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953|回复: 1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嵌入生活的眼睛——西溪散文感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8 0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以来,用文字的方式在路上默默行走,把眼睛嵌进生活里,悄然无息地观察和描绘,即便生活的场景转瞬即逝,仍不改自己行走和注视的简朴素雅姿势,仍不愿惊起一丝水波和一粒尘埃,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价值的恒久性。这种恒久性,必定是被某种力量固定下来的,成为人继续生活下去的依据,也成为了西溪以散文的方式,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夕阳下西塘里的水,秋天的景象,辛勤开辟的一座花园,开着蓝色小花的草,还有递给对面的他的一支烟,尽管落在这些物象上的她的眼光,明亮程度不一定是相同的,但却折射出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灼热光芒。如果一定要根究这道灼热光芒的来源,对文学与生俱来的痴爱,得益于曾为北大学子、二十九岁死于脑溢血的外祖父和熟读诗书又精于实业的祖父,而这两位略显不凡的人的基因传递,给了西溪一个思维灵动、善于描绘的母亲和一个性格秉直、文采飞扬的父亲,就是灼热光芒的发源点。对于秉性的坚守,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对生存的理解和与精神契合而出的那种勤劳元素。这样的认识,不是我的臆断,而是西溪的散文《吐纳——云水人生》,《相识植物》,《秋天的故事》和《与雨有关》等文章里暗示出来的。在这些散文里,散点透视式的描述,把作者细腻的情感,浓郁的感恩,饱满的情愫,柔和的悲悯以及审美的敏锐元素,串联在了一起,形成了作者的行文风格和特点,让我从不同的侧面,领会到了她的眼光,全部集中在了物象的喧哗与萌动上了。这意味着西溪的目光,已经十分密切地融合在了自然之中,以至于她的目光,在自然里获得了越来越清晰的凸显,而不是被表面的喧哗所覆盖。


  我一直认为,眼光是一个人的心灵符号,而文字,就是心灵丈量的尺度。并且,我还相信,文字对于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是最迷人也是最忘我的。我在西溪散文里看见的文字,都是以温柔的形式,富有侵略性的气息,以及真挚的情愫,向我淋漓地展现出来,生动而又形象。文字是作者最为发达的感情器官,这话一点不假。很多时候,文字的质量,标志着作者的内心质量,也是检阅散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文字,西溪是非常尊重和珍惜的,她曾经对我说过:人世间,生命是如此的宝贵,但它会老去,会枯萎,会凋谢,谁会让你我的生命无限延伸?走遍世界,从古至今不停地寻找,唯有文字,唯有闪耀着思想之光、滋养熔炼心性的文字,能够让生命盎然,让生命不朽。在以一枚叶寓意走过四季轮回的人生的散文《思绪,沿着落叶飞翔》中,作者的具象感悟,心灵丈量的痕迹,还有恬淡从容的心态,都凭借文字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延展性,获得了精深而又微妙的挖掘与呈现,进而也使她对于内心的寻找所体现出来的文字状态,不仅优美,而且热烈、明亮、持久、鲜活、质感,当然,也就更加忧郁!诸如“那些梧桐落叶,有的卷曲着,一柄挨着一柄,相依相偎,相倾相诉,用彼此的心取暖”,“ 一阵寒风吹来,我听到叶子从树枝上剥离时疼痛的声音,然后,它们忘掉疼痛,乘着初冬的冽风振翅而飞”和“那梧桐,那老柳,那落叶,在季节的轮回中,被光阴一遍又一遍地过滤,仅留一抹淡然,一抹纯粹,微笑地看着内心,看着世界,看着自己身上徽章一样的伤疤痕”的文字,就是在热烈、明亮、持久、鲜活及忧郁的情形中,暗示和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了作者的情愫,强烈地烘托出了抒情感悟型散文所具有的触景生情、语言生动、感情真挚、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特点。


