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笨小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作曲家足迹系列: 不断添加中(网络资源大观)

[复制链接]
70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1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在舒曼死后离开了迪塞尔多夫,那时,假使他要与克拉拉成婚, 看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他还是突然离去了,这完全出乎克拉拉的意料, 可喜的是没有损害双方的友谊,直到后来都没有中断.他们两人在后来的通 信一直保持了十年之久,一直到克拉拉在 1896 年去世为止.勃拉姆斯对于有 关他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一切从不隐瞒克拉拉,在两人的通信中,克拉拉 总是居上风的,她是两人中主要的一个,她仿佛总是在下命令,他则告诉她 一首新曲如何写成,恭恭敬敬地征求她珍贵的意见,服从她的指导,仿佛在 她那里,他已丧失自信一般.克拉拉所钟爱的舒曼去世了,为了维持家计, 养活七个子女,作为一个小提琴手,她不得不作一些访问演出,这时勃拉姆 斯就被请来看管她那些小孩.勃拉姆斯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他写信给克拉 拉,告诉她家庭的琐事,如孩子们不肯用功去学习 ABC,尽管给他们吃多量 的糖果,还是无效;他还对于她所患的伤风很关切,他说他已买了一瓶甜酒, 以便每次进餐以祝贺她的健康. 一切都沉寂下来了,勃拉姆斯已找到了平静,他有了控制激情的钢铁意 志,不仅与舒曼的遗孀不谈婚姻之事,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也决不和任何人 再谈婚姻之事.他带着一种主导旋律从这场情感斗争中脱颖而出,这种主导 旋律将支配着他的音乐和他的生命的主题,那就是: "控制你的激情." "对 人类来说,激情不是自然的东西;它往往是个例外,是个赘瘤"它必须很快 地消退,否则就必须把它切除."在欢乐中保持平静;在 痛苦中保持平静." 做一个以 19 世纪音乐家的面目出现的古希腊哲人,一个心平气和,泰然自若 的亚里斯多德. 自从舒曼不幸的事发生后,他很久不能决定究竟哪一个都市是他可以安 心工作的.汉堡对他有吸引力,但这是他的故乡,本地人不重视他,因此他 想到汉诺威去,那里是约阿希姆所工作的地方,对于迪塞尔多夫,他现在觉 得没有多大意思,因为舒曼夫人已接受了柏林的一个职位,1856 年他本来有 一个机会到德特摩尔德去游历一番,但因舒曼的病故而必须到波恩去照料, 所以只好放弃.有一个邀请来自弗勒德立克公主,她是当时执政的理培德特 摩尔德亲王的妹妹,她想拜勃拉姆斯为帅学钢琴,并要他在她兄弟的宫廷里 当音乐长,在克拉拉的鼓励下,勃拉姆斯接受了这个邀请.在为期短短的三 个月里,勃拉姆斯的音乐才华颇被尊重,可是别人不喜欢他的生活习惯,因 为他来自汉堡,汉堡原来是北德意志"自由城"之一,到处充满了自由的空 气,不讲究爵位的那一套礼仪,他的举止行为使那些先生,太太们很不习惯. 勃拉姆斯也明白这一点,约期满后,他回到汉堡过冬,又往哥廷根过夏.在 哥廷根的时间里,勃拉姆斯遇见了他所心爱的佳人. 勃拉姆斯原来在与舒曼夫人克拉拉相处时便觉难以自拔,好不容易摆脱 了爱情的枷锁,但心中偶尔也冒出享受一下恋爱自由的念头,在他进入恋爱 河流时,他总是小心翼翼,不让自己过于动情,第一个情人是哥廷根一个大 学教授的女儿阿加西·冯·西博尔德,通过作曲家格里姆的介绍,勃拉姆斯 与她相识了,阿加西具有使勃拉姆斯为之着迷的魅力,她长得小巧玲珑,一 头柔软的乌黑的头发在夏天的阳光下光辉闪亮,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出了 她的聪明伶俐,看起来十分动人,勃拉姆斯与她聊天,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 喜悦,阿加西很具音乐才华,是一位很好的女高音,经常在音乐会上唱勃拉 姆斯创作的新歌曲,由勃拉姆斯亲自担任伴奏,据说这还是每个晚上音乐会 的固定曲目.他们在郊外漫步,在枝叶婆娑之间对唱小夜曲."我多么喜欢 让我的手指在这样的秀发之间穿来穿去呵!"他对她说. 但是他对阿加西的依恋只是一时的,在分别以后,他写信给她说:"心 爱的阿加西,我多么的爱你,哥廷根的夏日回忆,决不是虚假,但是关于结 婚,现在的我没有信心,我不能带上婚姻的枷锁……."勃拉姆斯具有一个 独身主义者的气质.在热情中保持平静!把热情驱散!每当他快要爱上某一 个人的时候,他的乐稿上就会增加一个不朽的片段.勃拉姆斯称之为感情向 歌曲的转化.现代心理学家称之为升华. 他对阿加西·冯·西博尔德确有感情,表现在他当时所作的歌曲以及被 称之为"阿加西六重奏"的 G 大调六重奏,在那首弦乐六重奏里,他让第一 和第二小提琴重复地发出"阿——加——西"的声音,仿佛阿加西的名字已 被嵌在第三主题中了.不过,他虽然的确爱她,并且知道她也的确爱他,朋 友们还知道他们互换了订婚戒指,年长的格里姆还严肃地对他说:"约翰内 斯,关于阿加西的事你可不能再拖了,她的父母亲似乎部在等你的消息."
70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1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听了后,还是不敢走上确定终生的一步.阿加西·冯·西博尔德只 好离去了,留下一些悔恨.勃拉姆斯对于他自己的沉默,自说有种种理由, 世情的冷淡使他颓丧,他说:"当我遇到了这些失败,独自回到自己的斗室 里,我对这些失败是不介意的.但倘若回来时遇到了我的妻子一双探询的眼 色,而我不得不告诉她,我又遇到一次失败,那倒是我所不能忍受的."这 话听去倒是很有道理,但他至少应给她一个机会,看她愿否接受.假使他是 未出山的小伙子,或者是年已四五十而未成名,那么这种顾虑完全有理由, 但实际上他正是年富力强,名声遍布全国,乐谱广销各地的成名者.假如他 还想有所等待,希望地位的巩固,也应该将这个意思告诉对方.可是,他一 点也没有表示,坐失良机,没有人不说他是傻子的.有人以为他遇事谨慎, 所以不敢谈婚姻,假如他有胆量担当这些责任,他的成就也许更大.也许他 目睹了舒曼家庭的婚姻悲剧,怀疑自己也会如此,再加上要考虑克拉拉,认 为自已同别的女人结婚后肯定会冷淡克拉拉的,赶巧的是第一钢琴协奏曲在 莱比锡演奏失败,这个作品是他交付演奏时内心对结婚与否的赌注,所以就 作了离开阿加西的选择.阿加西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人,她太相信勃拉姆斯 了,这样一来,勃拉姆斯就深深的伤害了她,她回信给勃拉姆斯表示取消婚 约,连同那订婚戒指也一齐退回了.勃拉姆斯原来想与她做个永远的朋友, 设想到反而受到沉重打击,他从别人那里了解到阿加西痛苦了十年,一直没 有结婚念头,到了 1866 年才勉强同一个医生结婚,直到她婚礼前的一个晚上 才烧毁了勃拉姆斯写给她的全部信和赠送她的全部乐谱,勃拉姆斯也在多年 后才将那首弦乐六重奏整理好. 过虑,对于自己的力量缺乏信心,这正是勃拉姆斯的特证,他宁可相信 来自别人的评论,而不能相信自己的艺术的鉴赏力.我们真不容易了解这样 一位艺术家,他的意匠往往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他特别羡慕约阿希姆,因 为他说约阿希姆的作曲"牢固地站稳了自己的脚跟",而他自己的作曲总是 "需要一个整形医院"的,像某些大作曲家一样,他对别人的乐曲衡量会失 水准,他听到了舒曼的交响曲后,以为到了顶点,不愿再听贝多芬,对于柴 可夫斯基,他完全看不到什么好处,然而,对于约阿希姆他像发现了"伟硕 的莎士比亚的想象"一样,每当新曲作成,他总去询问约阿希姆的见解.有 一次,他作了一首 d 小调钢琴协奏曲,可他总觉左右不是,易稿不知多少次, 每次都要请约阿希姆来评定一下,惹得约阿希姆不耐烦,便催他赶快将稿子 交人以便试奏,他照办了.第一次演奏在汉诺威,约阿希姆任指挥,独奏部 分由勃拉姆斯亲自演奏,舒曼夫人刚在科隆演奏匈牙利舞曲,博得许多赞赏, 也赶来听赏勃拉姆斯的新作.这次演奏,协奏曲在汉诺威受到普遍欢迎,勃 拉姆斯得到如此鼓励,想进一步做一次决定性的试验,便到莱比锡著名的盖 王厅排演一次,结果并不圆满,评论说它呆板,演奏时竟然有人喝倒采,失 败的理由据说有两个:莱比锡人具有保守性;"新德意志(李斯特)"派的 捣鬼.这两个理由的真实性无从考察,但我们可以知道这种协奏曲是不宜在 广大听众前作首次演奏的,尤其是表情尚未到达纯熟的阶段. 在勃拉姆斯给舒曼夫人的一些信中,我们可以见到他不喜欢英国,因而 和老朋友约阿希姆发生了小矛盾.他写道:"又是英国来的一封信,啊!谁 愿去作那一趟不吉利的旅行!"另一次,他在给约阿希姆的信里说:"但愿 你明白,我决不能以为你常往英国是对的."他的成见只是根据一种冲动, 对于从未到过的地方,或对于从未接触的人,总是不喜欢的,即便是来自英 国的尊敬的表示,也不被他所欢迎.他疑惑约阿希姆的国外旅行无非是为了 多挣几个钱,他从不想到约阿希姆心中也应该有他自己所爱的朋友,也没有 去考虑一下除了一张英国支票以外,约阿希姆也有他所爱好的事物. 1877 年 3 月,在勃拉姆斯成名以后,英国剑桥大学准备授予勃拉姆斯名 誉博士学位的称号,但被他断然拒绝了,不过他的不拘小节已经到了粗鲁的 地步,这是剑桥大学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表示要向他赠送博士学位!他 竟然在一张揉皱了的明信片上写了几句感谢的话就寄了出去.原因众说不 一,有的说接受博士学位必须亲自去英国,这对勃拉姆斯来说是件讨厌的事, 勃拉姆斯很讨厌英国,他讨厌英国,从未学过英语;有的说那次他不肯去接 受的原故是由于水晶宫的主管人不尊重他,在没有得到他的许可的情况下, 就宣称他将为他们指挥一次演奏会.这两件事的联系无证可查,所以,这次 希奇古怪的谢辞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不愿前往.
