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笨小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作曲家足迹系列: 不断添加中(网络资源大观)

[复制链接]
451#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3 | 只看该作者
1848年李斯特接受卡罗琳的劝告结束长期的旅行演奏生活,选择德国魏玛定居,从事创作,并任魏玛宫廷乐长兼剧院指挥。这时欧洲各地革命相继爆发,他同情和支持这场革命,创作了《匈牙利康塔塔》和《工人大合唱》。1849年匈牙利革命失败后,他沉痛地写了钢琴曲《送葬的行列》,1854年写了交响诗《英雄的葬礼》以悼念革命烈士。他每季要指挥演出一部新歌剧,并经常举办音乐会,大力推荐古典作品以及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他在逐渐掌握管弦乐写作技巧的同时,首创了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一共写了l2首这类体裁的作品(晚年才写最后的第l3首)。这个时期李斯特还创作了其他重要作品,如两首带合唱的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和《俘士德交响曲》),第l和第2钢琴协奏曲,l3首《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奏鸣曲》等钢琴曲和抒情歌曲多首。此外,作为音乐评论家,李斯特撰写了一系列音乐评论文章,如《柏辽玆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罗伯特·舒曼》等。他还组织全德音乐家协会,使魏玛成为新德意志乐派(亦祢魏玛乐派)的活动中心。这是他事业上尤其是创作上的黄金时期。可是由于门户之见,1858年他指挥上演他的学生P.科內利乌斯的歌剧《巴格达的理发师》时,遭到了非难。1860年他和R.瓦格纳一起受到报纸上的攻击,加上他的幼子夭折,以及未能与卡罗琳正式结婚等一连串的挫折,使他在1861年辞职,去了罗马。

1861年,李斯特到了罗马,受到教皇的接见。他的思想开始消沉,向宗教寻求寄托。1862年李斯特进了修道院,1865年以后,开始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1862年,他用整年时间创作了宗教传奇故事的清唱剧《圣伊丽莎白传奇》。1866年创作了大型清唱剧《耶稣基督》。1867年奧匈帝国建立,为庆祝奧皇兼任匈王,他被推荐写了《加冕弥撒曲》。但他思想苦闷,离不开社会生活和音乐活动,终于在1869年不顾卡罗琳的反对,毅然返回魏玛。

此后他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魏玛,三分之一时间在布达佩斯,其余时间回罗马。在魏玛重组全德音协,接待来自各国的青年钢琴家,免费教学。1875年他在匈牙利筹办、建成第l所音乐学院,担任首届校委会主席,并亲自教授钢琴。此外对各国的青年作曲家倍加爱护和支持,如捷克的B.斯美塔纳和挪威的E.格里格等,都曾得到他的帮助。李斯特晚年心境孤独,作品內容和风格因而改变,没有写出象前期那样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1886年7月下旬赴拜罗伊特参加瓦格纳的音乐节时染上肺炎,7月31日逝世,葬于拜罗伊特。

艺术与创作 李斯特的世界观是复杂而矛盾的。他一生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晚年又皈依宗教,但民主精神和爱国思想还是占主导地位。他的进步的艺术观,在他的《论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中,尤其是美学名著《论柏辽玆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以及大量的书信中得到了阐述。他肯定艺术的社会作用和艺术家的地位与责任。对艺术创作他主张崇高的思想內容和生动丰富的形象相结合。为了使广大听众了解作者意图和作品內容,他赞成并提倡标题音乐。他认为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不断发展的,革命是艺术前进的动力,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 形式主义和保守观点。他主张创作应有民族特点,作家应重视民间音乐,在那里可找到生活和音乐的丰富滋养。他一生致力于发展匈牙利民族音乐,写了论文《论吉卜赛人的音乐》;虽然限于历史条件,他在此文中尚未弄清吉卜赛音乐和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区别,但从两者的联系上已指出后者的某些特征。他创作了不少富有民族风格的作品,例如他的许多匈牙利狂想曲,就是在这方面进行艺术探索的珍贵成果。

李斯特的创作领域主要是钢琴音乐和交响音乐,他的声乐作品如抒情歌曲和大型清唱剧等仅居次要地位。李斯特在音乐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首创交响诗体裁。他认为交响乐经过l00年来的发展,应该有所创新。他主张以文学诗歌的內容来决定乐曲的构思,他赞赏柏辽玆的主导动机(亦祢“固定乐思”)和F.门德尔松的单乐章的标题序曲,将这些原则运用到他的交响诗中并加以发展,即根据內容需要,采用单一主题贯穿、变形的发展手法和以灵活的奏鸣曲式的单乐章来代替传统交响乐的性格不同、主题各异的4个乐章。在他所写的l3首交响诗中,大半是根据著名诗歌、戏剧或绘画等各种文艺作品的题材加以创作的。其主人公的命运大都是生前受苦身后荣耀,充满人道主义的精神。他的旋律常用变化音,显示了他的独特个性。他大胆发展了和声手法,用三度关系的转调扩展了功能网;他的配器富于色彩性,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表现力。他的交响诗对后世作曲家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前奏曲》,以及《塔索》《英雄的葬礼》《匈奴之战》《哈姆雷特》等。

