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96|回复: 10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岳阳楼记》有什么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8 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岳阳楼记》有什么用?
  
  说起来,中国人大概没有不知道《岳阳楼记》的——当然,这话太绝对了。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总会自以为是的以为“应该如此”,但实际情况却往往“并非如此”。
  
  比如《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实在太有名了。当然,有名的原因不是由于它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它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精讲”篇目,是必背篇目,是中考试题中出现频率极高的篇目——如此重要,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不会?怎么可能不学?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且慢,我们似乎又犯了先入为主、自以为是的毛病。就如纪检监察部门每日干的就是把违法乱纪者揪出来的工作,我们想当然地就会以为他们“应该”最知道违法违纪的严重后果,所以也“应该”最不可能知法犯法。然而事实上,“灯下黑”的情况在屡见不鲜,“反腐者沦为腐败者”已成为当前一种独特社会现象。
  
  依照《义务教育法》,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依照中学教材,每个读过中学的人都该学过《岳阳楼记》——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不过这世上不“按理”的情况比比皆是。不要说现实中还存在着相当数量没有读完中学的,就算真的读完,也得到一张初中毕业证的,也未必都知道《岳阳楼记》;而且就算知道《岳阳楼记》的,也大多只知道个名字,未必能全篇背诵,更未必能体会到行文之美和立意之深;就算能体会得到文中立意的,也未必会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付诸实践……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这么多的“未必”,那么学习《岳阳楼记》还有什么用?
  
  不要回答什么“必考内容”之类的屁话,因为当考试成为某种知识的唯一用途时,也就确定除此之外它真的没什么用了。比如《四书五经》,本来讲的大都是“修齐治平”的道理,宋朝赵普甚至自称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到了明清两朝,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却只能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敲门砖,只能培养出大批不学无术、不修德行的“国贼禄蠹”之流。
  
  当然,学习如《岳阳楼记》绝不会只为考试那么简单,还有其他关于思想、艺术、文化、历史……等等方面的因素。关于这些,不妨查看随便哪个版本的《教师教学用书》(俗称“参考书”),或任何一本《参考教案》,其中的“教学目标”一项总会有几条相应的内容,限于篇幅,恕不引用。
  
  总而言之,即使不为考试,《岳阳楼记》也是有用的,因为该文承载了那么多诸如思想、艺术、文化、历史……等等的知识。当然,具有同样功能的不止《岳阳楼记》,还有《滕王阁序》,还有《出师表》,还有《赤壁赋》,还有《捕蛇者说》……等等一大串如雷震耳的名字。然而问题是,即便它们中的每一篇全都承载了诸如思想、艺术、文化、历史……等等的知识,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处呢?
  
  比如说,我的亲友大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除了年纪稍大者外,也大多是读过初中的。但我从来不敢和他们探讨诸如《岳阳楼记》的问题,一是他们基本上都不大懂,二是因为我懂一些,所以怕被认为故意在他们面前装屁。而我也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非但不懂,甚至根本就记不得其中哪怕一词一句,更遑论什么思想、艺术、文化、历史……?但即使如此,却丝毫也不影响他们每日的劳动、生活、休闲、娱乐……尽管他们大多不会《岳阳楼记》,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却比我过得要富裕,更有绝大部分人活得比我快乐。一句话,会不会《岳阳楼记》与怎么过日子以及日子过得怎么样毫无关系。
  
  不要说诸如《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的经典古文,就连被孔子视为“行为指南”的《诗经》《礼记》,我们没有学过,甚至都没有读过又有何妨?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可是不要说两三千年后的今天,即使在孔子的时代,真正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能够既“学诗”又“学礼”的又有几人?可是人们一代又一代,不还是都活得好好的?(这里“好好的”要打上引号,因为纵观历史,实际上人们真正活得“好好的”日子并不多,但显然与学不学“诗”、学不学“礼”没有什么关系。)
  
  教育的终极目的,不过是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能够独立生存的个体;在此基础上,再培养能够为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端人才。显然,《岳阳楼记》对于前者基本上毫无用处,而只适用于后者中的很少一部分。
  
  事实上,不要说诸如《岳阳楼记》这样立意深刻、言辞优美且篇幅较长的古文,即使短得只有二十几字的古诗,在大多数人手里,也起不到任何诸如“教学目标”中罗列的某某功用。若说它们还算有些作用的话,也只是给某些人提供一些诸如“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飞流直下三泡屎”之类恶搞的乐趣罢了。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过是要培养学生掌握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实现情况却是,我们培养的学子们往往多拐了两个拐就描述不清行走的路线,除了漫画、网络小说和杂志上的鸡汤文根本就读不懂语义稍深一点儿的人文著作,离了玫瑰花巧克力甚至写不出一篇语言通顺的情书……如此,别说什么《岳阳楼记》《出师表》,就算把《古文观止》都倒背如流又有何用?
  
