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时光深处话东坡之每日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1306#
发表于 2019-1-8 1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梦回大唐 于 2019-1-8 18:34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8 03:53
2019/01/08

南歌子·卫霍元勋後

     上片词意是,卫青、霍去病功高盖世,可是,因遭陷害,他们的后代以及外族表亲都未能幸免于难。
     多想趁新年到来之时,像韩湘子驾凤吹笙潇潇洒洒游名山。
      下片词意是,在轻寒之天,洗手后很虔诚地在阁楼烧高香、拜佛,祝愿朋友早日官复原职。
       那时在豪庭画堂前,朋友你喝酒乐逍遥时,莫忘了徘徊在江水边已经年老憔悴的故人
          梦回大唐  李聪聪羊毛被  枸杞
1307#
发表于 2019-1-8 19:43 | 只看该作者
梦回大唐 发表于 2019-1-8 18:30
上片词意是,卫青、霍去病功高盖世,可是,因遭陷害,他们的后代以及外族表亲都未能幸免于难。
    ...

哇,大家一起跟帖支持,好热闹啊。
1308#
发表于 2019-1-8 19:44 | 只看该作者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9-1-8 10:35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十二月。是年末,张怀民得知自己被解除贬谪生活而回京授命。临行前,东 ...

今天点评都很精彩啊。
1309#
发表于 2019-1-8 20:13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8 19:44
今天点评都很精彩啊。

感谢艾桃版主鼓励!!


:handshake
1310#
发表于 2019-1-8 22:14 | 只看该作者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9-1-8 20:13
感谢艾桃版主鼓励!!

你们都是学识广博,精通诗词、典故,学识浅薄的我只能望词猜谜语
1311#
发表于 2019-1-8 22:20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8 19:43
哇,大家一起跟帖支持,好热闹啊。

我小时候看过许多书,听爷爷讲过许多故事,想不到在今天起作用了
1312#
发表于 2019-1-9 08:21 | 只看该作者

        2019/01/09

南歌子·笑怕蔷薇罥

[宋] 苏轼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
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
簟纹如水玉肌凉。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1313#
发表于 2019-1-9 08: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9 09:39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9 08:21
2019/01/09

南歌子·笑怕蔷薇罥

问候秋老师,您辛苦了。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词人在徐州收到友人章楶寄赐的崔徽画像,联想到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有感而发,作该词歌咏《莺莺传》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上片着重写张生幽会的隐秘心理。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同时也是比喻),来描摹张生要与心上人幽会时唯恐被人撞破的心态。想笑又怕蔷薇缠绕在一起了,想走又担心宝琴会倒下。而后再写暗中摸索前进时一种特有的心理,笔触是极为细致的。词人用此形容想与美人约会而犹豫不决的心情。
下片写张生幽会与归去时的感觉。前三句写幽会,但字面上仅仅写出对簟纹玉肌的视觉或触觉感受,即从侧面稍加点染,而将有关情事推到幕后,这样的艺术处理是很高明的。
一般说来,词体多偏于抒情,而该词却有着明显的叙事性。在描写方面,尤以大胆、率真、细腻的心理描写取胜。

1314#
发表于 2019-1-9 0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9-1-9 11:06 编辑

问好秋实老师!辛苦了!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苏轼在徐州收到友人章楶寄赐的崔徽画像,联想到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有感而发,作该词歌咏《莺莺传》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上片着重写张生幽会的隐秘心理。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来描摹张生要与心上人幽会时唯恐被人撞破的心态。接着点明约会之事,“美人”是一种昵称,“西厢”这一词语从《莺莺传》中来,不是偶合,而是暗点“待月西厢下”诗意,是专咏崔莺莺、张生故事的标志。而后再写暗中摸索前进时一种特有的心理,笔触是极为细致的。
下片写张生幽会与归去时的感觉。前三句写幽会,但字面上仅仅写出对“风”、“月”、“簟纹”及“玉肌”的视觉或触觉感受,即从侧面稍加点染,而将有关情事推到幕后,这样的艺术处理是很高明的。“三更月到床”一句,也与《莺莺传》中有关描写妙合无间。篇末一句写归去时的感觉,又与《莺莺传》中相关描写如出一辙。
全词运用了代言体写法,通篇作张生口吻,即从男方着笔来写,所述情、景、事,一一从这一人物的心中、眼中及口中道出。在描写方面,尤以大胆、率真、细腻的心理描写取胜。(477字)

1315#
发表于 2019-1-9 09:39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9-1-9 08:21
2019/01/09