李斯特的钢琴演奏艺术和钢琴音乐创作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演奏方面,他从小受到系统、严格的训练,又经不断的实践,善于吸收前人经验,大胆创新,形成一套特有的技巧,如准确的大跳、双手八度交错半音进行(称“李斯特八度”)、快速轮指、高音区快速装饰奏法、踏板的巧妙运用等。他把钢琴当作乐队来使用,形成一种热情、诗意、辉煌、奔放的风格,开创了钢琴独奏会和背谱演奏的先例。他的钢琴作品和他的演奏风格是一致的(除晚年一些作品)。他的《高级技巧练习曲》以技巧艰深、形象鲜明而著称。他的钢琴音乐中,以激情和诗意见长的有《但丁奏鸣曲》《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爱之梦》等,以悲壮奋发的革命豪情著称的有《里昂》《送葬的行列》等;雄劲刚健的有《第一钢琴协奏曲》;思想深刻并富于强烈戏剧性的有《b小调钢琴奏鸣曲》;最富民族民间特色的则是《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2首运用民间的募兵舞曲最为典型。他晚年的作品则反映出对新技巧的探索。
452#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共作有两首钢琴协奏曲,这首是第一号,降E大调,作于1839年,1855年2月17日在魏玛的宫廷演奏会上,由李斯特演奏钢琴,柏辽兹指挥首演。本曲虽由四个乐章构成,但是各乐章必须不间断地连续演奏,而且各乐章的主题也必须相互间保持极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本曲有着自成一体的特殊结构。在协奏曲中插入诙谐乐章而获得成功的,也许这是绝无仅有的一首了。总而言之,整个乐曲在结构上非常紧密而周详。但是各乐章的构成又都非常自由。这些特色,也许正是李斯特被世人视为是一个标准的"交响诗作曲家"的缘由了。
此曲对演奏者的钢琴技巧有相当高的要求,没有深厚的功底,演奏者是无法演绎出辉煌的艺术效果的。钢琴的各个声部里都充溢着李斯特音乐所独有的特性,不但与管弦乐充分地保持了抗衡、对立之势,甚至主奏钢琴具有足够压倒管弦乐队的力量,这也仅有李斯特才能做到。
在本曲中,管弦乐的处理法不但巧妙,而且慎重,尤其是当某种乐器独奏时,还特别让这一乐器显出它的"室内乐特性"来。此外,第三乐章还运用了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三角铁,其巧妙而恰到好处的用法,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首钢琴协奏曲常被冠以"三角铁协奏曲"的别名。 乐曲欣赏: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降E大调,自由的奏鸣曲式。一开始就由乐队的华彩强有力地奏第一主题,钢琴以富于华丽的乐句承接。自颤音起以音阶方式急速上升而结束华彩后,小提琴又重现第一主题,钢琴承接。单簧管优美的旋律引出第二主题,双簧管承接,接着是钢琴与小提琴对话展开主题。发展部,乐队强有力地奏第一主题,钢琴以这个主题动机作华丽而有效的半音阶性下降。主题在管乐器有一段华彩后,改由弦乐又有一段华彩。再现部钢琴以琶音纠缠,不再现第二主题,直接以钢琴半音阶性上升而结束。
  