  在今天的书写中,大量的粗鲁和暴露,使得文学的艺术性被认为是过时了的累赘而不断丢弃,一味追求浅表的感官消费,不再去体味和深思其内在的象征与含义日渐成为时尚的时候,只要是触摸一下西溪散文里的句子,就会发现我们自己的经验,或者叹息,正在被叙述所融合、带领甚至暗示。与其说句子是西溪散文的秘密的血液和细胞,不如说是秘密的血液和细胞,构建了她的眼光。如是的眼光,在对秉性的坚守中,保持了她散文淳朴与清秀的风格,最后让我们发现,正是她的眼光不断从文字里向我们风一样拂来,为我们缤纷喧闹的现实,提供了一个清凉的参照体系,以致那些幻想,还有许多的敏感,都在眼光的注视中,飘逸而起。她曾经对我述说过:散文,是我喜爱的文体之一,之所以喜爱,更大的成分是它太符合我这个精神需求有些贪婪者的做人趋向:优美与自然的交融,情怀与情趣的渗透,哲悟与深醒的振荡,澹然云水般的安静栖居,又可以有一点不受拘泥的、但又不失分寸的张扬恣肆。这便使我经常忽略了散文写作上的技巧和手法,有了心情就尽情泼洒,既使留下败笔,任自流漾,把一个本真的我带进文字,想想这真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在自己的一亩田里除了“种花种草种春风”以外,我把自己播种进了芳香文字的田垄。我特别注意到了“忽略了散文写作上的技巧和手法,有了心情就尽情泼洒”这句话。结合西溪的散文来看,忽略就是一种融合的本质,是有感就发,没有拘泥,率性真实,突破结构与文体的局限,情景交融,随意漫谈等诸多艺术手法的一种包容。这是她散文的总体特点。

  在她所写的《云上西塘》一文里,上述的特点十分鲜明。作者的眼睛嵌在西塘古镇上,这古镇顿时就在眼光的注视下,鲜活起来,具有了漫画和抒情想象的味道,其结果,必然是放大了景象的背景,以便我们能够凭借放大的效果,看见历史的线索,人文风情,以及由景物营造出来的审美韵致,是以怎样的方式相嵌在了背景之中的。同时,也让我们看清楚了她的眼光是如何通过折射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景物的外表与内涵。抒情式的素描,随笔的特征,丰满的想象,暗示与映衬对比,还有介乎于彩描和白描之间的勾勒笔触,点面结合以及纵横交贯式的填充等艺术手法,水乳交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立体而又质感地呈现出了事物的完整轮廓。我以为,这篇散文对艺术手法的纠合,不是一种机械性的堆积,而是对单一手法的一种离间,或者陌生化处理。如是行文的概念,显然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对文章质量鉴别的观点是一致的。雪莱与这些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们都认为,让那些理所当然的事物描述陌生化,其真正的意义在于,熟悉的一切客体,只有借助使其变得陌生的手法,才能够重新唤起我们的激情和理性,才能够在生活终止的地方,重新找到意义。

  眼见为实,这是散文强调真实的基础和生命源泉所在。但是,这绝不是说在散文写作中,彻底排除虚拟的元素。从思辩和文学的艺术性角度而言,“大实小虚”的主张是科学的,有时候甚至是很必要的。严格意义上来看,散文写作中的想象、拟人和夸张等手法,都是一种虚拟化的处理,这也是我在今天,并不完全欣赏那种口语化的写作方式的原因之一。我始终坚持认为,文学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见解是科学的。所幸的是,西溪在散文写作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与我的观点有共同之处。比如她在散文《与雨有关》一文里,像“红蜻蜓,蓝蜻蜓,都飞来雨洼边洗脸照镜子”,“ 在我看来,一本启发心智的书,就是一棵树,它应该长在心野,用心灵的光照,用心灵的雨浇,让它长成一片福荫万顷的森林”之类的描述,就是一种艺术上的虚拟化处理手段的具体应用。正是因了这样的手法使用,对自然的悲悯,对人的细心关照,对一切生命现象的热爱和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多愁善感以及为此而预留的想象空间,比达到激情的真实顶点来得更加深远辽阔的效果,才得以栩栩如生地呈现。当然,作者期望在写作中,于喧嚣而又纷纭的世间有了张望自己、倾听自己的机会,还有用写作给承受的疼痛打开一道出口,让那些冰火暗光都变成了清茗素酒,变成了托起她站在云端之上淡然俯视自己、俯视人间的云朵的理想,得以成真。


