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笨小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作曲家足迹系列: 不断添加中(网络资源大观)

[复制链接]
84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1 | 只看该作者
柴科夫斯基从5岁开始学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en:Friedrich Kalkbrenner的作品Le Fou。1848年,全家迁往彼得堡。在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钢琴的学习。
与此同时,柴科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师enuigi Piccioli相识,后者使他的兴趣从德国音乐,转向了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放纵了儿子对音乐的喜爱,他资助了儿子师从一位从纽伦堡来的知名钢琴老师Rudolph Kündinger。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恢复了对德国音乐的兴趣,并且持续一生的对莫扎特音乐的喜爱也在开始在心中萌芽。当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14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母亲。
柴科夫斯基于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同时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扎列姆和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1866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授,两年后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司令官》,随后几年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包括《天鹅湖》、《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编辑本段音乐生涯
柴科夫斯基自学校毕业之后,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尼古莱·鲁宾斯坦聘请他做音乐史的教师。当时的柴可夫斯基父亲已经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因此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特别好,仅能糊口而已,但柴可夫斯基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创作,所以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没多久,他就因为压力太大又过度工作,在1877年时精神崩溃离开学校。休了一年假后,他尝试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放弃,决定退休。在瑞士休养一阵子之后,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1868年开始,柴科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有一次,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后便开始常态性的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1891年,柴科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五月五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著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莱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科夫斯基的招牌。
842#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1 | 只看该作者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科夫斯机死于圣彼得堡街上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著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联,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天主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编辑本段个人生活
一场灾难性的婚姻
Tchaikovsky in 1874柴科夫斯基同性恋的倾向很早就为人所知。尽管证据都在苏俄时期被消灭殆尽,但他的性向对于自身的生活以及作品影响甚巨是无庸置疑的。有些历史学家仍认为他是异性恋,但是大部分学者根据他的仆人苏佛努夫(Aleksei Sofronov)以及外甥大卫朵夫(Vladimir "Bob" Davydov)的证词,相信他最亲密的伴侣都是同性。其他的证据大多可见于书信、日记及其弟马戴斯特(Modest,亦是同性恋)的信件中。
在法学院的学生时期,柴科夫斯基曾经暗恋过法国女歌手狄希耶‧雅朵(Désirée Artôt)但在女方结婚之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在他于莫斯科音乐院教书时,一名偏执的女学生安东妮雅‧米露可娃(Antonina Miliukova)以大量情书攻势疯狂倒追他,扬言非他不嫁,甚至以死要胁。其实柴可夫斯基根本不记得自己班上有这个学生,但是女学生相当坚持,不断持续写信。当时柴可夫斯基迷上普希金(Pushkin)的诗作「尤金‧奥尼金」(Eugene Onegin),正打算改编成歌剧。由于诗作中的主角尤金年轻时拒绝了塔琪安娜以致后来终生活在悔恨当中,入戏太深的柴科夫斯基将自己想成尤金,认为自己不应回绝这段感情。两人于1877年7月18日结婚。
The composer at age 37 with his wife, Antonina Miliukova (1877)蜜月还没结束,柴科夫斯基就后悔了,在两人于7月26日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濒临崩溃。周遭的朋友们都看得出来他的状况很不好,但是没有人知道严重性。婚后两周,他企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杀,但是随后却因为受不住寒冷而放弃,也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精神上完全崩溃的柴可夫斯基逃到圣彼得堡。
他的哥哥安纳托利(Anatoly)到圣彼得堡火车站接他时,几乎认不出面前那个一脸憔悴、濒临崩溃的病弱男子就是自己的弟弟。安纳托利火速将他送到邻近的旅馆,发作了一阵之后,柴科夫斯基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安纳托利之外大概就只有精神医师知道。医师建议柴可夫斯基彻底改变生活形态,要他不要想要尝试改善自己的婚姻,也不要再见新婚妻子。自此之后,柴科夫斯基再也没有见过安东妮雅,但会定期寄生活费给她,到死为止两人的婚姻关系都还保持著。
84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1 | 只看该作者
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  创作于1877年,是柴科夫斯基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交响曲。当时,草率的结婚和快速的夫妻分居使作者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乐曲正是表现了他痛苦的心情和对幸福的渴望。本曲为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当中最富变化、最热情的乐曲,具有明显清楚的叙述内容,采用纯音乐的形式,却有标题音乐的实质,此处所表现的是苦恼彷徨的众生相,以及威逼、胁迫人类的命运魔掌,使听者产生一种凄怆之感。 曲中,作者还指出了: 只有投入人民之中,才能战胜命运、获得力量。当时,作者得到了梅克夫人的捐助,才得以脱离繁重的教学工作而专心投入到创作中去,该曲即是题献给梅克夫人。另外,柴科夫斯基独特的旋律美感、精妙的结构、精巧的管弦乐技巧,也是本曲永久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序奏为持续的行板,c小调,3/4拍子。全曲的核心出现在第一乐章序奏中,这就是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威严的“命运的主题”(片段1)。乐章的第一主题由弦乐奏出,充满了苦恼的情绪(片段2),接着又由木管反复。这一乐章通过表现沉重忧郁的心情和转瞬即逝的幸福梦幻不停交替,揭示出渴望幸福的个人和严峻的命运压力之间的冲突。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降b小调,2/4拍,三段体。双簧管呈现孤寂的主旋律(片段3),紧接着是感觉兴奋的副属旋律, 在主旋律以更加凄寂的形态反复而告一段落后,中段如农民舞蹈般优美(片段4)。整个乐章富于诗意的音调表现了主人公暂时忘记了现实的痛苦,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
  第三乐章,诙谐曲, 快板,F大调,2/4拍子。第一部分由弦乐器单独演奏,全体弦乐器持续拨奏。主旋律显得急促匆忙,但却给人以梦幻茫漠的感觉(片段5)。 此部分进行至一段落, 即由木管乐器单独奏出俄罗斯舞曲般的旋律(片段6)。这个乐章没有明确的感情,只是一些虚无缥缈、错综复杂的音型。
  第四乐章,终曲,热情如火的快板,F大调,4/4拍子。形式为类似回旋曲的自由形式。 强烈的第一主题以全合奏形式奏出(片段7)。紧接着的第二主题是根据俄罗斯民谣《野地里的桦木》所写成的朴素、优美的旋律(片段8),表现出人民的强大力量。最后,音乐在描绘节日欢乐景象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84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2 | 只看该作者
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彼得·伊利奈·柴科夫斯基,1840-1893)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最早获得广泛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曲家,他璀璨的艺术生涯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深深地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痛苦和控诉。他的作品旋律亲切坦荡,气势磅礴,配器华丽生动,其旋律极为感人,有时催人泪下,有时热情洋溢,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无奈,因此总带有一种孤独的压抑感。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很多,他本人认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最佳作品。但是《黑桃皇后》也并不逊色,另外几部歌剧以及他的歌曲、室内乐也同样值得研究。他的主要作品有:


  (1)舞台作品:歌剧11部,包括《铁匠瓦库拉》(1876年修订后改名《女靴》,1877年出版时改为《奥克桑内随想曲》)、《奥尔良的少女》、《马捷帕》、《女巫》、《黑桃皇后》、《约兰达》;芭蕾舞剧3部:《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戏剧配乐《雪姑娘》和《哈姆雷特》。  

  (2)管弦乐曲:交响曲6部;《曼弗雷德交响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暴风雨》和《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序曲《暴风雨》和《1812》;组曲3部;交响诗《命运》;交响叙事曲《司令官》;《意大利随想曲》;《C大调弦乐小夜曲》。

  (3)乐队与独奏乐器:钢琴协奏曲3首;《钢琴与乐队幻想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与乐队《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4)室内乐:弦乐四重奏3首;A小调钢琴三重奏;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回忆》;小提琴与钢琴曲《回忆珍贵的地方》。

  (5)钢琴曲:《升C小调奏鸣曲》;《四季》;《G大调奏鸣曲》;《儿童曲集》;《杜姆卡》。  

  (6)歌曲:九套歌曲,每套六首;歌曲七首;儿童歌曲十六首;歌曲十二首;法国歌曲六首;二重唱六首;尚有教堂音乐、康塔塔及其它合唱曲;著作有《实用和声指南》;《和声简明手册》;《1888年国外旅游纪实》。  