       第二乐章:稍似慢板,B大调,低音弦乐装上弱音器,充满表情地表现这个乐章的主要旋律片断,装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予以反复。钢琴展开夜曲型的旋律,发展成华彩,弦乐然后又是大提琴接替,钢琴与大提琴有应答。然后钢琴华彩,长笛吹出优美的副主题,由单簧管、双簧管、大提琴、单簧管传递。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相当于谐谑乐章。这一乐章巧妙地使用了三角铃,所以有“三角铃协奏曲”的名声,先是三角铃与弦乐应对,钢琴以谐谑的随想加进来,长笛以颤音动机纠缠。然后钢琴华彩,转为生气勃勃的快板。 第四乐章:生气勃勃、雄壮的快板,降E大调,以木管乐器为主体,雄壮地奏出这个乐章的主题,铜管有力地奏第二乐章的大提琴动机,钢琴给予华丽的应对。双簧管在钢琴动态上奏长笛在第二乐章中展示的主题。木管乐器重新发展这个乐章的主题,钢琴以谐谑方式加入后提高速度,进入更快再进入急板而结束。
45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6 | 只看该作者
李斯特最初以演奏钢琴起家,他也许是当时世上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他之着手于作曲还是后来的事。李斯特的早期创作都已经不再有意义,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卖弄技巧的空泛之作。
  魏玛时期,即1848到1858年间,李斯特正值创作颠峰,在拥有整个乐团的丰厚条件下,他进一步登上了作曲的另一层境界。1854年后,他有足够的信心,开始亲手编配乐曲。此后就是十二首交响诗的时代接踵而至,这是李斯特个人独创发明的新音乐形式。此时李斯特另一个对乐坛的贡献则是主题变化的观念。李斯特和古典风格真是云泥有别。即便是不肯拘泥形式的肖邦,其三部奏鸣曲和大提琴奏鸣曲也不得不向代代相传的奏鸣曲原则低头,李斯特宁愿自创一格。
  他专为钢琴独奏而编制的歌剧改写曲也是前所未有的新尝试。他针对歌剧所写作的改写曲和幻想曲,真可谓熊熊烈火比之荧荧烛光。他以对位集锦的方式把主题分置四处,更改和声,用尽他生平所有的钢琴技巧,产生的成果是真正只配供超级巨匠欣赏的音乐:以雄浑、甚至爆发性音阶创制而成的创新脱俗作品。
  魏玛时期李斯特也创作一些雄心勃勃的作品,如《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死之舞》等。其成熟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是:极尽大胆、原创、甚至极端的和声外观。包含在所有效果和形式重于内容下强调的是他特立独行音乐思想。李斯特采用的音乐色彩极端化甚至不亚于肖邦,连瓦格纳身上都带有他的影子。
  李斯特的音乐都是大胆又绚丽的音乐,效果都是费心的安排,或许摆出无心插柳的不经意姿态,但确实是李斯特征服许多技术瓶颈后的杰作。他的作品栩栩如生,立意惊世骇俗。直到晚年,李斯特的乐风才又转变成另一种面貌。某些人士以“虚有其表”为指责李斯特音乐的口实,但此言实在有待斟酌,一方面和声上如此大胆创新的乐曲,不容遭人以肤浅一词完全抹杀,况且李斯特珠圆玉润般的旋律,也不该就此遭到忽视。李斯特是制造旋律的圣手,若他的曲调碰巧颤音安排过于冗长,也只不过说明了作曲家吸引注意力的企图未免太过强烈罢了。如此音乐具有慑人般的魔力,然而它难于理解的原因就在于太过仰赖演奏者的个人表现,其中尤以钢琴曲为然。倘若依总谱的表面意义一一诠释其音乐的话,则显的空空洞洞,只有音阶与琶音的聒噪。反之如果钢琴家在诠释上过了头,音乐就会变得俚俗而放纵。唯有技巧已出神入化、大胆、响度大、颤音细致、流露出贵族气息、节奏稳健又不失弹性的钢琴家,才能胜任愉快。
  暮年李斯特开始了一连串满足好奇心而作的试验。《可怕的沙皇》及《灰云》中的大师手法刻意收掇,并采用不和谐、赤裸而大胆的和弦为辅,让人联想到印象主义。李斯特的晚期作品蕴蓄了后来启发德彪西、巴托克及其他现代人士的思想种子,可惜大部分都不为人知。
  最重要的是,李斯特带给乐坛形式与和声的新观念。巴托克在一篇讨论李斯特的专文中指出李斯特音乐凸显的缺失,但是他又补充道“我们必须从新思想里找到这些作品的精髓要旨,李斯特是将它表面化的第一人,大胆地遥遥指向未来。”巴托克把李斯特视为乐坛的大功臣。十九世纪中,勃拉姆斯与瓦格纳的出现一度抢走了李斯特的风采,到了二十世纪的1925~1950年间,李斯特也几乎渐渐为乐迷淡忘。但事实是:形势最后告诉我们,先知先觉的李斯特对音乐变化趋势的左右能力,比同时代任何作曲家都要来的强。
454#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肖邦是钢琴家中的钢琴家, 那么弗兰兹·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必定是人民大众的钢琴家-——表演家、万方瞩目的大英雄, 也是把听众视若噤不出声猴群的钢琴家。他得天独厚, 具备了所有的优越条件--长相俊美, 魅力十足, 精力充沛, 技巧让人愕然屏息, 响度无人能及, 以及把听众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投机家气质。他树立了炫技大钢琴家的永久风范,此类钢琴家不出现则已, 一出现则倨傲睥睨, 高举双手, 看来是一幅「打击」乐器的姿势, 即使是厌恶李斯特所有行径的「纯」音乐家也不禁企望仰止。

    李斯特带给欧洲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已臻化境的钢琴技巧, 后来更将才能发挥到各种事业上--既是指挥家,也是作曲家、批评家、作家、纨裤子弟、神父、教师、音乐家表率, 到最后更是「乐坛的大家长」。他的音乐思想著实慧黠,在音乐史上首屈一指。但是他在演奏厅上却经常技痒, 忍不住要擅改他人的音乐, 以增加额外效果, 却也让音乐的格调降低不少, 就连贝多芬都在劫难逃。

    三位作曲家巨匠对他的教诲, 影响其一生至钜。首先是柏辽兹,李斯特从柏辽兹处发掘了音乐色彩的意义,也开始明白什么叫做宏图远擘。他的方式颇能迎合李斯特的品味, 就是这种方式把李斯特引入虚幻的浪漫主义中,体悟真正的感动渴望、主观意识与追求不朽的心境。李斯特是第一位企图让钢琴「管弦乐化」的第一人, 不论在动感或色调上,都有显著的成绩。钢琴键盘上的每个琴键绝非虚设, 响度如层层叠瀑。这些都是他师法白辽士的心得。

    第二个影响来自帕格尼尼, 只是这次纯属器乐的冲击, 而非美学或哲学上的造诣。他对此有两大目标: 高超的技巧和倾倒全场的本领。李斯特最后才顿悟肖邦音乐的伟大, 也才明白钢琴演奏除了卖弄技巧, 还可以传递诗情画意, 钢琴之为器可以制造雄浑的风暴,也可以产生涓滴细流的色调, 而装饰非但能营造亮丽效果, 对音乐本质的诠释也有相助之功。

