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水如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岳阳楼记》有什么用?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7-7-9 20:04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9 20:01
草舍兄多虑了。
我的思想很清楚。一般来说,我不轻易给文章内容加色、加粗,加线更是头一遭。我加色的多 ...

心照不宣
32#
发表于 2017-7-9 20:04 | 只看该作者
不如说诵读经典又什么用?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20:10 | 只看该作者
吴显萍 发表于 2017-7-9 13:47
朋友曾经送给我一盘自己录制的《岳阳楼记》磁带,百听不厌。越听越感觉喜欢。文字本身的美, 文字所散发的 ...

在众多回帖中,似乎大多是记不住多少内容的,您是个例外;哈哈,似乎我也是个例外……
我不光读类似《岳阳楼记》这些东西,甚至还读祢正平的《鹦鹉赋》,读江淹的《别赋》,读唐宋八大家文集,读《世说新语》,读《史记》,读《汉书》,读佛经,读圣经,读诸子百家……可是这是我个人的爱好,与教育无关,更与基础教育无关。
看来是我的表达能力有限,即使在文中加了那么多诸如上色、加粗、划线之类的零碎,大家还是把目光盯在《岳阳楼记》上。
我是在讨论《岳阳楼记》有什么用吗?我笨到会讨论这样的伪命题吗?
下面这句话送给你“教育的终极目的,不过是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能够独立生存的个体;在此基础上,再培养能够为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端人才。显然,《岳阳楼记》对于前者基本上毫无用处,而只适用于后者中的很少一部分。”——很显然,你能如此喜欢《岳阳楼记》,是属于“能够为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端人才”,是“后者中的很少一部分”……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20:11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7-9 17: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教书育人的道德标准吧

微风兄说得片面了,这只是“儒家”的道德标准,至少不应该成为现代中国教育的道德标准。我们的道德标准,如果非要说有的话,不是还有20字的“核心价值观”呢吗?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20:13 | 只看该作者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20:14 | 只看该作者
朱国前 发表于 2017-7-9 20:04
不如说诵读经典又什么用?

是吗?那就请您说说吧。
37#
发表于 2017-7-9 21:23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9 20:14
是吗?那就请您说说吧。

由个别到整体,由点及面。从岳阳楼记说开去,岳阳楼记只不过是个切入点,是论点的典型例子,即论据,论证过程是由个别经典到所有经典,如文中所举部分经典。
38#
发表于 2017-7-9 21:34 | 只看该作者
思量思量再思量
39#
发表于 2017-7-10 09: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过是要培养学生掌握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看到本文,联想到之前看过一个问答,问的是,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古文有什么用?有个答案,让我至今印象深刻,这里也分享给如空兄。
“因为长大了以后我们面对三千世界里的无数美景时,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我艹”,“牛B”
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某乎网友答案


其他答案也有很多,可以搜来看看~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5:06 | 只看该作者
朱国前 发表于 2017-7-9 21:23
由个别到整体,由点及面。从岳阳楼记说开去,岳阳楼记只不过是个切入点,是论点的典型例子,即论据,论证 ...

GO  ON……然后说到语文教育,最后说到当前教材增加古诗人篇幅……
41#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5:07 | 只看该作者
康康 发表于 2017-7-9 21:34
思量思量再思量

像老兄这水平的,不用思那么多。子曰:再,斯可矣。
4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5:19 | 只看该作者
王阳 发表于 2017-7-10 09:00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过是要培养学生掌握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

这段子听说过,基本还是属于黄鼠狼骗小鸡飞悬崖那类的,也就你这样的年轻人相信……
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使这种事存在,也不能说明什么,似乎那位网友也就知道“秋水长天”之类的名句,扯来吓唬没文化的,其实还不如“牛B”,是“装B‘。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我回到村中,那么没有受过教育的,反倒很少说这种话,至少我个人很少听到。反倒如今的大学生们,动辄把”牛B“”装B“之类的词挂在嘴上,分享到朋友圈里——我就奇了怪了,他们学的那些”落霞孤鹜“怎么一句也用不上呢?
其实类似这个段子中的那种情况,似乎只有反驳别人时有用,现实生活中没见谁用得着。
对于我个人而言,读古文,欣赏其中的思想、文字、历史……等等,如我鼓弄文字,可能对写作有些用处;如不鼓弄文字者,也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人文修养,艺术修养,这才是关键的,而不是站在景点背两个名句装B。
但当务之急是,我们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基本的听说读写的素养都达不到——现代文都弄不明白的,学古文有什么意义呢?
在本论坛中反驳我的,大都是有些学问的,他们自己在古文中受益,所以才反对一切说古文不好的人。我也不是说古文不好,只是说对”绝大多数“人没用——能在论坛上反驳我,且振振有词者毕业还是少数,至少能读我文字的只是小众——请随便哪个人到学校去调查一下学生们,到最密集的劳动场所调查一下劳动人民,也即大多数,相信他们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最后,回到你的那个段子上。据说这是描述在青海湖边可能发生的情形——呜呼,中国十四亿百姓,有条件去青海湖看看的又有多少?毕竟还是那少部分精英嘛!为精英代言,反驳我这中下层代言者,可以理解,但绝不屈服。
43#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5:26 | 只看该作者
王阳 发表于 2017-7-10 09:00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过是要培养学生掌握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

再补充一句,你复制加色的一句,不是我概括的,是“专家”们的普遍认识,不信你搜搜。
当然,如今“专家”往往是人神共愤的,似乎他们越说什么,人们就越不信什么,是这样吗?
44#
发表于 2017-7-10 15:47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033741-1-1.html
给图片配句话,25字。
突然想,在这里打个广告会不会被如空兄追杀,哈哈哈哈~
45#
发表于 2017-7-10 15:49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10 15:19
这段子听说过,基本还是属于黄鼠狼骗小鸡飞悬崖那类的,也就你这样的年轻人相信……
从另一个角度说 ...

额,是这样的,感觉我们的“落霞孤鹜”可能就饭吃了。但是为什么你觉得我们的语文教育连基本的读写素养都达不到呢?我觉得这应该不是教材设置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6 05:44 , Processed in 0.0526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