708#
发表于 2010-4-12 08:11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关注与欣赏!
70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可以推测:勃拉姆斯的 好朋友约阿希姆熟知英国,深爱英国,必定尽他所有的能耐,劝他改变态度, 但他为人极为固执,主意一定,即使有什么样的朋友苦劝,也是不肯改变态 度的. 不仅对待英国是这样,对待那些表示友好的英国人时,勃拉姆斯也同样 表现出不友好.有一次,英国的作曲家斯坦福德因为仰慕他,请德国人利赫 戴陪同前去访问,勃拉姆斯请利赫戴吸了一支雪茄,却不请斯坦福德吸,他 台上那个烟盒说英国人是不吸烟的.斯坦福德原是爱尔兰人,具有爱尔兰人 的机智,他自己打开盒子取了一支,点上烟,一口接一口地吸起来,斯坦福 德同时还冷静地说上一句:"英国人也吸烟,而且也作曲呢." 勃拉姆斯拒绝接受英国剑桥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的两年后,却欣然接受 了德国布雷斯劳大学授予他的名誉哲学博士称号,他为了答谢布雷斯劳大学 授予他的名誉,提神创作了著名的《学院节庆序曲》. 重回汉堡,定居维也纳 1859 年,勃拉姆斯的 d 小调钢琴协奏曲在莱比锡排演受挫,总的说来, 这一次挫折对于勃拉姆斯影响不算大."我想信这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 他说:"这逼使人的思想好好集中起来,并且也增加人的勇气."他回到汉 堡,把这部协奏曲再演奏了一次,竟然博得一些听众的欣赏.另一次演奏会, 是他约请约阿希姆和斯托克豪森合演的,在经济上有所收入,同时把他和他 的乐曲进一步向汉堡展示,更多人知道他了. 勃拉姆斯在汉堡租了间屋子住了下来.有一天他发现邻居住着两位少 女,并且在唱二重唱,"声音很好".勃拉姆斯自言自语地说:"如果再多 两位就可以组成理想的四重唱了."他想到好友贝珊,于是便把她和她的朋 友请来,一个女子四重唱宣告成立.队员们认真练习,勃拉姆斯热情指导, 消息不径而走,汉堡女子纷纷前来要求参加,一时间里,人数猛增,先是 28 名,随即到了 40 名,这就组织了汉堡女子合唱团.这个合唱团的章程由勃拉 姆斯亲自制订,他仿照中世纪的模式精心训练女子合唱,使得每一位台唱队 员在技巧上有了很大进步.那是些令人心情舒畅的日子,夏季的排练一般都 是在室外进行,在柔和的夜空下,人们经常见到这群青年女子围着勃拉姆斯 在歌唱,颇有一番情趣,他受到合唱团每位女子的爱戴.在这段时期,勃拉 姆斯逅邂的少女之一是来自维也纳的一个金嗓子姑娘名叫贝塔,她是一个牧 师的女儿,唱的奥地利民歌迷住了勃拉姆斯,因为她来自浪漫色彩与欢乐气 氛的维也纳,所以她比德国北部那些性格保守的姑娘要动人得多.贝塔后来 回到维也纳,嫁给了一个企业家,成了法柏夫人.1868 年,法柏夫人生了一 对双胞胎,勃拉姆斯知道后,马上构思谱写了一首《摇篮曲》送去以示祝贺, 这首歌曲作品后来成了名曲.到了秋天,勃拉姆斯必须离开汉堡了,合唱队 的全体队员联合赠送他一只精致的墨水瓶笔架.汉堡过去是"有眼不识泰 山",现在不同了,勃拉姆斯的作品开始有人求取和学习. 虽然汉堡一般人常去听勃拉姆斯的音乐演奏会,汉堡音乐爱好者也常购 买他的曲谱,但汉堡的知识分子不买他的账,这种情形有一件事可以证明: 本地音乐社演奏会的一位指挥,因为年老体衰,不得不辞去职务,勃拉姆斯 请求继任,但同时请求的人有好几个,并且别人的资格都比不上他,他是汉 堡本地人,在作曲和钢琴演奏上已经有了地位,他曾指挥的那个女子合唱团 成绩卓越,他也知道许多有关管弦乐团的工作方法,并且他也得到约阿希姆 和德国其他音乐名流的支持,这些都使他有充分的理由来盼望他的请求得到 美满的结果.然而,汉堡当局先是把这事拖延,然后在做出决定时,选中的 人不是勃拉姆斯,而是勃拉姆斯的朋友唱歌手斯托克豪森.勃拉姆斯失望了, 幸好斯托克豪森事先不知道勃拉姆斯也是希望音之一,不然的话,勃拉姆斯 可能要与他过不去的.但勃拉姆斯的心里仿佛觉得那是有意和他为准,他认 为靳托克豪森是一个优秀的歌手,但缺少指挥经验,至于理论知识,斯托克 豪森更是不及于他,照舒曼夫人的说法,斯托克豪森在汉堡所处的地位极不 愉快.我们可以推测这与勃拉姆斯无关,可能是斯托克泉森自己的内心感到 内疚而已. 勃拉姆斯不想让失败来打断他的创作,因此对于写作品更加投入了,先 后写完第一交响曲和日耳曼安魂曲的大部分,另外两首钢琴四重奏 A 大调和 g 小调,则在不久后很快写完,他还开始着手写"马杰罗尼传奇"的乐谱. 印刷家在勃拉姆斯于莱比锡演奏失败后,不敢接受他的作品,现在对他又发 生兴趣了.第一协奏曲得到一家承印,出版家西姆罗克自动去访问他,后来, 所有乐曲的乐谱均由他独家出版了.勃拉姆斯本来想听听汉堡那个选择的后 果,但约阿希姆劝池去维也纳散散心,他听取了这个意见,带着储蓄和两首 钢琴四重奏乐谱,于 1862 年 9 月到了维也纳.