    李斯特最初以演奏钢琴起家, 他也许是当时世上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他着手于作曲还是后来的事。李斯特的早期创作都已经不再有意义, 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卖弄技巧的空泛之作。

    魏玛时期, 即1848到1858年间, 李斯特正值创作颠峰,在拥有整个乐团的丰厚条件下,他进一步登上了作曲的另一层境界。1854年后,他有足够的信心, 开始亲手编配乐曲。此后就是十二首交响诗的时代接踵而至,这是李斯特个人独创发明的新音乐形式。此时李斯特另一个对乐坛的贡献则是主题变化的观念。李斯特和古典风格真是云泥有别。即便是不肯拘泥形式的肖邦, 其三阙奏鸣曲和大提琴奏鸣曲也不得不向代代相传的奏鸣曲原则低头, 李斯特宁愿自创一格。
45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7 | 只看该作者
他专为钢琴独奏而编制的歌剧改写曲也是前所未有的新尝试。他针对歌剧所写作的改写曲和幻想曲,真可谓熊熊烈火比之荧荧烛光。他以对位集锦的方式把主题分置四处, 更改和声, 用尽他生平所有的钢琴技巧, 产生的成果是真正只配供超级巨匠欣赏的音乐:以雄浑、甚至爆发性音阶创制而成的创新脱俗作品。

    魏玛时期李斯特也创作一些雄心勃勃的作品, 如『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死之舞』等。其成熟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是:极尽大胆、原创、甚至极端的和声外观。包含在所有效果和形式重于内容下强调的是他特立独行音乐思想。李斯特采用的音乐色彩极端化甚至不亚于萧邦,连瓦格纳身上都带有他的影子。

    李斯特的音乐都是大胆又绚丽的音乐, 效果都是费心的安排, 或许摆出无心插柳的不经意姿态,但确实是李斯特征服许多技术瓶颈后的杰作。他的作品栩栩有生, 立意惊世骇俗。直到晚年, 李斯特的乐风才又转变成另一种面貌。某些人士以「虚有其表」为指责李斯特音乐的口实, 但此言实在有待斟酌, 一方面和声上如此大胆创新的乐曲,不容遭人以肤浅一词完全抹杀, 况且李斯特珠圆玉润般的旋律,也不该就此遭到忽视。李斯特是制造旋律的圣手, 若他的曲调碰巧颤音安排过于冗长, 也只不过说明了作曲家吸引注意力的企图未免太过强烈罢了。如此音乐具有慑人般的魔力, 然而它难于理解的原因就在于太过仰赖演奏者的个人表现,其中尤以钢琴曲为然。倘若依总谱的表面意义一一诠释其音乐的话, 则显的空空洞洞, 只有音阶与琶音的聒噪。反之如果钢琴家在诠释上过了头, 音乐就会变得俚俗而放纵。唯有技巧已出神入化、大胆、响度大、颤音细致、流露出贵族气息、节奏稳健又不失弹性的钢琴家, 才能胜任愉快。

    暮年李斯特开始了一连串满足好奇心而作的试验。『可怕的沙皇』及『灰云』中的大师手法刻意收□, 并采用不和谐、赤裸而大胆的和弦为辅,让人联想到印象主义。李斯特的晚期作品蕴蓄了后来启发德彪西、巴托克及其他现代人士的思想种子, 可惜大部分都不为人知。

    最重要的是, 李斯特带给乐坛形式与和声的新观念。巴托克在一篇讨论李斯特的专文中指出李斯特音乐凸显的缺失, 但是他又补充道: 「我们必须从新思想里找到这些作品的精髓要旨, 李斯特是将它表面化的第一人, 大胆地遥遥指向未来。」巴托克把李斯特视为乐坛的大功臣。十九世纪中, 勃拉姆斯与瓦格纳的出现一度抢走了李斯特的风采,到了二十世纪的1925~1950年间, 李斯特也几乎渐渐为乐迷淡忘。但事实是: 形势最后告诉我们, 先知先觉的李斯特对音乐变化趋势的左右能力, 比同时代任何作曲家都要来的强罢了!!在音乐史上他居于至高无上地位的世纪, 还有待更多有心人士不厌其烦挖掘了。
456#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9 | 只看该作者
:《旅游岁月》是李斯特创作的一部优秀的钢琴音诗,作品呈现出浪漫的诗境。有些学者认为李斯特的创作过于炫技,注重形式,忽视内容。而在这部作品的诗境表现中,李斯特在音乐形式上运用了不多的笔墨,却将音乐的内容表现到了极致,体现了李斯特创作的原则:音乐内容的重要性,音乐形式要与之相适应。
曾有人认为李斯特的作品过于炫技,缺乏音乐内容。李斯特作为一个发展了钢琴技巧的大师,不可否认,他的作品中凸显出了高难度的技术,使得他一些作品难免招以炫技之嫌。然而李斯特也是非常强调音乐内容的重要性的一位作曲家,他主张音乐形式应与其相适应,表现音乐内容。《旅游岁月》是李斯特旅行年代中创作的优秀的钢琴音诗,这部佳作共分三集,瑞士篇是他于1848—1854年创作的第一集,作品后来在魏玛进行修定。在他最后的版本中,李斯特把技术上炫技的成分和过于狂热的情绪进行了修改,对作品音乐内容进行了提纯,使音乐内涵贯穿整部作品。作品在音乐形式上运用的笔墨不多,但运用了巧妙的手法,将浪漫主义音乐的内容表现到了极致。
《旅游岁月》表现的音乐内容是“自然”。作品对自然用双重的视角去观察:一是外界的自然;二是人内心的自然。李斯特在描写客观事物自然状态的同时,隐藏着对人性内心世界最深层次的刻画。在作品中充满了李斯特对自然的激情,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李斯特博爱的精神。
《旅行岁月》诗意的表现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不带成见的宽广的视野,在李斯特开放的头脑里,表现了最广泛的印象,几乎一切都可以引起李斯特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表现中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色,表现了人文气息,他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了大量养料:文学和视觉、诗意和现实主义、风光和民间素材、蓝天和地狱、艺术和宗教、对自由的渴望、对个人的崇信和反思,这一切他都给予高度重视。作品尽可能避免可预测的成分,避免常规的道路,努力达到单纯、高度统一的意境。它表现了李斯特旅行感受的多样化和敏感性,这与后来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等所反映的人格特征有某种接近和类似的地方,即非常重视印象感受。
在作品中,李斯特把对自然的感受用音乐语言记录下来,在音乐形式上采用节制而巧妙的原则,丝毫不作无用的夸张。
457#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9 | 只看该作者
1。以诗歌作序

