重新创作的权威.他开始仔细阅读手稿,在那里面寻 找自己感兴趣的脚本和有意思的情节.手稿搁置已久,纸张发黄,蒙着一层 灰尘.有时他感到无能为力,灰心失望.首先是因为他没有幽默感,写喜歌 剧完全不合他的心意.其次,因为他同这个梅塔断塔齐奥的远裔,这位名过 其实的,富有的罗马尼毫无共同之处,他对罗马尼的诗毫无兴趣,不产生共 鸣,只觉得味同嚼蜡,恨不得立即撒手. 不过他仍然继续寻找.准知道呢,也许在这一堆破烂当中突然发现一点 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可是奇迹没有出现.贼尔第最后选中了《假斯塔尼斯 劳》
58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两幕音乐话剧.故事拙劣,荒唐无稽.但是在他看过的手稿中 仍不失为劣中之优者.当然,要主动承担为这个乱弹琴的作品谱曲是困难的, 而且有的场面不知是否能谱成音乐.例如有一场女主角之一唱出这样的诗 句:"我不能骄傲地活着,我只喜欢爱情.我呼唤爱情和青春,来吧.来吧, 贝尔菲奥雷!但是如果他背叛我,我很快就会死去……"在这儿句诗里,连 贝尔菲奥雷(一朵美丽的花)这个甜腻腻的名字都引起威尔第的厌恶. 不言而喻,我们不是对这部习作做文学评论.后来威尔第还为更加逊色, 甚至更加粗俗的诗句谱曲,这也是事实.但这永远不会成为他的习惯.他决 不会去反复咀嚼那些适合息影家园的罗西尼或者固步自封的多尼采蒂的胃口 的情节.威尔第是那样满腔愤怒.血气方刚,热情洋溢,无比坚毅,同罗马 尼毫无共同之处.况且这位年轻音乐家的写作速度,他为了从贫困中冲杀出 来,咬紧牙关,不惜任何代价要达到目的,获得成功,出人头地,扬名显身 的疯狂拚搏精神,罗马尼是无法与之比拟的.威尔第希望把那些驱策他,震 撼他的幻想用歌唱和音乐表现出来,这也是罗马尼不能想象的.威尔第这些 想象力的产物,无论现在或者将来都是他的生命,都丛他唯一的真实写照. 他不顾一切地工作着.竭尽全力,写出什么就是什么.虽然有点勉强, 不大情愿,但还是工作着.他的嗓子和胃照例又疼了.直到暮年,每当他动 手写一部新的歌剧的时候,这两种病就折磨他.这一次咽峡炎看来特别厉害, 因为《假斯坦尼靳劳》对他没一点吸引力.故事平淡无味,空空洞洞,既无 对立的性格,又无真正的主人公,甚至连喜剧都算不上,一切都臆造的,偶 然的,不合逻辑.威尔第时辍时续,今天写一个咏叹调,明天又写一个,后 天写个二重唱,接着写个重奏曲,又写个咏叙调,打算最后把它们联串起来. 一八四一年夏天就这样在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当中度过.六月天气闷热, 树木披上浓密的绿装,悠悠的河水里映着紫藤的倒影.玛格丽塔越来越悲伤, 闭门索居,脸色煞白,一副重病的样子.自从伊奇利奥死后,她一直没复元. 六月初,已经不能起床,发高烧,说胡话,瘦削的脸孔跟枕头一样白,二者 在一起分不清楚,只看得出一头黑发.医生来看了,也不能立即下诊断,搞 不清患的什么病.终于作出了判决——脑炎.六月十八日午后,玛格丽塔与 世长辞.安东尼奥·巴雷吉直到女儿弥留之际都守在床边
5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09:34 | 只看该作者
威尔第妻亡子丧, 孑然一身.他感到无比孤独,欲哭无泪.他木然地慢慢把写满音符的乐谱手 稿叠起收进抽屉,关上钢琴,默默坐到书桌面前.他不想见任何人,连说一 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丧事让巴雷吉操持吧,一切都由他去办理.威尔第支持 不住,什么事也不愿意考虑.他特别避免会见那些背诵现成套话的登门慰问 者,不同梅雷利见面,也不同受他委托前来吊唁的任何人见面,不同任何人 握手,连朋友(其中也有真正的好友)也不握手.离开米兰,尽快离开,逃 出这座凶狠的,可恶的城市.回布塞托去,那些关于合同,歌剧,脚本和脚 本作者,关于《假斯坦尼斯劳》的谈论,他听都不愿意再听了.米兰象是从 他记忆中消逝. 现在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回布塞托去,躲在岳父家里闭门不出.