  代表作:第六交响曲(悲怆)(Op.74);舞剧《睡美人》(Op.66);舞剧组曲《天鹅湖》(Op.20);《胡桃夹子》(Op.71);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小提琴协奏曲(Op.35);《如歌的行板》-自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Op.2)。
84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2 | 只看该作者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这首钢琴曲,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前的重要作品之,初稿在1875年初写出,后来在1880年和1893年间,作者又吸引许多演奏家的意见,进行两次修改才最后定稿。这首钢琴协奏曲的遭遇,同作者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获得公众的承认的。原显烩部作品题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但是平素对音乐艺术界一切有价值的新事物总是十分敏感的鲁宾斯坦,这一回对柴科夫斯基在钢琴协奏曲体裁方面的第一次尝试,却持否定态度。于是,柴科夫斯基把他的题献一度改为献给塔涅耶夫,到最后才确定献给德国钢琴家封·彪罗(H·Von Bulow,1830-1894)。1875年10月间,当彪罗到美国巡回演出时,在波士顿首次演奏这首作品,获得很大的成功。同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又相继演出这部作品,当时才十九岁的塔涅耶夫的钢琴演奏还得到了作者的很高评价。 p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真正的乌克兰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的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的乐思所具有的内在的巨大力度,都是它那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正也就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首协奏曲在作者生前就已广泛流传,欧美各国音乐会舞台时常有各种类型的钢琴家演奏它,作者也经常把它列入自己的交响音乐会曲目,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的演出;到1878年,尼·鲁宾什坦终于也理解到这部作品的优点和价值,并出色地演奏它,从而也使这部作品更加牢固地确立它在音乐会舞台上的地位。

柴科夫斯基承继并发展了源自贝多芬的协奏曲交响化的进程,他使乐队在协奏曲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生活或大自然等观感密切相关的形象的发展大都委托它,而关于个人的抒情因素则主要曲独奏乐器来体现;这两种力量相互策应,协同动作,从不削弱任何一方。柴科夫斯基采用古典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他让最交响化的第一乐章起主导作用,用它来确定整部作品的特点;至于第二乐章,乃是交响曲当中两个乐章——抒情的慢板乐章同诙谐曲乐章的有机结合;而最后乐章则为全曲作出同前面两个乐章相适应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84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2 | 只看该作者
柴科夫斯基是我音乐生活中的“初恋情人”,他的流畅的旋律,他的伤感、多情,他的摇曳的美,使他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信仰柴科夫斯基,就像信仰自己的血液一样。如果有一天人老去,当我在黄昏中倾听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那种青春的缛丽,那种挥之不去的忧郁,再次弹亮我青年时代落下的泪水。
  
  我的第一张古典音乐唱片是柴科夫斯基的《睡美人》,那是一盒七十年代早期录制的磁带,由著名的指挥家皮埃尔·蒙都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它是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在杭州外文书店旧磁带处理中发现的,我只花了1块钱买下。它在我的书架上沉睡了4年,和它放在一起的是普希金的抒情诗、屠格涅夫的《初恋》。两年前的冬天,当我从书架上取下它并开始小心地擦拭它黑色的外壳时,我不知道我正在走向一个充满美丽,同时充满巨大痛苦的世界。我把唱片送入唱机,一个青春的天籁向我迎面而来,沉睡了一百年的阿芙洛拉公主从水边醒来,四位王子在舞会上向公主献辞求婚。那一刻柴科夫斯基使我如醍醐灌顶,使我如久久地站在阳光灿烂之中。这一张长达70分的《睡美人》,我足足听了20多遍。后来,我又陆续地听到柴科夫斯基的另外一些作品:《天鹅湖》、《胡桃夹子》、《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中间有著名的《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这一曲曾使多少听者流下泪水呀!它曾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像亨德尔的《慢板》一样,世界有时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什么呢!
  