李斯特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中的音乐内容,直接引用了拜伦、席勒、塞南古的诗句来作序。在《威廉泰尔教堂》中,李斯特在乐谱中写下一句格言:“Oneforall,Allforone”,①意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描写革命英雄形象时,这句格言更让我们体会到了革命团结的力量。在《在喷泉边》中引用了席勒的诗句:“……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大自然的游戏开始了……”②在《牧歌》中,为了表现轻快、幽雅、欢乐的气氛,李斯特引用了拜伦的诗:“清晨的微笑驱逐了轻蔑的乌云”。③立即使牧民古朴的生活情景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华伦斯达特湖畔》《暴风雨》中,以拜论诗句作序。为了增强诗境的表现,李斯特在《奥伯曼山谷》用了拜伦和塞南古两人的诗句来作序,而在篇幅不大的《乡愁》中,李斯特引用了塞南古长达近千字的散文来作序。可见在李斯特的创作中,他特别注重艺术门类的相通之处,善于借助文学艺术来增强诗境的表达,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气息,呈现出神圣、浪漫的诗境。这恰恰体现了李斯特创作中对音乐真谛的追求,以音乐表达为目的,采用了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将音乐内容表现得恰到好处而又淋漓尽致。

2。恰当的曲式结构

整套作品中,李斯特并没有故意营造复杂的曲式,而且这部早期的作品总体上还是建立在传统曲式框架的基础上。而在一些地方,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为了表达标题音乐形象的需要,李斯特运用了一些不常规的手法。
第一首《威廉泰尔教堂》、第二首《华伦斯达特湖畔》、第五首《暴风雨》、第七首《牧歌》都采用了单三部的曲式;第四首《在喷泉边》采用了带有变奏性的单三部;第三首《田园》:变化反复非再现性单二部;第八首《乡愁》:带反复的单二部;第九首《日内瓦的钟声》:复二部;只有在第六首《奥伯曼山谷》中,为了奥伯曼山谷描写体现出一种哲学性的思考,他采用了较为少用的四段式,最后将全曲推向高潮。

3。丰富的调性

在这部作品音乐内容的表达中,调性无疑给作品带来了丰富色彩的效果。从整套作品来看,为了表现不同的标题形象,九首作品大多使用了不同色彩的调性:《威廉泰尔教堂》使用了C大调、《田园》使用了E大调、《暴风雨》使用了c小调、《奥伯曼山谷》使用了G大调、《乡愁》使用了e小调、《日内瓦钟声》使用了B大调,只有《华伦斯达特湖畔》《在喷泉边》《牧歌》使用了共同的降A大调。因此,整套作品充满了丰富的调性色彩。
从单个作品整体结构、段落来看,调性在作品中,犹如调色板调出的色彩,而色彩的变化推动了意境的转换。例在《华伦斯达特湖畔》中,由A段的降A大调转至中段E大调,似乎有一种抵达新意境的新鲜感。《暴风雨》中A段c小调转入B段中升F大调随后又转入E大调,调性的转变将暴风雨的力量不断加强积累。《乡愁》中A段在e小调,A1段转入g小调上,推动乡愁情绪的变化。在《奥伯曼山谷》中,可以看见作品在片段式的描写之间调性的转变,在每个段落出现时都能使听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段在G大调上出现,第二段在C大调中隐约进入,在G大调的第三段之后,E大调的第四段带人进入更柔和、更抒情的篇章直至最后将情绪推至最高潮。
还有乐句间的调性变化和乐句之中的调性变化,例如,《奥伯曼山谷》第1至第4小节,乐句从G大调进行到g小调,更富有变化、深沉的色彩。
458#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9 | 只看该作者
4。色彩斑斓的和声