前途如何, 再也不放在心上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不会比现在的境况更糟的.成天 什么也不干,也不动脑子,就这样打发日子.这是些阴暗,消沉的日子.可 是这时梅雷利通知说,他等着《假斯坦尼斯劳》的结尾部分.当然,他理解 威尔第由于丧妻而心情悲痛,但是歌剧……等着上演呢.威尔第要求解除合 同,梅雷利连听都不愿意听.他坚持要履行合同,一再说他等着歌剧上演. 斯卡拉剧院的秋季演出从八月下旬开幕,所以威尔第这部喜歌剧要在八月底 完成并且排练好.于是威尔第在与世隔绝,毫无创作愿望,甚至不计成败的 情况下,又打开钢琴,坐下来工作.歌剧勉强完成,改名叫—— 《一日王位》. 九月五日傍晚天气晴朗,静寂无声,夏天的色彩尚未完全褪去,这时斯 卡拉剧院华灯齐亮.皮耶尔马里尼大厅坐满华装丽服的观众.音乐大师朱塞 佩·威尔第作曲,费利切·罗马尼作词的两幕新歌剧——《一日王位》正式 上演.威尔第照例坐在乐队羽管键琴旁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歌剧彻底失 败.轻蔑的叫喊,口哨声,议论,起哄,嘲笑,讥讽的大笑.歌手的声音被 喧闹声淹没,唱不下去.不过,还是在观众一片笑骂声中凑合演完全剧.威 尔第象是被钉在乐队中间的座位上,脸色跟平常一样苍白,阴沉,似乎无动 于衷.他已经见过很多世面,经历不少悲剧,学会不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 创痛了. 第二天,评论界对他进行了比观众更加猛烈的抨击.这一事件,威尔第 永远不会忘记.《一日王位》也实在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不动人,缺乏想 象力,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剧中的一切:抒情短曲也好,咏叹调也好,二重 唱也好,都失之矫揉造作,灵感的贫乏在有的地方变成了粗野和庸俗.有时 候也透露出一点比较真实的东西,一点真实感情的迹象,但是音乐立即变得 忧郁,蒙上与喜剧水火不相容的焦灼,痛苦的感情色彩.《一日王位》自然 停演.威尔第决计离开米兰,永远搬出圣西门路上那座使他家败人亡的凶宅. 再说,这座房子现在对他来说也太大了.威尔第写了个便条,要求把所有的 家具送到布塞托巴雷吉家,并且把那些家具的名称和价格都工工整整地详细 开列在上面.离开米兰之前,他在塞尔维美术馆附近一所带家具的公寓里住 了一段时期.有些事要处理,还要取消同梅雷利签订的合同.然后他也许回 布塞托,也许去更远的地方,这部没最后定下来.其实情况还可能好转.哪 儿都行,只要不在米兰或者别的哪座大城市.最好是去农村,耕耘土地,上 地决不会让人失望. 第四章 第一次胜利 没有希望,看不见前途的日子天天一样,日复一日,很不好过.隐居农 村不过是一种幻想.威尔第内心仍然不甘失败,但是他也没采取任何行动以 雪前耻.晚上的时间稀里胡涂地打发过去,在公寓旁边的小饭馆吃一顿简单 的晚餐.往往一天忧吃一顿饭,在晚上六点钟.走进餐厅,在角落里找张小 桌坐下,眼睛直勾勾地瞧着白桌布,一句话也不同旁人说.把食物胡乱塞进 肚,就穿上雨衣回家.回到家里,倒在床上想心事,盼望有一个安定生活, 有一个给人以希望,使人能够恢复信心的立足点,而不要在这座阴暗的城市 虚度光阴.他对米兰没有丝毫留恋,在这儿没有交游,感到孤独,而且越来 越厉害. 有时他在新建成的克里斯托福里斯美术展览馆附近遇到各种名成业就的 人士,其中有风度迷人的美男子加埃塔诺·多尼采蒂,人人尊敬的托马索·格 罗西①,著名的政治家和作家马西莫·达泽利奥和安德烈亚·马费伊(他是意 大利首先翻译莎士比亚剧作的人土之一,公认的有才华和文笔优美的诗人). 在那儿甚至可以见到亚历山德·曼佐尼,不过很难得,因为这位伟大的作家 不喜欢出门,他神经有毛病,不能同人交往.当然,米兰对他们很慷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4:41 , Processed in 0.04982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