  我喜欢柴科夫斯基,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明快的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王蒙语)《天鹅湖》让我梦见了四只齐舞水上的小天鹅,《胡桃夹子》让我在花的圆舞曲里遇见了穿白衣的糖果仙子。从上世纪来到本世纪的一百年间,《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柴科夫斯基三部最名的芭蕾舞剧在本世界各大剧院里常演不衰。把音乐家与舞蹈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足尖的艺术——芭蕾在令人眩目的旋转中升华的也只有柴科夫斯基。我喜欢耽迷于那闪烁的、灿烂的富于感觉丰富性管弦乐,喜欢舞台虚设的背景:黑森林、湖泊、明暗不定的烛火,我为他所建构的华丽壮观、色彩鲜艳的斯拉夫的爱情童话眩晕陶醉。
84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3 | 只看该作者
 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突然出现的不和谐:一会儿还是优美的旋律,一会儿好像突然有一块玻璃被敲破。大作品(如《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小作品(如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十月·雪橇》)中,无不弥漫着这种断裂。实际上,现实中的柴科夫斯基是一个内心分裂的作曲家,他渴望一种温情的、充满诗意的且不受外界干扰的幸福生活,然而现实并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样,他忍受着来自生活的巨大痛苦:他把一部钢琴协奏曲献给他所尊敬的大师鲁宾斯坦,——而后者却拒绝演奏;他糊里湖涂地跟一个女学生结了婚:他憧憬着的是理想、爱情、事业和祖国,而她追求的则是浮华、虚夸、庸俗的生活;冯·梅克夫人把他从精神危机中解救出来,每年给他6000卢布的资助,却永远不与他见面。当我们还沉湎于优美的旋律时,尖利的声音突然四起,从平静的湖面上划下一个刀痕,甜蜜的场景被粗暴地打断,然后就变成主要的旋律。这是一种失去自我的断裂,是音乐家的心理程序在作品程序上的一种投射。在那一部总结他一生的《第六交响曲》中,这种断裂更为明显了。最后,甜蜜的回忆,亲人的呼唤,一切已远去不复返了,仿佛进入一座大厦轰然坍圮的废墟里。听到这里,我感动得就想要掉泪。
  
  柴科夫斯基用音乐表现了真实的个体生命,让我们看到他的灵魂。
  
84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3 | 只看该作者
所有俄罗斯作曲家中,在全世界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恐怕要数柴科夫斯基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既是他创作的顶峰,也是他对人生、命运、爱情、婚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切感受在音乐上淋漓尽致地抒发与倾诉。 “让他们猜猜看吧,”在他写给侄子的一封信里提到他准备写作的这首乐曲时,柴科夫斯基如此写道。紧接着他又说:“这首乐曲饱含着我的个人感受,它在我的旅途中萦绕不散,酝酿在胸。一想到它,我就禁不住热泪盈眶。”柴科夫斯基于1893年10月亲自指挥了这首交响曲的演出,9天后就与世长辞。
“让他们猜猜看吧,”柴科夫斯基在这首乐曲中要我们猜测的是什么呢?难道他创作的这首交响曲是为他自己所作的一曲挽歌?我们知道,在他晚年所获得的世界性的声誉想必使他踌躇满志。确实,在给侄子的同一封信里,他还写道:“你能想像得出,由于上天的恩惠,我的日子还没有过完,我还能创作。”这封信写于他在布鲁塞尔、敖德萨一系列的成功演出之后。1883年5月,他在伦敦一场音乐会上的演出,大获成功,他在那场音乐会上亲自指挥了他的《第四交响曲》,从而荣获剑桥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柴科夫斯基的第四和第五交响曲主题相当明确。在《第四交响曲》中,“命运,这个不祥的力量,犹如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精神的伤害”;《第五交响曲》的“命运主题”有了转变,在它的终曲,成了《胜利进行曲》。人们可能推测柴科夫斯基在《第六交响曲》中有意传递出某种信息,这种信息只能从保存在莫斯科附近的克林博物馆中柴科夫斯基早年所写的这部作品的创作纲要里略窥一二。纲要中写道:“这部作品的精髓是‘人生’。乐曲的第一部是热情、信心、对行动的渴望,最终是死亡;第二部是爱情;第三部是失望;第四部以‘逐渐死亡’作结;终曲似乎面对‘死亡’这一残酷的现实。”
84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3 | 只看该作者
1893年8月,也就是离他去世前两个月,柴科夫斯基在给他侄子的信中写道:“我可以坦白地告诉你,我认为这部交响曲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作品,总之,在这部作品中,我抒发了自己最深切的感受,我爱它胜过自己所有其他的作品。”确实,这是一部用最美丽的音乐语言,抒发作曲家内心悲痛、哀伤、郁闷,甚至激愤的交响曲杰作。
    彼得.伊利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出生于俄国维亚特卡省边境的沃钦斯克矿区小镇,父亲是矿上的总督察,他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学习钢琴;母亲拥有一副甜美的歌喉。柴科夫斯基8岁时全家迁居彼德堡,10岁时进入一所法律学校就读,14岁开始音乐创作,19岁时在司法部任职,同时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扎列姆和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进步很快。1866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授,两年后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司令官》,随后几年写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芭蕾舞音乐《天鹅湖》、《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柴科夫斯基虽然在音乐创作上硕果累累,但他的个人生活却十分不幸。出于善良的天性,不忍拒绝女学生安东尼娜对他的追求,1877年柴科夫斯基和她结了婚。婚后不久,他发现那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生活,精神上几近崩溃;也在这一年,他结识了富孀梅克夫人。这位夫人十分喜爱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从遥远的地方给柴科夫斯基以经济上的援助,使柴科夫斯基得以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1891年春,柴科夫斯基突然收到梅克夫人的一封信,信中说她已濒临破产,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负担柴科夫斯基的生活费用,此后便再无音讯,这无疑给柴科夫斯基以致命的打击,精神上的疾病随之加重,一直到死,他都无法摆脱这一事件给他造成的痛苦。1893年,这位善良的人,杰出的音乐家溘然长逝。但他音乐中那些美丽的,有时是忧伤的旋律,永远萦绕在爱他和他的音乐的千千万万听众的心里。柴科夫斯基去世后,安葬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内,在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林卡、鲍罗廷的墓旁,一尊由著名雕塑家为他所作的雕像低头沉思着,似乎还在思考着“命运”,还在构思着他的新的音乐创作。
85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一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中《降B小调,第一号》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品中略含俄国味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声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这首乐曲的魅力所在,这首钢琴协奏曲是第一流的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本曲作于1874年,于1875年十月在美国波士顿首演。
  