李斯特对和声的使用在音乐内容的表现中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作品中,李斯特对和声的总体要求是以音乐为主体,而采纳和声。在作品中,他采用了各种变化和弦、附加音和弦、外音和弦,这样使得色彩更加丰富,情绪更加复杂,心理刻画更加微妙,增加诗境的表现。例如,《华伦斯达特湖畔》从第53小节开始,降A大调属和弦变化和弦的连接,在半音线条中柔和的进行。左手和弦分解的底音:G—升F—还原F—降F—E,右手的装饰音:降B—还原A—降A,最后抵达属和弦的相对稳定感,这使得我们仿佛看见了湖面上一层一层荡漾开去的波晕,色调在朦胧的背景中柔化,产生了意犹未尽的感觉。再如《暴风雨》中,为了描写暴风雨形象中轰隆愕人的雷鸣,李斯特多处使用外音和弦,使和声色彩异常浓烈。

5。巧妙的织体

在这部作品中,李斯特在织体写作上毫无浮夸的成分,织体所采用的形式都是建立在诗境表达的内容上。例如,《华伦斯达特湖畔》织体的写作,左手一直保持和弦分解的先下行后上行的织体,右手始终采用波浪式的歌唱旋律音型。简单的织体描绘出质朴的意境,不作不必要的音响处理和不必要的音域扩展。《威廉泰尔教堂》中,呈示段采用柱式和弦音型为织体,中段主要采用震音织体,再现段采用和弦分解为主要织体,简洁而恰当的织体运用生动地刻画出教堂的音乐形象。在《牧歌》《乡愁》《日内瓦的钟声》等作品中,其织体运用经济却又将浪漫的诗境表现到极致的手法,不禁使我们为之折服。
根据音乐标题内容的需要,李斯特在织体上采用了一些十分简洁而又巧妙有效的手法。
①声部的互换
声部的互换丰富了音乐内容的表现。例如,《威廉泰尔教堂》第21至38小节,教堂钟声这里在低声部出现,丰富了教堂令人肃穆以及钟声庄严有力的形象。例如,《日内瓦钟声》第28至45小节,这里主旋律转至低声部柔和地出现,仿佛傍晚对远处传来钟声的呼应。再如,《暴风雨》中华彩段落:暴风雨的形象转到低声部,似乎雷声在右手急风暴雨般的琶音背景下低吼等。②大量震音的运用。在这部作品诗境的表现中,不同程度地采用震音,震音的使用描绘和烘托出气氛。对于表现音乐形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威廉泰尔教堂》第21至40小节,震音由钢琴在很弱的力度中奏出,具有很强的描绘性,教堂空灵的背景栩栩如生。例如,《暴风雨》第61至64小节,震音很好地表现出暴风骤雨的气势。还有在《奥伯曼山谷》中,大篇幅的震音使用和不同力度的变化和音域的运用,将山谷起伏连绵变化无穷的现象刻画得惟妙惟肖等。
③八度音程的使用。八度音程是极协和音程,具有空旷的音响效果,而且可以加深音的色彩浓度,在李斯特的许多作品中都运用了八度音程,在练习曲中由辉煌的八度技巧,在描写宗教色彩作品中,运用了那种深沉、肃穆、浓重的八度,在这部描写人和自然的作品中,李斯特对八度音程的运用增添了作品浪漫诗境的表达。
459#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29 | 只看该作者
旋律中隐藏着的八度,例如《华伦斯达特湖畔》第5至12小节,优美歌唱的旋律有一种空灵的色彩,似乎天堂之音般的纯净,达到拜伦诗中与污浊世俗相对照的寓意。
和弦分解中隐藏的八度音程,例如《威廉泰尔教堂》第13小节,左手八度音程在分解和弦中达到了一种动力的效果。
连续八度音程的运用,例如《在喷泉边》第41、42小节,右手连续的八度音程形象地描写了喷泉水花四溅,晶莹剔透的情景。
旋律的八度音程化:旋律的八度音程化是李斯特常用的手法之一,可以看出旋律八度化带来的浓重色彩的笔墨。在《暴风雨》中较多使用八度旋律,作品便具有了急风暴雨般浓烈的色彩,在《华伦斯达特湖畔》《日内瓦钟声》等作品中,旋律的八度音程化起到了一种优美、开阔、明亮的作用。
和弦中的八度音程:在和弦中的和弦外音更加增添了色彩的浓度,但是八度音程具有增强基本色彩浓度的作用。例如《暴风雨》第16、17小节,众多和弦中包含的八度音程,达到了一种浓烈、厚重的效果。
在《旅游岁月》中,我们看到了李斯特诗境表现中对内容与形式的把握,在他大胆地运用形式去表达内容时,很难看到他过于浮夸的笔墨。从曲式方面看,他并没有故意营造复杂的结构,在调性和和声方面,他以音乐表达为目的,而不故弄玄虚。从织体看,他在很多方面都采用节制的原则,运用巧妙的手法和寥寥数笔,将一切都表现得精致而又淋漓尽致。

注释:
①周小静。钢琴之王——李斯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60页。
②Liszt。Annéesdepélerinage。EditedbyImreSulzokandImremez。EditioMusicBudapest,1976。第15页。
③同②第46页。
参考文献:
Liszt。Annéesdepélerinage。EditedbyImreSulzokandImremezM。EditioMusicBudapest,1976。
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3米尔斯坦。李斯特青年时代艺术观点形成的探索J。音乐译文Ⅲ,1980。
5索列尔金斯基。浪漫主义,一般美学和音乐美学J。音乐译文Ⅳ,1958。
6E·鲁切芙斯卡娅。诗歌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诗歌J。外国音乐参考,1983。
7亚科夫·米尔什坦。李斯特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8周小静。钢琴之王——李斯特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刘鸣九。法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60#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31 | 只看该作者
李斯特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女人陪伴过他,而且,她们都是公爵夫人级贵族兼美女作家!但她们和他的婚姻都不被教会认可,只能当同居看待。