  有感有悟,是散文的特色,也是作者眼光的深度刻画。深刻的视觉,总是力图对事物进行清晰的解剖,于是,出于对每一个形象、每一个意象和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思想与情感的不朽的考虑,所以把一些细节或者情感再次从清晰带入混沌,这是纳入整体的需要所为。比如《思绪,沿着落叶飞翔》中“在月下斑驳着光影的树们中间走,继续梦想着一座莽莽的丛林,想莽莽丛林中那些叶子,它们在无数次秋天的风霜中灿烂,飘落,化为树下肥厚的泥土”的描述,还有《一份流水,二分浅醉,留得三分给清醒》里的人,是大自然的微妙复制,山川湖海,平野清泉,都浓缩到小可装下一个拳头、大可容纳宇宙的心中,与大自然毫无差别,亦岩浆喷发,亦平湖秋月,亦风霜雨雪,亦丽日晴空”之叙述,以及她在其它散文作品中大量采用的虚拟化手段,都有这样的意味。把文学的丰富性和魅力的表达,隐藏在某种不确定性之中,让词语、段落、意境或者结构单元的组合形成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被解构,让传统阅读培养的那种寻求唯一答案的努力失去作用,是西溪散文带给我的整体审美感受。显然,如是的感受,也是西溪在谈自己的体会时,对我说的“纷繁的世界,虚浮的人际,对于一个天性简单纯净的女孩,显然是酷烈的,匆忙慌张地应对着那些生活中未知的凶险,一度忘记了读书的美好,遗失了留香的文字,但当有一天,无力抗拒汹汹而来的一个个困惑和苦恼时,当有那么多自然的美好和人世的感动让我无力言说时,我突然想起了那些文字的力量。如果说儿时文字是一种滋养,而站在充满倾轧和虚假、热忱与真诚的熟地上、经历了许多风雨、也感受了许多人间欢欣的我,文字不仅仅是滋养,而是对生命更深一层的熔炼”之话语的一种佐证。我以为,如果没有她的这些认识,她的散文,也就不会表现出在总体意义上呈现自我,以及呈现真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了。


  通过阅读西溪的众多散文作品,以及她在文章里善于选择象征性的描述,并将这些描述,按照某种异彩纷呈的异同进行迷宫式的排列,创造了一种文字和语言结构上的“视觉形式”,并使这种视觉形式爆发出审美方向上的震撼效果的事实,可以明晰地感觉到,她的视线,总是超出了常规。这样,我才真正明白了她说文字是一种力量,一种让生命得到升华的力量的理由所在。她的散文,就像她的眼睛,永远都因为深深地嵌在了事物的背景之中,从而有效地将自己连同背景一道,和盘托出。难怪,她的眼光,凭借文字,才得以用不动声色的声色,没有情感的情感,似流动的流水和流水的流动一样,从幽雅的方向,朝我走来。行走的姿势背后,俨然是作者的认识主体,已经完成了对客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这些过程,就是她的散文过程,就是她道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和对自然的全部理解的过程,质感、真实而又优美。她的散文事实表明,只有把自己的眼睛,彻底嵌入到生活里,散文的形式,才能够在构建之中,形成强劲的艺术感染力。

  说到底,文字是一种力量,一种让生命得到升华的力量。所以,我将和芳香的文字相伴一生。这两句话,也是西溪说的。文字是她的眼睛,而她总是把眼睛嵌入生活的细微深处。这是一种自觉,更是一种能力和风格,比文字本身更深入、更持久。于是,我不得不说,她的散文,没有沮丧与堕落,有的,尽是不失优美之态的情形。




[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08-11-28 08:41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1-28 08:35 | 只看该作者
哦。先记号。慢慢欣赏着。问好!
3#
发表于 2008-11-28 08:37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是一种力量,一种让生命得到升华的力量。所以,我将和芳香的文字相伴一生。这句话,是所有爱文字的人的共同心声。
4#
发表于 2008-11-28 08:4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一兵老师,我先占沙发了,得好好学习你这篇对西溪散文的鉴赏,感想随后再发。