7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2 | 只看该作者
1863 年 9 月,"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在维也纳乐坛大放异彩, 而另一位才华横溢,扬名四海的勃拉姆斯应邀来到了维也纳,这样,在维也 纳又增加了许多音乐故事.勃拉姆斯终于走进了音乐文化的中心区,他与斯 特劳斯一见如故,并且在好长一段时间里,他模仿斯特劳斯写维也纳风格的 圆舞曲,只是他写的圆舞曲不像斯特劳斯的圆舞曲那样光彩夺目,优美动人, 他写的圆舞曲追求高雅,艺术上独具特色.可见,勃拉姆斯不是追求表面华 丽的作曲家,他讲究的是真正的艺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以李斯特 和瓦惭纳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音乐风靡全社会的时期,那时,整个音乐界儿 乎都崇尚新浪漫主义,都按照新浪漫主义的那套做法进行创作,而勃拉姆斯 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依旧按照自己的意愿,走着他自己的那种严肃,朴实和 严格的刨作道路. 勃拉姆斯第一次访问维也纳这座皇城,那还是在 1862 年 9 月的事.当时 勃拉姆斯早就是一个有成就的音乐家了,如今在维也纳,他可以常常与音乐 界的同行好友尽情欢乐.维也纳有这样一些人,有在从事学术研究后喜欢饮 上两杯的学者,也有在宴席之余喜欢做一点学问的享乐主义者,勃拉姆斯并 不反对各式各样消谴娱乐,他感到这个社会对他来说十分理想,事业之余快 乐的嬉戏一番是最好的生活了.维也纳也有许多风姿卓越的姑娘,勃拉姆斯 又一次爱上了嗓音甜美的女歌手奥蒂利厄·豪尔,他最优秀的几首歌曲就是 在这位女歌手的启发下写成的.后来,他们也分了手,她嫁了人,成了他终 身的朋友.勃拉姆斯又一次把年轻的情人变成好朋友,不过这种做法给他晚 年的独身生活带来莫大的慰藉. 当时在维也纳除了维也纳歌剧院外,另外还有一个对垒的组织,名叫歌 唱联盟,它们的指挥尔布克想成为能手,暗暗与勃拉姆斯较量.当勃拉姆斯 在维也纳歌剧院指挥演奏巴赫的圣诞神曲反应平淡后,尔布克在歌唱联盟指 挥演奏的圣·约翰受难曲则使听众深深感动.勃拉姆斯起初并不在意,接着 便演出他自己创作的作品,以为这里是他自己的园地,他认为那个尔市克不 算什么,可布拉姆斯的朋友们却为他们的朋友深捏了一把汗.失败再次来临, 最后勃拉姆斯怪到指挥不是他的行业, 1863 年 5 月歌剧院薄度聘请他,约 期三年,但数月后,他送去了辞职书. 他仍留在维也纳,直到汉堡方面正式任命了斯托克豪森为音乐社演奏会 的指挥后才回到汉堡去,他先在汉诺威停了一下,专门去访问约阿希姆,可 约阿希姆和他的新婚妻子正闹矛盾,使勃拉姆斯一进门就感到尴尬,看来这 里不便久留,正好维也纳歌剧院来信聘请他担任指挥,他立刻半道而回,到 维也纳接受了聘请.汉堡瞧不起他,更重要的音乐中心维也纳却来找他,他 现在可以踏着莫扎特和贝多芬的足迹迈步前进了.他也许对于自己的指挥能 力确实感到怀疑,不过他想他可以将自己刚脱稿的乐曲立即演奏,这机会岂 不太好了!他希望别人听到他的新的乐曲,即使他的指挥有不到之处,一定 可以得到听众的原谅的. 如今,时间过了一年,一直富有浓厚艺术兴味的维也纳虽然没有忘记舒 曼的作品,但对于大家所仰望的名家仍然予以热烈的欢迎,当听到宣布说勃 拉姆斯有几首新作想求教于维也纳的音乐鉴赏家时,公众更加感兴趣了,都 想对名作倾听一番.在赫尔·梅斯伯格的帮奏下,组织了一次演奏会,勃拉 姆斯以作曲家的身分演奏钢琴,这一次可说是极大的成功,接着又举行了第 二次演奏会,情况也是良好.有位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他是一个赞扬少于 批评的人,就连他也承认了勃拉姆斯,推崇他为一代宗师,对于他以少有的 尊敬,不敢怠慢. 勃拉姆斯住在维也纳特别愉快,这里有新友谊的温暖,有别人对他的尊 敬,清晨,他独自散步在普拉特尔路上,闲看熙熙攘攘来往的人,有时他也 坐着马车在兜圈子,他常赴音乐会,那时瓦格纳开了三次演奏会,他每次去 听,有人说他虽然表面反对瓦格纳,心中却是敬慕这位作曲家的,又有人说 他见一个朋友听完瓦裕纳的作品后疯狂的拍手,便时那人说:"可是,我可 爱的某先生,你是不是要把你那美丽的手套弄破吗?"不管怎样,他还是觉 得反对瓦格纳的那些人是幼稚的,他在写给约阿希姆的信中说:"我想我将 被认为是瓦格纳派中的人,因为我见到他的敌对者的浅薄,实在不能忍受." 勃拉姆斯在维也纳的另一事是结识杜斯特曼这个女人,她是维也纳歌剧 院中的歌手,她的美貌也曾在这敏感的作曲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 这段缘份并没有发展.也有人说他曾爱着舒曼夫人的女儿朱丽叶,在她订婚 的消息宣布后,他简直发疯了,连几句恭贺的话都说不出来.事情是这样的, 大约在 1862 年秋天起,每年夏天来临,勃拉姆斯总要到维也纳附近南边大约 20 公里的避暑胜地巴顿,这里离克拉拉的别墅很近,他几乎天天部要到克拉 拉家去.一天,克拉拉对他说:"约翰内斯,有件事要与你商量一下……." 接着,她告诉他意大利的玛摩利先生已表示要迎娶朱丽叶为媳,勃拉姆斯顿 时表情显得十分苦闷,问道: "这件事已经决定了吗?"克拉拉回答说: "是 的, 去年就开始提亲了, 这一次对方作了肯定的答复, 还订出了婚礼的日期. " 勃拉姆斯先是低头不语,然后猛地起身冲出了房间.克拉拉很是了解这个比 她小十四岁的青年,朱丽叶很美丽,具有典雅,高贵的气质,长像酷似克拉 拉,勃拉姆斯喜欢她是很自然的.过了好几天,当克拉拉还在担心这事时, 勃拉姆斯却活泼愉快地出现了,他拿来一首乐曲,说:"克拉拉,这是我为 斩娘写的音乐".克拉拉看那乐谱封面,标的是 "狂想曲",副标题则是 "为 女中音和男声合唱的管弦乐而作".勃拉姆斯对这件事的慌乱呵能还有一个 原因,即一个人听到好友离开他而和别人结婚会有不适应感,以前他听到约 阿希姆订婚也曾感到十分痛苦,那时约阿希姆来信,说他已和某女子定婚
7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2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听到这个消息,就像一个母新听到独子出事的消息一样,贺信竟然 像哀书,像他们的这种友谊,贺信本该十分亲切真挚,可他的信却是"一阵 冰霜,听后神志十分沮丧……"他说约阿希姆不久将"俯伏在约阿希姆家里 的摇篮上,而忘记他自己的一切事情了." 母亲逝世 1864 年,勃拉姆斯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 慌忙离开维也纳回到汉 堡,他那上了年纪的母亲已病入膏肓了. 母亲相貌平常,但她总是兴致勃勃,与父亲相比,她好像是另一个模型 的人,有人说她能背诵席勒的全部诗文,想不到她每日担负繁重的家庭事务 还能如此,使人觉得难能可贵,但晚年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她的丈夫在五十 八岁的时候还像个反复无常的青年小伙子,渐渐对她的七十五岁高龄感到厌 倦,他开始把眼光转向别处年青的女人那里.有一度,夫妻间常常发生磨擦, 后来终于分居,勃拉姆斯一再写信给父亲,想方设法劝他回心转意,"如果 我知道您会回到家里来,那真是太高兴了……您在哪儿吃饭呢?……您难道 连一个晚上也不想和母亲在一起消磨了吗?"但是父亲很固执,坚决不答应 朝和解的方向迈出一步.看来父亲没有善待她,"粗鲁而健硕"的普鲁士人 竟然遗弃了她,不再供给她和女儿的生活费用舒曼夫人曾见他们十分穷困 时,老雅各布不但不愿再出钱,并且以法律诉讼来威胁,他知道缺乏知识的 人一听到诉讼便只得默不作声了. "假如他真的向法庭诉讼",舒曼夫人说: "结果他必须供养他们,因为没有一个法庭会下别的判决的." 过不多久,也用不着什么和解了,死亡终于解决了这件纠纷,母亲水别 了人间,老雅各市还是流了几滴眼泪,他写信告诉儿子:"她普通通,四十 一岁,烹饪技巧极好."这是雅各布年轻时对克里斯蒂安娜的印象.同时, 他向儿子表示他打算再娶.人们还是认为克里斯蒂安娜是老雅各布理想的生 活伴侣. 母亲的过世使布拉姆斯深受触动,他赶去送葬,悲痛之余,又想到了未 完成的《德意志安魂曲》,为了纪念母亲,他写完这首《德意志安魂曲》, 后来加以修订,终于完成了,送了几个乐章给尔布克,1867 年在维也纳首次 公演其中部分乐章.这一天,几乎他所有的朋友都出席了,因为那是维也纳 音乐界的一件大事.当他踏上指挥台,带领管弦乐队和合唱队为死者演奏起 庄严的弥撤音乐的时候,出现在他眼前的是母亲那张平平常常,带有皱纹, 衰老亲切的面孔.听众席上坐着舒曼的遗孀克拉拉和她的女儿朱丽叶.约阿 希姆也坐在听众中间,他感到十分骄傲,因为他为这个青年学生所做的预言 已经兑现.在场的还有他的父亲,两杯过后仍然十分清醒,安魂曲演奏完以 后,老雅各布的眼里涌出了泪水. 这次演奏,人们对这部作品并没以更多的注意,到 1868 年,在莱比锡所 谓的"音乐院"——步雷门大寺院中,组织了规模较大的管弦乐队和近百人 的合唱队,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演出除第一乐章外其余的三个乐章,展尽 了大师的风采,而到了 1869 年 2 月 18 日,《德意志安魂曲》首次完整的在 莱比锡演出时,由赖内克任指挥,作品马上引起音乐界的轰动,立即被人们 认为是世间的杰作.这首作品中,有对恩师舒曼的问忆,有在波恩长跪在舒 曼灵前不起的克拉拉的形象,有舒曼的那些天真无邪的孩童们的性格,有对 三年前无意伤害的阿加西的眷恋,更有自己慈祥母亲的轮廓,这是截止当时 他所创作的最最感人的作品,他由此而博得大作曲家的荣誉.现在,他的艺 术已臻完善. 勃拉姆斯在长斯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哲理,足以使他应付变化莫测的风 云,他是一个十分明智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他 必须做的就是继续前进,不被风浪所压例,他永远不会过于匆忙,也不会过 于懈怠,他将耐着性子,平稳向前,《德意志安魄曲》就是他本着这种克制 的精神写出来的 潇洒维也纳 勃拉姆斯往在维也纳交往很广,他觉得这种生活尚不坏,他作曲的名声 已经确定,他的怪僻别人已见惯了,相反,许多人要去找他,捧他,他的不 拘小节,别人认为是艺术性质的表征,他尽可能的暴露他的本色,喜欢舒服 而又安分地生活着,他偶尔不免要向待女们或其他不知自重的女人调笑一 番,在他看来,妇人分两类,一类是高不可攀,一类是低不可取. 他的接人待物的态度,少有变更,有人见他孤独,劝他结婚,他却不加 考虑,他对于女人没有达到忘情地步,对于稍逢即逝的取乐决不看得过于认 真,他无疑倾心过伊利沙白,但后来知道她嫁了亨利克,他一点也不为此而 烦恼,亨利克是一个二三流的作曲者,勃拉姆斯不能不可惜她,选中这种人 较选中他实在相差太远,他们也常见面,并且常通信,勃拉姆斯对亨利克乐 曲的评论,总是持友谊的态度,但同时带着一些居高临下的态度. 至于他和其他人的关系则出现或多或少的麻烦,因为他的机智过分敏 捷.有一次,他所伴奏的一个歌唱家高声地埋怨着,说他连自己的声音都不 能听见,勃拉姆斯便反唇相讥道:"你好幸运呀,听不到你那糟糕的声音岂 不更好."在欢迎新学生时,他说:"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在我的口中听到一 句赞赏."他还诽谤过郭尔德马克,骂他"不敬",说他既然是一个犹太人, 怎敢为鲁德派赞美歌作曲?他又冒犯了理维,有人说是因为理维主张和瓦格 纳成为一派的原故,理维是瓦格纳最忠勇的支持者之一,但同时也和勃拉姆 斯之间的关系较好,他于 1876 年在拜拉特开幕式时曾被信任地指定做"指 环"一歌剧的指挥,次年又被选任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的指挥.
