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笨小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作曲家足迹系列: 不断添加中(网络资源大观)

[复制链接]
8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07:42 | 只看该作者
两个犹太人,一富一贫——戈德堡 & 什缪耶尔

     哈特曼在《图画展览会》中出现的作品大多是水彩画,关于这两位犹太人其实是单独的两张肖像画,但穆索尔斯基把这两个对比形象写在一处。这段个人觉得辛欣的演奏十分出彩——在戈德堡粗壮的音型过去后,辛欣用长长的踏瓣延音作背景衬托,突出了什缪耶尔的主题。那是种特殊的演奏手法,大概称之为“轮指”——那是以顺势轮流更替手指的方法快速敲击键盘,发出那种轻巧有如珍珠一般轻快而颗粒感极强的音型,也可称为震奏吧~下行的音型,间以小倚音,特别生动的形象。带着颤抖,飘忽的犹犹豫豫——这一点上,辛欣对音色和力度的控制实在是精彩。

墓穴——

“和死人在一起,说死人的语言。用拉丁语很对,亡友哈特曼的创作精神带着我向骷髅走去,向骷髅发出呼唤,骷髅里开始发出暗淡的红光。”

     个人有一个偏见,觉得穆索尔斯基最精彩的作品,大凡都和妖魔鬼怪脱离不了干系。从《荒山之夜》中的“群魔乱舞”到《图画展览会》中的这段我最喜欢的——相信也是辛欣演绎得最动人的部分——墓穴。哈特曼壮年亡故,穆索尔斯基因这幅水彩画“墓穴”而作的曲,必定寄托了对亡友的种种情感上的回忆和怀念。从美术作品的角度上来讲,在《图画展览会》中这几幅为数不多的“图画”中,“墓穴”算得上是真正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的作品了。有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神秘情感。在一片雾霭中伫立的如剪影一般的人形,隐约可见的地下墓穴堆砌的头骨墙壁——这种追求神秘主义的场景倒是很符合19世纪中浪漫主义所表现的对死亡主题的迷恋。“墓穴”开始处那几个沉重的和弦砸下,一步步走入深处,令人倍感压抑和恐惧。而后在钢琴一片细微轻弱的铺垫中,一种难以言述的神秘感,冥冥之中的言语交谈——这一处的情绪变化很特殊,由恐惧转向忧郁的表达,又流露出欣慰之意——这一切都基于钢琴力度的轻柔变化……这一段深深感染了我,为那种不可知的神秘意境;相信这一段也是演奏者所深刻体会的,至少在后段的“亡灵交流”的静谧中,我看见了辛欣的眼泪。

     对鬼魂以及妖魔主题的描述同样体现在“鸡脚上的小屋”中,这是一座座钟的设计图样,但它的主题却是这居住在小屋中的女妖。那种阴森而诡异的半音,发展成呼啸般的横冲直撞;穆索尔斯基的此类题材实属经典。

     音乐会中,这套曲目给我的感触是不小的。其实就“图画”和《图画展览会》中,是没有太多的直接的联系——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印象都不同。我所惊叹的是,作为——仅仅作为画中的某个小的元素所做的引子,被作曲家发展变化到那么丰富,那么宏大的境地,远远超过了画作本身所包括的东西;发展成了一个你所想象不到的世界。所以,我个人一直持一个观点,并心服口服地承认,音乐的确是艺术表现形式中最高级的一种;最抽象,而又最贴切,最敏感地表现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辛欣的演绎又将这境界诠释得如此之美;不得不感叹,人类主体渺小无比,出来的世界大得无边无际。

     “图画”中的东西是具象的,而“画外之意”,却永远体会不完,而且也不是唯一的。这是辛欣的演奏会过后,留下的最直接印象。
812#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07:44 | 只看该作者
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tch Mussorgsky (1839-1881)俄国作曲家,“强力五人集团”成员。童年时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十三岁进彼得堡禁卫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军团充御前禁卫军。两年后脱离军界。早期的作品不够成功,后从师于巴拉基列夫。作为19世纪第一批以俄罗斯民歌为创作基础的著名俄国作曲家,其歌曲和歌剧以现实主义为特点,人物刻画鲜明,深刻反映了俄罗斯生活,他的音乐语言大胆独特,和声与配器别具一格,作品虽然不多,但对后世作曲家有深远影响。他的作品不仅是庄严的悲剧,而且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以及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感。他的代表作有歌剧《鲍里斯·戈多诺夫》、《霍宛斯基党人的叛乱》、《索罗庆采市集》(此作由居伊续成)以及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可爱的萨维什娜》、《叶辽木什卡的摇篮曲》等。 上图为前苏联1989年为纪念穆索尔斯墓诞辰15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材质铜镍,币径30毫米,面值1卢布,图案为穆索尔斯基头像,下为签名,签名下是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基辅大门”第一句乐谱。