  接触西溪的的文字时间不长,但一读就喜欢,如《思绪,沿着落叶飞翔》、《秋天的模样》、《飞翔的鸟儿没带行囊》、《云上西塘》等散文,文字折射着生活的闪光点,透着灵气,现显着心境融入大自然中的恬淡与脱俗,情怀别致,且语言娴熟,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我也很喜欢。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8-11-28 08:44 编辑 ]
5#
发表于 2008-11-28 08:51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如此深刻的浸入敬版主的印象间,西溪的散文很值得品读。佩服版主这样沉静含蓄的笔力,也佩服你思想的张力,还有这样生花的描摹与挚真的感悟。
6#
发表于 2008-11-28 08:5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西溪的散文,是以温情梳理生活,清秀、质感。
敬版这篇评论,写得深入细致,对西溪的文章、性格、对写作的观点都进行了由点到面的刻画,又由其对写作拥有的态度而延伸到她的文章中,相统一起来,很是精彩。精华支持!
7#
发表于 2008-11-28 08:51 | 只看该作者
接触西溪的散文,我是比较早的一位。这先于在《国土资源论坛》上。当时,看到她的文字,很惊讶。惊讶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小论坛上竟然有这么好的散文写手。在渐渐地了解中,我知道了作者的一些情况。她不仅散文写的好,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西溪始终是非常活泼着的,也是非常爱动、爱思的。这亦如她的文字,活泼大方,从容娟秀。在我的印象中,她写植物的散文还是非常优秀的。正如敬老所说:“作者的具象感悟,心灵丈量的痕迹,还有恬淡从容的心态,都凭借文字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延展性,获得了精深而又微妙的挖掘与呈现,进而也使她对于内心的寻找所体现出来的文字状态,不仅优美,而且热烈、明亮、持久、鲜活、质感,当然,也就更加忧郁!”敬老对西溪散文的诚挚评价,也给我们对于熟悉或不熟悉她的散文来说,有了最大量的诠释。“嵌入生活的眼睛”这是凝脂点漆的妙语,也是最契合西溪散文的特质的。往事与经历,在我们生命历史的云烟深处,或清晰与朦胧、或真实与虚幻。西溪的散文就是在这样的记述中,始终是理智的、又是冷峻的,但却无法压抑内心蓬勃的激情。这篇文章,糅合着作者对西溪文字的审美、对自身情感的审美,显得恒久、真实而又可贵。支持精华!
8#
发表于 2008-11-28 08: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1-28 08:24 发表
  一直以来,用文字的方式在路上默默行走,把眼睛嵌进生活里,悄然无息地观察和描绘,即便生活的场景转瞬即逝,仍不改自己行走和注视的简朴素雅姿势,仍不愿惊起一丝水波和一粒尘埃,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价值的恒久性 ...



在今天的书写中,大量的粗鲁和暴露,使得文学的艺术性被认为是过时了的累赘而不断丢弃,一味追求浅表的感官消费,不再去体味和深思其内在的象征与含义日渐成为时尚的时候,只要是触摸一下西溪散文里的句子,就会发现我们自己的经验,或者叹息,正在被叙述所融合、带领甚至暗示。

同感!
9#
发表于 2008-11-28 09: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夜昙花 于 2008-11-28 08:51 发表
感觉西溪的散文,是以温情梳理生活,清秀、质感。
敬版这篇评论,写得深入细致,对西溪的文章、性格、对写作的观点都进行了由点到面的刻画,又由其对写作拥有的态度而延伸到她的文章中,相统一起来,很是精彩。精华 ...


同一时间发点评的,被你抢了先哦。呵呵。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9: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1-28 08:35 发表
哦。先记号。慢慢欣赏着。问好!

呵呵,先感谢你沙发回帖~~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9: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08-11-28 08:37 发表
文字是一种力量,一种让生命得到升华的力量。所以,我将和芳香的文字相伴一生。这句话,是所有爱文字的人的共同心声。

情形确实如此,我也很欣赏这句话。
12#
发表于 2008-11-28 09:24 | 只看该作者
西溪的文读过一些,感觉她是个优雅的女人,从外表到思想都是,这样的知性女人的文章,很喜欢。对生活的温情与爱,暖暖的贴心。
能得到敬老师的专业评论,替你高兴。
加深了我对西溪文章的理解。
谢谢敬老师和西溪。
13#
发表于 2008-11-28 09:47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文字是一种力量,一种让生命得到升华的力量。所以,我将和芳香的文字相伴一生。这两句话,也是西溪说的。文字是她的眼睛,而她总是把眼睛嵌入生活的细微深处。这是一种自觉,更是一种能力和风格,比文字本身更深入、更持久。于是,我不得不说,她的散文,没有沮丧与堕落,有的,尽是不失优美之态的情形。

西溪的散文很美,敬老师在解读和评析她的散文同时,对她的人格和意趣也做了深入的介绍。文章更是评述了当下,我们应该秉承什么样的态度去如进行写作、进行写散文。文章评论的专业、深刻,读后受益匪浅。学习,问好敬老师!

[ 本帖最后由 娴情逸致 于 2008-11-28 09:49 编辑 ]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8-11-28 08:42 发表
  问好一兵老师,我先占沙发了,得好好学习你这篇对西溪散文的鉴赏,感想随后再发。

  接触西溪的的文字时间不长,但一读就喜欢,如《思绪,沿着落叶飞翔》、《秋天的模样》、《飞翔的鸟儿没带行囊》、《云上 ...

问好老乡,期待着你的指点~~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0: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落梅 于 2008-11-28 08:51 发表
可以如此深刻的浸入敬版主的印象间,西溪的散文很值得品读。佩服版主这样沉静含蓄的笔力,也佩服你思想的张力,还有这样生花的描摹与挚真的感悟。

十分感谢落梅朋友的鼓励,握手致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8:06 , Processed in 0.0561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