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敬一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难以释怀的忧郁眼光——于文华乡土怀旧散文鉴赏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15:1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流浪者 发表
[QUOTE]最初由 微风轻拂 发表
敬版是真正用心阅读文字的人,点评细腻深刻,文华的文字我也喜欢,没有什么故弄玄虚的场景堆砌,但是朴实无华的语言构建了一幅幅温馨的怀旧画面,引起我深深的共鸣! [/...

支持你的建议!
77#
发表于 2008-10-4 18:4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的好,评的也好!都很见真功夫!欣赏!
78#
发表于 2008-10-4 20:29 | 只看该作者
且不论敬版独到而专业的点评对阅读者产生的影响,仅作为版主能经常发现会员写作的特点并以赏析的形式出现引导读者交流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鉴赏这一行为,就令我们感动。这不仅仅是对会员的支持,更是一种鼓舞,尊重和以实际行动的欣赏,这是春夜的魅力所在。感谢春夜的版主们,会员的作品会因你们而更精采。
79#
发表于 2008-10-4 21: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梅妃 发表
这样的评论,感觉痛快淋漓。散文写作既是叙述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好的散文一定会让读者知道作者发现了什么。于文华用系列文章,用一双忧郁的眼睛,将一个立体的农村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恰如一杯铁观音,凝重且...

我也支持你的提议.
80#
发表于 2008-10-4 21:08 | 只看该作者
评得真好,特来学习!!
81#
发表于 2008-10-4 21:21 | 只看该作者
读敬版的评论文章,再与于老师的原文互为观照,对写作者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82#
发表于 2008-10-4 21: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并且将这个系列争取完满结束、收尾,给春夜听雨版主和各位文友一个圆满的答卷!
期待之中。

      我会不负厚望,争取圆满交卷,特别感谢一兵先生的栽培与各位文友的喜爱!祝先生长假快乐!
83#
发表于 2008-10-4 21:45 | 只看该作者
敬版的这篇评论文章,将一个双脚沾满泥土的写手提升到一个灵魂的高度解析他的思想,语言和性格。快意的语言表达和淋漓尽致的评论,足见敬版文笔与鉴赏的功力之深。

敬版,西溪问候你!节日快乐!美好常在!
84#
发表于 2008-10-4 22:2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还是评出来的精彩,学习!
85#
发表于 2008-10-4 23:17 | 只看该作者
轻灵,中肯,令人诚服!国庆快乐!
8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09: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有几位文友说请我说说创作体会,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秘诀和经验,只是将往日的一些思考、感悟,零零碎碎、拉拉杂杂地呈现给诸位尊敬的版主与文友,比起中财春夜听雨的许许多多知名不知名的文友,我的文章可以说是小巫见...

我也等待着欣赏你的写作体会~~
8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09:3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洪水河畔 发表
欣赏。文华的文字与敬版主的评论相得益彰。敬老师给我的评论也快了吧,期待!望穿秋水!

我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放心~~
8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09:4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落梅 发表
好的文字需要好的评论,看得出敬版主对散文版块作者的文章读得细致透彻,以文学的眼光去读,以艺术的眼光去读,带着睿智的眼光,带着深刻的鉴赏力,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令人敬佩!

你总是鼓励我,我总是汗颜~~
89#
发表于 2008-10-5 11: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采用古厚、雅拙甚至是尚属朴化阶段的笔触来记录关于乡土怀旧的对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巧妙的隐喻:时间的跳动,现实的变换,以及思想被切割的摇摆不定,很难在浮表虚妄的情调文字上呈现,反倒是更容易被散点式的质朴...

好文好评,学习!
90#
发表于 2008-10-5 12:2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漂亮的评论文章。精到,中肯,让我再次自叹弗如。最为欣赏的,是文中的如是观点:“我一直认为,散文如果没有思想,就等同于失去了灵魂。当然,这里说的思想,是作者对自然、社会、生活、历史和灵魂等方面的本质感受,是一种贴近生命本质的识认,也是散文是否具有内涵美的基本判断尺度。”
近来我为一事疑惑,不知文章是要以思想取胜,还是语言;不知文章过于注重思想的承载,是否会太过刻意,而忽视了本身的随意和轻灵……还没有同敬版讨论这个问题,就在文中看到这一句,为我解了疑惑。谢了。
“采用古厚、雅拙甚至是尚属朴化阶段的笔触来记录关于乡土怀旧的对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巧妙的隐喻:时间的跳动,现实的变换,以及思想被切割的摇摆不定,很难在浮表虚妄的情调文字上呈现,反倒是更容易被散点式的质朴白描所驮运。”这一句,真是十分恰当地抓住了于文华文章的特质。
敬版的思考,眼光,笔触,确是让人叹服。好文章,支持精华!

另外,一直非常关注于文华的乡土怀旧系列,他用质朴的语言把曾经的乡村真实地呈现在了眼前,不娇饰,不美化,这样的文章,有着土地的气味,可能不是香味,却自然、大气、厚实。从他的第一篇怀旧文章《难忘吃供应粮的岁月》开始,我就开始收藏,现在已有十二万余字,取消空行格式后,足足有八十页。这样的创作精神和对精神本身的坚守,让人佩服。喜欢于文华的文章,甚至收藏,最大的原因,是从他的文字中感觉到他用自己的手,自己的眼和心对乡村的抚摸,其中有温情,有梳理,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悲悯情怀。看到杜版说,于文华将要完成三十六篇,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06:21 , Processed in 0.04708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