《荒山之夜》这首管弦乐原名为“荒山上的圣约翰节之夜”,由作者题献斯塔索夫。这部作品构思的时间很长,早在1860年,莫索尔斯基已经表示将从一部叫做《女巫》的剧本先写一段众女巫在荒山上度安息日的场面,但是直到1866年当他听了法国作曲家圣一桑的交响诗《骷髅之舞》后才开始动笔,而这首长期酝酿的作品实际上是在几乎又过一年之后才脱稿,后来,又由作者几次修改,并用入他的歌舞剧《姆拉达》和《索罗钦市集》中,现在一般演奏的是经过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修订和配器的第四稿本。

《荒山之夜》幻想曲是单乐章的标题性乐曲,有叙事和描绘的特点,结构自由,接近于音画或散漫的变奏曲。整个作品的内容可以用总谱上的一段文字说明来做解释:

“从地底下传出的神秘声响。——黑夜的精灵出现,接踵而至的还有撒旦王。——颂赞撒旦王,魔鬼做弥撒。——安息日的狂宴。——在宴饮的高潮,传来了远处乡村教堂的钟声,黑夜的精灵四散。——破晓”。
从这段说明中可以看出,这里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出场,还有各种不同的场面转换,有形象,有情节,而且都表现得相当鲜明、生动。乐曲开始时小提琴的一些上下回旋的音型结合着木管乐器的滑奏式动机,提供了一个狂风劲吹、阴森可怖的背景,这就是从地底下涌出来的那种像漩涡般翻滚的声响和那些精灵的怪声怪叫,而在这粗暴的喧嚣声中,撒旦王出场了——由三个长号和一个大号齐奏奏出的这个主题,具有一种威慑的强力,它两次在不同调上(第二次升高半音)呈现,更加强了它的威势和戏剧性效果。

接下的两个主题都是舞蹈性的,都象征这安息日的宴饮,前者先由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它是全曲的核心,并贯串着全曲,后者先在定音鼓和低音提琴拨奏的强调之下,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

这两个主题和引子中的主题素材交替地反复、变化和发展着,间或还结合进个别新的动机,构成了一幅狂乱、纵欲的宴饮场面。而当掀起的一阵阵高潮过后,随着一段半音阶的急剧下降,出现了D音管钟的弱奏,这远处教堂钟声渐渐地刷新了音乐的色彩,天已破晓,原先的小调转为大调,单簧管和长笛轮流奏出一个悠缓明亮的旋律,众精灵全都逃之夭夭,天蒙蒙亮了。

穆索尔斯基提到的荒山是基辅附近的特里格拉夫山,在俄罗斯传说中很有名。传说中女巫的安息日在每年6月23至24日,即施洗者圣约翰之筵前夕,在此举行。恶神,也许就是魔鬼,装成黑羊,指挥各种恶鬼,男女巫士、以及杂七杂八的凶神恶煞的狂欢。

关于这首作品,作者本人在给他的一位朋友的信上曾经说过,他所关心的是正确再现人民的幻想,而且把它当作自己的音乐信念。可见莫索尔斯基的这首乐曲所要表现的,并非纯粹是精灵和撒旦王的嬉戏宴乐,他用人间的钟声作为结束,分明有着光明战胜黑暗的比喻,这也就是这首乐曲的社会意义所在。
813#
发表于 2010-4-14 07:4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关注并欣赏!
8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07:45 | 只看该作者
穆索尔斯基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首歌曲, 这些歌曲题材广泛, 体裁多样.有抒情性的浪漫曲, 有反映农民疾苦的摇篮曲及其它民间生活题材的歌曲, 也有针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歌曲.《跳蚤之歌》就是著名的讽刺歌曲.这首歌曲作於1879 年秋, 是他生前最后一首成功作品.