712#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2 | 只看该作者
和理维的不睦,应队勃拉姆斯自己的坏性子和犀利的舌头去探求原因. 勃拉姆斯建造的音乐大厦是十分坚固的,要了解它们可不大容易.这些 建筑的美不是在奇特的装璜上,那种耸人听闻和弄虚作假的东西在勃拉姆斯 的音乐中是看不到的,勃拉姆斯的音乐只有时间能验证其艺术的真实性.勃 拉姆斯认识到,音乐尽管有种种足以引起美感的外衣,但它最能表现的却是 思想.只有最具有批判眼光的才智之士才可能同时掌握音乐的灵魂与形体, 光凭感觉是不足以做到这一点的.时事上,一个感觉不够敏感的人仍然可以 接触到音乐的最最内在的精神,贝多芬不就是双耳失聪吗?音乐主要是一种 智力活动——种以思想为基础的美的上层建筑.这是勃拉姆斯创作音乐的思 想基础.勃拉姆斯轻视没有经过理性约束的热情,他的音乐不是要像鸦片烟 的香气那样,不知不觉地进入酒色之徒的没有鉴别力的感官中去,把醉客送 进梦乡,相反地,他的音乐是对一种只有批判眼光的人才实用的作品.当然, 最具批判眼光的评论家还是勃拉姆斯本人,他才思敏捷,口舌尖锐,能立刻 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立刻指出别人的不足,他的言辞往往还带有毒汁.有 一次在宴会上,宾主为当代的音乐家频频干杯,在坐的客人中有一位作曲家 名叫奚勒."刚才,"勃拉姆斯说,"我们已经为许多活着的作曲家干杯, 现在,让我们为一位死去的作曲家干杯吧,我建议为弗迪南德·奚勒举杯祝 酒!",弄得奚勒眼睛瞪直了半天.另一次,维也纳合唱团的女歌手们在演 唱海顿的一部清唱剧中的一个片段时速度太慢,勃拉姆斯竟然问道:"是否 在海顿指挥的时候你们就是这么唱的?"海顿早在 70 年前就已经死去了,这 不明摆着说那些女歌手老朽不中用了吗.又有一次,他在一个晚会上出极尽 讽刺挖苦的本事说了许多辛辣的话语,在离开客厅以前,他则向大家鞠了一 躬说:"如果在坐的有哪一位今天没有受到我的冒犯的话,我请他原谅我的 疏忽." 不过,我们所看到的勃拉姆斯的粗鲁,也许是他多愁善感的一种表现. 他的音乐,也像他的气质那样,掩盖了一颗包在坚强的躯体之中的柔弱的心, 能理解他的音乐的人也最能理解他的性格,他之所以咆哮是为了以此代替哭 泣.他也有哭泣的时候,有一次,在排练他的一首曲子的时候,他突然从椅 子上一跳而起,手握双拳,"把那可怕的音乐停下来!"他大吼一声,把乐 手们吓了一跳,大家见他转过身去背对着乐队,眼泪籁籁直落.他激动得不 能自制的时候,还是用了这样的方式来俺饰他的激情. 勃拉姆斯和约阿希姆的友谊可算非常亲密的了,但还是因一次较严重的 争吵而交情中断.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勃拉姆斯的安魂曲应在蓬府举行舒 曼纪念会时演奏,但委员会没有这样做,勃拉姆斯怨约阿希姆,以为是他不 肯通过的原因,幸亏舒曼夫人出面调解,才解除误会而言归于好.后来,约 阿希姆和夫人出现了极大的矛盾,勃拉姆斯则站出来为他的夫人报不平,帮 助了她,于是两人矛盾又生,避而不见两年之久,友谊受到了伤害,两人关 系只在相互对对方的造诣羡慕而已,也是双方朋友出面调解之后事情才有好 转.这件事可能是约阿希姆有主要责任,要好的朋友愿为夫妇调解纠纷是常 有的事,而且这样能使矛盾很快解决.朋友们也认为,那次法庭所主张的是 对的,罪过不在约阿希姆夫人.也许勃拉姆斯爽直的斥责,使约阿希姆难堪, 更使他感到非常惊异的是勃拉姆斯以前对他非常逊顺的.后来,朋友们把两 人拉拢在一起,勃拉姆斯那坚定和猛烈的神情也消失了,他自己新近作了一 首双重协奏曲,还得请教这位珍贵的朋友,想听取一点艺术的批评.当约阿 希姆同意品评作品后,勃拉姆斯绷紧的心弦才放松下来.这协奏曲真的把两 人重新拉拢在一起了,不过约阿希姆虽然根据乐谱严格演奏了,但他的意见 却是尖锐的,
7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2 | 只看该作者
他认为这在勃拉姆斯的作品中不算是有精神的,这个意见后来 对作品一直不利. 在勃拉姆斯的朋友中,有位叫封·彪罗的管弦乐团指挥,对勃拉姆斯的 作品特别欢迎,他甚至说无论勃拉姆斯什么时候写有新作,他们就什么时候 为他演奏.那个乐团虽小,却是德国最好的,它成了勃拉姆斯作品演奏的权 威.乐团中单簧管的演奏人是著名的牟尔非尔特,他的单簧管演奏像约阿希 姆小提琴演奏一样精彩,他的技艺鼓舞着勃拉姆斯创作单簧管和钢琴的奏鸣 曲,以及单簧管和弦乐的五重奏,这成了勃拉姆斯最喜爱创作的作品之一. 封·彪罗和他的管弦乐团走遍德意志全境,到处宣传勃拉姆斯的作品,可他 们之间也有过一次误会,这完全是勃拉姆斯缺乏接人待物的修养之故,幸而 不久言归于好. 照勃拉姆斯的脾气必然是要遇到许多敌手的,其中之一是瓦格纳.瓦格 纳和尼采闹了一场,为的是尼采要给他看勃拉姆斯的一个胜利的小曲.还有 一个敌手是爱安静,求和平的市鲁克纳,他的作品引起了勃拉姆斯的渺视, "布兽克纳是一个骗子,我死后一二年就能把他忘掉."勃拉姆斯毫不在意 地说.还有一个和勃拉姆斯作对的人是佛尔夫,他总是不得志,以为是勃拉 姆斯一辈人(包括李斯特)的捣鬼,李斯特不算是勃拉姆斯的朋友,但他是 瓦格纳的朋友,而佛尔夫却是很尊敬瓦格纳的,可佛尔夫疏远了勃拉姆斯, 同时也恨李斯特. 为勃拉姆斯辩护的人说他早年缺乏教育机会, 因此行为不合礼节,并引 勃拉姆斯自己说的活:"教我哪里去学侍人接物的礼节呢?我少年时只在水 手的酒巴间或俱乐部里去讨生活,哪里谈得上礼节呀?"他幼年的环境的感 染可以解释他缺点的一部分,但当一个人不能设身处地地待人,对别人的感 情缺乏同情,不能想象他的笑骂对于对方的影响,那么,他心定另有所缺乏. 很多人认为,勃拉姆斯实在缺乏了解男人,也缺乏了解一般女人的能力.可 是,话说回来,我们应当赞美他对人有同情的地方,他对儿童体贴入微,像 妇人一般;他走进天主教堂,必先求取圣水;他在点燃一支雪茄以前必先得 到在座的妇女的允许;他若晚归来迟,必先脱去鞋子,以免搅醒睡人,这些 可敬可爱的德行,虽然细微,究竟也是美德.维也纳传说他有一次在外边酣 饮,直到天快亮时才回,不小心惊醒了房东的女主人,接着就有一番架吵, 这故事也许是他的敌人捏造出来的. 勃拉姆斯在维也纳这段期间专门研究了室内乐,写了几首钢琴四重奏, 一首大提琴奏鸣曲和一首小号三重奏.在爱好音乐的维也纳入中间,他已经 为自己赢得了值得羡慕的声誉,但是他心里始终隐藏着一种愿望,想回到故 乡去.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在自己的家乡里成不了倡导者,如果他——勃 拉姆斯能把这种观念驳倒,这对他来说确是件引以为荣的事.他特别希望能 被任命为汉堡交响乐园的指挥,可是这个希望落了空,家乡人把他忽略了. 