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笨小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作曲家足迹系列: 不断添加中(网络资源大观)

[复制链接]
97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07:3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收藏
BARTO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FRITZ REINER, Conductor
RCA 60175-2-RG
巴托克
《乐队协奏曲》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乐队协奏曲》作于1943年,受库谢维茨基委托,为纪念他已故的妻子纳塔莉·库谢维茨基而作。作品完成于1943年10月,1944年12月1日由库谢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于波士顿交响音乐厅。在首演说明上,巴托克这样写着:“除了诙谐的第二乐章外,这协奏曲总的情绪所描绘的,从第一乐章的严峻和第三乐章悲哀的死亡之歌,逐步转变到末乐章对生命的肯定。”这部作品气势宏大,对比强烈,非常适合莱纳对乐曲的处理风格。经莱纳的诠释,作品的力度与气势倍增。这版CD,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也被美国TAS评为发烧名片。

BARTOK
Buke Bluebeard’s Castle
Ludwig, Berry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Kertesz, Conductor
Decca 443571-2

巴托克
《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路德维希、贝瑞演唱
克尔泰兹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巴托克一生只写了这一部歌剧,其中有许多素材来自古老的匈牙利民间叙事诗。但实际上这也是个现代的寓言:人所面临的不可避免的孤独。除了在世人和艺术家中落落寡合的巴托克,还有谁能为这个题材谱写音乐?克尔泰兹的这个版本好就好在与巴托克的精神内涵上有沟通,两位主唱艺术家和乐队非常平衡。原版在声音上有些毛病,这次纳入“古典之声”系列重整后解决了这个问题。索尔蒂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的那一版也可以选择,匈牙利歌唱家的主唱自然是原汁原味。

唱片编号:Decca 433082-2
(摘自《永远的珍藏》)
BARTO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REINER, Conductor
RCA 09026-61504-2

巴托克
97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07:35 | 只看该作者
巴托克
《乐队协奏曲》
《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写的音乐》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自库谢维茨基以来,几乎每一位追求管弦乐效果的著名指挥家,都乐于拿这部技巧高超的作品来让他棒下的乐队好好地露上一手。尽管《乐队协奏曲》的演录版很多,但莱纳版应该是首选。因为他与作曲家有40年的交往与友谊,对音乐的处理又深得巴托克作品的精髓。这张唱片以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宏大的气魄为特色。在速度的处理上,虽然莱纳的指挥稍有主观、随意,但他对巴托克晚年心境的再现可谓形神毕致。1958的录音在近40年后的今天也堪称佳作。唱片里还同时收录了巴托克另一首最流行的乐队作品《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写的音乐》,莱纳的诠释,把这首本来就很风光的音乐,搞得十分鲜活。

(摘自《唱片经典》)
BARTOK
Violin Concerto
ITZHAK PERLMAN Violin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ANDRE PREVIN, Conductor
Angs-37014
巴托克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帕尔曼小提琴
普莱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巴托克一生共写了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07-1908年,题献给匈牙利女小提琴家斯德菲·盖雅,因写完后连草稿都给了盖雅,从未演奏过,所以成为遗稿,直到1959年盖雅逝世后才得以出版;《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38年,受匈牙利小提琴家塞凯委托而作。1939年4月23日由门贝格尔格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首演,塞凯担任独奏。乐曲分三个乐章:一、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二、安静的行板,变奏曲式;三、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这版录音,帕尔曼的演奏优美而动人,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另外,郑京和小提琴、索尔蒂与伦敦爱乐乐团的演录版也不错,值得一听。

BARTOK
Piano Concertos
VLADIMIR ASHKENAZY, Piano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IR GEORG SOLTI, Conductor
Decca 425573-2