  《跳蚤之歌》的歌词选自德国大诗人哥德的诗剧《浮士德》中的一段.原作是借剧中一个魔鬼讥讽德国封建诸侯以及他们豢养的宠臣的诗篇.穆索尔斯基将它谱写成曲, 借以讽刺俄国沙皇的黑暗专治统治.

  穆索尔斯基用自己的音乐作品同沙皇专治统治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曾说过: ‘我背着十字架, 高抬着头, 不顾一切, 勇敢而又愉快地向着光明的、有力量的和正直的目标前进.向着热爱人民的、靠着人民的欢乐、痛苦和奋斗而生存的真正的艺术前进.’穆索尔斯基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跳蚤之歌》充分反映出他的反抗精神和艺术才华, 成为世界上许多男中、低音歌唱家的优秀保留曲目.

  [欣赏提示]

  《跳蚤之歌》一经问世, 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这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切中时弊的内容, 而且在音乐表现上也颇具特点: 1.鲜明的民族风格.穆索尔斯基非常熟悉俄罗斯民间歌曲, 他广泛地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跳蚤之歌》中运用了俄罗斯民间歌曲常见的小调式, 旋律具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作曲家在采用民间歌曲时, 不是以原民歌做音乐主题, 而是利用它所特有的表现方式来作为音乐语言的基础.□

  这个朴实而有表现力的音乐主题, 与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中从主音到属音四度跳进的音调 (□) 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这一特点贯穿全曲.如□等等.

  这是《跳蚤之歌》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风格和生活气息的重要因素.2.词曲紧密结合, 感情真挚动人.穆索尔斯基非常注重旋律和语言的结合, 在《跳蚤之歌》中, 他力求用丰富的音调来表达复杂的语言声调和真实的感情, 因此, 全曲旋律既风趣自然, 又非常口语化.

  3.音乐形象生动、泼辣,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钢琴伴奏的引子里, 可以听到讽刺的笑声和描绘跳蚤蹦跳的音型, 使歌曲一开始就带有戏剧性.为了充分表现嘲弄的效果, 作曲家把‘跳蚤’这个词和笑声的音乐写得非常形象生动, ‘跳蚤’这个词的音调是短促念白式的, 显得滑稽可笑;笑声则非常巧妙地运用音乐语言表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嘲讽口气, 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 笑声、‘跳蚤’多次出现, 而每次重复, 情态各异, 极大地加强了歌曲的戏剧性, 把愚昧、昏庸的国王, 傲漫张狂的跳蚤和人民群众的不同性格特征, 刻画得维妙维肖.

  4.强烈的色彩对比.歌曲运用了两次远关系转调, 即由b 小调直接转入#g 小调.由於调性的转换, 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 转调后, 旋律长时间围绕全曲最高音 (□) 进行, 结合具有进行曲性质的节奏和小行板的速度, 给人以明亮、新颖的感觉.第一次转调刻画出跳蚤的狂妄骄横;第二次转调表现了人民群众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