  
  第一个女人叫玛丽•达古尔,是一位公爵夫人,并且是当时巴黎社交界的名人,美丽、幽默又聪明,和乔治•桑是好朋友。她结识了李斯特之后就抛弃了丈夫和他私奔去了瑞士,那一年李斯特23岁,她28岁,那部著名的《旅游岁月》钢琴集就是他们私奔到日内瓦后开始创作的。只可惜他们同居十年就分手了,理由竟然是两人的性格不合!(借口而已吧?嘎!)玛丽嫌李斯特演出太过频繁冷落了她,而且经常听见他在各地与别的女人的风流事让她倍觉反感,她以笔名达妮儿 . 史丹发表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奈尼达》,永远告别了和李斯特的爱情生活,1846年二人从此分道扬镳。

  
  另一个女人是卡罗琳•维特根斯坦公爵夫人,是波兰贵族后裔,十六岁时嫁到了俄国,人称卡罗琳公主。1847她和李斯特在基辅邂逅的时候她28岁,他36岁,她为了和他同居不惜抛弃了丈夫和三万农奴的领地,却无论怎样努力都一直不能让教会认可他们的婚姻。她个性冷静而且才气盎然,对李斯特的爱深沉而持久,在她的影响下,李斯特放弃了频繁的巡回演出,转入他一生中更为重要的创作生涯,那些别具意义的交响诗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尝试创作的。1861年,50岁的李斯特再次提出与公主举行婚礼,但却遭到罗马教皇的否决,从此以后他心灰意冷,于1866年归于宗教。失望的卡罗琳愤笔疾书直至终年,留下了许多抨击教会腐败和保守的论著。

  
  1847 年,李斯特二度赴俄演出,在这段日子里,他结识了波兰的卡罗 琳·莎依·维根斯坦公主,这使他的生活出现了新的转折。卡罗琳公主是波 兰人,家财万贯,在她的领地上有三万农奴,是时她 28 岁,已与比她年长得 多的丈夫——维根斯坦公爵这位沙皇的宠臣分居。卡罗琳公主是个了不起的 女人,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极高的才智和文学艺术修养,除母语波兰语之外 她还能熟练运用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德文、俄文。她还是一个虔 诚无比的天主教徒,经常帮助那些缺吃少穿的农奴。她的宗教观念对李斯特 的晚年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斯特在俄国的那些演出,她几乎每场必到,是李 斯特音乐的崇拜者。同样,在与卡罗琳公主的交谈中,李斯特也为她那丰富 的学识,敏锐的艺术鉴赏力和优雅的性格所打动,在一段频繁的交往后,他 们俩终于相爱。这是一种相互敬佩和相互理解的爱,就像打铁一样,铁锤打 在通红的铁上,溅起一束束思想的火花。李斯特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上写道: “为了同卡罗琳公主谈几个小时的话,我愿意多走成百上千公里的路。”
461#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31 | 只看该作者
最为重要的是,卡罗琳公主终于说服了李斯特放弃颠沛的演奏生活,定 居安心转向音乐的创作事业。1847 年 10 月,李斯特在叶利查维特格勒举行 了他旅行演奏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公开音乐会后,结束了他辉煌的近十年的演 出生涯,并与卡罗琳公主隐居,开始了两人的同居生活。这段感情一直持续到李斯特去世,尽管其中李斯特也曾和其他女性有过各种感情上的纠络,但 在感情深处,他却一直忠实于卡罗琳公主,从未有过离开她的想法。然而令 李斯特终生遗憾的是:他和卡罗琳的结合并没有得到教会或法定的认可,原 因在于,俄国沙皇不批准卡罗琳正式离婚,公主的合法丈夫维根斯坦公爵也 不同意离婚,而且还欲加害公主,企图抢夺她的巨额财产。最终卡罗琳公主 遗下了大量的财产从俄国逃了出来。在李斯特以后的生活中,他从未放弃过 要与卡罗琳成为正式夫妻的想法,并为之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他 50 岁生日 那年,和卡罗琳结婚这一努力差点得到成功,然而,迫于卡罗琳前夫维根斯 坦公爵的无理纠缠和俄国教廷的压力,梵蒂冈教廷将他们的婚事予以无限期 的延缓。

  
  这时的欧洲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刻,战乱四起。尤其是在匈牙利,爆发了反抗异族统治的革命起义,这使得李斯特不得不放弃回到祖国匈牙利定居 的打算。1848 年,李斯特再度接受了魏玛公国宫廷乐长和乐队指挥的职务, 和卡罗琳公主定居于魏玛。这段感情一直持续到李斯特去世。

  
462#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32 | 只看该作者
李斯特·弗兰茨是举世公认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他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为匈牙利音乐文化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也为世界音乐文化宝库增添了珍品。