巴托克
《钢琴协奏曲》(全集)
阿什肯纳吉钢琴
索尔蒂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这是一套巴托克钢琴协奏曲合集。巴托克在一篇论文中,曾讲到一个作曲家利用民歌素材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毫无变动地直接采用民歌旋律或略为变动一下;第二种是模仿民歌旋律的特征;第三种是“既找不到民歌的旋律,也找不到对民歌旋律的模仿”。他自己则做到了第三种。这套唱片,在录音方面非常杰出,阿什肯纳吉用较快的速度演奏,充分显示出他对音色的极度敏感和高超的技巧,索尔蒂与伦敦爱乐乐团的配合也非常杰出。这套CD,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

BARTOK
The Miraculous Mandarin
New York Philharmonic
PIERRE BOULEZ, Conductor
Colgems M-34514

巴托克
《神奇的官员》
布列兹指挥纽约爱乐乐团
  《神奇的官员》原为独幕舞剧的配乐。舞剧由迈尼梅尔特·伦吉尔编剧,1926年11月27日在科伦首演。1918-1919年,巴托克将配乐改编成管弦乐组曲,由于当时匈牙利审查制度的原因,1964年巴托克死后这部作品才在布达佩斯首演。这部组曲大约包括舞剧前面的2/3,加上一个音乐会的尾声组成。这张唱片是这个曲目的权威。布列兹对作品的理解,显然超越了其他版本。他充分处理好多种不协和的声部的组合,使乐曲充满张力而丝毫没有杂乱的感觉。唱片里还收录了巴托克的《舞蹈组曲》和《木刻王子》组曲,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BARTOK
Duo for Violins
PERLMAN, ZUKERMAN, Violine
Capitol 37540

巴托克
《小提琴二重奏集》
帕尔曼、祖克曼小提琴
  这部《小提琴二重奏集》作于1935年,全曲一共44首,运用了20世纪的各种作曲技巧,是对小提琴表达方式的极具意义的拓展,与巴托克的钢琴练习曲集《小宇宙》有异曲同工之美。这个曲目,给帕尔曼与祖克曼这两位大师提供了一个共同展现其技巧与彼此默契配合的最好舞台。这个曲目演奏者多不胜数,唯有帕尔曼与祖克曼的最精彩,因此不应轻易放过。这版CD,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BARTOK
String Quartets
Juilliard Quartet
CBS D3 S-717

巴托克
《弦乐四重奏全集》
朱丽亚特弦乐四重奏团
  这套《弦乐四重奏全集》是巴托克音乐艺术的结晶,成功地达到了形式的对称与题材的统一。每首乐曲旋律非常丰富,节奏十分迷人。朱丽亚特弦乐四重奏团是美国老资格的四重奏团,也是第一个录制巴托克这套四重奏全集的乐团,为达到尽善尽美,他们曾两度重录这些乐曲。这套CD发行于70年代,全片充满敏锐的感觉和纯熟的技巧,被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片。

BARTOK
Duke Bluebeard’s Castl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Chorus
ANTAL DORATI, Conductor
Philips 434325-2