南歌子·笑怕蔷薇罥

词注;
西厢:正房西侧的房子。
认余香:辨认香气来寻路。
午夜:半夜。幔:帷帐。
簟(diàn):竹席。
侬:我。
残妆:指残留的妆饰物。
1316#
发表于 2019-1-9 11:06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9-1-9 08:21
2019/01/09

南歌子·笑怕蔷薇罥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苏轼在徐州收到友人章楶寄赐的崔徽画像,联想到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有感而发,作该词歌咏《莺莺传》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上片着重写张生幽会的隐秘心理。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来描摹张生要与心上人幽会时唯恐被人撞破的心态。接着点明约会之事,“美人”是一种昵称,“西厢”这一词语从《莺莺传》中来,不是偶合,而是暗点“待月西厢下”诗意,是专咏崔莺莺、张生故事的标志。而后再写暗中摸索前进时一种特有的心理,笔触是极为细致的。

下片写张生幽会与归去时的感觉。前三句写幽会,但字面上仅仅写出对“风”、“月”、“簟纹”及“玉肌”的视觉或触觉感受,即从侧面稍加点染,而将有关情事推到幕后,这样的艺术处理是很高明的。“三更月到床”一句,也与《莺莺传》中有关描写妙合无间。篇末一句写归去时的感觉,又与《莺莺传》中相关描写如出一辙。

全词运用了代言体写法,通篇作张生口吻,即从男方着笔来写,所述情、景、事,一一从这一人物的心中、眼中及口中道出。在描写方面,尤以大胆、率真、细腻的心理描写取胜。(477字)

1317#
发表于 2019-1-9 12:27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9-1-9 08:21
2019/01/09

南歌子·笑怕蔷薇罥

      苏轼以西厢记画填的词。夜初黑时,张生去看望住在西厢房的美人。张生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笑,行走时,既怕蔷薇科带刺的爬行植物将自己衣服挂住,又忧心触碰了啥物件弄出琴瑟般的声响,而将自己吓呆,僵住不敢动。因担心迷路,只往散发着美人香味的方向走。
     下片意思是,与美人相会在床,午夜的风翻动床上纱帐,清凉若水的竹簟玉席,至肌肤冷。半夜三更天快明,“我”该走了,身上犹然带着美人的残妆。
1318#
发表于 2019-1-9 13:52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9-1-9 08:21
2019/01/09

南歌子·笑怕蔷薇罥

此词的创作背景为,词人在徐州收到友人章楶寄赐的崔徽画像,同时还有《莺莺传》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如此读这首词情与景才能算得上完美。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开头这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同时也是比喻),来描摹张生要与心上人幽会时唯恐被人撞破的心态。想笑又怕蔷薇缠绕在一起了,想走又担心宝琴会倒下。而后再写暗中摸索前进时一种特有的心理,笔触是极为细致的。词人用此形容想与美人约会而犹豫不决的心情。
下片写张生幽会与归去时的感觉。前三句写幽会,但字面上仅仅写出对“风”、“月”、“簟纹”及“玉肌”的视觉或触觉感受,即从侧面稍加点染,而将有关情事推到幕后,这样的艺术处理是很高明的。
在古代男女私会是伤风败俗之事,而词人却借以歌颂爱情自由,在那个年代,也实属开放与先进的。
1319#
发表于 2019-1-10 04:53 | 只看该作者

         2019/01/10

南歌子·绀绾双蟠髻

[宋] 苏轼

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
轻盈红脸小腰身。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
蓬山才调最清新。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1320#
发表于 2019-1-10 0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9-1-10 17:19 编辑

坐沙发,读新词!开始崭新的一天!
这首是赠给一位小舞鬟的“艳科词”。上片描绘了舞妓精巧玲珑的发饰,特别是舞妓伴随鼓乐节奏的优美舞姿。下片通过妙趣横生的比喻,形象化地赞美了舞妓的舞姿比起她的头饰更加富有魅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首词虽然落笔点是舞妓的发式,并没 有对其具体穿着作仔细介绍,但是,从字里行间能够读出她的衣裳一定是很合体,当合 着拍子跳舞的时候,裙裾飘飞,柔软、纤细 的腰肢就像柳叶一样和风而动,正如词中所 比喻的“风和约柳春”。漂亮的发式,轻盈的腰身,舞动的裙裾,动听的音乐,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使其能够写出如此佳句,流传至今,给今人以美的享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06:43 , Processed in 0.12239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