他继续留在维也纳,担任维也纳合唱团的指挥,他对待艺术一丝不苟,巴赫 的宗教作品在他的节目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爱开玩笑的评论家因 此说: "在勃拉姆斯真正快乐的时候, 他会让合唱团唱起 '坟墓是我的快乐. " ' 他在维也纳的贵族人家教授音乐, 又赢得了一个年轻女学生伊丽沙白· 施 冯· 托克豪森的欢心.后来,这个姑娘也与别人结了婚,成了勃拉姆斯最忠贞不 渝的朋友之一,死后还给勃拉姆斯留下一大笔钱财,勃拉姆斯怕他丈夫对他 们早期的关系产生误会,千方百计把款子退了回去(这笔遗产是藏在一盒乐 谱中送到他那儿去的),他解释说:"一定是有人把款子放错了地方."他 还对两位歌手斯彼斯和巴比有好感,爱才之意也许多于取美之心,他听到巴 比预演时唱完了他的一首歌曲后,他说他此生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歌声, 除了这句话以外,更没有其他证明可以使我们猜想他有恋慕之意,但他的亲 密朋友,曾疑心他真有想摘取这女子爱心的想法,也是证据不足.关于斯彼 斯的事,只不过根据餐后笑谈而已,当各人举杯祝寿的时候,勃拉姆斯要斯 彼斯当众举杯以祝她未来的翁舅的健康,斯彼斯一时被弄得十分窘迫,不知 所措,她好似对勃拉姆斯的举动感到意外,而勃拉姆斯当众进一步戏言说: "她在疑惑勃拉姆斯有没有父亲呢?"这个玩笑是大了点,假如勃拉姆斯真 是对这女子有恋情的后,他大概不会用这样的戏语来开玩笑的
7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2 | 只看该作者
他有时像一个身穿杂色衣服的流浪艺人,用他的吹奏使女人的心跳起欢 乐的舞蹈,但他只对两个女人——克拉拉和他的母亲——献出过自己的心. 在他接近不惑之年时,基本结束了在维也纳和汉堡之间穿梭往来的岁月,他 搬到卡尔大街两间一套的单身公寓里,那地方就在大教堂和市中心广场附 近,他在这儿一直住到生命的最后一日.在维也纳这一套小小的公寓里,除 了他以外,谁也不会感到满意,因为他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房间是这样安 排的:要想从一条肮脏的过道进屋子,得先穿过厨房和卧室才到起坐间,进 去之后却没有地方可以坐,所有的椅子上都摆满了乐谱和书籍,一个角落里 放着一把老式的扶手椅,椅脚看上去鼎立着,而实际已松动不堪,勃拉姆斯 常常请初次相识的人尤其是姑娘去试坐一下,他们一坐下去,立刻就会两脚 朝天,可以说这是他为了向女士们开玩笑而特别准备的用具.他还亲自到市 场购买东西,还起价来完全像个道地的渔妇,如果真有一大盘鲱鱼让他在晚 餐时刻享用,他则比什么都高兴.他用钱吝啬,爱抽雪茄,狼吞虎咽,使老 太太们感到震惊…….本来他就有鲜明的隐士性格,如今他又蓄起了胡须, 他似乎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隐士了. 他的那些不良习惯,都不能影响他的名声,主要是他每一新的作品传播 出来,必然提高他的名声,到各首交响曲都印行时,他的名声达到了最高峰. 第一交响曲在 1876 年演出,次年演第二,六年后演第三,第四则在 1886 年 公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1878 年,勃拉姆斯有过几大的为难.那年是汉堡交 响乐团成立 50 周年,市政府想举行一个音乐演奏会来庆祝,打算聘请勃拉姆 斯担任这场演奏会指挥.照过去的情况,勃拉姆斯会干脆拒绝的,但这回却 迟迟未决,那不愉快的回忆毕竟过去了,昔日希望作它的指挥而遭冷遇,如 果今日记恨不去,那《第二交响曲》的演奏将会成什么样子呢?市政府也是 好心,将纪念会那天的节目安排为以演奏《第二交响曲》为中心,可这首交 响曲不是一般人能够指挥的.勃拉姆斯还是去了,结果受到了汉堡市政府以 最热烈的方式欢迎,汉堡交响乐团奏乐迎接他.当勃拉姆斯出现在音乐演奏 会的指挥台上的时候,场内立刻掌声四起,听众中有克拉拉和她的女儿叶丽 雪,有继母卡洛莉,勃拉姆斯早年的老师马克森应邀也来到了.《第二交响 曲》演奏得很成功,叶丽雪还送上了桂冠花圈.第二天,勃拉姆斯把那桂冠 花圈恭恭敬敬地献到了已经作古的科塞尔老师的坟前. 勃拉姆斯的作品以其独特的个性,使一向爱好他的作品的人吃一惊,因 为以前他只写小夜曲或海顿式的交响曲而已.1878,1882,1881 分别上演的 各部作品均有高水平.这些证明舒曼的先见:"勃拉姆斯置身音乐界时,一 切能力己具备,似有凤慧,不假外求,他一过少年时代,观点便己确立." 痛失精神支柱 1895 年 10 月的一个早晨,两位年老的音乐家在法兰克福戏剧性的相会 了,这时克拉拉已七十六岁了,而勃拉姆斯也到了六十二岁的高龄.当时是 勃拉姆斯外出旅行,顺道探访克拉拉,当天还要返回维也纳.勃拉姆斯首先 听了她演奏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曲,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她又演奏起那 首浪漫曲来,只见她表情愉悦,洋溢着新鲜的感受,这是勃拉姆斯三年前完 成的一首小品,
7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3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激动地站起身来,他知道,克拉拉的耳朵已不灵活 了,完全是凭乐感演奏的.一曲终了,两人便紧紧拥抱在一起,"再见,约 翰内斯…….""克拉拉……祝你永远健康."他们相互祝愿,也许都预感 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会了. 勃拉姆斯虽然住在维也纳,也常常出去旅行,有时指挥乐团,但以弹奏 钢琴时为多.他往往到山林深处去过夏,又常往意大利赏春.他的暮年特别 的快活,此时,他的地位已经巩固;他的经济已经充裕,无忧无虑,也不以 同辈逐渐凋零而过度伤感.舒曼夫人克拉拉来信时,每次都告诉他朋友中或 病或死的消息,斯托克豪森病故了,瓦格纳死于 1833 年,李斯特故于 1886 年,嫁给亨利克的伊利沙白故于 1892 年,两年后,他在维也纳的亲密朋友俾 尔罗特辞世而去. 不过,朋友去世总是一种损失,只是勃拉姆斯活动频繁,无暇他顾而已. 他那时名声播及全国,仰慕信件纷纷而来.莱比锡以前对于他的第一钢琴协 奏曲曾报以倒彩,后来对他的"学院"与"悲剧的"几首作品表示无情冷淡, 现在在了解他之后,特别举行勃拉姆斯音乐演奏会,勃拉姆斯听了之后自然 是颜开心慰.旅店经理尊勃拉姆斯为上宾,等到计算帐单时,总是予以优惠. 他被人请去演奏,只打算收取一点资酬供开销,哪知有一次一个人竟然送他 2000 马克,并且在他的演奏会中,音乐未结束,人们决不中途离席.有次别 人设宴招待他之后,他还就此给克拉拉写信:"这次的宴席,丰盛无比,与 我从前在兰堡大酒家所享用的有天壤之别!" 克拉拉在给勃拉姆斯最后的一次信中,曾经说到了她的一个青年英国学 生普维克,这个学生曾以才能和品行受老师的爱戴,克拉拉颇想知道勃拉姆 斯对他的意见.