巴托克
《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合唱团
  独幕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作于1911年,1917年首演于布达佩斯。由匈牙利诗人鲍拉什撰脚本。剧情描述蓝胡子公爵有资财巨万,曾结婚多次,但婚后妻子都失踪了,后娶尤迪斯为妻,蓝胡子把城堡里所有储藏财富的房门钥匙都交给尤迪斯,叮嘱她不要去开其中的一间秘室。尤迪斯却偏偏不遵命,她打开秘室,在秘室里发现里面堆放着蓝胡子所有前妻们的尸体。尤迪斯大吃一惊,手中钥匙落地,染上了血迹。蓝胡子发觉此事后,要把尤迪斯处死。尤迪斯利用计谋求蓝胡子暂缓,等她的姐姐安娜赶到后,召来她的一批兄弟,合力将蓝胡子杀死。这部独幕歌剧,充满了神秘的氛围,其中女高音、男中音的唱段和音乐氛围的编织,都很精彩。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合唱团演绎的这张唱片,录音效果、演唱和乐队都很出色,Philips根据Mercury版重新制作后,被评为“发烧天碟”。另外,克尔特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演录版也很不错,值得一听。
978#
发表于 2010-4-26 08:36 | 只看该作者
再来欣赏,问好小暖妹妹。
97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妮妮姐。 :kiss:
980#
发表于 2010-4-26 12:53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关注并欣赏!
98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敬老师! :victory:
98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7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百科名片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1873年入巴黎音乐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后与以马拉美为首的诗人与画家的小团体很接近,以他们的诗歌为歌词写作了不少声乐曲,并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画》、《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是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
  1862年,德彪西生于巴黎近郊,7岁开始学钢琴,11岁就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成为正式学生.在音乐学院,他用心修炼作曲课程,却是学校中出名的叛徒.他从来不信服古典派一些不合理的作曲规则,总喜欢追求新的和声法与奇特的旋律,以至学院派的老师们常常对他的标新立异深表不满而加以斥责.
  1881年,曾被聘为柴可夫斯基的赞助人----梅可夫人的家庭教师,也随同她至意大利,德国等地旅游.几次的旅行对德彪西而言,真是增广见闻.他听到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旋律,吉普塞人粗犷的舞曲节奏,以及当时正兴起的俄国五人团,奇特而新颖的音乐,这一切对于他以后的作区风格有深厚的启发.1884年,以清唱剧<荡子>获得"罗马大奖".年纪轻轻就获得此殊荣,其才华可想而知.
  在庆祝巴黎艾菲尔铁塔落成的音乐会中,来自东方国家,如中国等国的打击节奏,全音音节的旋律印象极为深刻,进而影响德彪西后来的创作.他成功地运用全音音阶作曲技巧,成为属于个人的特殊风格.
  除了作曲,教学外,德彪西也从事音乐评论的工作,由于他的评论立场中肯,言辞锋利,相当受人尊敬,曾出版乐评集.由于此时巴黎美术界的发展正值颠峰状态,雷诺瓦,莫奈,塞尚等画家十分活跃,当时莫奈完成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而名噪一时,这便是印象主义.印象派等艺术形式用语产生的开端.再加上文学作品都以标榜"印象主义"为题材,这些文学家与艺术家互相往来,对于音乐家有很大影响.德彪西遂将其理论应用到作品中,发展成为印象印象,成为印象注意的创始人与完成者
98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7 | 只看该作者
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德彪西艺术颠峰的时期,许多伟大结束的代表作皆陆续完成,自成一派而文明世界,也经常在欧洲各国演奏与指挥自己的作品.至50岁起,被癌症所困,身体日渐衰弱.当第一次大战爆发时,德彪西于1918年被炮弹炸死,享年56岁.
  1881年首次访问俄罗斯。他对新的和声学和印象派音乐结构的发展作出贡献。音乐信仰方面开始支持华格纳(Wagner),后来转向反对韦格纳的音乐。他的歌剧巴利斯(Pelleas)和马利山特(Melisande)风格与他的所有前辈不同,而与目梭斯基(Mussorgsky)的自然风格相似。1894年,牧神午后带给他音乐方面首次成功,之后还创作了很多著名作品,例如《儿童世界》、交响诗《大海》以及《李尔王》等。
  世人总是称德彪西为印象派作曲家,但是他本人对此说法却非常愤怒,事实上象征派的诗人(像是马拉美、魏伦、梅特林克等)对德彪西的意义远比印象派的绘画要来得大。
  印象派画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觉,而德彪斯就像这些画家一样,他尝试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而且要用最经济的方式把某个念头的正确本质凝塑下来。
  德彪西可说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虽然他的作品还存在著调性,但是几乎已经濒临溃散的地步。经过德彪西创新之后,音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98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7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的乐曲几乎都有标题,但并不表示他有意创作标题音乐,他从不说故事的,宁可给听众一个印象,他的音乐只是暗示人们某种意象,而不明白的指出。德彪西曾说:“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