  此外, 曲式结构灵活严谨、钢琴伴奏的形象化和手法的简练……都是富有创造性的.
8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07:48 | 只看该作者
钢琴小品
  《沉思》是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穆索尔斯基的一首钢琴小品。该作品感情变化丰富、情绪跌宕起伏,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从单纯的弹奏技术角度看,这首作品并不难,但是,要把隐藏在音符背后的深刻内容挖掘出来,却并不容易,我们必须对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生活在俄罗斯沙皇统治的黑暗时期,早期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的军人性格。后来转向音乐以后,始终把反映现实和人民疾苦放在首位,这使他的创作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人民性和现实性,他曾经说过:“我把十字架摆在自己胸前,昂起头来,勇敢而愉快地冲破一切困难,向着光辉的、雄伟的、正义的目标前进,向着热爱人民、关心人民苦乐的真正的艺术挺进。”他的这一高尚的意志总是体现在他的创作之中,在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深刻的人民性和现实性。正是这样一些优秀的作品,使他成为确立俄罗斯古典艺术的世界意义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穆索尔斯基在创作的时候总是在探索使他的标题适合于音乐。这首《沉思》也有译作《冥想曲》,小标题是“泪”。它通过忧郁的旋律和简单的结构激发起人们的感情。
  这首作品是有引子和尾声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引子3小节,A段9小节,B段11小节,再现段9小节,尾声4小节,全曲一共36小节,结构匀称、完整,体现了一种和谐的对称美。
  一首作品的音乐性和思想性,往往与和声布局及旋律走向密切相关。《沉思》这首作品的和声布局非常精彩,作曲家充分的利用了和弦的色彩变化,使作品游弋于大小调之间,形成了时明时暗的和声音效,以此刻画出内心情绪的变化。A段的旋律采用下行走向,与小调的色彩相得益彰,表现出一种压抑、忧郁的情绪,而B段的旋律则采用了上行走向,使大调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一种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从旋律里自然的流露出来。然而,作曲家并没有停留在这样的布局上,在A段每一个句读的结束处,几乎都采用的是大三和弦或大小七和弦,在作品的尾声部分,最后的结束和弦也处理成为G大三和弦,给人留下了意味深长的思考。
  如果只从以上分析,仍不能得到作品全貌。任何一首钢琴作品,都会有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构思的演奏标记。但是,在这首短小的(仅36小节)钢琴小品内,各种演奏标记之多、变化之丰富,在同类作品中是很少见的。足见作者在创作这首作品时内心的情感变化是非常丰富而细腻的。首先在每个段落的开始处,都明确的标记了速度,哪怕是只有三个小节的引子和4个小节的尾声,也表明了用“Largo”演奏。其次是力度记号,几乎每一句都有具体的力度要求,而且力度的变化与旋律的走向密切联系,说明在作曲家的心里,每一句旋律都饱含了丰富的情感,绝不仅是音符的简单连接和堆砌。丰富的踏板标记也是重要的特点,包括B段,虽然是大调,但是,在演奏时却加上了左踏板标记(弱音踏板)。好像暗示着作曲家在追求明亮的大调色彩变化和对比的时候,却存在着什么难言之隐。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的体会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在沙皇的统治下,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始终处在一片黑暗之中,艺术家们则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沉思》正是我们了解穆索尔斯基对现实思考和对未来憧憬的一扇窗户。
81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07:48 | 只看该作者
作品开始的引子虽然只有3小节,但是舒缓的节奏与和声巧妙结合,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了一种宁静、忧郁、沉思的状态之中,从文学的角度讲,开篇就点题。
  A段的第一句旋律通过下行的进行方式,充分体现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情感,第二句上行,表现出一种反抗的情绪,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当后半句准备再次继续上行的时候,却中途折返,继而不得不转入下行。第三句和第四句基本上重复了前两句的旋律法,都是在悲伤、忧郁中准备反抗时却被现实无情的打压了。
  B段转向了G大调,织体也作了变化,速度比A段略快一点,演奏手法上要求加入弱音踏板,整体的音量一直被控制在PP左右。这段很飘渺,感觉灵魂离开了躯体,一直在不断的上升,进入到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作曲家想借大调来表达一种向往理想、抗争现实的思想,但是,弱音踏板使音响的色彩变得柔和、暗淡,仿佛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沙皇的统治下,人民只能在内心深处憧憬未来。
  再现段落的内容与第一次呈现时是一样的,但是,此时的情绪显然不能与第一段相同。经过B段的思考、憧憬,仿佛找到了奋斗的目标,乐曲的内在动力增强,因而,这时的演奏应该比第一段稍快一点,整体的音量要稍强于第一段。
  尾声部分最精彩的莫过于结束和弦色彩的处理,本应是g小三和弦这时变成了G大三和弦。正如穆索尔斯基自己所说:“我要描写的是人民,无论在何时何地我心里都经常想到他们。他们真实的形象屡屡在我面前升起:高大、率直、不弄虚作假。”这样一个伟大、正直的音乐家,一生都在为人民呐喊,决不会在沙皇面前退却。这个结束和弦正代表着他坚定的信念:光明总有一天会来到。
81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07:48 | 只看该作者
小提琴曲
  沉思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马思涅的歌剧《泰伊思》中的一段插入曲.
  1.《泰伊思》
  歌剧《泰伊思》作于1894年,剧情为一个宗教故事,发生在公元四世纪的埃及。整剧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圣僧拯救女幽灵泰伊思的故事。他冒险进城将沉迷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金粉女泰伊思带出。苦苦劝告她离开花红酒绿的交际圈,归依宗教。泰伊思终于被打动,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但圣僧却被泰伊思的青春美丽所打动,爱上了泰伊思.在他决定为之献身的上帝国主和爱情之间,圣僧倍受折磨,他逃离了修道院游走四方。但最终他摆脱不了对泰伊思的思念回到了泰伊思身旁。此时泰伊思已病入膏荒入弥留之际。圣僧匍匐在爱情脚下,圣人成了罪人,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故事凄美动人。
  2.《沉思》
  《沉思》为马思涅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常被单独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马思涅的代表作品。这段间奏曲表现了泰伊思厌倦世俗,而产生通过信仰宗教来求得解脱时的心态。这一优美的旋律,除用做间奏外,在剧中也经常出现以提高剧中气氛。乐曲结构简单,为虔诚的行板,D大调,4/4拍子。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主奏小提琴奏出了著名的抒情性主题,犹如少女虔诚地向上帝国主敞开心扉企求上帝国主的饶恕。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戴伊思思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再度出现最初的旋律,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在G弦逐渐减弱音力,以泛音的微弱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上界,是主带对美好天国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满足。
  马思涅的《沉思》历来被作为最为优美的小提琴曲之一,其婉转抒情的曲调也成为了小提琴作品中的经典。
81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4-14 07:44 发表
继续关注并欣赏!