勃拉姆斯开始对他不敢轻易下结论,他觉得这"漂亮英国少 年"的钢琴弹奏,很多可以赞美,然缺少一点个性和感情,可是当他再次听 了这个学生的弹奏后,赞赏的意思就不再保留了:"我愿意愉快的告诉你, 普维克弹奏得颇为出色,自然,温暖,坚强,且富有感情,一句话,实在是 无美不备."他又总结道:"人们不能希望世间有更高的造诣了.你可以相 信,你的许多朋友对于他的赞赏,不是过誉的."伦敦后来对于勃拉姆斯的 认识和赞赏,大多是普维克的功劳,这个学生成了钢琴家,他在英国将勃拉 姆斯作了尽力宣扬和介绍. 这是 1895 年的事!那年 2 月,舒曼夫人克拉拉病了,精神不振,引起了 勃拉姆斯的恐慌,她的信只像是短短的便条了.勃拉姆斯连忙写信问候,要 她好好保养.4 月,克拉拉似乎好了一些,然而总觉乏力.眼见得克拉拉的 康复,还抱着一些希望,"不过在人心的深处",勃拉姆斯写道:"仿佛有 物在窃窃私语着,在鼓荡着.……你们恐怕是不会弹奏它们的……但我请求 你们把这些放在一边,把它当作纪念你的慈亲的灵前的贡献."他不得不回 想当年的事:他以孤独无名的少年,离开了汉堡的家乡,飘流江湖,求名于 四方,突然因舒曼的重视,名声才得蒸蒸日上.此情此境,勃拉姆斯永远不 能遗忘!现在,他想起他的知己均已逝世,开始惆怅,悲伤起来,舒曼夫人 克拉拉曾是他一生最忠实的友人,也是他的最明智的指导者,这一病怎不叫 他思绪万千? 1896 年正是勃拉姆斯六十三岁的时候,他还在度假,得到有关克拉拉的 病情报告,知道她将不久于人世,更是心慌意乱.5 月 7 日,克拉拉的孙子 告诉她,那天是勃拉姆斯的生日,她便勉强起来写了短短的祝贺词,三天后, 她的病又突发,5 月 20 日竟溘然长逝.一代才女,名声传播全欧乃至后来传 到全世界,她辅助丈夫舒曼,给音乐宝典注入了许多无价精髓,建立了不朽 功勋,他又能以礼自持,维护舒曼家事到终年,死时七十五岁.当时,勃拉 姆斯在离维也纳大约两百公里的伊苏尔,克拉拉去世的电报转到他手中时已 是两天前的事了.这一消息使勃拉姆斯极度悲痛,为了赶回参加葬礼,他手 忙脚乱,顾不上打点行装,只带上"四首严肃的歌"的歌曲原稿,他就急忙 赶到车站,结果在匆忙中他竟乘上相反的火车,当他发觉方向不对以后,才 改成去法兰克福的火车,旅行了两天两夜总算赶到地点,他颤颤巍巍地走到 克拉拉的墓旁,在圣洁的遗体上撒下一把泥土,拿出那"四首严肃的歌"哭 泣着,这是他为迎接克拉拉最后的生日而完成的作品,
71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3 | 只看该作者
遗憾的是克拉拉去世 的 23 天前的生日中却没有听到它. 克拉拉的遗体被葬在风景如画的莱茵河畔的波恩,埋在她丈夫的墓旁. 料理完丧事,勃拉姆斯回到维也纳立刻写信给舒曼后人玛丽和厄热尼, 特意选用普通字眼,愿把自己所有的财物用以补助他们的生活,这一做法, 在勃拉姆斯,舒曼通信集中是件最荣誉的事,他特意写得那么正式的样子, 使得收信者反而觉得不安,他表示奉献的志愿,反而用道歉的口吻,仿佛这 是普通得很的事,别的人都是想这样做的.就在这样简单的语句中,这个人 心中所蕴藏的慈祥与粹美历历可见,这是任何的文书中所不能见到的. 克拉拉确实是勃拉姆斯的精神支柱,她的死对勃拉姆斯身心的影响是很 大的,下葬时,勃拉姆斯由于过度悲伤而动弹不得,是别人扶着他在走路.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能恢复元气,回到维也纳,他再也没有进行什么创作, 而在这之前不久他创作的内容极为深沉的《四首严肃的歌》,是他一生中重 要的作品,也成了他的最后作品. 幕年余辉 晚年的勃拉姆斯须发皆白,一嘴胡须刚好盖住他那敞开的衣领,他很少 打领结,年岁愈大,他也愈加不修边幅,有人为他绘了一幅剪影:身体肥胖, 头戴礼帽,上半身微向前,双手交叉在背后,口叼雪茄,一支腿向前踩出一 步,前面还有一支小刺猬在开路.确实有大师风采. 在勃拉姆斯心灵深处,他是个毫不讲究的农民,喜欢粗布衣服,喜欢农 民粗俗的玩笑,戴的那顶破旧帽子看起来好像是从灰罐子里拿出来的.在最 正式的场合,一件没有翻边袖口的法兰绒衬衫是他常用的着装,他的裤子掉 在鞋子上面,裤脚已磨损了许多.有一天,在一个晚会上,当话题转到袜子 上面的时候,他的表现使在场的一群维也纳老太太吓了一跳,"你们看我的 袜子多么漂亮."他说,然后提起裤脚,露出了光光的脚丫,使高贵的太太 们"享受"到了少有的脚余(鱼)味.他的裤子后裆和羊驼毛外套的肘部总 是补着一块.他很少换衣服,如果他要外出旅行,就把衣服胡乱地往箱子里 一扔;在家里上床以前,脱下的衣服就扔在地上.谁也没有看到勃拉姆斯烫 过衣服,朋友们经常为他的穿着表示歉意,他们请裁缝为他裁了一条长短合 适的裤子,但是勃拉姆斯拿到裤子以后,却把裤脚剪短了一截,仍然是将裤 脚吊在鞋子上面那个老样子,而他自己又没事先想好,剪刀一下,结果搞得 一边长一边短,颇为滑稽. 那还是在他年纪很轻,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单身汉习惯的时候,他也是同 样地粗心大意而不注重外表.有一次,他出席了一个晚会,人人都带着奇怪 的神情看着他. "我这身衣服有毛病吗?"他回家以后问他的母亲. "哎呀," 母亲嚷嚷道,"你穿的这件外套上的纽扣我全给拆掉了!" 近几年来,每当裤子破了,他就用火漆把它的裂缝粘住."问题是,火 漆不能持久……."如果他在寒冬季节丢失了一副手套的话,他是不会再去 买一套的.他确实是出生卑微的父母亲的后代,是生长在贫民窟的孩子,在 他年岁渐长,由于不得志而失望沮丧的时候,就越来越成了一个贪食的人, 而且胃口越来越大,也许是想靠食物来撑气吧.当他披着一块灰褐色的大格 子披中,迈着小小的步子走过街道的时候,那模样的确惹笑了许多过路人, 披巾像麻袋似的裹在他身上,一枚很大的别针在颈口那里把披巾别住.但他 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他那间小屋子里,他全身心扑在 他所热爱的音乐上,他像狗熊似的弯着身子坐在钢琴前面,最最优秀的音调 里夹杂着他自己的喘息与哼哼声. 他是一幅对比鲜明的习作,也许最显著的对比就介乎他外表的邋遢与思 想的精确之间.表面上,他过的似乎是一种很不协调的生活,而在内心深处, 那种生活却是完全和谐的.他确知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在 艺术上一丝不苟,在个人习惯方面疏忽大意的人.他的地板上零乱地放着袜 子,思想上却有条有理.他的手脚懒散可能是因为用脑过度.他的注意力完 全集中在与他的音乐有关的事情上,对其他的一切则马马虎虎.他的现实生 活仿佛是梦幻,乱糟糟的,很不具体,模模糊糊;而他的精神生活才是他唯 一真正的现实——合理,具体,有创造性,完全清醒. 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去加以克服.