  《岳阳楼记》究竟有什么用?至少在笔者看来,若只以文论文,远没有写出一篇合格的策划、方案、报告、总结……等更有用处。若不以文论,甚至还没有学会美容、厨艺、装潢、开挖掘机……等更有用处。因为学不学得会《岳阳楼记》无关紧要,但若学不会一样吃饭的本事,生存可是要成问题的。
  
  时至今日,我们应用的是白话文,说的是普通话,《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通用语言文字法》都有明文规定“推广普通话”,难不成古文中的那些“之乎者也”也属于普通话不成?事实上,古文中的词汇、语法乃至用字,由于时代的原因,大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对于绝大多数人面言,都只宜做一些简单的了解,除非那些能够以此换钱糊口者(如有关专家、教授、考古、科研人员等),以及对此真正喜爱者(个人爱好,值得提倡,别人亦无权干涉)。
  
  鲁迅曾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尽管我们早已实现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这一“伟大目标”,但当今社会,生存压力之大人所共知;而且无论何时,似乎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尽管迅翁“温饱”一词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把“生存”与“发展”视为主要目标却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对此,鲁迅曾说:“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 《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 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可见其怨之重,恨之深。那么,在在白话文推行已近百年的今日,我们的语文教材非但不是减少,而是大幅度增加古诗文的数量,其与国民的“生存”与“发展”不知到底有何促进作用?此举究竟是教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量思量,好好讨论讨论了……

  

2#
发表于 2017-7-8 14:5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生存与岳阳楼记好像没多大关系,但若论起知识,也还是有些关系的。
比如我关注天气,总是下意识地看天气预报的。若真要知道是不是有雨,还是要上楼瞧一眼花盆,看一看蚂蚁是否忙碌就确定无误了。

点评

借你宝地,把相关背景复制一段:今秋即将投入使用的语文出版社新课本中,大幅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七至九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40%,每册安排两个单元...  发表于 2017-7-8 20:49
3#
发表于 2017-7-8 15:51 | 只看该作者
看题目时我就想,《岳阳楼记》有什么用?一边想一边看,以为如空要给出几条用处,看到最后才知道,没用。白看了。
4#
发表于 2017-7-8 16:31 | 只看该作者
犀利之论,也有些道理。不读《四书》、《五经》,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读《诗经》,也不影响我们写现代诗。非得要将所谓的“经典”强加于人,意义究竟何在?
当然,如果是做学问,那些古典的东西还是要掌握的。
《岳阳楼记》写得有多好?不好说。
5#
发表于 2017-7-8 16:38 | 只看该作者
好像只记住 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它都忘了。估计人都如我一般。

点评

我也是只记住了这两句,呵呵。  发表于 2017-7-9 13:27
6#
发表于 2017-7-8 16:43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一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因为有我的笔名心旷二字,所以记得。其他是否记得要看我的心情来决定
7#
发表于 2017-7-8 19:45 | 只看该作者
知识越尖端越无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什么用?霍金的时间简史有什么用。其实人类不用办什么大学,一个蓝翔技校,齐啦!哈哈
8#
发表于 2017-7-8 19:57 | 只看该作者
逐鹿江南 发表于 2017-7-8 16:31
犀利之论,也有些道理。不读《四书》、《五经》,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读《诗经》,也不影响我们写现代诗。 ...

什么叫经典?能够流传下来,且大多数人熟读的诗文就谓之经典!
《岳阳楼记》写的不好?别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佳句,是一般写手能够制造的?
中国唐诗宋词里经典句子不胜枚举,你们竟然说文章不存在经典,不觉幼稚可笑吗?你感觉你此生也能写篇比肩《岳阳楼记》的文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20:04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8 14:53
这个生存与岳阳楼记好像没多大关系,但若论起知识,也还是有些关系的。
比如我关注天气,总是下意识地看 ...

知识这东西嘛……对了,“回”字有四种写法,这“知识”你知道吗?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20:0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7-8 15:51
看题目时我就想,《岳阳楼记》有什么用?一边想一边看,以为如空要给出几条用处,看到最后才知道,没用。白 ...

急切地盼望18兄把兄弟本文的“中心思想”给总结一下,省得习惯浏览或理解力较差者误解了……
当然,如果已经明白的却并不赞同者除外——只希望他们给出不同意见,并说出理由。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20:07 | 只看该作者
逐鹿江南 发表于 2017-7-8 16:31
犀利之论,也有些道理。不读《四书》、《五经》,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读《诗经》,也不影响我们写现代诗。 ...

主要是大量古诗文浪费学生很多时间,掌握一些“无用”的学问,已经背离了我们语文教育的意义。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20:07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8 16:38
好像只记住 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它都忘了。估计人都如我一般。

少乎哉?不少了。更多的人连这句都没记住呢。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20:09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7-7-8 16:43
我记得一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因为有我的笔名心旷二字,所以记得。其他是否记得要看我的心情来决 ...

一看你这境界就不够,只记得“心旷神怡”,太个人化了,太情绪化了,怎么也得更高级一点儿,“宠辱偕忘”啊,至于“忧乐”那些话,离咱的境界太遥远了,咱也别指着够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20:10 | 只看该作者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17-7-8 19:45
知识越尖端越无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什么用?霍金的时间简史有什么用。其实人类不用办什么大学,一个 ...

您说得很有道理,是我狭隘了。所以,如果您要向教育部建议把“相对论”《时间简史》列为义务教育必学内容,我在后面签名附议……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7-8 20:18 | 只看该作者
沉思在舞蹈 发表于 2017-7-8 19:57
什么叫经典?能够流传下来,且大多数人熟读的诗文就谓之经典!
《岳阳楼记》写的不好?别说“先天下之忧 ...

其实您对经典的评判也不够准确,所谓经典,是经过历代流传而得到公认的著作。流传下来当然是首要条件,没有传下来的,比如“六经”中的“乐经”,据说很好,可是让秦始皇给烧了,谁也没见到,所以是不是经典也没有意义了。
还有这个公认很重要,也即大家普遍认可的。比如《白鹿原》,虽问世时间短,但大家都公认,自是经典。
但您说“大多数人熟读”就不一定了。比如杜诗,够经典吧?但不要说其大部分著作,能背下来十首的又有几个?历史课本中一再喜欢的《三吏》《三别》有几个都读过的?再比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够经典吧?试问有几人读过?更别说“熟读”了。
至于外国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等,更不知有几人读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20:05 , Processed in 0.06489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