  李斯特的创作领域主要是钢琴音乐和交响音乐。他作为交响诗体裁的首创者,对后世作曲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钢琴音乐创作则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以其意蕴之深刻,民间音乐风格之鲜明,在李斯特钢琴音乐代表作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正像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和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钢琴狂想曲”也由于李斯特而在钢琴音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狂想曲通常指具有英雄史诗般的气概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幻想曲,它往往蕴涵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烈感情色彩。它们常以两个对比性的段落为基础,前一段往往是慢速度,具有傲然的武士气概和威风凛凛意气昂扬的特点或宣叙调式叙事史诗的性质,有很多装饰音;后一段音乐轻快、活泼,常常描绘民间欢乐的舞蹈场景。它们在力度上和速度上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最后以火热急遽的高潮结束。作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追求理想、追求变革的作曲家与钢琴家的李斯特,之所以钟情于钢琴狂想曲,并创作出伟大的《匈牙利狂想曲》绝非偶然。
46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3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肖邦结识了鼎鼎大名的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两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时的李斯特在巴黎上流文艺沙龙中已是名闻遇迩的骄子,可他对虽然默默无闻但才华横溢的肖邦却大为赞赏。他想:决不能让肖邦这个人才埋没,必须帮他赢得观众。
    一天,巴黎街头广告登出了钢琴大师李斯特举行个人演奏会的消息,剧场门口人头挤挤,门票一售而空。
    紫红色的为幕徐徐拉开,灯光下,风度潇洒的李斯特身着燕尾服朝观众致意。台下掌声雷动,李斯特朝观众行礼后,便转身坐在钢琴前,摆好演奏姿势。
    灯熄了,剧场内一片寂静,人们憋息静气地闭上眼睛,准备享受美好的音乐声。
    琴声响了,咚咚的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夜莺啼鸣;时而如诉如泣,时而如歌如舞;琴声激昂时,剧场内便响起掌声;琴声悲切时,剧场内又响起抽泣声,观众完全被那美妙的音乐征服了。
    演奏结束,人们跳起来,兴奋地高喊:“李斯特!李斯特!”可灯一亮,大家傻了。观众看到舞台上坐的根本不是李斯特,而是一位眼中闪着泪花的陌生年轻人。他就是肖邦。
    人们大为惊愕,原来,那时有个规矩,演奏钢琴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便利用这个空子,灯一熄,就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
    当观众明白刚才的演奏竟出自面前这位年轻人之手后,变惊愕为惊喜。剧场内,掌声四起。鲜花一束束地朝台上飞去。
    于是,一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瞩目于世。
464#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33 | 只看该作者
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他作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等,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一、与名人有缘的儿童  

李斯特年仅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发现了他的音乐天才。为了李斯特的进一步深造,父亲变卖家产,凑了一些钱,全家迁居维也纳。一家三口在维也纳的生活十分清苦,他们挤在一间小屋内,靠打工勉强维持生计。  

为了学琴,李斯特的父亲为他聘请了著名的钢琴家车尔尼作为教师。小李斯特每周上三次课,每次来回都要步行两个多钟头,但十岁的李斯特不辞辛苦,从来没有间断过钢琴课。车尔尼也十分欣赏这位刻苦的学生。  

两年后,李斯特的钢琴技艺突飞猛进,他已经可以在维也纳举办音乐会了。有一次,他的演奏会观众中出现了一位全聋的老人,这位老人虽然无法听见李斯特的演奏,但他的心灵似乎感受到了这位少年天才的伟力,于是老人在演奏会结束之后,热情地搂住这位“神童”,亲吻了他的额头。这位老人正是音乐大师贝多芬,而这一珍闻则上了当时欧洲的各大报纸,使十二岁的李斯特一时名扬全欧。
46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33 | 只看该作者
二、“精神上的孪生兄弟”  

李斯特的性格开朗、热情,交游广阔。他在巴黎时,经常与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来往,他们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追求平等、博爱、自由,在艺术上主张革新。相似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使二人十分投机,雨果总是李斯特作品的第一个欣赏者,而李斯特也经常第一个欣赏到雨果的文学作品。李斯特的作品中,有几首就是根据雨果的诗为意境而作的曲;而雨果的一些诗,也是从李斯特的旋律中得到灵感而写出来的。难怪后人将这两位艺术家称为一对“精神上的孪生兄弟”。

三、慈祥的钢琴大师  

一天,李斯特路过一个小镇,恰逢小镇举行钢琴演奏会,而演奏会的海报上公然说,这次钢琴演奏会的女演奏家是李斯特的学生。李斯特甚感奇怪,因为他不记得自己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为了弄明白这件事,他找到了这位女演奏家的住处,亲自登门拜访。  

那位女钢琴手是一个青年人,她见到李斯特后,大惊失色,扑倒在李斯特的脚下边哭边说:“对不起! 先生。我实在不得以,才打了您的招牌,冒充了您的学生。可是不这样做,人们怎么会来听我演奏呢?”  
恍然大悟的李斯特并没有生气,他慈祥地对女钢琴手说:“请你弹一曲给我听听,好吗?”  

女钢琴手感觉到李斯特这位大师并没有什么架子,他是如此平易近人。于是消除了紧张和恐惧的她,带着对李斯特的无限崇敬,全神贯注地弹起了自己的曲目。结果,她演奏得十分出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07:28 , Processed in 0.32238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