  德彪西早年相当崇拜华格纳,但在萨替的影响下这股狂热很快就消逝,他自称为“法兰西作曲家”,意义在表达反华格纳立场,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更进一步表明反德意志。他将法国固有的清新可爱、高贵典雅与德意志的冗长繁琐、厚重笨拙相比较,他认为:法国子民将精致与色彩视为掌上明珠,所以法国音乐家若以堆砌响度为能事就不是法兰西风格了。
  德彪西从小就具有高尚品位,当同伴对那些便宜的糖果垂涎欲滴时候,他却宁可选择一小块精致蛋糕;当然长大后就成为品位超卓人士,买的书籍、印刷品无不美轮美奂,饮食方面非常讲究,他是偏好鱼子酱美食家;穿著更是尽善尽美、精心搭配,时尚所流行的衣饰都曾出现在他身上,总之德彪西重质不重量。
  德彪西是天生叛逆者,从小就有满脑子疑惑,往往对长辈提出一些令人尴尬问题,而自己却不以为意。在音乐院学习时也对老师提出诸多挑战,令法朗克、纪罗等音乐家七窍生烟,火冒三丈。
  德彪西是个很难相处的人,朋友极少,说得上来的只有萨替与皮耶勒威。他对私生活极端保密,男女关系错综复杂、风波不断;他1887年从罗马返乡后就与盖布瑞尔.杜邦同居十年之久,后来却另娶罗莎莉.泰克希尔为妻,盖布瑞尔为此举枪自尽,所幸并未身亡;和罗莎莉结婚没多久又另寻新欢,勾搭上有夫之妇艾玛.巴铎克。艾玛的前夫是银行家,已育有数名成年子女,在与前夫正式离婚前就为德彪西生下一个女孩(小名周周),所以当艾玛与德彪西在1905年结婚时,大多数巴黎知识份子都站在罗莎莉这一边。
  德彪西最感兴趣的音乐是穆索斯基与爪哇的甘美朗音乐(他发觉甘美朗音乐也运用对位法);对过去的音乐家一个也看不上眼,而且还批评的很难听;德彪西相信:音乐因其本性使然,绝不可能被局限于传统与固定形式窠臼中,音乐是颜色与韵律的组合,他拥有得天独厚灵敏双耳,能创造出正确的音乐色彩,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无法用后天的训练培养。
  德彪西创作了不少钢琴曲,但他却没有专业的钢琴技巧,他犀利的触感足以弥补一切缺憾。德彪西穷其毕生精力要将钢琴从电光石火声音中释放出来,弹琴时就像直接在琴弦上挑抹,未曾经过琴键与琴槌干预,大量运用踏板创造出前所未有效果,从他指尖流泻出来的音韵简直就是一首首清澄优美的诗歌。
9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8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的音乐创意
  一、德彪西的“梦幻世界” 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他生于 1862年。他的前辈中并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 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 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德彪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 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 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 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 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 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 他的音乐学院课程。但是他写的音乐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 和小调音阶。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 全音音阶。 我们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而大调与小调音阶之间的区别在于 那些半音放在哪里。在大调音阶里,半音总是处于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 之间。在小调音阶里,其中的一个半音总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间,但是也有几种不同的小调间音阶, 在那里,第二个半音处在不同的地方。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 (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 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二、泛音 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 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 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 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 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但是,一个音除了第一个或主要的振动之外, 还有一些次要的、共鸣式的振动,正象一块扔到水里的石头引起的不是一个波,而是一圈圈不断扩展开的 波纹。 泛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强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个音,这是德彪西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得见的音。 假如我们有一架调音调得很准的钢琴,不出声地按下一个琴键,然后很响地敲击它上面或下面的 第五个音,我们就往往能听见它作为另一个音的泛音,发出德彪西曾经用耳朵听得见的效果。第二个泛音是原来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个音,第三个泛音还要高,但已十分微弱。 下面的泛音依此类推。造成不同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样的 乐器,其中的较低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平滑而圆润的音质;而一把象小号那样的乐器,其中较高的泛音 较强,就有一种较为洪亮的音质。 