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敬一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温柔绽放——在散文中读若荷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8-3-28 09:43 | 只看该作者
遵循自然,是人性的本质,它的意义,比行为更深入,比时间更持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自然的语言来还原散文,使得文字的烟雾,荡然无存,剩下来的,是没有杂质的纯粹过程,自然的纯粹过程。
一篇学术价值很高的评论,读后感觉余音绕梁!精彩!
17#
发表于 2008-3-28 09:49 | 只看该作者
在浮躁、自私、贪婪和妄为的对面,从细微的事物和草芥人物身上找到热爱的理由,这绝对是一种人格高度的象征。是的,天堂就在细节当中,爱这个如天堂般的世界,难道还要等到明天?如果不是阅读若荷的散文,我是不可能发现她的温柔品性——她亲切,但不同于一般人的亲切。她乐于助人,但不求回报。她重情意,但绝不张扬。她内敛祥和,但不乏敏锐与细致,一如她的散文风格。

很有见解,很有魅力,精彩的读后感兼评论文章!
18#
发表于 2008-3-28 09:58 | 只看该作者
若荷的散文,我也喜欢。读了敬斑的评论,更加深了对若荷散文的理解。欢迎这样有见地有质量的评论文章。
19#
发表于 2008-3-28 10:01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散文的质量高下,不在于写作技巧,只要有了悲悯的情愫,就会意味深长,就会散发出包容与恬淡的和谐韵味。反之,没有亲近自然、尊重生命的悲悯情愫,文章即使用了再多的写作技巧,这技巧,也是平庸的,乏味的。
散文的写作不仅仅是技巧 更是发自内心的真情的流露!
20#
发表于 2008-3-28 10:54 | 只看该作者
敬兄的评点真是到位,让偶大开眼界,让我们一起祝福吧。
21#
发表于 2008-3-28 11:09 | 只看该作者
  细细读了敬版写的评论若荷拙作的文章,对敬版对若荷的表扬深感惭愧,若荷知道自己的文字离好文章还差很远,怎么写才能更好,也是天天在思考着,试图更新自己的风格,也试图写出如敬版、高版、永生版以及中财众多朋友的好文章来,苦于若荷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写作方法,仅是凭了一些熟悉的故事脉络和感受,让笔跟着感觉走。我知道自己的文章还很不成熟,有待于多读书,多练笔,多思考。
  感谢敬版给若荷的鼓励,此篇不管从怎样的角度去写若荷,对我来说都是一种鼓励,一个推进,是一份鞭策。为若荷鼓足了写作下去、写好下去的勇气,感谢敬版的鼓励,感谢中财朋友的鼓励,感谢朋友们的热心关注、支持!
  再次感谢!握手敬版!

 
22#
发表于 2008-3-28 11:09 | 只看该作者
若荷的散文,确实透出对自然和亲情浓烈的悲悯之心。这也是她一直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23#
发表于 2008-3-28 13:35 | 只看该作者
敬版能够读懂一个写手,并深入一个写手的灵魂和思想,真的是一个好版主!

问候敬版!
24#
发表于 2008-3-28 14:1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温柔绽放,遵循自然,悲悯的心。三个章节具体而全面的反映了若荷的文字特点和真实内涵。实际上,我在06年在《中华散文》上看到作者的文章之后就有了深刻地印象,这以后,也经常在其他报刊上拜读到。很是敬仰。敬老师...




敬老师的评论能切中若荷散文的特质,我也很喜欢她的文字。好文兼好评,学习。问候老师!
25#
发表于 2008-3-28 15:06 | 只看该作者
通过敬版的解读,对若荷的散文有了更好的把握.学习,欣赏!
26#
发表于 2008-3-28 15:55 | 只看该作者
遗憾的是欣赏若荷的散文数量很少,读了敬版主详尽的推介文章,一定要在论坛里好好欣赏一番。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2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遵循自然,是人性的本质,它的意义,比行为更深入,比时间更持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自然的语言来还原散文,使得文字的烟雾,荡然无存,剩下来的,是没有杂质的纯粹过程,自然的纯粹过程。
一篇学术价值很高的...

感谢高版的支持与鼓励,握手致意!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2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梁娇霞 发表
在浮躁、自私、贪婪和妄为的对面,从细微的事物和草芥人物身上找到热爱的理由,这绝对是一种人格高度的象征。是的,天堂就在细节当中,爱这个如天堂般的世界,难道还要等到明天?如果不是阅读若荷的散文,我是不可能...

谢谢回帖,还请多提意见~~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2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田瞳 发表
若荷的散文,我也喜欢。读了敬斑的评论,更加深了对若荷散文的理解。欢迎这样有见地有质量的评论文章。

谢谢回帖,问好!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18:2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刘敬胜 发表
一篇散文的质量高下,不在于写作技巧,只要有了悲悯的情愫,就会意味深长,就会散发出包容与恬淡的和谐韵味。反之,没有亲近自然、尊重生命的悲悯情愫,文章即使用了再多的写作技巧,这技巧,也是平庸的,乏味的。
...

感谢你的认同,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09:44 , Processed in 0.05547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