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笨小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作曲家足迹系列: 不断添加中(网络资源大观)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10-3-17 10:55 | 只看该作者
再来欣赏、学习。小暖辛苦了,姐姐给你上茶!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0: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妮妮姐三! :kiss: :hug: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0 | 只看该作者
吕利  



生平简介:


  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年),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吕利(GiovanniBattista Lulli),意大利籍法国作曲家。1632年11月28日生于佛罗伦萨,1687年3月22日卒于巴黎。他是佛罗伦萨一个磨房主的儿子。童年跟一个修道士学文化和弹奏吉他,并自学小提琴,后来参加了一个流浪艺人的乐队。1646年被吉斯骑士带到巴黎,当蒙庞谢尔郡主的侍童,演奏吉他、小提琴和伴舞。并师从N.梅特吕学作曲,师从N.吉戈尔学哈普西科德。1652年吕利转到郡主的堂弟法王路易十四的宫廷中服务。1653年被任命为宫廷作曲家,并指挥宫廷的小提琴乐队。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0 | 只看该作者
他还组织了一个16人的小乐队,致力于提高乐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1661年入法国籍,1662年被任命为皇家乐长,1664年同剧作家莫里哀合作,写了一系列芭蕾喜剧音乐,如《逼婚》(1664)、《贵人迷》(1670)等。1671年他为莫里哀和P.高乃依的悲喜剧《普叙赫》配乐,使它实际上成为没有朗诵调的歌剧(几年后吕利把它改为正式的歌剧)。1672年,在他创建的皇家音乐剧院(即后来的巴黎歌剧院)的开幕式上,演出了他的田园剧《爱神和酒神的节日》。1673年又上演了他的《卡德摩斯与赫耳弥俄涅》,这是法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悲剧。此后每年都有一部新歌剧问世。他一生共作有30多部歌剧和芭蕾音乐,为法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1 | 只看该作者
1、人物简介
  吕利 (J-B.Lully,1632~1687)于1661年加入法国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青云直上,从宫廷芭蕾舞团的演员成长为皇家音乐舞蹈学校的首任校长。他与大剧作家莫里哀(Molière)相识,又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用法语演唱的歌剧,成为法国歌剧的创始者。代表作有《阿尔西斯特》、《爱神与酒神的节日》等。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2 | 只看该作者
艺术成就
  (1) 创造出一种被称为“抒情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2) 在歌剧中采用了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慢-快-慢”法国式序曲。
  (3) 在歌剧中大量运用芭蕾,服装华丽。
  (4)歌剧采用法语,以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意大利式的干念宣叙调,使宣叙调具有歌唱性;歌剧中大部分用宣叙调,很少用咏叹调。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2 | 只看该作者
1652年,他奉命为宫廷的狂欢节编排《今夜芭蕾》时,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表演的机会,而且请路易十四登台出演太阳神。整个演出声势浩大,壮丽辉煌,时间长达十三小时,远远超过了被誉为“世上第一部”的《皇后喜剧芭蕾》。并被路易十四任命为“宫廷御用舞蹈家和音乐家,且常常陪伴路易十四登台演出。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2 | 只看该作者
出类拔萃的才华和路易十四的推崇,使吕利在舞蹈、音乐的创作领域如鱼得水,在早期芭蕾的历史上,其贡献和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芭蕾一反前人的陋习,不在是由软弱无力的若干情节生硬地串接到一起的组舞,而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中逻辑性地展开的一系列戏剧场面,题材要么来自寓言神话,要么出自于自己的幻想,但决不受“三一律”,的禁锢。他的芭蕾动作线条粗壮、清晰简练,带有佛罗伦萨人特有的欢快活泼、和谐流畅与淳朴自然,毫无宫廷舞蹈的那种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的风习。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2 | 只看该作者
1661年标志着吕利与莫里哀之间密切合作的新阶段。两位大师分别从舞蹈和戏剧的角度出发,将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成分揉进了法国芭蕾舞剧之中,形成了芭蕾的新形式——“幕间芭蕾”代表作是《讨厌鬼》等。
  吕利与莫里哀又协力合作了《逼婚》、《喜剧牧歌》、《西西里人》、《唐璜》、《贵人迷》等芭蕾舞剧作,由莫里哀撰写剧本,吕利作曲并编导。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3 | 只看该作者
为了使得舞蹈得到独立的发展。使舞蹈演员的表演得到充分的展示。吕利终于在“幕间芭蕾”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喜剧芭蕾”这种比较完善的舞剧形式。吕利尽可能地将芭蕾和喜剧完美地统一在同一个主题中。这种做法应该说是后来芭蕾舞剧中追求戏剧性和统一性的前奏,着也说明早在17世纪的吕利时代,舞与剧的统一问题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3 | 只看该作者
吕利的另一大贡献是,使舞蹈摆脱了贵族的业余圈子,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正因如此,芭蕾艺术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辉煌的时代,特别是芭蕾舞中的双人舞和独舞才能创造出如此精湛、如此高超的技术,使人体的潜能通过专业舞蹈家长期地科学和艰苦的训练而发挥到及至,使观众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典型的古典主义的“距离”美。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3 | 只看该作者
1681年1月21日首演的《爱神的胜利》,标志着吕利在芭蕾发展史上的重大胜利。着就是使芭蕾走入专业化,从此向高、精、尖的层次发展。
  1672年,他出任皇家舞蹈学院院长,为法国和欧洲剧场舞蹈艺术的未来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
  相关影视作品:《舞蹈太阳王》(LE ROI DANSE)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3 | 只看该作者
吕利献给太阳王的管弦乐曲,256K,MP3
作为巴洛克早期著名的音乐家, 吕利对于法国音乐的发展贡献颇多:开法国歌剧之先河,首创由慢——快——慢三个段落构成的法国式歌剧序曲,将进行曲引入歌剧,提高了合唱在歌剧中的地位;首次将芭蕾引入歌剧之中,使芭蕾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当初作为贵族的侍童离开意大利来到法国,吕利也许自己都没想到他会有这番成就,然而他却做到了。当然,他也不会想到,他竟会因为指挥时一时的愤怒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也使得他的辞世多了一些传奇的色彩。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3 | 只看该作者
作为路易十四的御用音乐家,吕利的音乐创作主要是歌剧和舞剧:《阿尔切斯特》、《阿黛丝》、《阿尔米德》、《法厄同》、《贵人迷》、《逼婚记》等等。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其它体裁的音乐作品:有嬉游曲、经文歌、教堂音乐、管弦乐作品等。这里要介绍给大家的,就是吕利创作于十七世纪三组的管弦乐作品。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11:04 | 只看该作者
专辑中所辑录的三部管弦乐组曲,是当年吕利献给太阳王法王路易十四的娱乐音乐:《有产阶级绅士》、《皇家幕间剧》及《艾尔赛丝特》。这些组曲中囊括了序曲、加沃特舞曲、进行曲、小步舞曲、轮旋曲、香颂、咏叹调等各种式样的器乐曲,堪称十七世纪法国音乐的集大成者,并对后世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听一听泰勒曼的《a小调长笛和弦乐组曲》中的序曲,是不是很有些吕利的“味道”呢?虽然这些音乐作品的年代久远,光芒却并未被历史的尘嚣所遮掩,经过当今艺术家杰出的演绎,迸发出的光彩绚烂夺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6 13:53 , Processed in 0.05373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