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 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由于德彪西 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 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 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98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8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的主要作品
  (1) 管弦乐曲: 《春》(1886); 《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 《夜曲》(1899); 《大
  海》(1905); 《意象》(1912).
  (2) 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1893); 《大提琴奏鸣曲》(1915); 《长笛、中提琴和
  竖琴奏鸣曲》(1915); 《小提琴奏曲》(1916-1917).
  (3) 钢琴曲: 《贝加莫组曲》(1905); 《钢琴曲》(1901); 《版画》(1903); 《意象
  》(1905和1907); 《儿童园地》(1908); 《前奏曲》(卷I:1910,卷ii:1913); 《练习
  曲——献给肖邦》(1915); 《白与黑》,供两架钢琴演奏(1915).
  (4) 合唱作品: 《浪子》(1884); 《中选的小姐》(1888); 《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
  (1911).
  (5) 歌剧: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
  (6) 歌曲:五十余首
  专辑曲目:
  Disc: 1
  1. Préludes Book I: I. Danseuses de Delphes (Lent et grave)
  2. Préludes Book I: II. Voiles (Modéré)
  3. Préludes Book I: III. Le vent dans Ia plaine (Animé)
  4. Préludes Book I: IV. Les sons et les parfums tournent dans l'air du soir (Modéré)
  5. Préludes Book I: V. Les collines d'Anacapri (Trés modéré)
  6. Préludes Book I: VI. Des pas sur la neige (Triste et lent)
  7. Préludes Book I: VII. Ce qu'a vu le vent d'Ouest (Animé et tumultueux)
  8. Préludes Book I: VIII.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Trés calme et doucement expressif)
  9. Préludes Book I: IX. La sérénade interrompue (Modérément animé)
  10. Préludes Book I: X. La cathédrale engloutie (Profondément calme)
  11. Préludes Book I: Xl. La danse de Puck (Capricieux et léger)
  12. Préludes Book I: XII. Minstrels (Modéré)
  13. Préludes Book II: I. Brouillards (Modéré)
  14. Préludes Book II: II. Feuilles mortes (Lent et mélancolique)
  15. Préludes Book II: III. La Puerta del Vino (Mouvement de Habanera)
  16. Préludes Book II: IV. Les fées sont d'exquises danseuses (Rapide et léger)
  17. Préludes Book II: V. Bruyéres (Calme)
  18. Préludes Book II: VI. General Lavine - eccentric (Dans le style et le mouvement d'un Cakewalk)
  19. Préludes Book II: VII. Le terrasse des audiences du clair de lune (Lent)
  20. Préludes Book II: VIII. Ondine (Scherzando)
  21. Préludes Book II: IX. Hommage à S. Pickwick, Esq., P.P.M.P.C. (Grave)
  22. Préludes Book II: X. Canope (Trés calme et doucement triste)
  23. Préludes Book II: XI. Les tierces alternées (Modérément animé)
  24. Préludes Book II: XlI. Feux d'artifice (Modérément animé)
  Disc: 2
  1. Pour le piano: I. Prélude (Assez anime et tres rythme)
  2. Pour le piano: II. Sarabande (Aved une elegance grave et lente)
  3. Pour le piano: III. Toccata (Vif)
98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8 | 只看该作者
4. Estampes: I. Pagodes (Moderement anime)
  5. Estampes: II. La soirée dans Grenade (Mouvement de Habanera)