————
谢谢老大!
81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45 | 只看该作者
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编辑本段]音乐大师
  柴科夫斯基几乎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强力集团”,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父亲是一个冶金工厂的厂长兼工程师;他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富裕的贵族家庭中度过的。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古拉·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身体脆弱,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疯狂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最爱听得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于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82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45 | 只看该作者
早年生平
  学法律时的柴科夫斯基出生于儒略历的1840年4月25日或者格里历的5月7日,在沃特金斯克,一个现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小镇子。他的父亲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罗斯人。他是歌剧作家,舞剧作家,翻译家en:Modest Ilyich Tchaikovsky的兄长(大了几十年)。
  柴科夫斯基从5岁开始学钢琴,几个月以后,就能熟练演奏en:Friedrich Kalkbrenner的作品Le Fou。1848年,全家迁往彼得堡。在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钢琴的学习。
  与此同时,柴科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师enuigi Piccioli相识,后者使他的兴趣从德国音乐,转向了吉奥阿基诺·罗西尼,文琴佐·贝利尼,葛塔诺·多尼采蒂。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放纵了儿子对音乐的喜爱,他资助了儿子师从一位从纽伦堡来的知名钢琴老师Rudolph Kündinger。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柴可夫斯基恢复了对德国音乐的兴趣,并且持续一生的对莫扎特音乐的喜爱也在开始在心中萌芽。当柴可夫斯基的母亲于1854年死于霍乱后,14岁的他作了一首圆舞曲来纪念母亲。
  柴科夫斯基于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同时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扎列姆和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1866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授,两年后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司令官》,随后几年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包括《天鹅湖》、《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82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45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创作生涯
  柴科夫斯基自学校毕业之後,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尼古莱·鲁宾斯坦聘请他做音乐史的教师。当时的柴可夫斯基父亲已经退休,经济上颇为拮据,因此欣然接受教职,接下来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学和创作。教书的待遇不特别好,仅能餬口而已,但柴可夫斯基从事这份工作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创作,所以在从事教职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冬之梦》,但听众反应不佳。没多久,他就因为压力太大又过度工作,在1877年时精神崩溃离开学校。休了一年假後,他尝试回到学校继续教书,但是没多久就放弃,决定退休。在瑞士休养一阵子之後,便搬到基辅与妹妹同住。
  1868年开始,柴科夫斯基与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後,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密欧与茱丽叶》。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有一次,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后便开始常态性的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後,他逐渐开始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创作,并常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结识不少当时的音乐家。
  1891年,柴科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五月五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著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莱的恶评,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阁迟迟未演,未料在美国首演却一炮而红,从此成为柴科夫斯基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科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街上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著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後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後的旋律都没有关联,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non sequitur),一般认为是俄罗斯天主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822#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46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生活
  