71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3 | 只看该作者
在驾驭他的天才的 马车走过崎岖山路的时候,他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可能比他生前或死后的任何 一个作曲家都多.他是从事智力劳动的大力神,作曲,再作曲,润色,再润 色——然后把乐谱毁掉.经过 20 年的构思,他才写下了《第一交响乐》.在 完成了一部 B 大调三重奏以后,过了 37 年,他又整个重写了一次.他几乎有 一种过分细致的怪癖,莫扎特出自本能一挥而就的东西,勃拉姆斯只有通过 点点汗水才得完成. 他是一个可悲的迷一般的人,邻居们回避了他,可是音乐界尊重他,人 们照他的相貌制成一种奖章.在苏黎世音乐厅里,他的肖像和贝多芬,莫扎 特以及其他不朽的音乐大师的肖像挂在一起;奥地利国王授予他利奥波德勋 位;他的故乡汉堡市接纳他为一个荣誉团体的会员.顺便提一句,勃拉姆斯 还是一个政治沙文主义者,俾斯麦是他的上帝,帝国主义是他的民族信仰, 但是他的政治和信仰对他来说都是次要的兴趣,他主要的使命是他的音乐. 他最喜爱的消谴则是和一个漂亮的女人偶然轻佻一下,即使在老年中也是如 此.他的口号是:自由而欢乐.这也是他大部分音乐作品的基调. 他把他的作品看着是他这个快乐家庭中的子女,而最受宠的孩子就是他 的四部大型交响曲.他的朋友,也是他的学生汉斯·冯·比洛把他的《第一 交响曲》称着 "不朽的第十交响曲."他的意思是,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 《第 九交响曲》的继续.他的《第二交响曲》是森林田园曲,《第三交响曲》仿 佛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第四交响曲》是强有力的告别号声.他还有一个 最最不同凡响的,贴心的孩子——一个性情乖张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降 B 大调),在凶残的外表下蕴藏着一脉温柔.还有那个迷人的姑娘《单簧管 五重奏》.有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他就不需要其他伴侣了.可是,他一个一 个地失去了他在人间的朋友,想起来够伤感的,早年分别了倾情于他的阿加 西·冯·西博尔德;放走的奥蒂利厄·豪尔又嫁了人;未发展的杜斯特曼却 芳心他留;倾心过的情人伊丽沙白虽嫁他人却死于心脏病;中年时期的安魏 赫尔明在风华正茂之年就离开了人世;然后,指挥棒又从封·彪罗的手中掉 了下来;最后,所有这些人之中最最可贵的生命克拉拉;舒曼也辞世而 去……. 勃拉姆斯自己的健康状况也大不如以前了,起初,谁也不会相信这个事 实.他自己原来也患着病,带病赴克拉拉的葬礼,中途还受了感冒,因此病 势有增无减,借用他的话说是:"仿佛有物在他心中窃窃私语",使他觉得 他自己归天已在不远了,而这种感觉又使他沮丧,即使他谱写安魂曲和庄严 四首歌也不足以安慰.虽然他所最敬爱的几个人早已先去了无有回程的地 方,但他还是怕走那条路,他不愿把自己的病当着严重的病,他拼命地依恋 着生命,但在这时他烧毁了大量的信件和文槁,不愿使它们落入别人的手里. 这段时间里,医生诊断心情抑郁的勃拉姆斯不幸患了癌症,疾病严重损害了 他的健康. 本来他在六十四岁高龄,仍然努力殷炼体格,像一棵壮实的橡树那样耸 立在暮年的风景画上.他一向走起路来精力充沛,吃起饭来狼吞虎咽,肌肉 硬邦邦的,但是,他的身体突然跨了,连个预兆也没有.他还没有从惊奇之 中恢复平静,生命就已经结束."我还没有开始表达自己的思想呢……." 他在临终以前发出这样的怨言.他终于带走了没有写下来的乐曲,而这些也 许是更精彩的准备献给一批新的,更加伟大的听众的杰作. 他立了一项遗嘱:愿以他将近有四十万马克的财产拿出来赠送给乐友会 社,可是迟迟没有签字,直到时间已太晚才完成这一手续,使办这事的人遇 到了许多麻烦.1896 年 9 月,他受人邀请又住卡尔斯巴德云游,归来后病情 更重,但遇音乐会或上演歌剧,他总要去听.有一次他去听约翰·斯特劳斯 的小歌剧,一幕未完他就感到体力不支而退出剧场.他的医生知道他的病已 无可救药,只得暗暗为他祈祷,但愿他不受更多的痛苦. 1897 年 4 月 3 日早上, 他的女房东走进他的房间, 见他消瘦得不成样子, 不由得为他流泪,这垂死的病人睁开了眼睛,动一动身体,仿佛想要下来, 但又倒下去了.他,极不情愿地离开了人间,离他最坚定,最友爱的朋友舒 曼夫人克拉拉之死不到一年,享年六十四岁. 勃拉姆斯的葬礼是极为隆重的,他的遗体埋在维也纳中央墓地,葬在贝 多芬和舒伯特的墓旁. "三 B"殊荣 在浪漫主义盛行的 19 世纪后半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却沿着古典巨匠 的足印前进,反潮流而行,成为德国古典作曲家中的"最后一人".
71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德国作曲家,一些为他作传的人认为他的生活没有 多少传奇,给人的感觉是平平淡淡的,除了事业上独特的成就外,其他很少 值得留念的了.勃拉姆斯十三岁时就开始为生活而奔波在娱乐场所.他曾经 说过: "像我这样艰难地过日子的人恐怕并不多".二十岁时结识了李斯特, 舒曼,约阿希姆等艺术家.舒曼热情地肯定了这位有才华的音乐家,把他称 之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作为艺术家,他仿佛独具灵感,确实不 同凡响.有些为他们作传记的人,甚至想自己去造出一个勃拉姆斯来,从许 多方面夸大他这个人.例如斯培赫特就把他形容得像瓦格纳一样,说他是出 生于特权阶级的,他往李斯特家里去,像但华瑟进了魔穴似的,他的粗鲁被 认为诙谐情趣,他的短处,以为是伟大人物的瑕疵,不足为病,甚至连他爱 玩"锡兵"(儿童玩具),也被记载为一种英雄的性格. 勃拉姆斯大概是出于北欧种族的人(有人说勃拉姆斯是阿勃拉姆斯 [Abrahms]的变化,因而仿佛他是出于犹太,但这没有多少根据.)不过有好 几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行为不像是歌剧中英雄的行径.总的来看,他还是缺少 英雄气概,他是高尚的和不高尚的混合物,显然存在的是不高尚的一面多些, 像别的伟大艺术家一样,他颇有敏锐的感觉,因此他常常为这艺术的脾气付 出代价.至于在别的方面,他非常的幸运,他成名远比贝多芬或舒曼早,而 他的一生最后的几年,也不像莫扎特那样贫穷潦倒,他基本上是在舒适中消 度的. 勃拉姆斯的作品,从数量上看并不多,但从质量上看却可以同贝多芬和 巴赫的作品相媲美.在器乐方面,勃拉姆斯共写了四部交响曲,只达到贝多 芬交响曲总数的一半,但这四部交响曲都是名噪乐坛的著名作品,其艺术价 值与影响决不亚于贝多芬的交响曲.有人把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称为贝多 芬《第十交响曲》,这意味着它是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之后的音乐花苑中 的另一支芳香馥郁的鲜花.勃拉姆斯只写了三部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的奏鸣曲.他写的协奏曲有小提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和 大提琴二重协奏曲.此外,还有变奏曲,序曲和室内乐等.这些都是他以古 典派严谨的音乐结构为依据而创作的,都以其严谨的结构与深邃的内容而久 负盛名,是无比高雅和无限优美的卓越作品. 勃拉姆斯的钢琴曲,除了奏鸣曲外,还写有变奏曲,特别是他写的海顿 主题变奏曲更为出色.另外他也写了一些清新秀丽,令人耳目一新的钢琴小 品.在勃拉姆斯所写的器乐曲当中,最著名的要首推匈牙利舞曲了,这是以 匈牙利民歌为基础创作的.匈牙利有许多吉卜赛人,吉卜赛音乐成了匈牙利 音乐的一部分.吉卜赛音乐具有特殊的音程和节奏,它的音调富有抒情而悲 怆的色彩.勃拉姆斯同莱门伊旅行演出时,从莱门伊那里学习了吉卜赛风格 的匈牙利音乐.当勃拉姆斯定居在维也纳时,他曾在布拉塔公园听到了他所 喜爱的吉卜赛音乐,于是他便着手改编了匈牙利舞曲.这些舞曲刚一问世, 便立即流传开.莱门伊听说这些情况后,自认为吉卜赛音乐是他教给勃拉姆 斯的,而勃拉姆斯竟没在事先通知他便采用吉卜赛民歌素村,是违反著作权 的,因此,他向法院提出诉讼.勃拉姆斯不屑一顾,他把这事委托给出版社, 结果他取得了胜利,莱门伊只得打落门牙往肚里吞.勃拉姆斯的声乐曲,更 有他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其中有广为流传的独唱曲和合唱曲,那朴实迷人 的《摇篮曲》脍炙人口,他的内心还充满了人类的温情,写出优雅,宁静和 充满母爱的《睡眠的精灵》.总之,勃拉姆斯的作品,洋溢着动人的抒情色 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现在任何人都认识到勃拉姆斯的艺术的真正价值,音乐史上把他和巴 赫,贝多芬并列,由于他们三人的名字开头都是字母 B,汉斯·比罗妙称 "三 B",这一称呼已得到公认.当然,勃拉姆斯的音乐完全不像另外两人的音乐 那样具有明确的积极性和英雄般的坦率性,严格地说,勃拉姆斯的音乐具有 他自己的人类,自己的动植物,具有别的不愿也不能繁殖的另外一种气候. 巴洛克时代的复调大师巴赫和这位 19 世纪晚期的隐士不可能相提并论. 而贝 多芬,他讨厌"作曲"这个词,主张做一个音乐诗人,勃拉姆斯则原原本本 地按"作曲"的含义而作曲;贝多芬总是让一种感情发展到另一种感情,勃 拉姆斯则一次解决一个心理问题;贝多芬热心向前看,乐于征服,作品与作 品之间还会有风格上的大转变,勃拉姆斯则依附于古典,使音乐在古典基础 上深化,成熟,无论是在早期还是晚期的作品,都保持着风格的一致性.勃 拉姆斯是古典主义掌玺大臣,所有陷于混乱的线索在他那里再度连接在一起 了.