  6. Estampes: III. Jardins sous la pluie (Net et vif)
  7. Images, Set I: I. Reflets dans l'eau (Andantino molto)
  8. Images, Set I: II. Hommage à Rameau (Lent et grave)
  9. Images, Set I: III. Mouvement (Anime)
  10. Images, Set II: I. Cloches à travers les feuilles (Lent)
  11. Images, Set II: II. Et la lune descend sur le temple qui fut (Lent)
  12. Images, Set II: III. Poissons d'or (Anime)
  13. Children's Corner: I. Doctor Gradus ad Parnassum (Moderement anime)
  14. Children's Corner: II. Jimbo's Lullaby (Assez modere)
  15. Children's Corner: III. Serenade for the Doll (Allegretto ma non troppo)
  16. Children's Corner: IV. The Snow is Dancing (Moderement anime)
  17. Children's Corner: X. The Little Shepherd (Tres modere)
  18. Children's Corner: VI. Golliwogg's Cakewalk (Allegro giusto)
  Disc: 3
  1. 12 Etudes: I. Pour les cinq doigts (d'apres Monsieur Czerny) (Sagement)
  2. 12 Etudes: II. Pour les tierces (Moderato, ma non troppo)
  3. 12 Etudes: III. Pour les quartes (Andantino com moto)
  4. 12 Etudes: IV. Pour les sixtes (Lento)
  5. 12 Etudes: V. Pour les octaves (Joyeaux et emporte, librement rythme)
  6. 12 Etudes: VI. Pour les huit doigts (Vivamente, molto leggiero e legato)
  7. 12 Etudes: VII. Pour les degrés chromatiques (Scherzando, animato assai)
  8. 12 Etudes: VIII. Pour les agréments (Lento, rubato e leggiero)
  9. 12 Etudes: IX. Pour les notes répétées (Scherzando)
  10. 12 Etudes: X. Pour les sonorités opposées (Modere, sans lenteur)
  11. 12 Etudes: XI. Pour les arpèges composés (Dolce e lusingando)
  12. 12 Etudes: XI. Pour les accords (Dedide, rythme, sans lourdeur)
  13. Masques (Tres vif et fantasque)
  14. D'un cahier d'esquisses (Tres lent-sans rigueur)
  15. L'Isle joyeuse (Quasi una cadenza - Tempo : Modere et tres souple)
  16. La plus que lente (Lent - Molto rubato con morbidezza)
  17. Le petit negre (Cakewalk. Allegro giusto)
  18. Berceuse heroique (Modere - sans lenteur)
  19. Hommage à Haydn (Mouvement de Valse lente)
  Disc: 4
  1. Suite Bergamasque: I. Prélude (Moderato - tempo rubato)
  2. Suite Bergamasque: II. Meneut (Andantino)
  3. Suite Bergamasque: III. Clair de lune (Andante tres expressif)
  4. Suite Bergamasque: IV. Passepied (Allegretto ma non troppo)
  5. Danse bohémienne (Allegro)
  6. Rêverie (Andantino sans lenteur)
  7. Mazurka (Scherzando - assez anime)
  8. Valse romantique (Tempo di valse - Allegro moderato)
  9. Deux Arabesques: I. Andantino con moto
  10. Deux Arabesques: II. Allegretto scherzando
  11. Nocturne en re bemol majeur - in D flat - Des-dur
  12. Danse (Tarentelle styrienne) (Allegretto)
  13. Ballade (Andantino con moto)
  14. Fantaisi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 Andante - Allegro
  15. Fantaisi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I. Lento e molto espressivo-
  16. Fantaisi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II. Allegro molto
98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9 | 只看该作者
有人会说法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是德彪西而不是柏辽兹,如果你更改他们在排行榜上的名次,也并无不可。