一场灾难性的婚姻
Tchaikovsky in 1874柴科夫斯基同性恋的倾向很早就为人所知。尽管证据都在苏俄时期被消灭殆尽,但他的性倾向对于自身的生活以及作品影响甚巨是无庸置疑的。有些历史学家仍认为他是异性恋,但是大部分学者根据他的仆人苏佛努夫(Aleksei Sofronov)以及外甥大卫朵夫(Vladimir "Bob" Davydov)的证词,相信他最亲密的伴侣都是同性。其他的证据大多可见于书信、日记及其弟马戴斯特(Modest,亦是同性恋)的信件中。
  在法学院的学生时期,柴科夫斯基曾经暗恋过法国女歌手狄希耶‧雅朵(Désirée Artôt)但在女方结婚之後,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在他于莫斯科音乐院教书时,一名偏执的女学生安东妮雅‧米露可娃(Antonina Miliukova)以大量情书攻势疯狂倒追他,扬言非他不嫁,甚至以死要胁。其实柴可夫斯基根本不记得自己班上有这个学生,但是女学生相当坚持,不断持续写信。当时柴可夫斯基迷上普希金(Pushkin)的诗作「尤金‧奥尼金」(Eugene Onegin),正打算改编成歌剧。由于诗作中的主角尤金年轻时拒绝了塔琪安娜以致后来终生活在悔恨当中,入戏太深的柴科夫斯基将自己想成尤金,认为自己不应回绝这段感情。两人于1877年7月18日结婚。
  The composer at age 37 with his wife, Antonina Miliukova (1877)蜜月还没结束,柴科夫斯基就后悔了,在两人于7月26日回到莫斯科时,他已经濒临崩溃。周遭的朋友们都看得出来他的状况很不好,但是没有人知道严重性。婚后两周,他企图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杀,但是随后却因为受不住寒冷而放弃,也因此染上严重的肺炎。精神上完全崩溃的柴科夫斯基逃到圣彼得堡。
  他的哥哥安纳托利(Anatoly)到圣彼得堡火车站接他时,几乎认不出面前那个一脸憔悴、濒临崩溃的病弱男子就是自己的弟弟。安纳托利火速将他送到邻近的旅馆,发作了一阵之後,柴科夫斯基昏迷了整整两天。这期间他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安纳托利之外大概就只有精神医师知道。医师建议柴科夫斯基彻底改变生活形态,要他不要想要尝试改善自己的婚姻,也不要再见新婚妻子。自此之后,柴科夫斯基再也没有见过安东妮雅,但会定期寄生活费给她,到死为止两人的婚姻关系都还保持著。
  此后的几年,柴科夫斯基很害怕安东妮雅会将他们两人分开的内幕公诸于世。安纳托利试著说服她去办理离婚,安东妮雅却不肯离婚,也不愿配合对外宣称两人婚姻破裂的理由是因为柴科夫斯基有外遇。出版商尤尔金森(Pyotr I. Jürgenson)费尽唇舌为柴科夫斯基争取离婚机会却始终未果,却在1880年的夏天发现安东妮雅另结新婚已有半年,还生了孩子,都被丢到孤儿院。安东妮雅在1896年被诊断出有精神病,并于1917年病逝。
  至于柴科夫斯基,他并不将自己的精神崩溃归咎于安东妮雅,而相信那是命定的悲剧,是对于他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惩罚。尽管结婚的经验像是一场梦魇,身为同性恋的柴科夫斯基对于婚姻的憧憬却从未消减。当安纳托利订婚时,柴科夫斯基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他,信中提到“有时候我真的很希望能够被一个女人温柔的触摸与疼爱。我常幻想被一个慈爱的女人所拥抱,我能够躺在她的腿上亲吻著她.……”后世的学者认为柴科夫斯基对于妻子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只是想藉由婚姻来取代早逝的母亲罢了。
82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46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日子
  柴科夫斯基死于1893年的11月6日(当年合儒略历10月25日),正好是第六交响曲首演后九天。他的遗体被运至圣彼得堡Alexander Nevsky Monastery的Tikhvin Cemetery,坟墓就在相熟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鲍罗丁(Alexander Borodin)和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附近,一尊由著名雕塑家为他所作的雕像低头沉思着,似乎还在思考着“命运”,还在构想着他的新的音乐创作。
  大部分当时的学者都认为他死于霍乱,起因是因为喝下受到污染的自来水。但是近几十年来,另外几种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一般都相信他自杀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学院校友会对同性恋的抵制运动导致。
  音乐史学家亚历山德拉·欧尔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他未出版的《柴科夫斯基点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书手稿中,口头证词做为证据来支持柴可夫斯基死于自杀的推论。他认为柴可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杀,所以死亡日期和屍体处理才会遮遮掩掩,产生前后不一的说词。然而,欧尔洛娃的论点缺乏书面上的证据,因此受到多方质疑,至今柴可夫斯基的真正死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英国籍作曲家麦克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以柴可夫斯基生前的最后几天与死亡为题,作了一部名为《羞耻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剧。
  部分人认为柴科夫斯基爱上了自己的外甥,而同性恋在当时是被禁止并且要处以死刑的。而因为沙皇很喜欢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为了保护他的名声,答应他如果他自杀的话,100年后再公布这一消息。而在他死后100年,沙皇的秘密档案公布,这一消息才为众人所知。
82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46 | 只看该作者