  柴可夫斯基在完成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后,于圣诞节前夕首次在尼可拉.鲁宾斯坦面前试弹此曲,并欲征求他对钢琴独奏部分的意见,没想到虚心求教的柴可夫斯基竟遭到鲁宾斯坦最严厉的批评,职责这个作品不仅庸俗、了无新意,而且有抄袭之嫌,建议柴可夫斯基如愿意改写,他考虑在演奏会上初演此曲。但柴可夫斯基对此曲抱有极大的信心,遂拒绝了这项提议。然而同年十月由德国钢琴兼指挥家毕罗在波士顿首演之后,此曲竟受到莫大的欢迎,紧接着在莫斯科的演出亦引起广泛的喜爱与回响。初演的三年后,鲁宾斯坦也向柴可夫斯基谢罪,并开始在自己的演奏会中安排此曲的演出,于是二人和好如初。1889年,柴可夫斯基将这首乐曲略加修订,成为现行的乐谱。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极为庄严而不太快的快板,降B小调,3/4拍。本乐章是全曲中最为著名的乐章。作品以四支圆号的引子为开始,随后展现的是极其雄壮和辉煌的主题,这个激动人心的主题甚至比整部钢琴协奏曲还要著名,是每年柴可夫斯基音乐节的开场曲,也经常被大量的影视作品所引用,为广大听众所熟知。
  
  第二乐章(朴实的小行板)和第三乐章(热情的快板)也都十分出色。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第一号协奏曲后来终成为柴可夫斯基最受世人热爱的名曲之一,此曲有着洗炼的西欧格调、华丽的管弦乐法、交融着浪漫戏剧式的激情和斯拉夫式的豪放,尤其她所包含的优美民谣曲调更成为此曲的魅力,使得每个一流钢琴家无不克服其中艰深的演奏技巧竞相演出此曲。此曲在第一乐章及第三乐章的序题里皆借用了一些乌克兰民谣的素材,而在第二乐章牧歌风的主题里亦可略窥法式音乐的风貌。
85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5 | 只看该作者
柴可夫斯基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谈到这首曲子:“1874年的圣诞夜,我们应邀到阿布莱希特家中,尼古拉.鲁宾斯坦要求我在音乐学院的一间教室里演奏这首协奏曲......我拿起草稿,尼古拉沉默着,酝酿着他的暴风骤雨......尼古拉的沉默意味深长。他立即告诉我:‘亲爱的朋友,我不喜欢你的整首作品,又如何谈论细节?’但我忍耐着,弹完了整首协奏曲。又是沉默。‘好了,’我说,并且站起身来。接着从尼古拉嘴里爆发出滔滔不绝的强烈辞句......看来我的协奏曲毫无价值可言,完全无法演奏,糟糕的经过句简直无处不在,没有办法改进;整首乐曲很糟,肤浅、庸俗......尼古拉指出许多经过句需要全部修改,还说这些修改如能在某一时间完成,他将公开演奏这首协奏曲。‘我不会改动任何音符,’我回答,‘我会完全以现在这个样子发表这首协奏曲。’我的确这样做了。”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此曲创作于1879年间,作品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以感谢他在柴可夫斯基第一号协奏曲和G大调钢琴奏鸣曲上的优异演奏。先前鲁宾斯坦对第一号协奏曲的不满此时已烟消云散,一开始接到这首新作时他相当满意地说:“作品中已无需要修改之处”,可是在数个月后,当他与塔内耶夫以双钢琴弹奏全曲后,他却又表示对钢琴独奏部分如此不突显感到惊讶。他认为钢琴老是在与管弦乐团对话而无法显现协奏曲的性格。柴可夫斯基却不同意他的看法:“鲁宾斯坦总是对他还未练好的新作品做出错误的评价。”也因此,原来计划由鲁宾斯坦担任首演的安排就一直未能实现,不久后他就因为耗弱症死于巴黎。
  