  在学术界内,流行的趋势是对音乐中“印象主义”一词避而不谈。印象主义是法国19世纪绘画中的一个运动,但德彪西自己认为他受魏尔兰(Paul Verlaine)和马拉梅(Stephane Mallarme)这些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比受印象派艺术家的影响更深。事实上,他最喜受的画家并非印象主义派的,尤其拒绝用这个词来描述他的音乐。今天的音乐学家也不喜欢谈论印象主义派,因为虽然德彪西影响了拉威尔和其他几位作曲家,但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认为自己是德彪西领导的特别团体中的一员。

  因此,尽管他提出了音乐中光和色彩的新理论,这位惟一的真正音乐印象主义者都否认他是印象主义者。不过,经过了一个世纪,德彪西建立的音乐印象派与绘画印象派并行这一看法仍持续下去,因此我们不必过分为此争论不休。

  德彪西的目标是把音乐从过去的习俗和传统中解放出来。他问道:“难道我们的责任不是找到适合这个时代的交响曲式,进步、勇敢和胜利所要求的交响曲式吗?产生飞机的世纪有权拥有它自己的音乐。”

  德彪西创造的是什么样的音乐呢?魏尔兰是这样描述的:“音乐先于其他一切,为了获得音乐效果,选择不对称而不是对称的,是奇数而不偶数,更模糊、更短暂、更无负担和永不休止。”德彪西的朋友马拉梅关于这种艺术思想是这样写的:“我认为除幻想外不应有任何东西。对物体的思考,这些物体激起的白日梦的飞逝形象——这些就是歌。高蹈派(Parnassian,法国诗人流派,他们关心格律甚于情绪和形象)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显示给你,因此它们缺少神秘感,它们剥夺了头脑这一愉快的任务,即以为它仍在创作。”

  魏尔兰和马列拉梅用词语不产生色彩——词语的选择、词语的流动、词语的安排。莫奈用颜料,得罪彪西用音乐。不同乐器的演秦使听众“感觉到”不同的音色。如果创造音调的艺术家更为熟练的话,他们就能更有效地“感到”或“意识到”。没有任何作曲家在音色的技巧方面超过德彪西。

  从浪漫主义过渡到20世纪音乐,几乎没有人比德彪西更为重要,他出生于柏辽兹逝世前几年(他们的创作生涯并不重叠)。人们说德彪西摧毁了交响曲,尽管这话有些夸大其词,但他的确严重伤害了交响曲。虽然他写了一些著名的管弦乐作品,但没有一首是交响曲式的。如果说海顿“发明”了交响曲,莫扎特“发展”了它,贝多芬“完善”了它,舒伯特和柏辽兹用它进行试验(仍在它的范围内),德彪西则干脆不理睬它和它的管弦乐同类曲式。他没有创作交响曲、协秦曲或序曲,对于它们要求的对称也不感兴趣。其他后浪漫派作曲家在这些界限内试验新的音响,并且何持住对称。德彪西则抛弃了界限。

  德彪本出生于巴黎音乐院,是个作曲神童,在他22岁时第三次参加而获得人们珍视的罗马大将。他在三四十岁时创作最丰富,以音乐中印象主义奠基者而闻名全世界,并且是“德彪西主义者崇拜的偶像。他后来患了癌症,第一天世界大战期间很少创作,并于1918年去去世。

  专家的看法是德彪西在音乐艺术中进行了一场彻底革命,发明了他以前补认为“不协和和弦”的和弦联合在一起的新方法,并利用它们来产生精美的和声。他析破了大部人传统的规则,制订了一些旨表现转瞬即逝的感觉和微妙、飘浮不定的情绪的新规则。
9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9 | 只看该作者
听德彪西作品令人感到神奇的是,你即使完全不懂音乐,也能发现其音乐的美妙。的确,对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不需遵循规则也许是件好事。既然他自己制订其规则,我们就不需要知道他违背了什么规则,而只需坐在椅子上尽情享受。

  有几位论述德彪西的专家引用过法国音乐学家普吕尼埃(HenriPrunieres,1886~1942)这段扼要的描述:“他的描绘神秘、寂静和无垠,描绘流云和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波浪的无可比拟的画家——在他以前从未有人能够暗示出这些微妙的东西。”

  与其他大作曲家相比,德彪西的作品不算多,他是在19世纪末在巴黎咖啡馆里跟印象派画家和象征派诗人一起共饮后,才开始创作一些杰作的。揭橥印象主义的作品是从1893年以他的《g小调四重奏》开始的,次年完成了他最著名的作品、管弦乐前奏曲《牧神的午后》。它的主题不是一只为逃避携带步枪和弓箭的猎鹿者而在树林中逃窜的小鹿,而是半人半马成半马或半人半山羊或诸如此类的类似森林之神的神话人物牧神。在他以后几年创作的作品中有联篇歌曲《比利第斯之歌》和3首为管弦乐团而作的《夜曲》,都很有名。这些于1899年完成的《夜曲》,题为《云》、《节日》和《海沃》。关于前两首,作曲家写道:“《云》描写了不变的蓝天,云彩缓慢庄重地行进,副化为带白色的灰色的痛苦。”而《节日》则是“富于动作、节奏、舞蹈……节日和它混合的音乐”。关于《海妖》:“大海和它数不清的节奏,于是在染上银色月光的波浪间,传来了海妖神秘的歌声。她们纵声大笑,歌声持续着。”顺便说一句,这些女海妖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们唱歌是为了迷住水手,把他们引向灭亡。