代表作品一览
  交响曲
  g小调第一交响曲“冬日浮想”(Winter Daydreams)(Op. 13, 1866)
  c小调第二交响曲“乌克兰”(Op. 17, 1872,于1879-90年修订,又称《小俄罗斯》(Little Russian))
  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Op. 29, 1875)
  f小调第四交响曲(Op. 36, 1877-78)
  曼弗雷德交响曲(Manfred Symphony, Op. 58, 1885)
  e小调第五交响曲(Op. 64, 1888)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Pathetique)(Op. 74, 1893)——这部交响曲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
  芭蕾舞剧
  《天鹅湖》(Swan Lake,Op. 20, 1875-76)
  《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Op. 66, 1888-89)
  《胡桃夹子》(Nutcracker, Op. 71. 1891-92)
  歌剧
  司令官(Voyevoda, Op. 3, 1867-68)[又名《伏尔加河上的梦》(Dream on the Volga)]
  婀婷(Undine, 1869, 已毁)
  禁卫兵(Oprichnik, 1870-72)[又名《卫兵生活》(The Life of Guardsman)]
  铁匠瓦古拉(Vakula the Smith, Op. 14, 1874)[1885年修订后称《女靴》(The Slippers)或《奥萨纳的任性》(Oxana's Caprice)]
  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 Op. 24. 1877-78)
  奥尔良少女(The Maid of Orleans, 1878-79, 于1882年修订)
  马采巴(Marzappa, 1881-83)
  瑟西女巫(The Sorceress, 1885-87)
  黑桃皇后(Pique Dame, Queen of Spades, Op. 68, 1890)
  意奥兰塔(Yolanta, Op. 69, 1891)
  协奏曲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 23, 1874-75)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35, 1878)
  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 44, 1879-90, 1893年Ziloti加以修订)
  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为他人编纂)
  交响序曲
  “暴风雨”交响序曲(The Storm, Op. 76, 1864)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Fantasia Overture on Romeo and Juliet, 1869, 于1870和1880年两次修订)
  1812序曲(1812 Overture, Op. 49, 1880)
  哈姆雷特幻想序曲(Fantasia Overture on Hamlet, Op, 67a, 1888)
  器乐作品
  忧伤小夜曲(小提琴, Serenade Melancolique, Op. 26, 1875)
  洛克克主题变奏曲(大提琴,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Op. 33, 1876)
  奇想小品(大提琴, Pezze Capriccioso, Op.62, 1887)
82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46 | 只看该作者
管弦乐组曲
  D大调第一管弦乐组曲(Op. 43, 1878-79)
  C大调第二管弦乐组曲(Op. 53, 1883)
  G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Op. 55, 1884)
  第四组曲“莫扎特风格”(Mozartiana, Op. 61, 1887 )
  睡美人组曲(Sleepy Beauty, Op. 66a)
  胡桃夹子组曲(Nutcracker, Op, 71a, 1892)
  其他交响乐作品
  “命运”交响诗(Fate, Op. 77, 1868)
  “暴风雨”交响幻想曲(The Tempest, Op. 18, 1873)
  斯拉夫进行曲(Slavonic March, Op. 31, 1876)
  “雷米尼的法兰契斯卡”交响幻想曲(Francesca da Rimini, Op.32, 1876)
  弦乐小夜曲(Serenade for Strings, Op. 48, 1880)
  意大利随想曲(Italian Caprice, Op. 45, 1880)
  音乐会幻想曲(Concert Fantasy, Op. 56, 1884)
  “司令官”交响叙事曲(Voyevoda, Op. 78, 1891)
  室内乐作品
  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一号(Op. 11, 1871, 其中包括著名的“如歌的行板”)
  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号(Op. 22, 1874)
  降e小调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 30, 1876)
  a小调钢琴三重奏“为纪念一位伟大艺术家而作”(Op. 50, 1881-82)
  “佛罗伦萨的回忆”弦乐六重奏(Souvenir de Florence, Op. 70, 1887-90, 于1891-92年间修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19:28 , Processed in 0.04983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