  这部作品于1881年首演于纽约,次年的春季此曲才回到俄国首度与俄国民众见面,由塔内耶夫担任钢琴独奏,尼古拉.鲁宾斯坦的哥哥安东负责指挥。塔内耶夫在先前练习时就已经对此曲有异议,认为第一和第二乐章都太过冗长。不过也有人认为这首作品是史上最美的协奏曲创作,演奏起来相当华丽,甚至有人偏爱此曲甚于第一号协奏曲,但没有人对第二乐章中大、小提琴的独奏段表赞同,大家都认为钢琴在这里丝毫没有表现空间。柴可夫斯基对此相当不悦,不过他还是为此作了删减(在1888年首演于圣彼得堡)。
  
  西洛第曾于1897年出版第二号协奏曲的个人修订版,几乎将全曲作了变形扭曲,此时柴可夫斯基已经去世。而柴可夫斯基在世时有五年的时间一直都在为这个曲子烦恼,先调整了钢琴独奏部分,再改变了第二段装饰奏,最后还修减了整体结构并将第二乐章中大部分钢琴三重奏的部分裁剪。他不满地说:“为了让乐曲简化已作得太过火了,乐曲简直要因此而残废”,本辑则依据现代演奏此曲的传统,将柴可夫斯基原始未删减的版本完整演出。
  
852#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号钢琴协奏曲:
  
  此曲与“悲怆”交响曲为同时期创作,是柴可夫斯基生平最后的作品,当时仅完成第一乐章,而原作所附的一段行板和中庸快板(相当于第二、三乐章)在柴氏死后由塔内耶夫于1893年完成,并整理成名为“行板与终曲”的曲子。此曲原是要写给法国钢琴家狄默,他正是卡萨狄修斯、柯尔托和丹第等人的老师,不过,后来还是由塔内耶夫1895年于圣彼得堡首演。此曲的创作素材来自柴可夫斯基1892年未完成的降E大调交响曲草稿,日后这首曲子也曾由他人续成为第七号交响曲。柴可夫斯基在独奏华彩乐段加入新的素材(第二主题发展而成),而且很不传统地将之置于发展部和再现部之间,就像柴可夫斯基一向擅长的,将乐曲经营成戏剧式的高潮。
  
  由塔内耶夫补写的“行板与终曲”也是同样取材自那首遭弃置的交响曲,但现代乐评对此曲的评价不佳,一般都认为是一首中庸而不平均、枯涩而死气沉沉、充满细节却很少创意的作品。这两段音乐首演于1896年,后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898年演出后,他又再度将这两个乐章的钢琴独奏重新修改增加,好让独奏家能获得更好的表现机会。
  
  G大调音乐会幻想曲
  
  此曲完成于1884年,次年首演于莫斯科也是由塔内耶夫担任。这首曲子原以双钢琴版本问世,柴可夫斯基将之献给安娜.爱西波娃,不过她始终未曾公开演奏过此曲。该曲的完整管弦乐伴奏版本则献给陶西格和李斯特的学生苏菲.曼特,她日后凭此曲演出获得不少的掌声。
  
  这首作品不如第一、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般充满冲突性,但依然拥有高度的弹奏技巧和华丽乐段,全曲分成轮旋曲风和对比两个乐章(后者是从一首后来弃置的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开头改写成的)。第一乐章的中段是主题的独奏华彩乐段。第二乐章的中段则是以小调写成的抒情如歌旋律,之后则是由大调写成的一段活泼舞蹈节奏乐段,是一首带有舒曼风格的华丽幻想曲,但仍融有俄罗斯的气息。两个乐章都在发展部中置入了高度装饰。
  