71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4 | 只看该作者
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关于三位著名作曲大师"三大 B"的称谓已是家 喻户晓,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勃拉姆斯(Brahms),三个 名字虽然都以 B 字母开头,但只能说这是巧合的文字游戏,不能认为有相互 贯通的神秘联系.毕竟,勃拉姆斯的名字能和那两位大师并列,这是他音乐 成就所至,表示他的音乐活动及其成果得到社会的等同于那两位大师的承 认,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荣耀.勃拉姆斯音乐作品赏析 《第一交响曲》(C 小调作品第 68 号) 《第一交响曲》从构思到最后完成,先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早在 1862 年,勃拉姆斯已经写出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只是没有开头那段引子), 同时还在进行后面几个乐章的构思.一直到 1874 年他的管弦乐作品 《海顿主 题变奏曲》演出成功以后,他才又回过头来,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它进行创作, 终于在 1876 年完成于克拉拉的里顿塔别墅,先在卡斯鲁首演,后又在曼海 姆,维也纳和莱比锡由作者亲自指挥演出,开始几次演出时,人们对它并不 感兴趣,这部作品内容本身是比较复杂的,几乎没人能对它进行公正评价. 《第一交响曲》仍留有作者早期积极奋进的迹象,在思想构思,结构原 则,或是在主题形象和风格等方面,受贝多芬的影响很大,接近于贝多芬的 交响曲,即将作品创作成体现解决矛盾走向胜利和欢乐的思想.他的好朋友 德国钢琴家兼指挥家封·彪罗曾把他的这部作品称为"第十交响曲",可能 是这位好友想强调勃拉姆斯对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新浪漫乐派的掘弃 和对贝多芬严肃的,有高度思想性的一面的继承.勃拉姆斯意识到他的思想 中有浪漫主义的倾向,而他又认为浪漫主义和交响乐逻辑是根本对立的,他 四十几岁才慎重地写交响曲,似乎觉得只有彻底摆脱浪漫主义才好动笔.其 实在他的这部交响曲中还是有浪漫主义的成份的,难怪有人说他构思这部交 响曲时,仿佛看到拜伦的曼弗雷德的形象,一个具有炽烈的热情和强大的意 志,但内心慌乱不安,充满绝望的神伤这一矛盾形象.仔细来看,这部交响 曲应用了"主题句"形式的"固定乐思",它超越于主题发展的逻辑之上, 起着联结整个交响曲的作用.对于这一"固定乐思"的发展,使用的是古典 主义艺术常用手法——变奏,突破了古典主义作曲家只限于在四重奏和交响 乐的慢乐章和末乐章使用,而在奏鸣曲式中勃拉姆斯也对这种手法作了运 用. 第一乐章用传统的奏鸣曲形式写成,情绪的增长和减退都很明显,使用 一些主题的对比,交织和变化,以揭示这出独特戏剧的矛盾内容和深刻而多 方面的内心体验.乐章一开始,一段引子缓慢地展示出悲剧性的曲调,预示 了整首交响曲的内容.我们看到,定音鼓,低音大管和低音提琴均匀奏出了 一系列八分音符的进行,这使用的是乐队最低的低音乐器,音响沉闷;演奏 的八分音符均匀进行,使人捉摸不到节奏的变化规律及音高的变化,造成一 种无处可依的心理,从而创造出一种阴暗而不祥的背景,这种效果有人认为 它是受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敲门声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上,同 时出现了两条向相反方向进行的旋津,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上行旋律,木管 乐器和中提琴演奏下行旋律: 这个音阶式的上行旋律,像是对于希望的寄托, 由于打破了 6/8 节拍的节奏规律,音乐连绵不断,情感表达极为细腻,这是 在整个乐章中起作用的基本主题.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太长的引子中,为满足 整个戏剧构思的要求,采用有时在高声部,有时在低声部,有时以复调的形 貌出现的旋律处理.在这段引子中还出现过两个动机:第一个是宽音程的大 跳,它不同于"级进上行的希望音阶",平静中的大跳仿佛是一种失落感, 后来在乐章中就用它来表现一种绝望的心情;第二个动机是弦乐器齐奏的和 弦分解音型,充满了热情,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段引子,旋律只是漂在 低沉的背景上,总体色彩效果是一种凶兆的,阴暗的,叹息的,呻吟的和尖 声叫喊的感觉.引子渐渐平息,音乐情绪一下出现了转折,一曲悲剧的宏伟 序幕刚刚揭开,剧情的发展却将听众引向另一个极端. 呈示部开始,第一小提琴率先奏出第一主题,这个主题由大小调交替组 成,它简明朴实,活泼的快板中还采用了大跳进行,音乐情绪充满了一种激 奋的热情,青春的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从低沉中脱颖而出的主题,它的出现是爆发性的,旋律发展进行中 有万马奔腾的气势,有叫啸和跳跃,也有挑战和鼓动,还有命令,像一幅史 诗般战斗场面的画面.过了一会,整个情绪慢慢转向平缓,戏剧性激烈斗争 的形象被第二主题所代替,一个短暂的宁静出现了: 这是一个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旋律处于中高音区,发挥了双簧管明朗 的音色特点,给人以温柔,清新的感觉,而旋律进行中有不协和音程的跳进 以及向上大跳后又向下走小二度,像是一个人在轻轻的叹息,表现出对希望 的一种探求.我们不禁想到舒曼的《曼弗雷德》,在音乐伴奏为背景下的娓 娓对白.双簧管的"白话"是暂时的,
72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8:14 | 只看该作者
,乐队似乎刚要安静下来,中提琴却立 即拨弦奏出一个新的主题,开始,它轻声但急切,三个拍点像是在敲门一样, 也有内在的坚定力量,是一种充满毅力的探求,这不同于贝多芬《第五交响 曲》那三短一长的敲击"命运"之门,那是主题的呈示,而这却是铺路架桥 的过渡主题: 这是呈示部结尾段的主题,有点凶险的意味,它那简短有力的动机,终 于重新燃烧起炽烈的火焰,音乐又沸腾起来了,导致整个乐章的发展更加活 跃. 这个乐章的展开部是紧凑的,引子中的动机在这里出现了一下,音乐显 得有点呆滞,不同于原来的是它却有圣咏的气质,力求柔言絮语般的庄严, 而呈示部结尾段那个"铺路架桥"的主题又闯进来了,它似乎成为主人翁. 一些对比性形象在这里相互对照.一步步推向强劲的力度,音乐到达高潮,原 先在乐章开始时奏出的那个"阴暗而不祥的背景"的因素也来到这里,法国 号和小号结合进去演奏,使这一高潮更有气势,它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的主要主题和《英雄》交响曲中的一个展开部的高潮有点相象. 再现部的音乐基本上是依照原呈示部的素材使用顺序而作成,尾声中再 次浮现出引子的动机,在温柔起伏的音乐浪潮中,第一主题最后一次露面, 但不完整,它的进行被猝然中断,表示无休无止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没有解 决什么问题.弦乐器组最后一个拨弦音把第一乐章带入寂静,音乐结束在悄 然之中. 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它相当于一首抒情诗,听起来格外温暖和诚挚, 使人想到平静的大自然景色,赏心悦目的风景画,悠然的休息,明净的回忆, 然而有些伤感,创作感受可能直接来自对"光明之谷"——克拉拉的别墅环 境的体验以及受当时一些令人伤感的事发生的影响,当然,听过音乐,会使 人想到贝多芬对生活的体验,一种静观中产生的梦幻和沉思的心境:不管是 痛苦还是甜蜜,是悲伤还是喜悦,是安宁还是兴奋,都渗透了一种失意和抑 郁的成分.这些与第一乐章浪潮起伏的发展有鲜明的对比.音乐一开始,就 由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 旋律极其接近抒情诗朗诵,由于结构不是连绵不断的大篇幅的进行,而 是两小节一停,并且停在弱拍,这样很具有语调特点,听起来很是含蓄,好 似透过泪珠的笑容,这是一支美妙的旋律. 在第一主题抒情结束后,双簧管便接着孤独地奏出乐章的第二主题: 这支旋律的大部分,有三短一长(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主题 特点)的节奏连续反复,显然与命运题材有关,但进行是音阶式的,而且老 是在三四个音内环绕,造成一种美丽可亲但同样悲切感人的效果,这是勃拉 姆斯在诉说一个受折磨的心灵的深沉悲叹. 为了突出"孤独"的情调,勃拉姆斯在处理抒情性主题时.总是让某件乐 器在没有其它伴奏背景的情况下演奏,这在传统配器中少见,但这样可以很 好地突出个别乐器的纯净音色.第二主题开始的陈述是这样,后来再现时虽 然结合了一支法国号和独奏小提琴,但也有类似的效果.这一乐章中,弦乐 器和木管乐器用得较多,它们时而相互支持和渲染,时而用作音色的对比, 表现酸甜苦辣的滋味交互混合,如痴如醉,心情极端繁复.当然,也出现过 热情的乐句和流畅的新主题片段,弦乐器的跳跃乐句造成音乐推向前进的动 力,似乎提醒主人赶快脱离梦境,双簧管还演奏起较为直观的呼唤式旋律, 即一个长音加紧接着的急促进行,这是第三乐章的基本主题的预示: 第三乐章,虽然用复三段的形式写成,这已经是较大的曲式结构了,但 还是它相当于一首小型的间奏曲.这一乐章仍然采用类似前一乐章的抒情性 手法,音乐有清淡,忧郁之情,而偶尔也有接近幽默的曲调. 单簧管在去掉了低音大管和定音鼓的情况下, 清新透明地奏出第一主 题,这里充分发挥单簧管音色柔美的特点,使音乐进行秀丽,典雅,充满着 维也纳生活气息,具有舞蹈音乐风格. 作曲家对这一主题作了反复陈述的处理,在主题反复之间,有一段诙谐 性的穿插,很接近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特点,这一穿插段虽然不算长,但它对 音乐的节奏和样式的变换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乐章当中有一段以木管乐器同弦乐器欢快的对答的进行受贝多芬的影响 较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15:27 , Processed in 0.05341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