  在这段期间,德彪西也开始写他的惟一歌剧《佩利亚与梅丽桑》,这是他最富野心的事业。他花了10年才完成它,而当它上演时,引起了音乐史上又一次毁誉交加的争吵,两方面反应都很强烈。自由派高呼这是法国的歌剧“天才”,而传统主义者则声称它既非歌剧,也称不上是杰作。

  争论来自这一事实,法国人德彪西直接跟德国人瓦格纳对抗,有意识地避免了戏剧性哀婉动人的情绪的顶峰。这是部印象主义的歌剧,充满了象征意义、神秘气氛以及专家们所说的“非物质的透明度”。正像人们从非物质的透明度中可能得到的歌剧的情节有些难以发现和理解。

  他最大的管弦乐作品是《大海》,由3幅“素描”(德彪西没有用“乐章”这个词)组成,于1905年完成。以后几年内又有3首称为《映像》的管弦乐曲(请不要与为钢琴而作的另一组《映像》混为一谈):《伊比利亚》(3首中最著名的一首)、《基格舞曲》和《春之轮旋曲》。

  音乐界人士说德彪西对20世纪钢琴音乐的贡献可与肖邦对19世纪钢琴音乐的贡献媲美。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写了两组前奏曲,每组12首,它们被认为是钢琴作品的里程碑。本世纪中叶有一位评论家谈到它们时说:“自肖邦以后,没有人像德彪西那样改变过钢琴创作的性质和技巧的……德彪西——在相当程度上通过他的和声写作和对共鸣的新做法——创造的新色彩、色调微差、效果、气氛,使得键盘具有一种连肖邦和李斯特都不曾有过的表现力。”

  其他的钢琴包括《贝加莫》组曲,最有名的是倒数第二乐章,著名的印象派夜景《月光》。
99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7:29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是个旋律优美的作曲家,但却与众不同。专家指出他的旋律不是古典音乐那种长乐句的旋律,他不重复和发展浪漫派作曲家的短动机。相反地,德彪西使用了短的旋律片断,它们像彩色玻璃片嵌合在一起。

  他被认为是较优美的歌曲作者之一,但他的歌曲与德国的艺术歌曲完全不同,表现出他的别的音乐所特有的那种朦胧、闪烁、难以捉摸的特质。他著名的歌曲有《晚安》、《曼陀林》、《浪漫曲》、《木偶》、《钟》、《夜晚的和谐》和《长发》。联篇歌曲《比利第斯之歌》是为路易(Pierre Louy)的词谱的曲。

  德彪西是个上流社会人士,他喜欢女人,而不管她们是否结了婚。他爱上朋友的妻子瓦尼耶夫人(一个年纪比他大的已婚妇女),持续了好几年;他和杜邦(Gabrielle Dupont)同居了近10年,称呼她是“碧眼的加比”;后来他与被昵称为“莉莉·莉洛”的女装设计师结婚,但又抛弃了她,爱上了一位银行家的妻子巴达克(Emma Bardac)。莉莉·莉洛伤透了心,企图自杀。德彪西的朋友们离开了他,奇怪的是,他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我从未见过周围有这么多人遗弃我!”他写道:“我受够了,似乎我将对一切带上人的名字的东西感到厌恶……我精神上痛苦万分。”在经历两度离婚后,这个可怜的痛苦者终于与爱玛结了婚(他显然深爱着她),共度余生。他许多作品都是献给他所爱的某个女人的。《牧神的午后》和3首可爱的夜曲是在“碧眼的加比”时期创作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30 01:30 , Processed in 0.05233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