85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6 | 只看该作者
“十九世纪的世界,对思考的人来说是个喜剧,对感受的人来说则是悲剧” ——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05.07-1893.11.06,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柴科夫斯基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四十岁之前作品在国外公演从未获得成功;《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题献给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坦,大师认为它粗俗鄙陋而拒绝演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本是应小提琴大师奥尔约请所写并题献给对方,但奥尔认为“不适合小提琴演奏”也予以拒绝——历史证明,这两首协奏曲属同体裁最伟大作品之列;他稀里糊涂地同自己的学生结了婚,为此深受折磨甚至一度精神失常;五十三岁时,不明不白地死去,距他亲自指挥《第六(悲怆)交响曲》的第二次公演仅九天,距首次公演不足一月。在他死后,莫斯科和彼得堡争夺他遗体的安放权,最后由沙皇裁决,皇室支付全部安葬费用。沙俄时代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中,只有他和普希金获此礼遇。柴科夫斯基安葬在圣彼得堡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公墓,与鲍罗丁和穆索尔斯基相伴。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的一个富裕贵族家庭,父亲是冶金工厂厂长、工程师。幼年在母亲教导下学习钢琴,后依父亲意愿进入法学院,毕业后在司法部担任秘书。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成绩优异。毕业后,应尼古拉??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邀请,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柴科夫斯基身体羸弱,性格内向脆弱,感情丰富。与疯狂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蜜月未完,他就试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里自杀并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柴科夫斯基的同性恋倾向现在基本已成定论(据说其同性恋的证据在苏俄时代被消灭殆尽),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婚姻破裂的原因。其间,他开始和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者成为他的资助人。他们近十四年的交往因梅克夫人宣布破产而终止。

柴科夫斯基因梅克夫人同其断交受到很大打击,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正式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据后来学者考证,有可能是为保全名誉迫于外界压力而服砒霜自杀。真实原因恐怕永远是一个谜。英国作曲家麦克尔??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甚至以柴科夫斯基生前的最后几天与死亡为题,作了一部名为《羞耻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剧。柴的同性恋倾向在中国音乐界一直少有提起,也从未影响对他艺术上的高度评价。
85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6 | 只看该作者
柴科夫斯基生活于沙皇专制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命运,但看不到社会的出路。生活中他感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政治上却是保守的沙皇拥护者。无法克服的矛盾促使柴科夫斯基对国家前途、社会出路、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并把生活感受融入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基本思想倾向。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为创作题材,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科夫斯基在60年代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进步社会思潮给他以积极的影响。尽管在政治观点上比较保守,但他一生在思想和美学上保持了60年代的进步传统。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可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柴科夫斯基音乐和性格上的不平衡,使他在音乐史上成为著名作曲家中少见的争议人物之一。对他的评价历来在各国有不同看法,甚至极端相反。Paul Landormy的《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译本)中仅有寥寥数行提及他,且口气颇为不屑,“……在五人团的同时代人中,还必须提及二位较为平凡的人,鲁宾斯坦和柴科夫斯基,他们生前可能声望很高,因为当时都很受欢迎。他们的作品冗长罗嗦,音乐往往有一种令人生厌之感,而且表现出的特点与其说是俄罗斯的,还不如说是德意志的……柴科夫斯基的民族性可能强一些,但他们没有足够的个性来打破日耳曼艺术的束缚,很早就受到这种艺术的影响;而且以后又热衷追求平庸浅薄的成功”。而另一位法国权威则认为,“……他真诚恳挚的内心深深感动了别人。……哀婉凄凉的感情他表达得淋漓尽致。他巨大的器乐作品虽然过于冗长拖重了些,但在感情起伏上,其惊人力度可与瓦格纳相比”。

美籍匈牙利音乐学者Paul Henry Lang在其《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对柴科夫斯基的评价也不甚可可,“……新的俄国音乐追随文学所定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方向同样也分为两派,一派是泛斯拉夫民族主义者,一派则向西方靠拢。……安东??鲁宾斯坦和柴科夫斯基则是西方派的首要人物。……柴科夫斯基初期的交响乐还完全不能找到交响乐的声音——从风格上,他的气质较轻一些的作品更为成功,但他用来结束其事业的两部交响曲却极为流行,简直可与贝多芬的交响乐抗衡。在他一生的后期,艺术才能发展很突出,不能不令人赞羡。第四交响曲大体上还是非交响乐的,虽然有些主题素材很美,呈示得很好,整体配器也很有趣,但毫无交响发展的痕迹,只不过是一连串的重复和一系列的高潮进行,常常几近歇斯底里。慢乐章是柴科夫斯基典型的歌曲式旋律,既尊严又朴素;谐谑曲的配器机智而迷人,但这一切优点都在末乐章粗鲁的军乐中消失了。这一乐章,一首天真的俄罗斯舞曲膨胀成了萨尔玛莎的疯人院。但第五和第六交响曲使其作为一个作曲家进步显得惊人。奏鸣曲式的主题更加精炼了,原始的俄国式的重复和变奏的技巧被更为有机的组织所代替。……每一个主题和动机都很少变化,再三地重复,而作曲家却能给人以真正的变奏的印象,这主要通过他巧妙的配器做到。的确,他在掌握管弦乐队方面从赏心悦目的精雕细琢乃至狂吼怒号的巨响效果,一般是很突出的。不可否认的这后一因素,是近代指挥家夸张手法的最好工具,所以这也是柴科夫斯基在西方听众中受到欢迎的最重要因素。……柴科夫斯基不属于音乐大师的行列,称之为“近代的俄国贝多芬”是无稽的。俄国从来没有一个大作曲家象他一样具有国际性。……但在一些民族主义的不太具体的表现方面,柴科夫斯基确实彻底的俄罗斯式的。他那悲哀是眼泪汪汪的感伤主义,却能出乎意料地转变为最粗野陋俗的艳丽。……柴科夫斯基的俄罗斯性不在于他在作品中采用了许多俄国主题和动机,而在于他的艺术性格的不坚定性,在于他的精神状态与努力目标之间的犹豫不决,即使在他最成熟的作品中也具有这种特点。这种艺术性格上的弱点最好的例子就是《悲怆交响曲》著名的第三乐章,谐谑曲和进行曲令人奇异的结合,可说是一篇技巧很高的激动人性的作品。但技术虽高,但并不足以掩盖其基本思想的不坚定不明确,既不是悲壮的也不是英雄的。虽然如此,该乐章却令人震动。这一乐章就是他全部艺术的缩影。”
85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56 | 只看该作者
任何艺术杰作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社会背景而独立存在。关于十九世纪的俄国社会,列宁在其《托尔斯泰及其时代》中说的最为透彻,悲观、不抵抗和诉诸“精神”,是那个时代不可避免要出现的意识形态。在面对生活的苦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和艺术理想的追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柴科夫斯基,各有各的方式,但都留下了千古佳作。

柴科夫斯基对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同性恋天性的矛盾、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的矛盾,使其一生充满了痛苦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爱德华??唐斯在其《管弦乐名曲解说》中说,“象柴科夫斯基这样艺术气质的人,个人痛苦必然会潜入其写作的乐曲”。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俄罗斯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接近“强力集团”,但始终未加入任何民族主义团体。他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

对旋律的大量使用是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与德奥经典作品相比的一个明显特点。对于喜爱旋律、耳朵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听不出和弦和调性的普通爱好者来说,也许会感慨柴科夫斯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优美无比无穷无尽的乐思旋律。由此也许可以说,柴的交响乐相对德奥作品由此更具生活气息。

交响乐爱好者中历来有“贝单”、“柴双”之说。“贝单”意指在贝多芬交响曲中,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等单数作品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为高,“柴双”是说在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以第二(又名“小俄罗斯”,尽管是早期作品但柴对之颇有看重)、第四、第六更受推崇,尽管近年来“柴五”的评价逐渐高涨。

“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乐记??乐本篇》)。感受音乐离不开悉心聆听。如果说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世界是“二元的”,它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或“相悖的”。一“元”着力解决自我和客观世界(包括外部压力)的关系,最后以“回到人们中间去”的第四交响曲达到巅峰;另一“元”则着重探讨个人和主观世界(包括内心苦闷虚空)的关系,终以“与圣者共安息”的《悲怆交响曲》成为他的“天鹅之声”。二元其实是归一的,这就是柴可夫斯基个人命运的悲剧,然而从他留给后人丰富多彩的伟大作品看,又不失为喜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8:42 , Processed in 0.0538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